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诗篇》第34篇浅析

日期:2016-10-27作者:李世峥

《诗篇》第34篇的标题,清楚地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背景:“大卫在亚比米勒面前装疯,被他赶出去,就作这诗。”对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在《撒母耳记上》中找 到对应的记载,见于21章10节至22章1节。为了躲避扫罗的追杀,大卫隐姓埋名,“逃到迦特王亚吉那里”,这里是远离扫罗之权势范围的非利士城邦。虽然 非利士与以色列世代为仇,但非利士人也不会随意伤害入境的无辜的以色列人。因此,大卫计划以普通以色列人的身份藏身于迦特。可是,抵达该城不久,迦特王的 臣仆就认出他是“以色列国王大卫”,这不正是不久前击溃非利士军队的“敌人”吗?暴露真实身份之后,大卫担心遭到非利士人的报复,所以“就在众人面前改变 了寻常的举动,在他们手下假装疯癫,在城门的门扇上胡写乱画,使唾沫流在胡子上”。大卫的举动引来迦特王的反感,所以令其臣仆将之驱逐。于是,“大卫就离 开那里,逃到亚杜兰洞”。对于事情本身,《撒母耳记上》与《诗篇》的叙述没有差异,但其中的细节却有点出入,其焦点是对迦特王的称呼,《撒母耳记上》称之 为“亚吉”,《诗篇》则称之为“亚比米勒”。到底孰是孰非?有必要作一简要的说明。大多解经家认为,两种说法并不矛盾:“亚比米勒”是迦特人对君王这个职 位的称呼,有如埃及人称君王为“法老”,罗马人称君王为“凯撒”,中国人称君王为“皇帝”;而“亚吉”则是迦特王的名字。

逃离迦特,有如虎口脱险,大卫深知这是上帝奇妙的拯救,所以内心充满感恩。这种强烈的感恩意识,促使他提笔写下这篇诗歌,不仅用于感恩,而且用于呼吁读者 加入感恩的行列。周郁晞指出:“诗人本身有耶和华上帝救他脱离一切患难的切身经验,其写诗的目的为呼召众人和他一同发出向主感恩的话,并且宣述上帝向义人 的特殊照顾。本篇的主旨是完全的信靠,消除人的担心。他从自己的经验,见证他的教言。”(《中文圣经注释——诗篇》〔上册〕)

本诗采用了希伯来诗歌的字母离合体,只是省略了希伯来字母“wew”,并在第22节开头多加了一个“peh”。这种做法在希伯来诗歌中极其常见,不足为奇。

本诗共有22节,可分为四段:1至3节为第一段,诗人称颂上帝的圣名,表明他对上帝的荣耀有充分的认识;4至10节为第二段,诗人见证上帝的拯救,表明他 对上帝的权能有真实的体验;11至16节为第三段,诗人传达上帝的要求,表明他对上帝的圣洁有深刻的领悟;17至22节为第四段,诗人宣告上帝的应许,表 明他对上帝的信实有足够的信心。

一、称颂上帝的圣名(1-3)

逃离迦特,这是一次无比惊险的经历。心里恢复平静之后,大卫首先想到的,是上帝给予他的拯救。为了表示对上帝的感谢,他一提起笔就两次提到上帝的名字—— “耶和华”,并且呼吁读者与他“一同高举他的名”。在希伯来语境中,上帝的“名”决不仅仅指上帝的名字,因为上帝的“名”往往和他的作为联系在一起。人们 提到上帝的“名”时,常常是要藉此引出上帝给予自己的拯救或者帮助,《诗篇》中,这样的句子俯拾皆是:“我们得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华的名。” (诗124:8)“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23:3)

