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给予的动机 马太福音6:1-4 

日期:2016-10-27作者:林信仁牧师

马太福音6:1-4

这两天大学联考,有十五万多人在考场上要比个高下,最后会有将近一半的人进不了大学读书,因为他们在这场考试中被另外一半多的人比下去了。这是一个很残酷的比较。不过仔细想一想,在我们的人生里面似乎没有一个阶段不是活在比较之下,昨天从网路收到一篇叫做《人生比一比》的笑话,它内容包括了十九种比较:1~4岁比可爱,5~7岁在幼稚园中比聪明学艺;8~12岁在小学阶段比成绩;13~15岁国中生比cool;16~18岁高中生的年龄比帅;19~22岁在大学中比女朋友;23~24岁当兵在军队里比的是体力;退伍后25岁找工作,要跟别人比的是学历;26~27岁工作稳定一点后有点经济能力,会比有没有汽车;在28~32岁这个阶段是在比老婆;接下来在33~35岁时,就是比生小孩;35~40岁会比事业上的成就;41~50岁比的是房子大小;51~55岁该拥有的物质都有了以后,就开始比看看谁的钱多;56~60岁时,自己的孩子长大结婚,比的自然是媳妇;60~65岁的人,有点年纪了就要比声望;66~70岁比的是子孙;70~75岁的人,开始关心身体的状况,大家在比的是健康;75岁以后,能比的大概都都比过了,最后是比谁活得最老。

这十九个比较都是人还活着时所做的,如果比这些还觉得比得不够,想在离开世界后继续比,那就是在宗教信仰上去比了,比看看谁能上天堂。在信仰上的比较,当然是在活着的时候比,有的人在比行为,比看看谁做的好事多,有的人喜欢比修行,比禁食祷告的功夫强。耶稣对这种在信仰上做比较的人,给了一个封号,叫做“假冒为善的人”,在原文中,假冒为善的意思是,演戏的人。

犹太人的宗教生活中有三个重要的事情,这三件事被认为是义人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人常常施舍、祷告和禁食,就会被断定为义人,成为义人的意思就是保证将来可以上天堂。这样的观念一样存在于所有的宗教信仰中,做好事加上虔诚的信仰生活,就等于上天堂的保证。所以大家常听到的一句话说:“宗教是劝人为善的”,为什么宗教有力量劝人行善呢?因为有一个将来上天堂的动机在人心里面,所以宗教能够激发人去行善。耶稣并不是要教导人应当怎样行才能上天堂,他要指出一个现象,有许多人出于错误的动机,遵行神的旨意。

耶稣这样警告:我们如果只是为自己的荣耀去做这些事,就失去了其中最重要的价值。一个人可以施舍,不是为帮助接受施舍的人,只是表现他的慷慨,在别人的感谢和赞美中自我陶醉。一个人的祷告以变成不是向上帝说话,而是对人说话;只是为了让别人看见他有多虔诚。一个人禁食,可能并不是为了心灵的好处,也不是为要在上帝面前谦卑,只为了要向世人夸耀他修行的功力。同样的行为,可能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增加自己的声望,然后向别人显示他是一个多么良善的人。

耶稣说,这种人在做这些事的同时,已经得到他们应得的种酬报。他曾三次说这句话:“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这节经文最好译作:“他们已经获得全部的报酬。”在原文中“赏赐”是商业做生意的专用字,用在算帐方面,表示该收的钱全部收好了。耶稣所说的是:你若为表现你自己的慷慨而施舍,你会得到人的称赞,但这也是你全部的收获;如果你的祈祷只为了在人的面前炫耀你的虔诚,你将得到十分虔诚的好名声,但也是你全部的收获;如果人人都知道你在禁食,人们会认为你是一位有节制的修行家,但这也是你全部的收获。耶稣说: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得?世上的酬报,你一定可以得?,但是你决不能得到上帝赐下的报酬。你会变成一个近视极深的人,握住属世界虚浮的酬报,却失去永恒的报答。

耶稣说:“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在耶稣的时代,吹着号施舍原是当时通行的方法。有一些人为了分发救济品或金钱作为赒济时,往往站在大马路上一个明显的地方,叫人在他面前吹一支小银号,当一些因为瘸腿、瞎眼、和其他残疾没办法工作赚钱人,一听到这种声音,就都过来把他团团围在中间,这个人就很大方的将财物施散出去。也许有人要说,今天已经不会有这种无聊人了。

