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范国兴:教会的权柄 哥林多前书第9章

日期:2016-10-27作者:范国兴

感谢主!按照教会讲道的计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哥林多前书第9章的内容,主题是“使徒的权利”,内容是保罗论他作使徒的权利,并且他因着爱愿意放下这权利,和因着爱如何善用这权利。

从哥林多前书第9章的内容,我们能看到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对保罗当时传福音是有成见的,因为他们怀疑保罗的蒙召,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使徒,他到底有没有见过耶稣基督,他到底有没有资格作使徒来建立教会,他们误解了保罗传福音的动机。我相信,这无形之中影响了保罗传福音的果效。因为当众弟兄姊妹怀疑你的时候,你的讲道很难站得住脚。保罗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郑重申明:“我不是自由的吗?我不是使徒吗?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在主里面所作之工吗?”(林前9:1)特别是在4-14节,保罗再次申明他有两种权利:他不仅有使徒职分所赋予他的权利,他也有资格接受教会的供应。虽然保罗有这样的权利,但是他并没有去索取,乃是因着爱自愿放弃了这个权利。我想,这个权利也是今天所有作神仆人的权利,那就是:作工的得工价,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弟兄姊妹是否注意到在我们教会牧师很少讲关于十一奉献的主题,因为作为牧师,我们心里总有一个结没有打开,总觉得当我们讲十一奉献的时候,会不会使一些弟兄姊妹误以为是向他们要钱?但这往往又是教会的一个弊端,因为奉献是弟兄姊妹的蒙福之路,作为牧师,如果你从心里就低估它或者说没有重视它,那怎么能使弟兄姊妹走一条正常的奉献之路呢?这是普世教会的一个缺憾。我们教会的牧师不愿意去讲,如果要讲十一奉献,一定会外请一个牧师过来帮我们讲,这就是教会的现状之一。

在哥林多前书9章1-2节,保罗论到哥林多教会使徒的职责,他讲得非常精彩。毫无疑问,教会中有些人,甚至有一大部分人质疑他的身份,对他的正统性持怀疑态度,所以保罗一连用了四个问句郑重其事地告诫哥林多的弟兄姊妹:“我不是自由的吗?我不是使徒吗?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你们不是我在主里面所作之工吗?”前两个问句表明他作为基督徒是自由的,他又是特派作使徒的。后两个问句乃是他作使徒的依据。作使徒的依据至少要有两个,第一,要见过耶稣基督。保罗见过了,尽管他没有像十二个门徒那样跟随过耶稣基督,但在大马色的路上,他见到了耶稣基督(参徒9:1-9)。作使徒的第二个资格就是要建立起教会。保罗说:“你们不是我在主里面所作之工吗?”这话的意思是说,“你们就是我所建立的教会。”使徒行传18章11节记载,保罗在哥林多教会住了18个月,用一年半的时间来牧养他们,栽培他们,建造他们,表明哥林多教会就是使徒保罗在主里面的成果,因为他建造了哥林多教会。

所以,通过这四个方面足以证明保罗有使徒的身份,保罗是具有正统性的,他见过耶稣基督,他有资格做这种分诉。特别到了第3节,保罗的话语更加尖锐:“我对那盘问我的人就是这样分诉。”有些人不单单怀疑,而且直接地当面盘问他,“你为什么说你是使徒?你为什么说你有资格建立教会?”保罗说:“我对那盘问我的人就是这样分诉。”“盘问”和“分诉”都是法庭用语,意思就是保罗将自己视为“被告”,他在为自己辩护,在回答那些控告或是审问他的人。但是,保罗这种反击的态度并不是为了表明他使徒职分的权益或是他的荣誉,而是因为他们怀疑他使徒的权柄,这种态度会削弱哥林多弟兄姊妹的信心,使他们的信心软弱甚至跌倒。因此保罗要以“分诉”来回应他们的盘问。

在4-6节保罗说:“难道我们没有权柄靠福音吃喝吗?难道我们没有权柄娶信主的姐妹为妻,带着一同往来,仿佛其余的使徒和主的弟兄,并矶法一样吗?独有我与巴拿巴没有权柄不作工吗?”他再一次论述他为什么如此说,他是在声明他和其他使徒以及同作主工的人应该享受同等的对待,同等的权柄。所以保罗才说“难道我们没有权柄靠福音吃喝吗”,言外之意,他有权柄靠福音吃喝,他有权柄娶信主的姊妹为妻,因为矶法是有妻子的。

