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一个有原则的好人如何在教牧事工中成为可能?

日期:2020-10-21作者:王人义

这巴拿巴原是个好人,被圣灵充满,大有信心。于是有许多人归服了主。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十一24-26)

在当代基督徒之中,追求成为属灵者的较多,但同时也追求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的却相对较少,好像这两者很难在人的属灵生命中,成为一种共同的生命特质。

但在新约历史上,有一个人,他不仅在信仰和教会事工上全然摆上,被称为主耶稣忠心的门徒,同时,又被社会广泛接纳,被誉为好人楷模,这个人就是《使徒行传》中使徒保罗信仰与宣教的引导者巴拿巴。

主的门徒在安提阿被称为基督徒,与巴拿巴的生命和事奉有着必然关联,因为他当时是耶路撒冷教会差派到那里带领教会的领袖,他美好的生命对日后成为宣教中心的安提阿教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第一个被差传的宣教士

圣经对巴拿巴的记载,从主耶稣升天后的使徒时期开始,同时,在保罗的书信中也多次提到他的名字,可见,他是在新约历史中起到极大作用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在何时成为主的门徒?圣经并没有明确记载,我们对这个名字最早的认识,是主升天之后的第一个五旬节,圣灵降临,教会建立的时候。当时,大家的生命被圣灵充满,圣经上说,“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徒四32)”,当时巴拿巴就捐出了自己所有的田产,“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徒四37 )”。

从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建立耶路撒冷教会最早的一批人之一,是一个有田产的富有者,但依然无法知道他何时归主。而我个人认为,他可能在耶稣传福音的时代,就是其中一名低调、隐藏、忠实的跟随者。之所以这样说,有如下两个原因。

其一,因为资深的信仰,成为教会差派的第一个宣教士。

教会建立最开始的时候,七名执事之一的司提反就被迫害致死,四散逃亡的门徒把福音带到周边地区和国家,有原住居比路和古利奈的基督徒,逃亡到了安提阿,向当地的希腊人传讲主耶稣,教会因此而建立。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参徒十一21)。这些人需要接受新生命的栽培与造就,耶路撒冷教会就差派了巴拿巴前去做教牧和带领工作。

从耶路撒冷到安提教会建立之间的时间并不长,巴拿巴若在这么短的时间,建立起全部的新约信仰理念是不大可能的。如果自己不清楚明白,去带领别人在真理上扎根,更是勉为其难。因此,他不仅在耶稣救恩的信仰理念上有深入认识,并且在耶路撒冷教会参与过针对初信者的生命造就。同时,他在事奉中有美好的生命见证,否则,教会的领袖和同工,不可能差派他去承担这么重要的事奉。

他的事奉果效果然见证了他的生命,安提阿教会在他的参与下得到了坚固和发展,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间面对世界全面差派宣教士的教会,这一切,与巴拿巴的生命和事奉,有着必然关联。

其二,他的信仰与生命,造就了保罗的神学根基。

保罗虽然是一个博学的法利赛人,及至被主拣选时,主已经升天,没有直接领受主的栽培造就,然而,他却写出了《罗马书》这样系统且深刻的着作,如果没有人系统真实地向他讲述真理,很难想象他个人的聪明和学识能让他有如此建树。

虽然保罗自称,被主拣选之后,退到阿拉伯独处了前后约三年时间(参加一17),但一个人对真理认识的丰富,还是要将现实经历与理性认知结合起来。他结束了个人独处,就经大马色来到耶路撒冷,第一个接纳他并在宣教里程中,与他相处有十多年之久的就是巴拿巴。

作为一个被教会和世界公认的好人,巴拿巴在保罗蒙召之后,对其真理的认识和生命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主差派巴拿巴到保罗身边,造就了用文字真理牧养众信徒的保罗。

二、安慰之子巴拿巴

巴拿巴原名约瑟(徒四36),他被使徒称为巴拿巴,完全是因为他在教会团体中所体现出来的平安美好的生命;巴拿巴翻译成现代中文,就是安慰之子的意思,他以自己和平美好的生命给弟兄姊妹带来平安和祝福,也成为众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年事情,了解到他的这一生命特质。

1. 用温良的热情,给悔改初期的扫罗带来安慰。

保罗,当年的扫罗,被主拣选,结束了前后三年在阿拉伯的独处,辗转来到耶路撒冷,大家仍然没有忘记,当年在迫害基督徒的队伍中冲锋陷阵的他,虽然他自称已蒙受主耶稣的恩召,但大家因为他过去的恶行,仍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去见使徒,把他在路上怎么看见主,主怎么向他说话,他在大马色怎么奉耶稣的名放胆传道,都述说出来,于是扫罗在耶路撒冷和门徒出入来往”。(徒九27-28)

