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跟随耶稣的人 经文:太20:29--34;可10:46--52;路18:35--43

日期:2016-11-05作者:林曼红

经文:太20:29--34;可10:46--52;路18:35--43

马太福音20:29 他们出耶利哥的时候,有极多的人跟随他。  20:30 有两个瞎子坐在路旁,听说是耶稣经过,就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20:31 众人责备他们,不许他们作声。他们却越发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吧!”  20:32 耶稣就站住,叫他们来,说:“要我为你们作什么?”  20:33 他们说:“主啊,要我们的眼睛能看见。”  20:34 耶稣就动了慈心,把他们的眼睛一摸,他们立刻看见,就跟从了耶稣。
 
马可福音10:46 到了耶利哥,耶稣同门徒并许多人出耶利哥的时候,有一个讨饭的瞎子,是底买的儿子巴底买,坐在路旁。  10:47 他听见是拿撒勒的耶稣,就喊着说:“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  10:48 有许多人责备他,不许他作声。他却越发大声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哪,可怜我吧!” 10:49 耶稣就站住,说:“叫他过来。”他们就叫那瞎子,对他说:“放心,起来,他叫你啦!”  10:50 瞎子就丢下衣服,跳起来,走到耶稣那里。  10:51 耶稣说:“要我为你作什么?”瞎子说:“拉波尼,我要能看见(“拉波尼”就是“夫子”)。”  10:52 耶稣说:“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见了,就在路上跟随耶稣。
 
路加福音18:35 耶稣将近耶利哥的时候,有一个瞎子坐在路旁讨饭,  18:36 听见许多人经过,就问是什么事。  18:37 他们告诉他,是拿撒勒人耶稣经过。  18:38 他就呼叫说:“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  18:39 在前头走的人就责备他,不许他作声;他却越发喊叫说:“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  18:40 耶稣站住,吩咐把他领过来。到了跟前,就问他说:  18:41 “你要我为你作什么?”他说:“主啊,我要能看见!”  18:42 耶稣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  18:43 瞎子立刻看见了,就跟随耶稣,一路归荣耀与神。众人看见这事,也赞美神。
 
对于以上三处的经文,首先要简单地介绍一下其中的不同之处。在《马太福音》中,记载的是耶稣医治了两位盲人,同时还记载了耶稣在医治盲人时的一个细节,即耶稣摸了他们的眼睛。《路加福音》和《马可福音》记载的内容较为接近一些,两处经文都提到耶稣医治好的盲人是一位而不是两位,但盲人与众人之间有较多的互动,其中《马可福音》的记载则更为详细一些,盲人不仅有更多的举动,甚至还有名字和身份,他叫巴底买,是底买的儿子。
 
尽管三处经文所记载的情景略有差异,但都是在讲述同一件事,即耶稣在耶利哥城附近医治了盲人,使之重见天日。
 
我们在读这些经文的时候,通常会把注意力放在耶稣所行的这个神迹奇事上,但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从另外一个视角来思想这个故事。
 
我们可以从这三处的经文给我们所描绘的场景,来一起思想那些跟随耶稣的人们,看看他们在这个故事中都有哪些表现,我们从他们身上又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马太福音》告诉我们,耶稣出耶利哥城的时候,有极多的人跟随他。这极多的人,至少包括几个方面的人:有门徒,有热心听耶稣传讲的人,也有那些自己要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恰巧与耶稣同路的人。但在最后跟随耶稣的人群中,除了上述这极多的人之外,至少又多了一个人,即先前是盲人的巴底买。

这极多的人,在跟随耶稣的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表现呢?
 
经文的记载让我们看到,他们的表现,主要是体现在对巴底买的态度上。他们对这个盲人,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态度。
 
《路加福音》记载得比较生动,说是盲人听见有许多人经过,就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些人就告诉他,是耶稣从那里经过。这是众人与巴底买的第一次互动,也是他们对他的一种态度。
 
当耶稣听到巴底买的呼叫声并让他过来时,《马可福音》记载道:他们就叫那瞎子,对他说:“放心,起来,他叫你啦!”这些人为何要对巴底买说,放心呢?显然是因为刚刚发生了一件令人担心的事。当肓人呼求“大卫的子孙耶稣,可怜我吧!”的时候,有许多人责备他,并且不许他作声。
 
责备、不许作声,是前三福音都记载的,可见这是一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实。责备、不许盲人作声,也许是有道理的,这样的道理,很可能也会得到耶稣的支持。如果耶稣也支持众人的责备,那么巴底买的呼求,就要落空了,他一定是得不到耶稣的伶悯了。
 
