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诗篇》第25篇浅析

日期:2016-10-27作者:李世峥

《诗篇》第25篇的标题告诉我们,本诗也是“大卫的诗”。不过,对于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中未有任何交代和暗示。根据诗歌的内容,解经家对其写作背景有不少推测,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处,笔者仅提两种较为常见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本诗写于大卫遭遇BP之时,因为诗中多有求救的句子,可能是在遭遇押沙龙追杀之际;第二种观点认为,本诗写于大卫犯罪作恶之后,因为诗中多有忏悔的句子,可能是在与拔示巴犯罪之后。不过,也有解经家指出,本诗不像是真正意义上的忏悔诗,因为诗歌的用词和语气均与以忏悔为主题的《诗篇》第32篇和第51篇大不相同。故此,很多解经家持第一种观点。作此诗时,诗人正在经历身心的煎熬,由于受压过重,已有力不从心、手足无措之感。这种情况下,他意识到了寻求上帝之帮助的重要意义,所以以诗歌向上帝祈祷,以求在上帝的“指示”(4节、8节、12节、14节)下度过这个难关。虽然本篇诗歌的语调整体上无比低沉,但诗歌告诉我们,诗人并未失掉信心,“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14节),这是诗人在患难中不变的信念,此句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所以笔者以“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为本篇浅析的标题。

解经家一致认为,本诗运用了希伯来诗歌的“字母离合体”(alphabet acrostic poem,也称“离合诗”或“字母诗”)。由于笔者的“《诗篇》浅析”系列首次提到此类诗歌,所以此处有必要对希伯来诗歌的这种文学形式作一简要的介绍。简单地说,“字母离合体”就是按希伯来文字母为次序写成的诗歌。作者在作诗时,会在每一节的开头,按顺序使用一个希伯来字母,第1节开头用第一个字母,第2节开头用第二个字母,第3节开头用第三个字母……依此类推。由于希伯来文字母共有22个,所以这类诗歌往往也就有22节,每一节分别使用一个字母,读者注视每节的开头时,就会看到完整的希伯来文字母表,类似于中国诗歌中的藏头诗。令人遗憾的是,这类诗歌在翻译成希伯来文之外的其他文字时,就无法体现诗歌的这种特点了。不过,这类诗歌除了文学的表现形式外,再无其他特别的意义,卜洛克(C. Hassell Bullock)指出:“字母离合体诗的结构特殊,内容未必按照逻辑发展,但是易于记诵。”(《旧约诗歌智慧书导论》)

本诗共有22节,可分为三段:1至7节为第一段,是诗人的恳切祈祷,以寻求上帝的引导;8至14节为第二段,是诗人的信心宣言,以赞美上帝的信实;15至22节为第三段,是诗人的大声呼求,以期待上帝的拯救。

一、寻求上帝的引导(1-7)

开头的这一段,诗人表述了自己的现实处境以及对上帝之引导的迫切需要。他以极其朴实的用词和极其真诚的语气告诉上帝,处在患难中的他,急需上帝的引导。

1至3节,诗人道出了寻求引导的原因:“耶和华啊,我的心仰望你。我的上帝啊,我素来倚靠你。求你不要叫我羞愧,不要叫我的仇敌向我夸胜。凡等候你的必不羞愧,惟有那无故行奸诈的必要羞愧。”作此诗时,诗人的处境极其艰难,他已经在与敌人的争战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他们竟然在阵前向诗人公然“夸胜”。这种肆无忌惮的挑衅,让诗人深感“羞愧”。这实在是一种危险的处境,正如柯德纳(Derek Kidner)所言:“大卫的诗中,少有未提及仇敌的;此处显示,他们不但亲自抵挡大卫,在意识形态上也与他相反。若他们得胜,不仅大卫蒙羞(2节),他所代表的信念——人活着是靠上帝的帮助,而非人的聪明(3节)——也不能成立。”(《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诗篇〔上〕》)诗人期望尽快脱离这种光景,但凭着自己又实在无法让敌人闭嘴。于是,他祈求道:“求你不要叫我羞愧,不要叫我的仇敌向我夸胜。”诗人无比清楚,能够真正叫他不至“羞愧”的,唯有上帝。所以,他在诗歌的开头就写道:“耶和华啊,我的心仰望你。我的上帝啊,我素来倚靠你。”诗人深信,“羞愧”不属于“等候”上帝之人,乃属于“那无故行奸诈的”,一切“倚靠”上帝之人,都会在上帝的引导下脱离“羞愧”,反而将“羞愧”还给敌人。