第1节,表达自己的心声:“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这个诗句使用了希伯来诗歌的同义平行体,只是《和合本》的译文不那么明显, 《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较之清楚得多,译文为:“我要时常感谢上主;我要不断地赞美他。”对比两种译文,我们就会发现,《和合本》中的“称颂”和“赞美” 同义,都有“感恩”的意思,用于表达诗人对上帝的感激;“时时”与“常”同义,都有“不断”的意思,用于表达诗人对感恩的态度。诗人非常清楚,此次脱离危 险,是靠上帝之“名”,不是靠着经验,不是凭着侥幸。诗人被上帝的大能所震撼,被上帝的荣耀所折服,所以他立志持续不断地“称颂”上帝,以此回应上帝给予 他的拯救。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所说的“称颂”,不只在言语中,更是在行动中,正如唐佑之所言:“颂赞不只是口中发出的欢呼,更具体地述说他的尊贵与恩慈。 这是有内心的感动,口舌的呼喊,以及实际的行为。就是感恩之余,决心行出道德的生活。”(《诗中之诗〔第二集〕:感恩诗》)每一个真正认识上帝的基督徒, 都会“时时称颂耶和华”,因为他随时都被上帝的奇妙作为所震撼。

2至3节,期待读者的回应:“我的心必因耶和华夸耀;谦卑人听见,就要喜乐。你们和我当称耶和华为大,一同高举他的名。”这里的“谦卑人”,《现代中文译 本》译为“被压迫的人”,《吕振中译本》译为“困苦人”,是指因信仰上的虔诚而遭遇BP或困苦的上帝子民,诗人特意为这个群体写下这两个诗句。经历拯救之 时,诗人没有沾沾自喜,没有得意忘形,不以自己夸口,只因上帝“夸耀”,这是非常可贵的心态。这种心态,与保罗相似:“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 基督的S字J。”(加6:14)经历上帝在危难之际的拯救之后,诗人本能地想到了与他处在同一境遇中的那些读者,所以急切地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他们。诗人 确定,他的经验之谈,会让他们体验“喜乐”,因为他们可以从他的经验中看到上帝对困苦人的眷顾和保守。倘若读者对上帝有了这样的认识或者经验,就一定会自 然而然地回应诗人的呼吁,与他一同“称耶和华为大”,“一同高举他的名”,意即:“一同歌颂上主的伟大”,“一同来赞扬他的名!”(《现代中文译本》)

二、见证上帝的拯救(4-10)

诗人不愿意让自己对上帝的感恩止于嘴唇,流于形式,因为这种做法既不荣耀上帝,也不造就读者。为了更加真诚地表达对上帝的感恩,为了更加真实地表示对读者的关切,诗人在接下来的这一段里,以具体的事例见证上帝施予他的拯救,以此激励读者。

4至7节,陈述自己的经历:“我曾寻求耶和华,他就应允我,救我脱离了一切的恐惧。凡仰望他的,便有光荣;他们的脸,必不蒙羞。我这困苦人呼求,耶和华便 垂听,救我脱离一切患难。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这一部分,诗人从三个方面介绍自己得蒙拯救的经历:(1)回顾经历(4节):诗 人所用的“寻求”、“应允”、“脱离”,原文中都是完成式动词,《和合本》在“寻求”前加了一个“曾”字,非常清楚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表示“寻求”、 “应允”、“脱离”,均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寻求”,是指专心地、诚恳地祈求上帝,表示当事人遇到了极大的患难。“应允”,是指上帝在听到“寻求”的声 音时所作出的回应,表示他决定帮助当事人。“脱离”,是指得蒙拯救之后的状态,表示当事人已经远离原来的困境。诗人在这里所要说的是,他一直感谢的那位上 帝,真实地帮助过他,使他“脱离了一切的恐惧”,不再心惊胆战,不再坐卧不安。(2)总结经验(5-6节):经历拯救之后,诗人经过思考,得出一个结论: 他所经历的拯救,不是一个特殊的个案,而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凡仰望他的,便有光荣;他们的脸,必不蒙羞”。诗人以此提醒读者,上帝决不会让专心仰望他的 人蒙羞受辱,他们要经历他所赐予的“光荣”(《现代中文译本》译为“喜乐”)。为了更加有力地激励读者,诗人重申了自己的经历:“我这困苦人呼求,耶和华 便垂听,救我脱离一切患难。”诗人以此向读者证明,上帝的拯救绝对可靠。(3)表达信心(7节):回顾经历并总结经验之后,诗人信心倍增,他告诉自己也告 诉读者:“耶和华的使者,在敬畏他的人四围安营搭救他们。”“耶和华的使者”,是指天使,该词在原文中是多数,表明帮助上帝子民的不是一位天使,而是多位 天使;“安营搭救”是指拯救的行动,天使要给予上帝子民最为及时、最为可靠的保护,正如一位诗人所言:“耶和华是我的避难所。你已将至高者当你的居所,祸 患必不临到你,灾害也不挨近你的帐棚。因他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诗 91:9-12)