因此当耶稣站住,并说“叫他过来”的时候,那些善良的人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他们对巴底买说放心,既是在安慰他,也是他们此时此刻自己心境的一种表白。他们可以放心,因为盲人的呼声已经达到耶稣的耳中。

这些愿意回答巴底买的问题,愿意帮助他传话的人,是有着朴素的同情心和助人之心的人。盲人的问话,你不回答,并不存在着面子的问题,因为他根本就肴不见你是谁。而对巴底买说让他放心的人,也是富有同情心的人,他们对他的呼求不仅没有反感,他们看到了他的无助,就愿意帮助他,哪怕是小小的个善举,简简单单的一句安慰的话。

那些听到盲人的呼求声,就责备他、不许他作声、让他闭嘴的人们,与上述的这些人,形成了一种对比。这些责备的人到底是谁,又有多少人,圣经里没有详细介绍,马太和马可福音都告诉我们是众人或是许多人,这说明这种责备的声音是得到不少人的支持的,也可能是很有道理的。
 
的确,根据当时犹太人的传统,每逢一个拉比或是教师走路时,必有一群人,包括其门生和慕道者,前后围绕着,一边走一边听他讲述,这是拉比最常用的边走边说的教训方式。这时候,如果有其他人的谈话声高过拉比的声音而导致人们听不清拉比的声音,一定会受到责备并令其不再出声的。

这样看来,那些责备巴底买的众人,是有着正当理由的,至少他们在维护传统,他们也喜欢听耶稣传讲,而且希望在聆听他的教训时,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有其他的嘈杂之声,以免听不全耶稣的教训。他们看上去是耶稣忠实的追随者,是尊重耶稣,是在维护耶稣的权威。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盲人的苦难的冷漠与对他的谴责,与耶稣怜悯的心肠却是恰恰相反的。

在跟随耶稣的人群中,我们也不能把巴底买忘记,虽然他是得医治后才跟随了耶稣。我们也不妨看看他的一些表现。
 
作为一个要饭的盲人,当他听到周围有人群走动的声音,即刻就问发生了什么事,这说明他至少是有好奇心的,甚至有一颗求知的心。
 
而哲人说过,有好奇心的人,是对生命存有盼望的人。是的,他没有因为自己眼瞎又无一技之长、只能靠要饭生存而自暴自弃,认为世界再精彩都与自己无关。他虽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有残疾的、不能自食其力的人,但他依然关心、关注、想知道周围和身边所发生的事,也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早就听说耶稣是个怎样的人,并对耶稣有了正确的判断。

当他知道是耶稣要经过的时候,就大声呼求,“大卫的子孙,可怜我吧!”一个要饭的盲人,喊可怜、可怜我吧,应该是寻常事,因为这几乎是乞讨的专门用语。但不同寻常的是,在他受到众人的谴责并让他闭嘴,而且在还不知道耶稣是否会回应他,或是会如何回应他的时候,他继续坚持不懈地大声呼求。他不顾外界的阻挠以及人们的攻击,大胆地呼求,说明了他对耶稣的信赖,他相信耶稣愿意帮助他,而且能够帮助他。可以说,他的心早已跟随了耶稣。

当耶稣问他,“你要我为你做什么”时,他的回答是:“主啊,我要能看见。”
 
作为一个以乞讨为生的盲人,他一定向许多人要过这样那样的赖以生存的东西,但他却没有向耶稣讨要果腹的饮食或是蔽体的衣裳,他知道自己最需要的只有耶稣才能给他。
 
我们可以说,巴底买这个盲人,虽然肉眼看不见,却是一个心眼明亮的人。他能在正确的时刻,找到正确的人,并做出了正确的事。

当耶稣医治了他之后,他即刻跟随了耶稣,说明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没有因为眼睛得以看见,得以领路美丽的世界,就先去盘算、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是先做一个跟随耶稣的人,在耶稣的身边,看看耶稣要他做什么,让耶稣首先来影响、塑造他自己的生活。

我们已经一起简要地思考过这三段经文里,跟随耶稣的人们的一些表现了。这些人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我们这些跟随耶稣的人,应该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什么呢?