在此我们看到,主的工人有三样权利是与身体相关的:吃喝,这是我们身体的基本需要;娶妻;不工作。主耶稣基督要看顾为他工作的仆人的身体,他的目的是为了使他的仆人更好地来看顾他的身体——教会。所以弟兄姊妹,当我们今天听到保罗的分诉之后也来察看一下我们的教会。我们海淀教会需要全时间侍奉的工人,也需要兼职侍奉的工人。如果能全时间侍奉主,像现在教会的15位牧师和传道,当然很好,但是兼职也不错。有的弟兄姊妹一边在社会上工作,一边在为教会劳作,我们有500多位这样的义工。那么,究竟该不该完全放下职业呢?有位姊妹说:“范牧师,我帮你介绍份工作,你可以周六去上班,也能再挣一份钱。”我说:“其实,我一个礼拜七天都在教会,我觉得我的工作都没有完成,我没有办法再去兼职了。因为主呼召我全职侍奉,那我就甘心全职好了。”

我也在回想自己十年的侍奉经历。我是2001年9月来到海淀堂的,在这里聚会十年以上的信徒都知道,海淀堂那时是一个很破旧的院子。我当初来到这里侍奉的时候,工资并不高,因着遇到很多外在的阻力和压力,还有我自己的原因,我工作了5个月就不想再干下去了,想回老家。我有很多理由可以回家,我就给我父亲打电话,说我在北京呆不下去了,一个月只有650块钱,我不会做饭,早晨熬一点粥,中午晚上去吃牛肉面,一天花掉13块,再买点水果和其他东西,上班四个月,我的工资没有一点剩余。但是父亲听了我的这种动机后,他说:“如果真的是缺钱,咱们家有粮食,你一个月要多少钱,我粜了粮食给你寄过去。神让你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到北京读神学,毕业以后能留在海淀区中关村教会,给你一个合法的身份去传福音,你还不珍惜。你需要多少钱我给你寄过去。”我在父亲面前,在神的面前痛哭,其实我需要的不是钱,是一种安慰,是一种激励。是神藉着我父亲在引领我去面对、去胜过。

2010年,我又遇到一个问题,我父亲来北京做白内障手术,我带他去同仁医院十几次,每一次都要排队挂号,还要等待。拿到号后,我们就去旁边的公园聊天,所以那段时间,每次去医院我和父亲都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聊天。有一次我跟父亲哭穷,说我来到北京十四年,在海淀教会侍奉了十年,十年来我没有攒到什么钱,手头仅有的钱在北京买房也只够买三、五平米。我父亲说,那你就买个三、五平米的房。我说关键没有卖那么小房的,在北京我这么努力去工作,我没有买房、没有买车、也没有买我应该买的东西。父亲看着我,大概有三五分钟没有讲话。父亲在家乡的教会是一名长老,他也很辛苦,一分钱工资也没有拿。他说:“国兴啊,我作为一名长老,其实我羡慕的是年轻牧师把青春献给神,不计酬报。假如说我儿子在北京买了房、买了车,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我不会把这个作为我的荣耀。”通过和父亲的几次对话,更深地奠定了我侍奉神的基础和信心。父亲对我说:“当你还没有生下来的时候,我和你妈妈就祷告主说,如果生个男孩,我们就把他奉献给你,终生为你。这是我们的心愿。”

在7-10节,保罗举了几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我说这话,岂是照人的意见?律法不也是这样说吗?就如摩西的律法记着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难道神所挂念的是牛吗?不全是为我们说的吗?分明是为我们说的。”保罗在这里要表达怎样的意思呢?——一个人劳苦工作就可以分享成果。一个兵丁不需要一边当兵一边从家里带粮食,种葡萄的可以吃葡萄,牧羊人可以喝羊的奶,吃羊的肉。他进一步引用摩西的律法讲到,谷场上的牛,你不要把它的嘴笼起来,它可以随便吃,它饿了就可以吃,因为它要工作。他说,难道神挂念的是牛吗?不是,神挂念的是他的儿女,如果神挂念牛,那神更加挂念在福音的禾场上劳苦如牛的神的工人,我深信这一点。工人在禾场上应该像牛一样任劳任怨,但我们切记不可有牛脾气,不可以认为自己很“牛”、“我作为牧师我很牛”,“牧师”不是官衔,牧师本是仆人,不单是神的仆人,也是众弟兄姊妹的仆人,他不是要接受众人的服侍,乃是要去服侍众人,这是好牧人耶稣基督留给后人的榜样。

在10-11节,保罗又以撒种、收割为例告诉我们:传福音时,我们要得到物质的供应,这是所神定的原则,是传福音者的权利。12-14节保罗说:“若别人在你们身上有这权柄,何况我们呢?然而,我们没有用过这权柄,倒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隔。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保罗通过自然现象,又藉着律法,一直引到耶稣基督那里,说传福音的人就应该靠着福音养生,但是又说,他不会做任何使福音受到阻碍的事。

