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路加笔下的三个亚拿尼亚

日期:2016-10-27作者:洪光良

2010年8月8日主日礼拜上,卡城华人基督教福禾堂洪光良牧师与弟兄姐妹分享路加医生笔下的三个亚拿尼亚,这三个同名同姓同时代同宗教背景的人,他们的道德人格、宗教生活、人生结局,却都是各自不同的。由何艳青姊妹传译。

大马色路上归主.jpg

   扫罗大马色见光扑倒

经:《使徒行传》910-19232-1151-11

最近发生在广州一个女青年身上的事故,令人感慨,也引起我的联想。这位女青年的身份证遗失了,却没有及时报案注销;结果被坏人利用到处作案。当这张身份证在浙江出现并被警方查获之后,杭州的干警便根据身份证的资料,通过广州公安部门的协助到广州找人;将这位从未出过羊城半步的女青年抓获并移置杭州处理。待审期间,杭州警方已觉得情有蹊跷,于是就先把她安顿到洒店中等候案情发展。十多天后,坏人被抓获并交代了作案始末;证实女青年与罪案无关。杭州警方就给这位女青年象征式赔偿道歉并用飞机送她回广州。

平情而论,这位女青年虽然无罪得回清白,但身心灵已经受了伤害,所以,盼望有关方面在检讨办案手法的同时,最好也能通过适当渠道给她安抚和疗伤;当然,这个女青年在遗失身份证这件事上也要反省,得到教训之后,以后就要加强警惕。因为前事不忘才是后事之师啊。

藉这件事的启发,让我在“名”与“实”之间有了联想。“名”作为一个人的代表,故很重要。没有“名”的“实”,不可能被认识,也不可能被定义;“实”是“名”的内函,没有内涵的“名”是空名,毫无意义。所以,“名”与“实”必须相符。世人的生活、信仰及其它,才有轨迹可寻。例如只看“光良”这个名,在网上你就可以找到很多“光良”。歌星、医生、牧师、作家不一而足。即使是同名同姓的“洪光良”,若不小心加以分辨,也有可能闹出双胞。一旦经过有心人的渲染传播,说不定会弄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或是“曾参杀人”的难堪来也未可知。

今天,我们从路加医生笔下,发现也有三个同名同姓的人,他们都叫“亚拿尼亚”(Ananias), 这名字的意义就是“耶和华有丰富的恩惠”。然而,这三个同名同姓同时代同宗教背景的人,他们的道德人格、宗教生活、人生结局,却都是各自不同的。我现在就用倒叙的方法,来和大家逐个介绍他们。

粉饰的墙——大祭司亚拿尼亚(徒231-10

《犹太古史》的作者约瑟夫告诉我们,吩咐衙役打保罗的这个大祭司是内德拜司(Nedebaeus)的儿子亚拿尼亚。他于公元47年从希律亚基帕一世的兄弟、希律(Herod of Chalcis)手中获得此职之后,一直连任约十二年之久。此人是最卑鄙无耻的亵渎圣职者之一,他想尽办法寻吞圣殿归一般祭司所有的什一奉献。他的劣行一时成为笑柄,以致有人仿照《诗篇》24:7-10的语气,编成民謡讽刺他:“圣殿的院宇喊着说,‘众城门哪,你们要抬起头来;让Yochanan‘Narbai的儿子,Pinqai的门徒进去,用神圣的祭物填满他的肚腹’”(转录自:布如司博士着,李本实译,台湾浸宣会文字出版部出版之《使徒行传》P.554)。

在审问保罗案件的前五年,他曾涉及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之间的血腥暴乱而被叙利亚巡抚遣送到罗马,但得到小亚基帕的袒护,终获皇帝革老丢释放,并恢复原职。从此更加凶残,除了不断聚敛巨额资财之外,又任意使用暴力和暗杀。公元六十六年,终于和他的兄弟希西家一同被奋锐党人处死。

