基督教讲章网

门徒与耶稣之间的距离 路 9:51-56

日期:2016-10-27作者:海淀堂

路 9:51-56

感谢主,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门徒与耶稣之间的距离。

我所说的距离不是空间的距离,不是我站在这里,你们在我的对面,最后一排的人离我有几十米的距离;而是指对事物认识上的差距,对我们生活或工作当中发生的事的反应的差距。

刚才的经文提到主耶稣和他的门徒要上耶路撒冷去,他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但那里的人不接待他。此时门徒很气愤,向主要求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作的吗?”可是主耶稣此时说什么呢?主耶稣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在同一件事上,主耶稣和门徒的反应截然不同。门徒是用蔑视、仇视和冷酷的心来对待那些不接待他们的人,而主耶稣却是用一种怜悯、爱护的心对待他们。

圣经中记载的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当主耶稣和门徒碰到同样的事情时,他们的看法常常相差得很远。有一次,主耶稣和门徒一同上船过海。在此之前法利赛人看到主耶稣行了五饼二鱼喂饱五千人和七个饼几条鱼喂饱四千人的神迹,他们就要求主不仅仅在地上,而且在天上也行一个神迹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主耶稣没有理睬法利赛人,离开他们上了船。在船上主耶稣藉着所发生的这件事情告诫门徒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太十六6)法利赛人的酵对世人的危害太大了,因为他们既骄傲又虚伪,对事情的看法与事实完全相反。而撒都该人是贪恋世俗的,只注重今生今世过得如何。他们认为没有来世,没有超自然的事。主耶稣担心这样的信仰会像面酵一样传染给门徒,所以提醒门徒要防备他们的酵。门徒此时就产生了议论,他们彼此说:主耶稣提到面酵的问题,是不是我们今天起行的时候忘了带饼啊?主耶稣看出来,就说:难道你们还不明白吗?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我用五个饼使五千人吃饱剩下十二篮子的零碎,又用七个饼使四千人吃饱剩下七筐子的零碎,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吗?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难道你们忘记了吗?你们此时此刻为什么要为饼而议论纷纷呢?(参:可八16-21)

其实主耶稣谈论的不是物质的问题,而是灵性的问题,要他们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他的门徒不像法利赛人那样完全从内心里、感情上拒绝主,门徒是爱主的。法利赛人的信仰是被天国弃绝了的信仰。门徒虽然跟他们不同,可是门徒的眼睛也流露出了那种虚荣,流露出了那种在属灵事物上的迟钝。某件事情发生了,他们只看那件事情物质的层面,却忽略了属灵的层面。主耶稣谈到的是灵界,是关乎他们的生命和信仰的问题、信心的问题以及他们对主耶稣基督弥赛亚身份认识的问题,可是他们的眼睛却盯着眼前的一顿饭。若是处在同样的场合下,我们是否能领悟到主耶稣所说的不是物质的问题呢?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门徒和主耶稣的思想相距太远了。主耶稣在说天上的事情,他们却在想着地上的事情。当我们信了主,我们的每日每夜,我们的生命都在神的计划和安排当中。神珍惜他给我们的这几十年宝贵的日子,他愿意训练我们,他愿意藉着各样的事情来操练我们的信心,使我们能越来越像他。可是我们在每一天的事务当中只是忙忙碌碌,忙自己的小家庭,忙自己世俗的事情。当遇到神给我们的功课和考验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眼睛能看到的东西,而忘了我们是属神的人。神在每一件事上都有他的美意。在每件事上,他都在观察我们的所思、所想和所行。

我们在这里没有资格笑话门徒。应该看到,我们今天信仰的光景就如同门徒当年的认识。在许多的事情上我们在重复着他们的小信,重复着他们那种没有信心的眼光。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耶稣说:“你们还不醒悟,还不明白吗?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可八17)愚顽的意思就是不明白、迟钝,怎么带领和引导也不觉悟。确实如此,人的目光特别容易专注于自己,专注于环境,专注于自己个人利益的得失,专注于自己今生今世的所得,却很少把今生作为通向永恒世界的桥梁,使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在这桥梁之上。