但我们也需要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人往往是通过一个传道人的生活、品德来评论他所讲的信息。假如我今天讲的道你很有收获,但是下去以后,你发现我做了一件你不能容忍的事情,或者我做了一件违背道德的事情,你就会说:看看,这个人还在台上讲道呢!你会马上因着我的品德将我所讲的道全部推翻,所以讲道人必须谨慎自己的言行。两个星期前,我去西苑早市买菜,那天天气比较热,我穿着背心、长短裤就去了,一位卖菜的姊妹看着我说:“好像在哪里见过你?”我问:“在哪里?”姊妹说:“在海淀堂吧!你是范牧师吗?”我说:“我是!”她说:“你怎么这个打扮哪?”我说:“这是我的休闲装,我平时就是这样。”她说:“噢,是这样啊,牧师也穿短裤啊。”我说:“今天天气太热了,我必须穿短裤。”所以,你的个人生活很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所以为了这个,我再买菜的时候就穿长裤去,我怕把她绊倒了——牧师在讲台上很整齐,平时却不修边幅。所以保罗说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福音的缘故,保持着他一颗圣洁的心和清洁的双手,他不让生活中的任何事和他所传福音的内容有矛盾和冲突。

从1-14节,我们看到保罗有权柄接受教会的供给,有权柄靠着福音养生。但到第15节保罗笔锋一转:“但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因为我宁可死也不叫人使我所夸的落了空。”前14节保罗讨论的是使徒的权利,保罗一贯的原则是,虽然我有这种权利,但这权利必须受爱的管辖。所以到15节保罗说“但这权柄我全没有用过”,保罗所论使徒的权柄都是符合圣经的,是符合耶稣所教导的真理的。传福音的人靠着福音养生是符合圣经教导的,但他还有进一步的教导,“但”这个字在这里显得格外有力,表示他要把权利与他的关系说清楚,刚才我说到我有什么权利,但这些权利我全都没有用过。因着爱,保罗放弃了受供给的权利,惟有爱可以使人为了别人的利益放下自己的权利。这就是保罗的工作原则、生活原则,也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保罗为了爱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今天这也成为我们的教导,虽然我们有这个权利,那个权利,但是为了爱我们可以放弃这些权利。比如说,我们每个人有电话,有随时接打电话的权利,因为这是我们的自由。但是在聚会的时候,你为了周围的弟兄姊妹,也为了我的感受,你不接打电话,这就是为了爱放弃权利。还有,晚上我特别喜欢带着儿子唱歌,他的声音比我还大,我爱人就说你们有唱歌的自由,但是隔壁的邻居在睡觉,你们声音小点好不好?这也是为了爱的缘故。我本来在我的房间里可以大声歌唱,可是因为爱,为了隔壁、楼上、楼下的邻居,我要放下我的自由。弟兄姊妹你可以举一反三,有很多这样的权利,保罗说,“为了你们的益处,我可以一辈子不吃肉”(参林前8:13),他为了一些软弱的弟兄姊妹,情愿一辈子不吃肉。保罗虽然按着圣经的教导说传福音的理当靠着福音养生,好叫他专心传道不必为世上的事情挂虑,但他自己在哥林多教会却全没有用过这权利,他自愿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在15节的下半节,他说:“我写这话,并非要你们这样待我”,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们说,我跟你们说这样的话,并非要让你们这样待我,以弥补过去待我的亏欠,不是这样的,我乃是要继续以福音夸口。

我在这里还要讲到一点:保罗为什么要澄清他和哥林多教会在财务和经济上的关系?因为当时哥林多教会对他的压力比较大,怀疑他,质疑他,不理解他,其实保罗也只有在哥林多教会不受供养,在其他教会还是受供养的。从腓立比书我们看到其他教会在供应保罗,惟独在哥林多的时候,保罗白天传道,晚上编织帐棚供应自己生活所需,因为哥林多教会是个特殊的地方。哥林多教会的特殊性不能推广到别的教会,每个教会都不供应神的仆人,不是这样的。我们说保罗放弃靠着福音养生的权柄,他主要是怕福音在哥林多受到阻隔,这只是哥林多教会的情形,并不适用于其他教会。

我昨天晚上在反思自己时想到,像保罗这样伟大的人物,他完全可以在世上过一个上层人的生活,因为他在迦玛列门下受教,他完全可以当一个大学教授;他熟知律法,热衷于律法,他完全可以作一个高级律法师;他善于写作,逻辑性强,思维敏捷,完全可以作别人的高级秘书;他会一门手艺——制造帐棚,他的生活完全可以比一般人好得多,但是他却看这一切如同粪土,为要得着耶稣基督为至宝。