4至5节,诗人道出了寻求引导的必要:“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将你的路教训我。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训我,因为你是救我的上帝,我终日等候你。耶和华啊,求你记念你的怜悯和慈爱,因为这是亘古以来所常有的。”这些诗句中,诗人从两个方面指出了寻求引导的必要性:首先,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谈。面对所临到的“羞愧”,诗人已经无法应对,他急需上帝的引导。所以,他在第4节中连续用了三个相似的句子——“将你的道指示我”、“将你的路教训我”、“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训我”,这里运用了希伯来诗歌中的同义平行体,“道”、“路”与“真理”的意思相仿,“指示”、“教训”与“引导”的意思相仿,诗人如此祈求,是要表达自己对上帝之引导的迫切需要。为了及早得着上帝的引导,诗人随后又向上帝表达了自己对上帝的态度:“因为你是救我的上帝,我终日等候你”,他相信上帝是“救我的上帝”,并且“终日等候”他。诗人相信,他如此迫切地需要引导,又如此真诚地寻求上帝,上帝必会引导他。而后,诗人从上帝的角度来谈。诗人告诉上帝,寻求上帝的引导不仅是他的需要,也是上帝的需要,因为应允他的祈求,即是兑现上帝的承诺,诗人似乎在提醒上帝:“你不仅要为我的缘故引导我,也要为你自己的缘故引导我,因为你‘亘古以来’一直‘记念你的怜悯和慈爱’,这一次,怎能忘记这个原则呢?”

第7节,诗人道出了寻求引导的途径:“求你不要记念我幼年的罪愆和我的过犯。耶和华啊,求你因你的恩惠,按你的慈爱记念我。”诗人相信,上帝必然会引导他,使他胜过敌人,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对付自己的罪,若不认罪,就得不着上帝的帮助,威尔克(Michael Wilcock)说:“大卫承认他所面临的困境,不但是源自外在的原由(他的敌人),而且也跟内在的因素有关,即是他的‘罪愆’和‘过犯’,就像保罗那样,‘外有争战,内有恐惧’(林后7:5,标准修订本)。如果他看不见前面的路,可能是因为别人的敌意,但也同样可能因为他内心的罪的阻拦。”(《圣经信息系列——诗篇〔上〕》)为了对付罪恶,大卫不仅想到了“我的过犯”(特指现阶段所犯的罪),甚至也想起了“我幼年的罪”,可见他认罪的态度有多真诚。

二、赞美上帝的信实(8-14)

以恳切的语气祈求上帝的引导之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赞美上帝的信实,表达了诗人对之前的祈祷的信心。诗人之所以祈祷,是因为他相信上帝必会垂听他的祈求,而之所以垂听是出于上帝的信实的属性。当他真诚地赞美上帝的属性之时,必会反过来增加他祈祷时的信心。