事实上,这种现象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手法不一样了。我在读神学院之前,在一家电脑公司上班,那家公司因为是保险公司的关系企业,所以时常有保险公司的刊物发下来,对我来说一开始这些刊物很新鲜,我有空就拿来看一看,不过看多了以后,就开始感觉厌烦。因为那些刊物的编排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在每一期的内容中一定有两种文章,一种是慈善新闻,某某家庭发生车祸,父母双亡留下几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家境清苦,公司知道后派人送了几万元去帮助那些孩子缴学费,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女子从十几层楼往下跳,马路上刚好有一个卖烧肉粽的经过,跳楼的没摔死,卖粽子的却被压死了,保险公司派人送一笔钱给那个家庭。在这类新闻旁边的版面,一定是跟着理赔的报导,某某家庭的先生因为罹患癌症过世,留下孤儿寡妇,不过还好那位先生很爱他的家人,生前买了保险,所以这一家人将来的生活不会有问题,旁边所附的照片,常常是寡母带着孩子站在一桌子的钞票前面。

去年921地震后,很多行业受到严重打击,不过却有许多广告公司的业绩大幅成长,因为有些企业捐款后,利用这个机会大做形象广告,有的公司捐一两千万,却花四五千万去宣传他们捐的那一两千万,在媒体上不断的宣传他们做了好事。而那些没有做广告的企业,虽然在实际上捐了上亿的钱,却很少人知道他们所做的。这种现象把人本性中的功利主义思想暴露出来,人总是喜欢让别人知道他有多好,同时也喜欢看到别人有好行为,所以会用看得见的事去评断自己和别人。

耶稣针对那种做好事之前要先吹小喇叭的现象,提出一个相对极端的建议,他说:“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有许多人误解耶稣所说的这句话,以为做好事一定要偷偷摸摸的做,不可以给别人看见,甚至有人以为,如果做的事被别人知道了,就会失去将来从神得到奖赏的机会。如果你也这么想的话,很可能你不能接受耶稣在马太福音5章16节说的话:“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要片面解释耶稣所说的话,一定会发生矛盾。同样做一件事,心态跟动机是可以完全不同的。耶稣说:“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耶稣不要我们挑特别的时间或地点行善,不管有没有人注意到你,你应该做神要你做的事。

检验自己是为了神的旨意或是为了人的因素而行善,可以在三种心态上检查。单纯为了遵行神的旨意而行善时,我们心里会有一种笃定感,知道我所做的这件事就是神要我做的,但以让别人知道为目的的善行,常常不能肯定自己所做的够不够,怕有别人做得更多,被比下去了。人很喜欢比来比去的,什么都可以比,而且都是要比别人强、比别人多,虽然做了许多好事,但心里面没有平安跟喜乐。你可以从做好事后,心里的感觉来了解自己的动机,是为了顺服神,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第二个检验行善心态的地方是注意力,当你在行善的过程中你关心什么,是别人对你的评语,还是你所做的事的内容。第三个检验是,当你完成一件好事时,有没有看见更多更重要的责任。

耶稣说:“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一般人的观念以为一件工作做得很好,接下来应该得到休息与轻松,不过在神的报答里面,会带来更大的要永,与加倍的努力。在马太福音25:14-30节,耶稣谈到才干的比喻中,那些忠实的仆人所得到的回报乃是更大的责任。通常一位好的老师遇见一位真正有天份又有才干的学生,他决对不是让他轻松,反倒把更困难的工作给他。二流却有潜力的球员决不愿意到三流的球队里面,过轻松自在的日子,他会想到第一流的球队里面,他必须尽全力让自己的程度达到一流的水准。基督徒行善的回报与世界的回报相反,世界的回报将是一段轻松悠闲的生活,基督徒的回报乃是上帝要他愈来愈多的服事上帝与别人。我们的任务愈艰巨,所得到的报酬也愈重大。

基督徒行善的另一件回报,就是历代以来人们所盼望的,得以见到上帝。属世界的人,从来也没想到过上帝;想到与上帝面对面的时候,将是一个恐怖而不是喜乐的经验。人若走自己的路,就愈来愈与上帝相离,直到最后,上帝竟变成了他终日躲避不欲见面的陌生人。可是若有人全力追求与上帝同行,顺服上帝,并以良善作为他终日追寻的对象,于是他的生命就一日比一日更接近上帝,直到最后,他将毫无惧怕且满有喜乐的进到上帝面前,这是基督徒最大的报酬。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