弟兄姊妹,我们生活在一切都向钱看的思潮当中,什么都和钱挂钩,什么都和经济挂钩,包括牧师在内,加班有加班费,举行婚礼有婚礼费,一切都和钱挂钩。你怎么看待钱?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央领导定个基调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于是13亿只“猫”都去抓“老鼠”了,每一只“猫”都在拼命地抓“老鼠”,有的“猫”能力比较大,抓的“老鼠”比较多,自己吃不完还放着,存着。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你这只“猫”能力很强,能抓“老鼠”,你能不能在你吃饱之后,把剩的“老鼠”分给“小猫”、“老猫”、“病猫”、“瞎猫”、“残猫”、“软弱无能的猫”、“逮不着老鼠的猫”一点,而不是只顾自己吃得很肥,都走不动路了?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今天需要思考的问题。能挣钱当然很好,钱能使我们过得舒适,但钱不是最根本的,钱只是个手段,如果你把钱看成是终极目标,你就成了钱的奴隶了。

弟兄姊妹,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应该看什么为至宝?保罗这样讲,并不是要哥林多教会弥补过去待他的亏欠,其实他唯一的目的是继续以福音夸口。到了16-18节,保罗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既是这样,我的赏赐是什么呢?就是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免得用尽我传福音的权柄。”弟兄姊妹,福音是什么?福音就是好消息,就是耶稣基督并他钉S字J。由此我们看到保罗这个伟大牧者的形像,他伟大的品格,无我惟主,无我惟有福音,不再是我,乃是福音,乃是主。神的爱完全占据了保罗这个人。他的生活和他的工作,完全融为一体,他的生命,他的生活,时时刻刻在传道,不光用口传,更用行为去传。所以作为一个牧师,不只是主日在讲台上传福音,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传,我们的弟兄姊妹也是如此。我们说,预备一篇道比较容易,一个礼拜、两个礼拜、一个月可以准备出来,但是一个好的传道人,需要二十年来塑造。这不是我讲的,是别人讲的,二十年才能塑造一个传道人,我刚刚十年,还差得远呢!所以弟兄姊妹,我们要彼此代祷,求神使我们的教会能造就一批做神工作的牧者。

保罗在传福音之前,曾经隐修过多年装备自己,所以保罗完全是身教胜于言传,他告诉他属灵的儿子提摩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也就是说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在传福音。在19-27节保罗告诉我们多得人的方法是什么。他说:“我虽是自由的,无人辖管,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要多得人。”(林前9:19)在此,保罗告诉我们多得人的方法是调整自己的侍奉方式,作众人的仆人。在24节他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在24-27节,他告诉我们第二个多得人的方法,就是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一切为传福音,一切为多得人。

通过保罗的教导,让我们今天共同思考,今天的传道人对传福音应该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什么?第16节保罗说:“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们有没有将不传福音当成有祸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第18节保罗说:“我传福音的时候,叫人不花钱得福音”,我们有没有白白得来、白白舍去的属灵态度,将福音白白地给别人?第22节保罗说,无论如何,要竭尽全力将福音传给更多的人,使神的儿女更多,因为神的心意是叫万人得救,不愿一人沉沦(参彼后3:9)。第23节保罗说:“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我们每一个传道人、每一个弟兄姊妹思考一下,你所作的一切是为了福音的缘故吗?你今天做这事是为了福音的缘故吗?这事是促进福音传扬还是拦阻福音?保罗虽然是自由的,却为了别人的利益甘心作了众人的奴仆,他的目标是为了耶稣基督多得人。保罗在22节还告诉我们:“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又不在福音上做任何的妥协,那实在是神莫大的恩典。

有这样一个见证,2003年非典的那一年,人民大学有一个楼被隔离了,我们有几位弟兄姊妹就去传福音,但是他们被隔离了,怎么传福音呢?他们就通过电话、短信和楼上的一个女生交流,得知她第二天要过生日,肯定下不来,就为她做了一个蛋糕,第二天十几个人围了一个圈,用一个绳子把蛋糕吊上去,在下面唱着:祝你生日快乐。非典之后那个女生就信主了,不单她一个人信主了,她还领了很多人信主。这就是传福音,藉着一个蛋糕就传了很多福音。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都戒严了,我们还能传福音吗?这几个弟兄姊妹就做到了。

保罗虽然是使徒,却为了福音的缘故,甘心放弃使徒的权利,放弃接受供应的权利,但他坚决不放弃传福音的权利。虽然保罗在金钱上没有得到什么报酬,事实上他每一天都得到很大的报酬,因为一个人的灵魂比全世界都宝贵。保罗有一个属灵的看见,有一个内在的推动力,那就是“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保罗甘心放弃物质上的权利,好在更高的层面上——为福音的缘故多得人,因为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基督多得人。阿们!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