8至10节,期待读者的回应:“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当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无所缺。少壮狮子 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介绍过自己的经验之后,诗人再次将眼光投向读者,自己经历了上帝的拯救,体验了上帝的同在,所以急于将这 种经验告诉读者,呼吁大家与他一道追随这位上帝。这一段,诗人以三个表示专心倚靠上帝的词汇来劝勉读者:(1)“投靠”(8节):“投靠他的人有福了”, 这是诗人从自身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所以他鼓励读者都去“投靠”上帝。人类是有限的,是软弱的,所以每个人都有“投靠”的本能,于是大家都在纷纷寻找值得 “投靠”的对象。对于上帝子民而言,我们清楚“投靠”的对象应当是谁,诗人说:“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名。”(诗20:7)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诗118:8-9)为了更加有效地激发读者“投靠”上帝的意识,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 又非常到位的比喻——“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现代中文译本》将“尝尝”译为“亲自体验”。对于事物的认识,当然需要丰富的知识,但更需要实际的经 历,羡慕诗人的经验,不如开始自己的体验。对于“投靠”上帝这个事,诗人指出,只要“尝尝主恩的滋味”,就会“知道他是美善”,那些通过“尝尝”而“体 验”到上帝之恩典的读者,不会浅尝辄止,只会欲罢不能。(2)“敬畏”(9节):第9节中,两次出现“敬畏”,是要强调对上帝应有的崇敬和顺服。这里所说 的“敬畏”,比前面的“投靠”更具深意。诗人要以此提醒读者,倘若没有“敬畏”之心,“投靠”上帝,就会成为利用上帝。事实上,一个专心敬畏上帝而并不抱 有任何个人目的的人,并不会缺少任何“好处”。“敬畏他的一无所缺”,这是每位上帝子民应该持守的信念。(3)“寻求”(10节):“寻求”是指祈祷的行 动,也是指生存的方式,先知阿摩司说:“要寻求耶和华,就必存活。”(摩5:6)“少壮狮子”以捕获动物为生存方式,但它依然会有“缺食忍饿”的时候。而 那些不靠个人实力,只以“寻求耶和华”为生活方式的人,却“什么好处都不缺”,一位诗人感慨道:“耶和华 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他未尝留 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诗84:11)上帝赐给我们如此宝贵的应许,我们还有何惧?还有何忧?耶稣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 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 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太6:25-26)或许有人会问,我向来“寻求耶和华”,为什么却未能得到“好处”呢?请听解经家威尔斯比(Warren W. Wiersbe)的解释:“若我们没有得到自己认为需要的东西,就表示那东西对我们没有益处,或者我们目前还不需要。”(《生命更新解经系列——尊崇真 神:诗篇》)

三、传达上帝的要求(11-16)

激活读者“投靠”上帝的向往之后,诗人进一步引导他们,使之端正自己的行为,满足上帝的要求。因此,这一段中,诗人着重讲述了上帝对子民提出的要求,及子 民应有的追求。这一段文字虽然以诗体出现,但它充满了教导的意味,所以有解经家称之为一篇标准的讲章。因此,我们不妨将之当作讲章,进行分析。如果说这是 一篇讲章,那么,它的题目就应当是“敬畏耶和华的道”。讲章有引论,有本论,有结论,架构清晰,逻辑严密,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第11节,是讲章的引论:“众弟子啊,你们当来听我的话。我要将敬畏耶和华的道教训你们。”“众弟子”原文为“儿子”,《现代中文译本》将之译为“年轻的 朋友们”。以“众弟子啊,你们当来听我的话”引出教导,这是犹太拉比惯用的做法,目的是拉近自己与读者的距离,以其亲和力感染他们,以便提起他们聆听的兴 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聆听教导。接下来,诗人便指出了证道的题目和提要——“敬畏耶和华的道”,他要以这样的主题“教训”读者。

