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四面镜子 经文:伯37:18林前13:12林后3:18雅1;23

日期:2016-10-27作者:计文

            

    经文:伯37:18林前13:12林后3:18雅1;23

如果我请各位猜个谜语,谜面是“你对他笑它就笑,你对哭它就哭!”---打一生活用品,大家一定马上猜到,对了,它是镜子。生活中大家可不能没有它,特别是各位女士,常带着小镜子,趁周围没人时悄悄地对着它瞄一眼,看看自己形像、气色如何?

刚才读经时大家发现,四处经文都提到“镜子”。只不过它们并不是生活中的镜子,而是灵性上的“镜子”。感谢主,今天给我们机会一起来看看这些“镜子”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


  一、穹苍之镜,反映神的能力无限

《约伯记》:“你岂能与神同铺穹苍吗?这穹苍坚硬,如同铸成的镜子。”这节经文在【吕振中】译本中译成:“你能同上帝锤薄穹苍,坚硬如铸镜么?”这里明显是在说受造者的有限性不可能与创造者的无限性相比。但也道出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穹苍如镜,人们若举首仰望,就能发现这面镜子所反映出来的重要信息。

英国着名散文作家说:“天地的形成是上帝存在的有力证据。这些证据是有理智的人不能不注意到的。但由于人事庞杂和匆忙,有意识的人竟没有关注。”于是,他仰望星空,写下了着名的《创造奇功歌》,歌词优美,意境深邃:“仰看天空浩大无穷,万千天体错杂纵横,合成整个光明系统,共宣上主创造奇功......”这简直可与诗人大卫的《诗篇》19:1-3媲美,必然出于同一位圣灵的感动。

保罗说:“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20)这节经文现代本译法表达理清楚:“上帝那看不见的特性,就是他永恒的大能和神性,其实从创世以来都看得见,是由他所造的万物来辨认出来的,所以人没有什么借口”。

从“果”推“因”,宏观宇宙之存在与奇妙,不得不叫人相信和惊叹其背后必有一位智慧的匠心设计。难怪君王大卫向神感叹:“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存在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

记得儿时在农村夏天晚餐后,一定会一家人坐在家门口“天井”中乘凉,听着远处飞来的笛声,经常与大人一起数星星。不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某些惊奇。如今网络与电视以及都市丛林的高楼大厦已经挤走了我们“仰望星空”的机会,忙碌的尘世生活让人们营营役役,再也无意关注那“穹苍之镜”所要告诉我们的信息了!温总理的诗“仰望星空”曾让多少人为之动容。仰望星空,让人从近处看到长远,从物质看到精神,从尘世看到永恒。从有限看到无限!

怀揣一颗童心,谦卑寻求的人必会从“诸天述说”和“穹苍传扬”中听到神的信息。据说:当年赫鲁晓夫上台后,他们的宇航员上天。然后他不可一世地说:这宇宙中哪有上帝,不然我们的宇航员怎么会没遇见他?人走在地球上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此事被葛培理知道,他说:池塘中的青蛙在沿上走了一圈后回到水里,就说,世上哪有赫鲁晓夫这个人?不然,我怎么没遇见呢?人走在月球上固然伟大,但神走在地球上更是伟大!


  二、真理之镜,反映人的智慧有限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的话,说的就是铜制造的镜。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3:12说“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这镜也就是古时用的铜镜。自然没有后来的玻璃镜子看上去清晰,模模糊糊,似明非明。

保罗的意思十分清楚:不单神启示人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是人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入的。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需要一个渐进之提高过程。神的旨意既有已经

显明的一部分,也有至今仍隐秘的部分(参申29:29)。他乐意显明的那部分,已经藉着圣经和自然界、历史、社会向人们晓谕,但隐秘部分则没有向人敞开。人们应当承认自己智慧的有限性,不可能穷尽真理,尤其是对属灵领域更是对着镜子看模糊不清。有些是现在不知,但以后必明白。旧约中约伯的朋友责问约伯说:“你考察,能测透神么?”(伯11:7)新约保罗惊叹:“大哉,敬虔的奥秘......他的踪迹何其难寻?”(罗11;38)

所以保罗在此提到一面“真理镜子”,这面镜子是“模糊不清”的,显明了神的超然性和人的有限性!既然我们承认有限,就当在伟大的神面前,谦恭寻求和等候,不要凭自己狂野的理性挑战上帝(尼采说:“上帝已经死了”。结果上帝没死,他却疯了!)也不要凭有限的理性过滤信仰(伏尔泰曾扬言:50年后“圣经过时了”,结果还不到50年,他死了,他的住宅被圣经公会用于专门出版圣经的地方!)既要用充足的理性去思考信仰(知我所信,并竭力追求认识他!)也要用十足的信心去接受信仰(先信后知,本于信!)。这个世界充满着许多未知与奥秘,我们切不可自以为是地把一个复杂的问题作简单化的神学处理。基督徒生活会遇见无法解释之苦难,生活不是以知识为基础,而是以信心为基础。我们要过信心的生活和有生活的信心!相信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他的安排不一定都合我心意,但却是对我最有益。相信万事互相效力,叫爱主的人得益处。相信虽然不知明天道路,但知道谁掌管明天!