首先,我们从那些愿意回答巴底买的问话、能够对他说安慰的话的人身上,看到了善良的同情心和与人为善之心。
 
我们都知道同情心是什么,它是人性中的一种能力,一种能与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能力。他不是居高临下的可怜,而是一种换位,是一种同理,是去理解他人的处境及其所思所想,从而让人脱离自利苟且的动物界。因此有人说,同情心是人性的基石。
 
我们做基督徒,做传道人,应该做具有人性的基督徒和传道人。如果我们连普通人都做不好,如何做好基督徒和传道者呢?我们连诸般的义都尽不好,怎能被真正称义呢?因此,我们不能仅仅追求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能讲许多道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努力去操练人性中美善的品格。

与人为善就是人性中一种基本的品格。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与人为善的时候,但我们要进一步思想的是,我们通常更容易和什么样的人为善。
 
在教会里,我们很自然会和牧长们为善,和喜欢我们以及我们喜欢的信徒为善,这些本是无可厚非的。但那些愿意与要饭的,眼瞎的巴底买为善的人,更能够体现出他们人性中的美善来。与那些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利益,不能提拔我们的、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与弟兄中最卑微的一个为善,才是真正的与人为善。
 
今年(2016年)一月份,教皇方济各访问墨西哥,到体育馆问候球迷,引起极大的轰动。球迷们争先恐后地向前拥挤,想一睹教皇的风采,若是能接近他,哪怕就是触摸到他的衣服,都是无比荣幸的事,也算是分享到了他的祝福。结果教皇被挤得站不稳身子,压到了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身上,当他被人扶起之后,立即亲吻了那位残疾人,以祝福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残疾人的歉意。这是一个很好的与人为善的例子。

其次,那些听到巴底买的呼求便责备他的人,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些方面自我反省。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圣经没有明确记载,但路加告诉我们,是在前头走的人,说明是一些识路的、可以带路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些维持秩序的人。他们喜欢听耶稣传讲,不喜欢别人打扰,这本是好事,但他们却没有一颗怜悯的心,他们自以为是,甚至有些自私,他们不太晓得跟着耶稣听道意味着什么,更不明白耶稣基督的心意。
 
我们许多人,是信主多年的老信徒,甚至是教会的义工、教师,和一般的信徒相比,我们都是走在前面的、要带领他们的人,我们需要经常地提醒自己:我们是否持守奉献的初衷?我们有没有把起初的爱心丢弃了?千万不要不知不觉地沦为仅有敬虔的外貌,却没有敬虔的实意,更不要把敬虔当作得利的门路;千万不要一面向人传道,一面却与耶稣基督怜悯的心肠背道而驰!

再次,从巴底买身上,我们更是可以学到许多。他虽然眼瞎,却想和明眼人一样知道周围和身边所发生的事,因为他心中一直抱着希望。我们不能贪爱世界,要去除贪婪之心,关心爱护我们的世界,期盼着世界因着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琢磨着该怎样让世界使我自己变得更加美好。

巴底买是个有信心的人,他的信心是被耶稣所肯定的。我们在这里学习,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或来自功课本身或来自其他方面;我们在传福音的道路上,也会遇到艰难的挫折,或由于自身的不足,或因来自他方的阻挠,但是我们要有信心,相信上帝会看顾我们的需要。我们要培养一种刚毅的品格,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论是对待生活中的困难,还是侍奉中的艰辛。

巴底买还是一个心跟明亮的人,是一个具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一方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憾,能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面,他能够认识到唯有耶稣才能给他补足。但愿我们也能学习到这样的智慧。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有时候,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的心更难。最难以克服的敌人,就是自己,愿上帝帮助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软弱,并祈求在上帝的怜悯之恩中,得以刚强。

希望从对这三段经文的思考,能让我们更加明白,做一个跟随耶稣的人,我们应该持守追求什么样的品质,应该避免什么样的错误。最后,还有一点根重要的、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跟随耶稣的人,一定是需要时常效法耶稣的。在这几段经文里没有告诉我们,耶稣在行路时,对门徒和跟随他的许多人都说了些什么,而是通过这个神迹,让我们看到耶稣的怜悯之心,并且他的爱心是通过具体的行为束体现的。
 
基督的大爱,从来都是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达的:他的救赎之爱,是体现在S字J上的舍命;他教导门徒彼此相爱,是以亲自为门徒洗脚为示范的。有人说,基督徒的信心有多大,未必能被世人所见,但基督徒的爱心有多少,却无一不在世人眼前。
 
是的,我们是否有与人为善的心、与什么样的人为善,有没有耶稣基督怜悯的心肠、是否懂得感恩,确是人人可见的。愿神帮助我们,让我们在纪念基督为我们受难的日子里,能够从这些跟随耶稣的人们身上,进一步学习应该如何更好地跟随耶稣基督!
 
 
《教材》2016年第2期23--29页讲章。作者:林曼红。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