这个亚拿尼亚,坐堂审案的时候竟然没有按律法的精神审案,擅自叫人打保罗,所以被保罗讥为“粉饰的墙”。从其与保罗交手过程中出现的三个“打”字(徒23:2、3)来看,已经可以预见这样的大祭司,毕竟是不折不扣的宗教败类,其下场一定是悲惨的。因为“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他身为耶和华的大祭司,却倚仗罗马政权的袒护,残害同胞,BP圣徒,视财如命。终于应了保罗“上帝要打你”的预言,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虔诚的门徒——大马色的亚拿尼亚(徒910-19

大马色是一片典型的绿洲,享受着亚罢拿河与法珥法河的滋润。规划上隶属罗马帝国的叙利亚省,治权上却归拿霸天人(Nabataean)的王亚里达四世。所以,在当时,大马色称得上是着名的国际城市。罗马的官道经此可以通往北叙利亚、安拿托利亚、米索波大米、波斯及亚拉伯各地区,连中国的丝绸之路也以此为转运站。

这样的城市,基督教如果在此取得据点,就不难可以向周围地区辐射出去。所以,保罗才会急着从公会取得授权来这里抓人,主也就要在这里把保罗改变过来。大马色有不少犹太人,其中不少人相信就是因为躲避公会BP才从犹太地移居来的“求告主名的人”。亚拿尼亚显然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份子。

路加对亚拿尼亚虽然着墨不多,只交待他是一个“门徒”和“虔诚人”罢了。他也受到住在大马色的犹太人所称赞。这个人每天按时灵修,又从祷告中得见“异象”。这就成了亚拿尼亚和“盲人扫罗”的生命交集了。我们不能不感谢他,主耶稣使用他把保罗带进历史的新舞台。他诚然对扫罗在耶路撒冷的恶行和此来大马色的动机十分清楚;然而,他却顺从主的差遣并完成了任务。在这段经文中,路加向我们强调指出三个“去”字。主吩咐他“起来,往直街去!”他虽然也有抗辩,但当主对他说“你只管去!”之后,他“就去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求告主名的人”的真正信仰和实践,不得不为他感恩和向他学习。

亚拿尼亚在异象中与主对话的时候,由于他的虔诚,才第一个获得主向他透露对保罗的全盘计划。

第一、保罗是主亲自拣选的器皿;今天,又有多少人是主亲自拣选的器皿呢?

第二、他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基督的名。我们有此勇气吗?

第三、他为主的名必须受许多的苦难。明知是苦难,我们还敢受命吗?

对不少人来说,这不谛是信仰的悖论。许多人都认为,信耶稣应该是大利大福的事,可是,一旦不如自已想法的时候,不少人就会迁疚是信耶稣的缘故。但今天耶稣让我们知道,用世利眼来看信耶稣是不正确的。试想,连耶稣自己都要受苦受死,何况是耶稣的门徒呢?所以,一个愿意跟随耶稣的人,就必须先有忍受苦难的心理预备。听听保罗自已后来自己的总结,我们就知道做一个基督徒要有多大的勇气了。他说:“他们是基督的仆人么?(我说句狂话)我更是。我比他们多受劳苦,多下监牢,受鞭打是过重的,冒死是屡次有的。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11:23-29)

值得特别提出来分享的是:亚拿尼亚和保罗所见的是由同一位主而来的异象,因为他们都是在祷告中。由此足见,祷告对我们是如何重要了。

被撒但充满——欺哄圣灵的亚拿尼亚(徒51-11

耶稣受苦复活升天后不久,五旬节过后,圣灵降临不但标帜着教会的生日,也带出三项明显的表现。

1、门徒都热心放胆讲道、对外传福音。

2、出现许多神迹奇事、帮助社会上一些可怜的人。

3、凡物公用,乐善好施之风在信徒中间广泛流行。

这些行动的相应结果便是:信这道、求告这名的人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一个新兴的团体。也即基督教会的雏型。但是,教会建立伊始,物质条件还是非常困难的。好在大家都有共同的理念和爱心,于是就有不少人纷纷捐献金钱支持圣工;也有人将自已的田地卖了,把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这些人的爱心和热心,当然赢得旁人的赞赏和敬佩。居比路人巴拿巴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徒4:32-37)。可惜,在良莠不齐的自发性行为中,也渗杂有动机不纯的成分。终于暴出亚拿尼亚和撒非喇这对夫妇的悲剧,不但给当时带来震惊,也留给后人极为严竣的教训和考验。