门徒为什么会如此?一个人的眼睛盯在哪个方向,他的心就在那个地方,他的思想就专注在那个地方。一个人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思维的角度和习惯就决定了他的心在哪里。一个人的心在哪里,就决定了他思想的反应。思想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也能够决定人的辨别能力。

一只苹果挂在树上,人们看到后可能会有各种反应。一种可能会说:“这个苹果太美了,不要把它摘下来,挂在这里观赏,画家会把它画下来。”另一种可能会说:“这个苹果一定很好吃,把它摘下来吃,味道一定很好。”可见,不同的思想使人们对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反应和表态。

那么我们的思想是在属灵还是属地的事情上呢?门徒出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他们的目光是盯在事物的物质层面。另一方面,门徒的话,并不是经过冷静思考之后讲出来的,而是出于气愤的报复心理,因此想“要灭了他们”。主耶稣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 为什么门徒会说出这样的话,与主耶稣如此地不同?主耶稣说,人子来是要救人的性命,而不是像门徒说的那样灭人的性命。主耶稣来是要拯救每一个失丧的人(参:太十八11),给每个人机会,而不是一生气,就把这一村庄的人都灭了,让他们都消失。

门徒有时候也很有同情、怜悯的心。为什么此时此刻会这样呢?这是一种关系的问题。我在这里所指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门徒和耶稣的关系(我们和神的关系);一种是门徒和当地人的关系。门徒和当地人是毫不相干的:你们跟我没有关系,我们是主耶稣的门徒,我们在你们这里吃饭,休息完了,就上耶路撒冷工作去了,完成我们的任务去了。

可是耶稣与当地人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是造物主与受造物的关系,是一种爱护的、怜悯的关系。另外门徒可能还有一点骄傲,因为耶稣拣选了他们,使他们看到了那么多的神迹,听了那么多的教训,使他们成为加利利一带,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巴勒斯坦那一带唯一的十二个门徒,唯一的七十个门徒,后来发展到唯一的几百个门徒。所以他们蔑视那些还没有接受福音的人,还没有信主的人:留着他们有什么用呢?给我们带不来什么好处,我们在他们身上也得不着什么。关系的不同,就决定了一个人行事的不同。

弟兄姊妹,我们和家人,除了血缘关系以外,还有一种什么关系呢?一种责任的关系。我们已经得到了宝贝,我们愿意他也得到,我们要和他分享。我们肢体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位老牧长论到神仆人的情操时说:“你们中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搭配的关系,是互为肢体的关系,而不是一种比较的关系,也不是一种竞赛的关系。”我觉得他说的这句话太宝贵了。有的时候我们忘记了自己和左边的姊妹,右边的弟兄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义工和义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和每一个坐在这里的人,每一个路上的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查看我们对他人的想法、反应、态度,就知道我们和他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了。

说到这里,我们觉得好像是有点太困难了。想和主耶稣保持近一点的距离,可就是做不到。有时候我们祷告,灵修,或者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觉得达不到主那儿。我们祷告完了,仍然觉得没有什么感觉,没祷告之前的那种焦虑,祷告完了还有;没祷告之前的那种软弱,祷告完了还有。

有的人说:“我没有什么文化,我就信到这么一个水平上了,我不会再提高到哪里去了,连圣经我都看不懂。”我们说,这不是文化水平高低的问题,也不是知识是否渊博的问题。主耶稣说了,它是一种内心的问题,是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感应问题。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很近,是近在哪里呢?是他们的心近。一句话,一个表情,就知道对方此时此刻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光景。这是一种内心关系上的感应问题。主耶稣在世上三年多,有没有一个人和主的关系近一点呢?还是每一个人都那样地愚顽呢?有。这个人就是住在伯大尼的马利亚,就是马大的妹妹,拉撒路的姐姐。她行事能够行在主的心意上。

马利亚是活在主里面的人,是活在主脚前的人。耶稣曾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 (路十38-42)这上好的福分马利亚已经得到了。这是主对她最高的称赞和评价。