  三、听道之镜,反映人的本来面目

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可以加一句:“以经为镜,可以知本相”。

神的话语是我们行事为人的神圣参照,犹如明镜,既清楚显明神的心意,也真实反映人的本相,并且察觉二者的差距,显出人的亏欠。

有夫妻俩去欣赏一个画展,看了不少画作,心里赞叹。可丈夫在一幅“人像画”前却指手画脚,颇为不满。他说“这画中的人实在太难看了......”妻子见状,忙拉开他说:“啊呀,你错了,这哪是画?是一面镜子啊!”

在镜子面前,发觉自己相貌丑陋,总有人认为这不是自己,“我有那么难看吗?”于是就责怪一定是镜子质量有问题。有人看到照片中的自己,觉得很不满意,就埋怨拍摄的人有问题!听道也是如此,总感觉牧者所讲的与自己无关,或总觉得一定是牧者讲错了!

小时候喜欢玩反光镜,尤其是在日光下用镜子去返照人的脸,让人睁不开眼,引以为快。试想,今日我们听道也有如此举措,即喜欢为他人听道,“光照别人”,每每听到讲台上对罪恶的审判和责备,听闻牧者对信徒软弱光景的提醒和劝勉,有人总是下意识地认为“这不是在讲某某某么?”

有时候我早晨起来照镜子,发觉自己胡子应该要理了。可是,一转身离开镜子或干了别的什么事就忘记自己胡子有多长的事了,正如经上所言:“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我们不少基督徒在读经听道时候有些触动,的确发现了自己的不洁和软弱,甚至也有悔改的冲动。可是,一旦离开教堂或者合拢圣经便忘了“自己本来的面目”。镜子反映人的相貌只是暂时,人离开,影像也就随之离开。人听道时受光照看明自身光景。可一旦离开就又恢复原来内心的冰冷、坚硬和昏暗,行事为人,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有人喜称这样的情况为:“听听很感动、想想很激动、回到家里一动也不动!”这是典型的“听道而不行道”、“自己欺哄自己”(原文意思是“错误地评估自己”)。

信徒如何改变这样的光景?那就要“详细察看......律法,并且时常如此,这人既不是听了就忘,乃是实在行出来,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1:25)“详细察看”其原文有“屈身往里看”---表明一种谦恭之态度。对于神之圣言,我们必须要有谦卑受教之心才能真正获益。希伯来书2章1节说:“所以,我们当越发郑重所听见的道理,恐怕我们随流失去”。“随流”即漂浮不定,指没有根基;“失去”指发生泄漏,随时忘记。对神的话语若不郑重其事地听,神的道不能“藏在心里”,其结果便是处世为人缺乏指导思想、没有原则立场,失去标杆光亮。“郑重”神的话,就是重视神的话。先知曾说:“我将你的话当作食物吃了!”君王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你口中的训言与我有益,胜于千万金银”(诗119:72)。如果有这样的态度对待圣言,我们牢记圣言的可能性就大了!为什么别人若伤害了你,你就会“一辈子不忘”?那是因为它对你有“钻心之痛”,神的话如果让你“扎心”,你就永远不会忘记了!


  四、生命之镜,反映神的荣耀形象

人是按着神的形象造的,但因为罪之故这原本存有的荣耀已经被损,以至于人“亏缺了神的荣耀”。基督救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与神和好,恢复神的形象,获得神儿女自由的荣耀。那什么是“主的形状?”就是基督的样式,也即蒙恩之人“新生的样式”。保罗在这里说到,“我们众人既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反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这好像月亮因为太阳发光一样,我们之所以能成为“世上的光”也是因为主的荣耀。生命之镜能够反光,让人们感觉到你的光、你的热。我们需要拥有属天生命,才能活出生命;我们需要治死旧我,才能活出新我;我们需要洁净自己,才能活出见证!

有一位未信者在朋友带领下终于归主,后来在她受洗的那一刻,她写了这样一首诗赠给带领她的朋友,感谢他用生命之镜,反映了神的荣耀!

“并非因为你声嘶力竭的讲道

也非因为你处理人际的技巧

却是因为你和蔼可亲的微笑

让我看到了基督的音容笑貌……”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