8至9节,诗人道出了上帝之信实的基础:“耶和华是良善正直的,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路。他必按公平引领谦卑人,将他的道教训他们。”这一段里,诗人再次表达了对上帝之“指示”、“引领”和“教训”的渴盼。不过,这里所表达的重心并不在此,诗人所要强调的,是能够促成这些祈祷的与上帝有关的两个“必”字——“必指示罪人走正路”、“必按公平引领谦卑人”。这里的“罪人”非指一意孤行的作恶之人,乃指愿意在上帝面前认罪悔改的人,这种人必会得着上帝的“指示”,使他们弃暗投明,走上“正路”;而“谦卑人”则指那些因看到上帝之大能而愿意承认自己之软弱的人,这种人上帝要“引领他们”,并“将他的道教训他们”,使他们不至在人生的道路中迷失方向。诗人以两个“必”字,表达了对上帝之信实的认知。为了强调对这两个“必”的认识,诗人进一步指出,他的坚信并非凭空想象,也非一厢情愿,这一切完全在于上帝的属性,因为他是“良善”、“正直”和“公平”的,这是上帝之信实的基础。这一种认识,是诗人在自己的经历中感受到的,也是在先辈的脚踪中领悟到的,诚如范甘麦伦(Willem A. VanGemeren)所言:“他越过自己的需要,看见上帝的恩典向其他的人显明出来,像他自己所经历的一样。上主是主人-教师,以恩慈且正直的方式向人教导他的道路。(8节)”(《麦种圣经注释:诗篇〔上〕》)

10至11节,诗人道出了上帝之信实的原则:“凡遵守他的约和他法度的人,耶和华都以慈爱诚实待他。耶和华啊,求你因你的名赦免我的罪,因为我的罪重大。”上帝是信实的,但他“指示”、“引领”和“教训”的应许却不是毫无原则地赐予每一个人的。诗人在这里指出,想要得着上帝的应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遵守他的约和他的法度”:只有如此,才能得着上帝的应许,他要“以慈爱诚实待他”。不过,这个原则并不狭隘,“凡……都……”的句式告诉我们,上帝愿意最大限度地将他的应许赐给世人。张国定在解释这节经文时指出:“上半节言说人遵守神盟约和诫命的举止行为;下半节描述神对那忠信人的态度。那些遵从神诫命而忠于盟约的人,必蒙神恩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神必恩待那些持守盟约和遵行律例的人。……这里的‘法度’、‘慈爱’和‘信实’都以‘盟约’为基础。正因为神与人双方都常在盟约里,他们之间就享有密切、常新而活泼的关系。”(《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一〕》)(2)必须经历“因你的名赦免我的罪”:上帝是慈爱的,但同时也是公义的,为了彰显公义,他“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34:7)”,“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诗1:5)。故此,想要得着上帝之应许的人,必须在上帝面前真心悔改。诗人深知这一点,所以祈求主赦免他的罪,因为他意识到“我的罪重大”。

12至14节,诗人道出了上帝之信实的实践:“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他必安然居住,他的后裔必承受地土。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这一段,诗人非常直白地点出了上帝如何向人兑现他的应许:(1)应许的对象——“敬畏耶和华”之人:有罪的人实在无法得知何为“他当选择的道路”,但全能的上帝却对此了如指掌,一位诗人写道:“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诗139:16)并且,他也乐意“指示”人“当选择的道路”。然而,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得着这样的“指示”,关键在于人是否愿意“敬畏耶和华”,“谁敬畏耶和华”,谁就能得着。(2)应许的内容——“安然居住”:大卫的心目中,“安然居住”实在是上帝莫大的恩赐,对于一名南征北战的战士,没有什么比“安然居住”更加宝贵。因此,他的诗歌中时常提到“安然居住”的福气,除了本诗,诗人还在两篇诗歌中提到,一篇是《诗篇》第4篇:“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你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诗4:8)另一篇是《诗篇》第16篇:“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诗16:9)蒙主赐福之人,一定会享受“安然居住”之福,正如诗人所言:“耶和华要保护你,免受一切的灾害。他要保护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华要保护你,从今时直到永远。”(诗121:7-8)不仅如此,“他的后裔必承受地土”。上帝对他子民的祝福往往不是一代,这种祝福会延续给他的子孙后代,上帝说:“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20:6)诗人深知这一点,所以确信上帝必会祝福爱他之人的后裔,他在另一篇诗歌中写道:“我从前年幼,现在年老,却未见过义人被弃,也未见过他的后裔讨饭。”(诗37:25)(3)应许的效果——“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说到底,上帝的应许是以他的约为基础的,他自己当然会向“守他诫命的人守约”(申7:9),只可惜作为约的另一方的人却时常违背此约,因此,上帝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提醒他们不要忘记与上帝所立的约,具体的方法,就是“与敬畏他的人亲密”,《思高圣经》译为“上主亲近敬畏自己的人民”,《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上主和敬畏他的人做朋友”,三个译本从不同的角度道出了上帝与爱他之人的密切关系,他要在这种密切的关系中,时常提醒他们走正路,正如上帝藉着以赛亚给他子民的应许:“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赛30:20-21)