另外,还有马利亚生命的香气,一直散发到今天,并且一直要散发到永恒。什么香气呢?就是主耶稣上S字J前一周发生的事情。主耶稣在西门的家里坐席,这时候进来一个女人,拿着一瓶极贵的真哪哒香膏。这香膏的价值是一个工人一年的工资。可是她来到屋里面,趁着主耶稣在那里坐席的时候,打破玉瓶,把香膏膏在主的头上,又膏在他的脚上,并且用头发擦干她滴在耶稣脚上的眼泪。(参:太廿六6-7;路七36-38)

这时候门徒就议论纷纷,有的是无声的,有的是有声的。犹大按捺不住了,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约十二5)这时候主耶稣说什么呢?主耶稣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作的。”(太二十六10-12)并且主耶稣肯定马利亚说:“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太二十六13)

是的,弟兄姊妹,我们信主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马利亚用香膏膏主的事,并且我们也常常钦佩、羡慕她,惭愧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她一样。弟兄姊妹,马利亚真的是一个与主耶稣的心相通的人。马利亚为什么能够做到呢?她所做的是门徒所做不到的。那些门徒和主耶稣朝夕相处,在一起三年多时间,马利亚与主见面和相处才多少时间呢?比门徒的时间短多了。可是她却能做到。

我们首先从第一个方面来看一下,就是马利亚的耳朵能听到什么。她的耳朵是听道的耳朵,不是听闲言碎语的耳朵,不是听那些没有价值的事情的耳朵。耶稣和门徒有一次来到伯大尼,在马利亚的家里歇息,主耶稣利用饭前的那段时间给村庄里的人讲道。这时候马利亚在做什么呢?她坐在主耶稣的脚前听他讲道。

那么我们能够从她学习什么呢?学习她的专注。她实在太专注了,她的耳朵没有听到别的,她没有分神,虽然有人在指控她,在委屈她。可是她没有因此分心而听不到主耶稣的话。她也没有为自己辩白。弟兄姊妹,如果有的时候我们被别人误解了,被别人委屈了,或者伤害了,我们还能够专注在主的面前,而不凭着自己的血气行事,能够有这样的得胜吗?

我常听到人说:我这几天特别软弱,祷告也祷告不下去;读经也读不出什么来。因为我太痛苦了,我遇到了非常伤心的事情,遇到了非常头疼的事情。弟兄姊妹,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种光景。周围的环境经常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的心不在主这里,使我们没有力量胜过这个环境。今天我们坐在这里,我们的时间非常地宝贵,我们是不是也专注在主耶稣的教训上?是不是也在想着我们自己做得如何?如果我们也遇到了门徒在撒玛利亚不被接待的事情,我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第二个方面,马利亚的心是一颗敬畏神的心,这个敬畏并不是表现在她的口头上。圣经中记载了三次马利亚的事情。马利亚的言语并不多,只有一次她很自然地说出了很自然的话,就是她的弟弟死了,被葬在坟墓里的时候,她对主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约十一32)

这样的敬畏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当主耶稣听说拉撒路死了,就带着门徒来到伯大尼,在村口遇到了马大,马大就滔滔不绝地和主耶稣一句一对地谈论他弟弟的事情,她说完后就回家把马利亚喊出来了。她悄悄地和马利亚说:“夫子来了,叫你。”(约十一28)马利亚听见了,就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众人见她急忙起来出去,以为她要往坟墓那里去哭,就跟着她。马利亚她没有大喊大叫说:夫子来了,耶稣来了,我们快去吧!她没说这个,而是急忙从家里出来,到耶稣那里去。到了耶稣面前,她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俯伏在他的脚前(参:约十一28-32)。

弟兄姊妹,那不是一个平常的时刻,当时她受到了精神上的极大打击,她的泪水还没有干,她们家失去了唯一的男子汉,她失去了两个亲人中的一个,她们已经没有父母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她仍然能够有那样的一种举动——俯伏在主耶稣的脚前。弟兄姊妹,这个俯伏可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一种普通动作,在圣经中这个词还有一个东西从上边、从天上掉在地上了的含义;一个房子一下子就倒了的含义。所以说,她来到主的面前,就证明了自己无论是高兴的时候,还是伤心的时候,悲痛的时候,感情难以自主的时候,她在主的面前,都有一个敬畏的心。这种敬畏就是她和主耶稣关系上的一种感应,一种祥和。主在她心目中永远保持着那样一种地位。