12至14节,是讲章的本论:“有何人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进入 讲章的本论部分,诗人紧扣“敬畏耶和华”这个主题,从两个方面展开精彩的论述:(1)敬畏上帝的益处(12节):①益于“存活”:这里提到的“喜好存 活”,《新译本》译为“喜爱生命”。因此,“喜好存活”的含义,不仅是指喜欢活着,而且还指喜欢精彩地活着,要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存活”的质量,“这 种生命,与财产、地位或名誉没有太大关系,却与品格、信心和想要荣耀上帝的心志有很大的关系”(威尔斯比语)。②益于“长寿”:人们都在感慨人生苦短,都 在寻找保健之法,所以诗人将延年益寿的方法告诉读者。上帝掌控人们的生命,所以“长寿”的秘诀在他手中,《箴言》说:“敬畏耶和华使人日子加多,但恶人的 年岁必被减少。”(箴10:27)③益于“美福”:这里所说的“美福”,原文中有“良好”、“有益”、“顺利”的意思。“得享美福”,就是指生活处于“良 好”、“顺利”地境地。“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可惜世人未能找到正确的路径。诗人知道读者的这个理想,所以 以“有何人喜好存活”这样的句式吸引读者的注意,继而把通往这种理想的道路指给他们。范甘麦伦(Willem A. VanGemeren)指出:“‘有何人’(直译‘这人是谁’)是个强调的方式,叫人注意智慧的重要性。疑问词‘谁’也暗示一个强烈的肯定回应,仿佛是 说:‘谁喜好存活,爱慕长寿,得享美福?’答案是每一个人!但只有那些依循智者在13-14节的忠告的人才能享受生命。”(《麦种圣经注释:诗篇 〔上〕》)讲到这里,诗人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敬畏耶和华”,即可实现这个理想。那么,怎样才算“敬畏耶和华”呢?这是诗人在下一段中要解答的问题。 (2)敬畏上帝的方法(13-14节):①“禁止舌头”:《圣经》上说:“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 点起来。”(雅3:6)因此,敬畏上帝之人,必须管住舌头。②“离恶行善”:消极方面,要远离罪恶;积极方面,要追求善行。不过,诗人强调的“离恶行 善”,并不仅在道德,更在与上帝的关系,正如张国定所言:“这个教训的着眼点不在于道德上的离恶行善;乃是指生命的本质,一心以神为中心,行公义,存怜悯 和谦卑的心与神同行(弥6:8;赛1:16;箴16:17)。”(《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一〕)③“寻求和睦”:敬畏上帝之人,一定爱好和睦,一定反 对争端,因为《圣经》告诉我们:“要尽你的全力跟大家和睦相处。”(罗12:18,《现代中文译本》)④“一心追赶”:是指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地追求上述 各种品格。追求这些品格,就是“敬畏耶和华”,就可得到大福气。

15至16节,是讲章的结论:“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他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耶和华向行恶的人变脸,要从世上除灭他们的名号。”论述“敬畏耶和华的道” 之后,诗人当然希望所有读者都能积极回应他的证道,立即作出“敬畏耶和华”的选择。因此,讲章的结论部分,诗人同时指出了选择“敬畏耶和华”将要经历的恩 典及拒绝“敬畏耶和华”将要遭遇的危险。选择“敬畏耶和华”的人,将被上帝视为“义人”,他要“看顾”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呼求”。拒绝“敬畏耶和 华”的人,将被上帝视为“行恶的人”,他要向他们“变脸”,直至“从世上除灭他们的名号”,这将意味着彻底的毁灭。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诗人期待读者 在这种对比的驱使下,及时作出正确的选择。诗人的这一结论,与《诗篇》第1篇提出的观点相似:“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他要像一棵 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作的尽都顺利。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义人的会 中也是如此。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诗1:3-6)

四、宣告上帝的应许(17-22)

这段充满活力的证道,一定激起了读者对信仰及人生的思考,但他们可能因畏惧上帝的要求或担心自己的软弱而不能尽快作出选择,或望而却步,或举棋不定。因 此,结束证道之后,诗人被圣灵感动,向读者宣告了上帝给予子民的应许。真正“敬畏耶和华”的人,都要经历上帝更多的祝福,这些宝贵的应许,会帮助读者消除 原有的一切顾虑,从而更加热情地追求信仰的进深。