综上所述,这一段表达了诗人对上帝之信实的认知,这是因为他相信上帝的约,尽管他深知自己不过是罪人,但他深信上帝必会给他祝福,正如威尔克所言:“我相信,如果我谦卑又顺服,忏悔又恭敬,带着期待的心来到他面前(正如25篇的中间部分,8-15说的),那么,虽然我是一个罪人,他仍然会引领我及祝福我。他会引导我,但不一定会让我知道他如何引领我。他告诉我的,不是他计划的细节,而是‘他的约’,就是他以慈爱将自己与我紧紧相连这事实。”

三、期盼上帝的拯救(15-22)

上述这一大段的赞美,一定让诗人心潮澎湃,藉着对上帝之属性与应许的复述,他那已经有些冰冷的信心顿时像火一样燃烧起来。于是,藉着这一种力量,诗人开始了新一轮的祈祷。这一段诗句的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上帝之拯救的深信不疑的信心。

15至17节,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光景:“我的眼目时常仰望耶和华,因为他必将我的脚从网里拉出来。求你转向我,怜恤我,因为我是孤独困苦。我心里的愁苦甚多,求你救我脱离我的祸患。”这一段虽然有“仰望耶和华”、“求你转向我”和“求你救我脱离”等类表达祈求的句子,但诗人的重心是将自己的艰难处境告诉上帝:(1)他的脚在“网里”:这里的“网”是指“陷阱”,残暴的敌人将诗人逼入为他所设的陷阱,让他无法自拔,这种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诗人祈求上帝将他的脚“从网里拉出来”。(2)他“孤独困苦”:面对残暴的敌人,诗人实有势单力薄之感,“孤独困苦”是那一刻最为真实的体会,处在患难中时,心灵的孤寂往往比身体的痛苦更加难忍。因此,诗人祈求上帝“转向”他,别再背对着他,并“怜恤”他,别再眼睁睁地看着他痛苦。(3)他的“愁苦甚多”:面对敌人的威胁,诗人已有力不从心之感,更为可怕的是,内心的“愁苦”在不断地膨胀,所以说“我心里的愁苦甚多”。因此,诗人祈求上帝“救我脱离我的祸患”。

18至21节,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心愿:“求你看顾我的困苦、我的艰难,赦免我一切的罪。求你察看我的仇敌,因为他们人多,并且痛痛地恨我。求你保护我的性命,搭救我,使我不至羞愧,因为我投靠你。愿纯全正直保守我,因为我等候你。”这一段中,诗人用了四句祈祷,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心愿,目的是要尽快得着上帝的拯救:(1)“看顾我的困苦”:上一段中,诗人向上帝道出了自己的艰难处境,这一节专门针对这种痛苦向上帝祈祷,他盼望上帝能够在苦难中“看顾”他。为了表达对这种“看顾”的渴盼,诗人再次求主赦免他“一切的罪”,因为他深知上帝不会“看顾”罪人。(2)“察看我的仇敌”:诗人无比清楚,自己当前的困境,主要是由敌人造成的,脱离这种困境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挫败敌人的阴谋。因此,诗人恳求上帝“察看”敌人的情况——“他们人多,并且痛痛地恨我”。诗人深信,当上帝出手时,他的敌人就会立刻失败。(3)“保护我的性命”:前面的诗句里,大卫一直在叙述自己的艰难,但均没有这一次讲得更加直接,他告诉上帝,苦难的程度已经达到使他丧命的地步,所以急需上帝的“保护”和“搭救”。为了得着上帝的“保护”,诗人再次提起“羞愧”的处境及“投靠你”的事实,与2至3节表达的意思相仿。诗人似乎要提醒上帝:“敌人的继续猖狂不仅使我蒙羞,甚至也会让你蒙羞,因为有人会因此认为上帝并不拯救投靠他的人。”(4)“纯全正直保守我”:唐佑之指出:“纯全正直是神的属性,使人凭着信这些可蒙拯救,这两项好似两个使者,陪伴着护卫着,使不至被害。”(《诗中之诗〔第九集〕:祈祷诗续集〔一〕》)专心寻求耶和华的人,必得着这种“保守”。