马大和马利亚她们两个人有什么区别呢?不是说善言是一个缺点,而是看说出来的话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有价值?是不是内容比较贴切?在村口的时候,马大对主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虽然马利亚也说了同样的话。可是紧接着马大就说:“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神求什么,神也必赐给你。”这是她在给耶稣做主,她催促耶稣做一件她心里盼望的事情。可是马利亚却没有这样说。难道马利亚就不希望自己的弟弟拉撒路复活吗?她就想不到主耶稣能使一个人复活吗?但是马利亚没有说。

主耶稣对马大说:“你兄弟必然复活。”她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她说她知道,其实她不知道,主耶稣说的是此时此刻拉撒路就要复活了。她一连两个“我知道”,其实她不知道。马大以为自己什么都明白,她什么都敢想,想完了她就敢说出来,并且认为是事实。

可是马利亚却不是这个样子,马利亚是倾听。她在倾听,她在观察,并且在思考。这不是因着她们性格的不同,也不是不说话就是优点。有的时候该说该做的时候,你不说不做,也是罪。只是马利亚她掌握了一个恰当的分寸。她对事情的理解,对事情的判断值得我们学习。弟兄姊妹,我们也需要这样一种观察,这样的一种思考,我们也需要静静地聆听。所以我们看马利亚的性情,她的做事,她整个的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是应当肯定的。

弟兄姊妹,我们来看这样两种人:一群门徒和一个女子。马利亚也是主的门徒,但她没有一直跟主在一起。对照这两种人,弟兄姊妹,我们自己是在哪个行列里呢?我们是像马利亚一样还是像门徒一样?门徒他们为什么会和马利亚的信心、她的生命相差那么远呢?

我们刚才谈到了两个问题,希望大家记住:一个是关系,一个是你的目光。你和主的关系就决定了你和人的关系;你的目光在哪里,你的思想就在那里,你的心就在那里,你做出来的事情就在那里。

法利赛人的属灵目光是昏花的,所以他们对属灵的事物是心盲眼瞎。耶稣行了那么多神迹他们看不到,他们还想让耶稣在他们面前行更大的神迹。耶稣说:“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 (太十二39-40)主耶稣这段话是说他将被挂在S字J上,葬在坟墓里,第三天从死里复活。

门徒与主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他们的目光盯在哪里呢?他们的目光盯在物质的层面,盯在眼前的一点点利益上,并且还盯在自己的地位上。我们知道,他们曾经在主耶稣上S字J之前彼此争论谁为大(参:可九34)。所以主耶稣批评他们说:你们的目光太短浅了,你们看事情,分辨事情,为什么不用属灵的眼光呢?

还有一次,主耶稣分派门徒出去传道,医病赶鬼。他们回来特别高兴,说:“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主耶稣并没有表扬他们,而是说:“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路十20)你们怎么事情一出来就想地上的事情呢?

保罗也告诉我们,我们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参:弗六12)。我们虽然活在血肉当中,但是我们的信仰,我们还有一层关系是空中属灵气的,它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离我们并不远,随时随地企图通过我们的心怀意念,通过各种情况来引诱和试探我们,通过看似美好的,看似丑陋的,各种方法来试探、引诱我们,欲使我们陷在不能为主作出见证、不能够发出香气、每天昏昏欲睡的这样一种信仰当中。

马利亚却不同。在和周围人的关系中,她是谦和的,她并没有怪罪那几个门徒,也没有怪罪她的姐姐。为什么说没有怪罪呢?如果她怪罪他们,她心里就会不平衡。不平衡,里面就不会得到那上好的福分;不平衡,在普天之下也不会述说她的作为。所以说她是谦和的。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体会到的酸甜苦辣面前,她也有血肉,她也有感情,她也有反应,但是她能够把握住自己,能够不被那些事情所困扰、所分心。这就是马利亚与主的关系。

弟兄姊妹,我们呢?我们与主的距离有多大呢?它又是由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这是我需要思考,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阿们!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