17至18节,是拯救的应许:“义人呼求,耶和华听见了,便救他们脱离一切患难。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这篇诗歌中,诗人从不同的角度 论述了“敬畏耶和华”的各种“好处”,但他并没有提到免遭患难这一“好处”,因为上帝从来没有给我们这样的应许。上帝没有给予我们免遭苦难的特权,但他给 了我们战胜苦难的应许。因此,面对苦难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恒切祷告,因为上帝应许我们,要随时倾听我们的“呼求”,及时介入我们的生 活,救我们“脱离一切的患难”。上帝至高无上,却不高高在上,他最理解、最体恤我们的软弱。“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这是多么实在,多么亲切 的应许。《希伯来书》说:“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 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5-16)

19至20节,是看顾的应许:“义人多有苦难,但耶和华救他脱离这一切,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义人多有苦难”,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 一个准确的判断。为何“义人多有苦难”?耶稣给门徒的教导是最好的解释:“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 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15:19)不过,我们不必为此哀怨,不必为此担忧,因为上帝随时看顾遭遇患难的我们,他要“救我们脱离这一切”,并要“保 全”我们“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不过,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观点理解上帝的看顾,威尔克(Michael Wilcock)指出:“上帝应允过,要拯救人脱离这些苦难,但这不等于要免除我们受这些苦难;也不是说,他的拯救必须要按照我们希望的方法和时间临到我 们。”(《圣经信息系列——诗篇〔上〕》)

21至22节,是赦罪的应许:“恶必害死恶人;恨恶义人的,必被定罪。耶和华救赎他仆人的灵魂,凡投靠他的,必不至定罪。”最后两节的关键词是“定罪”, 诗人要把上帝按公义审判世人的事实告诉读者。“恨恶义人”,就是与上帝为敌,所以他们“必被定罪”;“投靠”上帝,就是与上帝为友,所以“必不至定罪”。 表面看来,“定罪”是上帝主动的作为,但实际上却是人类自己的选择。“恶必害死恶人”,《现代中文译本》译为“罪恶使作恶的人死亡”,这个诗句告诉我们, 对于犯罪作恶之人,上帝并不有意为其“定罪”,因为“恶必害死恶人”的规律已足以将他们彻底毁灭。避免“定罪”的最佳方式,就是选择“投靠”上帝,因为 “凡投靠他的,必不至定罪”。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诗人宣告这个应许时,道出了特别重要的真理——“耶和华救赎他仆人的灵魂”,这是我们不被“定罪”,经历 赦免的重要前提,因为没有“救赎”,就没有赦免。柯德纳(Derek Kidner)指出:“本篇结尾的观点,会令人思想到最后审判(21节),以及,套用保罗的话,‘不再定罪’(22节;参罗8:1、33以下)等问题。无 论大卫本人对于22a节,耶和华救赎……灵魂之保证,了解到什么地步,这节经文内蕴的含义,惟有在福音中才全然成形,若这应许达不到此种程度,就无法成为 实际。基督徒可以存着更深刻的感恩,来回应本篇诗欢乐的精神,因为知道了22a节那难以想象的代价,以及22b节那广阔无边的范畴。”(《丁道尔旧约圣经 注释——诗篇〔上〕》)

《诗篇》第34篇,是诗人大卫在脱离困境之后写下的感恩诗。有感于上帝在患难中施予他的拯救和安慰,诗人体会到了“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这一事实。为此, 他以亲身经历向读者见证上帝的拯救,一方面是向上帝献上感恩,感谢他出于慈爱的拯救;另一方面是向读者发出邀请,期待他敬畏全能的上帝。人生在世,充满苦 难,无人可以幸免,基督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上帝给予我们一个极其宝贵的应许,就是帮助我们战胜苦难。这篇诗歌充满应许,但所有的应许都需要以实际的行动支 取,即遵行“敬畏耶和华的道”,简单地说,就是要和上帝建立并保持密切的关系。

发表于《教材》2013年第4期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