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金苹果与银网子——信仰与传统的相遇 经文:箴25:11;箴言18:21

日期:2016-10-27作者:佚名


  引言:
基督教在中国,难免会面对一些挑战并产生一些疑问。如:许多人认为基督教是“洋教”,接受了基督信仰是否就需要放弃传统文化的学习?基督信仰与传统文化是否有互通和共鸣?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今天的分享。
中国现代的着名作家、学者、也是主内的弟兄林语堂先生在他自己的习作当中如此说:“在中国作一个基督徒”就涉及到两个问题,有终极关怀也有现实的 挑战。而这个挑战是什么呢?先从历史看起,当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时候,对基督教也带来了进一步的传播,与此同时也送来了物质的鸦片。许多人因着炮弹和毁坏 的缘故一并将基督教划分在了消极侵略的层面当中。所以中国人对外来的“基督教”产生了抵触。林语堂继续说:“我的头脑接受了西洋的产品,但我的心却是中国 的。”政治上反西方“殖民”,反文化侵略是应该的,而“思想上及一切美术文学上,若故步自封,走进牛角里将来结果也是沉沦下去。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有知识的中国人而言,接受信仰也绝不代表摒弃传统文化,反而应当在信仰中以客观、接纳、学习的态度去认识传统文化。
儒学与儒家在与基督教的碰撞与沟通之中其实受益良多,不说明末的天主教三柱石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了,就是正统的儒家学者谭嗣同也吸取了基督教 以及西方思想的养料,写出了儒学名着《仁学》。《仁学》的核心思想是“仁—通—平等”。谭嗣同认为“仁”与西方各种思想相通,传统文化与基督信仰二者的确 有着相同之处,特别是对《论语》而言,在投射入《圣经》之光后,会呈现出新鲜的面目来。再如孔子所说的孝道,有了《圣经》的背景后,其永恒意义就明晰可见 了,为了进一步去发现彼此之间的亮光,我们今天要特别拿出一个主题:“言语”来思考信仰与传统的相遇并契合。
  一、言语得当,何等美好
《圣经》箴言书18:21的经文讲到,言语说的合宜,就像金苹果在银网子里一样,是在表达得体的语句或智慧话,有极高的价值。作者使用精工制造的 珠宝作为比喻,讲一个匠人将金制的果子镶嵌在设计复杂的银制背景上,就显出了美妙无比的雅致和价值。可见言语本身是具有奇妙性的,但需要用在合宜得当的地 方才显出它的光彩和真意。《圣经》讲到:“口善应对”自觉喜乐,话合其时,何等美好。”(箴15:23) 面对不同的人需要讲说不同的话,因为神说:“不要说话给愚昧人听,因他必藐视你智慧的言语”(箴23:9) 这句话与孔子在《卫灵公》中关于“失人”与“失言”的讲论惊人的一致。把智慧的言语说给愚昧人听,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失言”,因为他不会听你的,反而还会 对你有所轻视。所以,智慧之言要说给智慧之人听,智慧之人听到了,就像沙对雨水一样,他全部吸收进去,而对于心里愚昧无知的人而言,这些善言就如同对着一 群聋子敲鼓一样,敲的再响,他们也听不见。所以,面对不同的人需要说不同的话叫对方领会,而在不同的场合、处境,都要在语气和态度上有相应的改变与不同。
《论语》中就记载了一段关于孔子在言语上的表现,他在与父老乡亲、街坊邻居说话,恭顺随和,好像不善言辞,在宗庙朝廷说话,从容应对,辩才无碍, 但也谨慎小心。在朝廷中,与下大夫等级别的官员说话,轻松愉快,侃侃而谈,与上大夫等高级官员说话,端正严肃,不是太随便。君王临朝的时候,他恭敬而紧 张,但也不失风度。  这个例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时然后言的含义,人在该谦虚的时候谦虚,当表现的时候表现,当轻松的时候就轻松,当严肃的时候严肃,当敬畏的时候就要敬 畏。关于说话的场合,也需要注意大背景与气候,在不同的情况下,言语态度也要有所调整,不能只顾自我情绪或一沉不变。
《圣经》中耶稣基督的门徒保罗也在自己的书信中有着这样的见解。他说:“向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得着软弱的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 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参林前9:22)就像保罗的服侍,他在犹太人中传福音,就带领以色列民回顾历史、回想应许、引出基督救恩的成就。在希 腊人当中,保罗又以他们所能理解和产生兴趣的信仰认识,引申出上帝的救恩。然而在外邦人中呢,他就着重讲得到救恩的核心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故此基督 徒无论是在信仰当中还是传统里面,都需要认识到:言语得当,何其美好。话合其时,达成果效。
  二、言语温良,如盐调和