一个安慰之子,当时能给予保罗这个回头的浪子带来最大的安慰,就是以博大的胸怀,全然的接纳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保罗回到教会的团队,投入到教会的福音事工。巴拿巴就是这样一位主耶稣的安慰之子,他给予人的安慰,不只是体现在言语上,更表达在行动上,汇集成爱的力量,激励和鼓动起保罗的生命,使保罗得以“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腊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九28-29)”。

来自于人的安慰是一时一事的,来自于神的安慰是一生一世的。保罗生命的成长和生命中带出来的能力,给予了巴拿巴极深刻的印象,也预备了他以后用生命和爱来扶助这位青年才俊的用心。

2. 用持续的关爱,栽培与扶植成长中的保罗。

巴拿巴受差遣到了安提阿后,由他领导,教会在圣灵的带领之下,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为了更广阔深远的国度事奉,巴拿巴想到了在大数的保罗,主动去找他,“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徒十一25-26)”。

众所周知,教牧事工需要在事奉中学习。巴拿巴是个属灵人,他从保罗的生命,看到了神在对方身上的计划,就主动把保罗接到自己身边,参与安提阿教会的建立工作,有一年之久。后来因为有先知预言天下将有大饥荒,委托巴拿巴把安提阿教会的奉献款项带到耶路撒冷教会,巴拿巴也带保罗与他同行。

难怪巴拿巴被称为“好人”,一个好人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却完全在别人的需要之中,愿意付出自己代价的人;巴拿巴正是这样,为了把保罗培育成一个主耶稣的大能福音勇士,他自己甘心情愿栽培扶持,潜心造就,不遗余力。

3. 安慰者宽广的胸怀,造就了别人却隐藏了自己。

圣经的记载很注意名字表达的先后。例如旧约的摩西与亚伦。巴拿巴和保罗也是这样。巴拿巴栽培造就保罗期间,他们一起出现时,巴拿巴的名字总是在前;而踏上第一次宣教旅程之后,当扫罗改名为保罗时,巴拿巴的名字就开始排在保罗之后,标志着保罗已经取代他,成为宣教团队的领袖。

宣教是主的福音事业,这么重大的事情,巴拿巴纵然有无限的温良,也不可能随便让出这个领导岗位,除非他真的肯定了保罗,而保罗在事奉中也显露出他作为领袖的素质,并且有从主耶稣而来的生命,能全然胜任这一重要职责。

从巴拿巴主动带领保罗的整个过程来看,他一开始就有造就保罗成为宣教领袖的心意,一旦时机成熟,在圣灵感动和事奉需要的情况下,就主动让保罗取代自己作为领袖,甘心情愿以辅助者的身份,扶着保罗再走一程,直到他能全然承担起这一重大的国度事工,名符其实地成为外邦人的使徒。

我们甚至还可以推断,连保罗名字的改换,也是在巴拿巴的祷告和见证之下,奉主耶稣的圣名更换的,标志着他以新的生命,和外邦人使徒的身份事奉的开始,而这件事也必然在巴拿巴心里带来极大的喜悦。

巴拿巴以一个从神而来的安慰者出现在保罗面前,最终保罗的成长和主国度事工的扩展,却带给了这位安慰者无限的安慰!

三、安慰者包容与忍耐的胸怀

主耶稣的传道生涯一直在以色列文化与地域范围之内,没有广泛接触以色列以外的外邦人。及至福音传到外邦,因信仰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割礼问题,在当时的教会引发讨论和困惑。以保罗为代表的外邦信徒,认为没有接受割礼的必要,因为耶稣基督的救恩足以更新人的生命,不必要表面割礼的仪文。巴拿巴作为保罗信仰与宣教的引导者,在信仰理念上也是一致的。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所以他们的观点与犹太背景的基督徒意见相左而产生分歧,为此,保罗和巴拿巴曾一起去耶路撒冷中央教会申诉这件事,并得到彼得的理解与支持。

为了解决这一有争议的圣礼问题,彼得专门来到安提阿,实地考查与解决争端。由于缺乏沟通,保罗对彼得在一件事情上的处理方式,表达了极大的反感,有保罗自己的书信内容为证:

后来,几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饭,及至他们来到,他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但我一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对几法说: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弗二11-14)

据此推断,使徒彼得到了安提阿之后,与当地外邦信徒一起用饭,亲如肢体,后来又有耶路撒冷差派的考查团专程过来,这些有犹太背景的基督徒,由于割礼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对安提阿的信仰的接纳问题上还有障碍,因此,吃饭时彼此分开,以示区别。此时的彼得为了接待和安抚这些远方来客,也就和他们在一起用饭,巴拿巴也是从耶路撒冷派出来的传道人,在此时他跟随彼得,殷勤接待这些远方来客。

在这两个不同的群体还没能彼此全然接纳的时候,保罗认为,彼得和巴拿巴作为教会领袖,跟谁在一起吃饭,就表达了他站在那一群人一边的立场;当看到二人在饭桌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就非常生气,公然站起来指责他们。

当时还很年轻的保罗,公开指责巴拿巴虚伪“装假”,并在给以弗所教会的信中公开此事。他的直率和自以为是的脾气,在此可见一斑(感谢主,除主之外,在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完人)。