第22节,诗人描述了民族的需求:“上帝啊,求你救赎以色列脱离他一切的愁苦。”诗之末尾,诗人指出,需要拯救的不仅是他自己,也包括整个以色列民族,因为这个民族与他一样,也陷入了“愁苦”之中。整体而言,这是一篇个人祈祷诗,但进到结尾之时,诗人将思想升华,使之也可以作为集体祈祷诗。因此,本诗既可作个人灵修之用,亦可作公共崇拜之用。

《诗篇》第25篇,是诗人大卫在危难之中的祈祷诗,透过对苦难的多角度的描述,道出了自己对上帝之引导与拯救的迫切需要。整个过程中,诗人始终相信上帝的信实,也始终相信上帝必会介入他所遭遇的苦难,帮助他战胜苦难,并使他“不至羞愧”。全诗虽然显得低沉,但其主题思想却是积极向上的,正如被称为“解经王子”的坎伯尔?摩根(George Cambell Morgan)所言:“本篇诗里充满了深度的哀泣声。写这诗的环境是满了凄凉、痛苦、悲伤和劳累,特别是诗的后面部分所表明的。然而,诗的主要内容却是一个在忧伤中满得帮助之人的心情。这并不是一篇读了使人悲哀的哭泣诗,而是一篇有盼望和有信心的声音,并述说拯救和力量的诗篇。”(《诗篇注释》)故此,一切用心阅读本诗的读者,都会从中获得战胜苦难的巨大力量!

发表于《教材》2012年第1期

《诗篇》第25篇

求主指引保护

(大卫的诗。)

1耶和华啊,我的心仰望你。

2我的上帝啊,我素来倚靠你。

求你不要叫我羞愧,

不要叫我的仇敌向我夸胜。

3凡等候你的必不羞愧,

惟有那无故行奸诈的必要羞愧。

4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

将你的路教训我。

5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训我,

因为你是救我的上帝,

我终日等候你。

6耶和华啊,求你记念你的怜悯和慈爱,

因为这是亘古以来所常有的。

7求你不要记念我幼年的罪愆和我的过犯。

耶和华啊,求你因你的恩惠,按你的慈爱记念我。

8耶和华是良善正直的,

所以他必指示罪人走正路。

9他必按公平引领谦卑人,

将他的道教训他们。

10凡遵守他的约和他法度的人,

耶和华都以慈爱诚实待他。

11耶和华啊,求你因你的名赦免我的罪,

因为我的罪重大。

12谁敬畏耶和华,

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

13他必安然居住,

他的后裔必承受地土。

14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

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

15我的眼目时常仰望耶和华,

因为他必将我的脚从网里拉出来。

16求你转向我,怜恤我,

因为我是孤独困苦。

17我心里的愁苦甚多,

求你救我脱离我的祸患。

18求你看顾我的困苦、我的艰难,

赦免我一切的罪。

19求你察看我的仇敌,

因为他们人多,并且痛痛地恨我。

20求你保护我的性命,搭救我,

使我不至羞愧,因为我投靠你。

21愿纯全正直保守我,

因为我等候你。

22上帝啊,求你救赎以色列脱离他

一切的愁苦。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