亚拿尼亚和撒非喇(撒非喇就是“漂亮” 的意思,可惜她的行为和结局却不漂亮)看见别人的热心和受到大家的称赞,自己不无羡慕;于是也把田地卖了,留下一部分价银后,才将余款拿来放在使徒脚前。平情而论,他们的田产大可不必卖,因为并无人要求他们这样做;既然卖了,也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全部价银留为己用,没有人可以干涉他们;又既然留下几分之后才将其余的几分拿出来奉献,事情本身也无不妥,因为捐得乐意的都是主所喜悦的(林后9:7);最后,当被问及的时候,也可以把真实情况如实说出来,因为捐多捐少都各随己愿,谁也无权置喙。不幸得很,他们竟然舍正道而弗由,偏行自欺欺人欺哄圣灵的死路。因为他们心术不正。彼得在向他们发出三个问题时,每个问题都提到“心”这个字;何等可怜可怕。

1、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

2、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

3、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

这是何等深刻的鞭策啊,求主帮助我们保守住自已的心,免得得罪圣灵招致灭亡。

亚拿尼亚“欺哄圣灵”,撒非喇与丈夫同心“试探主的灵”,他们犯的都是主耶稣曾经警告过的不得赦免的罪(可3:29)。特别是“试探”的罪更大,因为“试探”的本意是明知不可为仍要侥幸去犯罪,看看刑罚几时才能追上他的一种心态。读史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人当年在艾城之役中之所以惨败(书7章),就是受亚干犯罪所牵累。而亚干也是受这种心态影响才敢冒险。所以,彼得在斥责亚拿尼亚把价银“私自留下”几分的时候,所用的字眼也就是亚干当年犯罪所用的字。当然,这件事在教会史上盼望仅仅是叫人引起警惕的特例,否则我们都难以存活了。即使如此,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教训仍然是明显的。

第一,基督徒在财物上不可试探上帝。

第二,圣灵与教会同在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谨慎。

第三,人性是健忘的。

亚拿尼亚不可能不知道有亚干的故事,今天,我们也不可能不知道亚拿尼亚的故事。所以,趁着仍有时间,求主接受我们的悔改和赦免我们欺哄人和欺哄主的罪吧。

亚拿尼亚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它就是旧约的哈拿尼雅。旧约共有十四位哈拿尼雅;新约却只有三个亚拿尼亚。他们都是有信仰和认识上帝的人。但是,这三个亚拿尼亚却代表三类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反映了三种不同的下场。

大祭司亚拿尼亚是以上帝的名义亵渎上帝的恶人。他留给世人的是三个“打”字。门徒亚拿尼亚是顺服主命的虔诚人。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三个“去”字。欺哄圣灵的亚拿尼亚是贪小失大的蠢人。引致他和妻子灭亡的是三个“心”字。中国古人对死去的人都会给他一个“谥号”,这就是所谓“一字之褒、一字之贬”的盖棺论定了。我们不妨抚心自问,如果要我们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字的时候,我们能为自己留下甚么呢?

今天,先让我为大家留下自已对三个亚拿尼亚的感想吧。

路加笔下三个亚拿尼亚感怀:

  路上光明脚前灯 加能赐力靠圣灵 笔如刺棍儆愚妄 下定决心学圣经

  三心两意难成事 个人爱主有何凭 亚伯拉罕难庇护 拿出拿入总心清

  尼哥底母尚问道 亚干拿答事堪惊 感谢恩言常提醒 怀抱十架随主行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