但是,让我们非常惊讶的是,彼得和巴拿巴当时没有压制保罗公开的指责,后来也没有就此事作任何评论,至少,在彼得的书信和教会历史上是这样。足以见得二人对保罗的爱和包容,尤其是巴拿巴,因为他的个人关系与保罗是最亲密的,保罗当时对他的指责一定比对彼得更加严厉,从保罗的用词,我们也能证实这一点。

由此我们看到,一个安慰之子,他所发出的安慰与和平的能力,往往是通过他对人的慈爱和包容所发出的,他以此来面对保罗的指责,既让保罗的愤怒得到满足,又安抚了他的心灵。如果他也像保罗一样反唇相讥,并以自己曾带领保罗而居功自傲,必然带来教会的纷争与反目。

彼得和巴拿巴的沉默,给不知实情的后来者带来很多疑惑和误解,但为了教会的合一和保罗生命的成长,他们共同选择了包容与忍耐。这是所有愿意做平安之子的基督徒们的楷模。

四、好人的原则和底线

做一个好人,常常使人想到没有原则和底线;如果是这样的好人,他的好,也只是因为胆小和懦弱,这种没有原则的好人,也不会受到人们真正的钦佩和爱戴。但巴拿巴不是一个没有原则和主见的所谓好人,在关键和原则问题上,他能坚持立场,并不惜与亲密同工发生必要的争论,甚至暂时在事工上的分离。巴拿巴的这一特点体现在保罗与马可的矛盾与分歧之中。

保罗和马可是否有分歧,如果有,到底为何而产生分歧?圣经没有详细记载,以一句话而带过,“保罗和他的同人从帕弗开船,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约翰就离开他们,回耶路撒冷去(徒十三13)。”因为这件事发生在保罗取代了宣教的领袖地位之后,马可的离开是否与这件事有关?因为圣经没有记载,我们也不作猜测。但这件事对保罗的伤害很大,他与巴拿巴商讨第二次宣教旅行的时候,他甚至不愿意马可归队,圣经有这样一段记载:

过了些日子,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不和他们同去做工,就以为不可带他去。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徒十五36-40)

如果这事发生在当代,很多人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就按照领导的意见而行,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与烦恼。然而,巴拿巴却为此事与保罗产生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平时是一个极度柔和谦卑的人,为何在这件事情上如此果决与强硬?认真思想,马可像保罗一样,是巴拿巴继保罗之后带领的一只小羊,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过去,有人这样对待保罗,巴拿巴一定也会奋不顾身的全然保护,而现在这件事发生在马可身上,他有责任来为他承担。

首先,保罗与马可之间的分歧,一定不是信仰和真理的问题,最多是对某些事情的做法与看法不同,完全可以在共同的事奉之中成长和完善,没有必要如此排斥和不接纳,这对天国的事工没有好处。保罗后来和马可关系的和好,全然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马可可能已经解开了心结,所以有心重归宣教团队。宣教本是主的事工,如果因个人的原因,而把被主呼召的弟兄排斥在外,这全然不合神的旨意。

第三,保罗已经成长为事工领袖,如果以此身份排斥异己的弟兄,必然对被排斥者造成打击。对于当时的马可,如果大家知道他被保罗排斥,一定会在教会群体之间产生许多的猜疑和误解,进而变成针对性的评价,不实的评价一定会对年轻的马可产生正面打击,这是巴拿巴极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把马可培养成为像保罗一样的宣教勇士,巴拿巴不能在保罗个人的固执中妥协,这就是他为何要与保罗产生争论的原因,在保罗不能听取意见的情况下,巴拿巴毅然放下已经成长起来,成为宣教领袖的保罗,带领马可去了居比路(塞浦路斯)。

巴拿巴带领马可走入宣教工场,比他辅助保罗开展宣教工作,产生的作用和果效更为重要。首先,保罗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宣教者,他可以带领和训练更年轻的弟兄走进和参与他的宣教,他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然而,此行为对年轻的马可,可是一辈子的生命果效,虽然我们相信,在马可的生命中有主的带领,但主也会藉着巴拿巴的事奉来建造他,事实上,马可从此之后,一直在福音传到地极的外邦人的福音事工中,与保罗有多方面的交集与配搭,也得到了使徒彼得的喜爱,称他为自己的儿子(彼前五13)。

巴拿巴的故事讲完了,心中无限感概!感谢神,在圣经中,为我们树立了像保罗一样,信心和性格都十分鲜明的领袖型先知和门徒,作为我们事工的榜样;感谢神,在圣经中,把祂喜悦的巴拿巴这样温良谦卑的安慰之子赐给我们,成为我们生命的楷模。

做好一个明白人难在低调,做成一个主的门徒贵在谦卑,谦卑本身能对人带来安慰的能力,因为这一素质来自于主的生命,这生命散发的活力,能为别人带来安慰,给世界带来医治。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