那么,言语从哪里来?《约翰福音》1章1至3节的经文这样记着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 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耶稣基督就是道成肉身来到我们当中,在希腊文里,道和语言是同一个词“逻各斯”,在英文里也是同一个词word,可见言 语是从神而来,也是由神赋予其意义,充满着能力和影响力。《箴言》18章21节的经文:“生死在舌头的权下,喜爱它的必吃它所结的果子。”就是在讲许多人 喜欢说话,将语言发挥到极致,但运用说话的技巧可好可坏,说什么样的话就会结出什么果子,如果人口中的言语带有忧愁和死亡,就会引致消极和苦难,但人口中 的话语若充满了喜乐与生命,那么祝福和爱心就会惠然而至。语云:“出乎尔者,反乎尔”,言语的极端威力可以粉碎击杀生命,同时,言语也可以带去希望和强化 生命。
故此,对于基督徒而言,该说什么样的话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非常熟悉《箴言》27章5至6节的经文记着说: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朋友 加的伤痕出于忠诚,仇敌连连亲嘴,却是多余。又说:膏油与香料使人心悦,朋友诚实的劝教也是如此甘美。(箴27:9) 这与孔子所讲的忠信之言有相同之处,可见基督徒讲说要以诚实忠信为基础,我们所信的是永不改变的神,这个永不改变不仅是祂的能力不改变、权柄不改变,更是 祂的心意和口中的言语都不会改变。故此神成就了对以色列民与世人的救赎约定,凡在基督里得到救恩的人就当在内心与言语当中持守这份诚实,基督徒凭爱心说诚 实话,因为诚实的话动机源于光明的爱,可欺哄的话动机却源于隐藏的恶。人心里面是有感知的,人与人之间相处若掺杂虚假,不仅不能维持关系长久,反倒引人反 感,而真诚的交往却恒久珍贵,能够带去彼此信任。
另外,对于言语的态度来讲,说话态度应当是温良的。“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参箴15:1)。同样的话语用不同的语气和方 式来表达,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圣经》里有一段事件就记录了言语态度得当的见证:大卫因为早年扫罗王的嫉妒、追杀,不得不与手下六百人流亡在旷野中。旷 野生活是艰辛的,有一次他打发仆人前去他们曾经保护过的拿八家要些吃的,没想到不但被拒绝,还遭到拿八羞辱。大卫得知后非常愤怒,定意要杀拿八与其全家。 在拿八浑然不知的时候,他的妻子亚比该得知了此事,她立刻准备了丰盛的礼物,又亲自到路途中迎接大卫,脸伏于地叩拜,俯伏在大卫脚前,非常柔和谦卑的向大 卫说话。她首先承认自己的罪,然后说自己丈夫的过错。其次,她站在大卫的角度来劝说,相信大卫必有神的祝福,将来必要作王,若流人血反倒带来良心不安。 (参撒母耳记上25:1-35) 这种言语的表达方式,让大卫感觉亚比该不像是为自己求情,反而在为大卫的王位谋划。所以,大卫不仅怒气全消,并且称赞她的见识。这就是言语温和,像是用盐 调和,它不仅能够化解矛盾、避开祸患、还能够平和人心和理智思维,最终成为祝福。
基督徒的一生是感恩赞美的一生,感恩与赞美不单单是表达给上帝的,同时也可以表达给我们身边的人。当一个被基督重造释放的人,在他的世界和眼睛里 将会洞悉到美好的人与事物。这都是由清洁的内心体现出来的,这样才能自然的发出赞美神与赞美人的话语来。赞美若由真实的内心而发,不是出于巧言和特殊目 的,就能够滋润人心、带来鼓励、成为能力、造就他人,反之,尖酸刻薄的评判之言就会成为刀剑,伤及人心、带来消极、成为阻力、毁灭他人。言语如此奇妙,身 为基督徒的我们,更要认真的对待上帝给予人类“言语”的恩赐,以爱与温良运用,就能产生积极、造就、祝福的果效。
  三、谨守言语,显为智慧
同样,言语是有力量的,孔子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固然孔子说这句话是指着君王而论,因为君王为一国之首, 有着绝对的权利,他的话语就是命令,一经说出就不能改变,众人都照着他的命令而行。故此君王在治国方面,他的一言一语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及发展。与此同 时,也是对于身为后人的我们宝贵的提醒。就像老话所言:“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言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无法弥补和回转的结局,正所谓“祸从口出”。
那么,什么样的话能够带去麻烦与祸患呢?首先是道听途说。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的 讲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非常稀奇,便告诉了艾子。他说:“有一个人,养了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他见 艾子笑了,又说:“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块肉,那块肉长有三十丈,宽有十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样长的肉吗?” 毛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长了”。 艾子说:“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成语“道听途说”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的,这个成语就在比喻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言论或传闻,再去传给别人。
孔子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途说、散布流言是非常可怕的,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散布闲言的人一般都是:无聊者无事生非、心胸狭隘者猜忌 生言、懦弱猥琐者背后论人。作为基督徒我们常常对行为上的犯罪较为敏感和愤慨,但却容易忽略言语上的罪恶,仔细想来说谗言、传是非、常常会对讲论的人、传 言的人与听到的人都造成伤害和影响。闲言说的无心,听的有意,不知不觉就衍生漫天风波,很容易伤害到别人。所以基督徒要谨慎言语,避免成为道听途说的人, 也拒绝听信闲言的信息,以此止息祸患也保留真实。
人的天性是喜欢说话的,任何人都喜欢表露自己的见解和独到之处。当人们选择这样做的时候,自我感觉会非常良好,但却无法得知听者的感受和认识。这 就是另外一个关于言语的反例:言多必失。《箴言》10章19节也讲到:“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同样14章23节的经文说:“诸般勤劳都有益处,嘴上多言,乃致穷乏。” 这与孔子在《学而》一篇1章14节当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有着相同的教导。就是说人做事情要敏锐、快捷、看到了就马上去做,但说话却要谨慎、迟 缓、不要急于发言。因为说出去的话就收不回来。故此,需要多多的听,快快的听,掌握更多的内容和信息,产生更多认识和理解,对于拿不准不肯定的想法,暂时 放一边慢慢思想;对于确信的事情就可以组织合理之后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言语上犯错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增进了成事的效率,显为真正的智 慧,这是谨慎言语的重要性。
  四、行胜于言,显为诚信
现实社会中有这么一种现象,如孔子所言:“其言之不怍(zuo),则为之也难”就是人说话大言不惭,恐怕他没有真想去实现。这种现象多见为吹嘘, 茶余饭后、闲余之时较为常见。客观来讲这种状况正是忽略了言语的意义和用处,属于浪费时间与心力的表现,并不能产生造就人的果效,反倒让人处在虚浮之中。 对于这种现象基督徒要留心谨慎,勿与这样的人为友,也不要陷在这样的状态当中,能够在言语上谨慎成熟,才能让人佩服和相信。
另外在处事为人上,单在言语做出承诺或表现,但却没有实际行动去回应是不合理的。孔子所言:“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乃是说有的人说的多做的少,说 的好做的差,真正的君子深以为耻,也不能这样去行。从我们的信仰当中去看,人是由灵魂、肉体组成,行为、想法、言语都属乎个人。故此,一个人不仅要为自己 外在的行为负责,更是要对自己所发出的言语负责任,这样才算是上帝所创造、所救赎的整全人,也就传统文化儒家讲到的真“君子”了。
言语固然可贵,但行为更为重要,我们常说言行一致,这是评价人有诚信的标准,但这也是较难做到的一点。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个人在未行之前就表态, 言语表达出来就没有余地,行为需要照着他所说到的而行,如若行不出来就失去了诚信。但这人若选择先行动后附加言论,无形中留有余地,事后就可以照着行动的 结果去表述,反而显出了这个人诚信的品质。可见行胜于言更为实际,也更为珍贵,因为多数时候行为过于言语,更被人关注而信服。
  结语:
亲爱的弟兄姐妹,今天我们分享了“言语”中传统文化与信仰的交融与契合,以《圣经》中的比喻来定义言语的微妙:“金苹果在银网子里”,也让基督徒 在传统与信仰当中看到了言语力量的奇妙和共通。言语从神而来,也由神赏赐,故此需要以智慧来妙用,言语固好,但要用的得当,在不同的场合、时间、境况要以 合宜的方式去表现,就会显出美好。其次,同样的话,以温和善意的态度表达,就如被盐调和,会产生积极的果效。再次,言语需谨慎,避免道听途说和大言不惭, 反而要慎思而言,就会显出成熟与智慧。最后行胜于言,与己留有余地,与人带至诚信,实在是言语的微妙之处。身为一名中国的基督徒,值得感恩,因为上帝藉着 传统文化带给我们一切积极的影响力与基础,也藉着“言语”更为特别的认识和对比了传统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基督徒对于传统文化不应当是陷在抵挡、麻木和抵触 中,反而能够在这些文化里找到共鸣和亮光,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对信仰生命的领会,也能够更好的帮助那些误解基督教信仰的人、或还在寻求信仰的人去认知福音的 恩典与真理的美善。愿神祝福祂自己的话语,阿们!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