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上帝的时间 《传》3:1~11 《彼后》3:8~13

日期:2016-10-27作者:洪光良

《传》3:1~11 《彼后》3:8~13上帝的时间  洪光良牧师(2012/3/18)

 

《传》3:1~11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2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3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4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5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6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7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8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9这样看来,作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10我见 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永生”原文作“永远”)。然而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彼后》3:8-13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9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10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11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12切切仰望 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13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

今天,我们与肢体共同交通的标题《上帝的时间》。

一、烂柯山的故事

只要略翻中国古代的载籍,就会发现各种各样“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故事。最为我们所知的,就是说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质的樵夫,某日入山砍柴,遇见两个小孩子在洞中下棋,王质好奇,就站在旁边看他们对奕。过了半晌,小孩们提醒樵夫斧柄烂了,应该回家了。王质一看,斧柄真的朽烂了,于是也就下山回家去。谁知回到村里竟然已经无人相识,有几个老人,凭传说提起王质入山砍柴失踪的事,但都已经是好几百年前的事了。王质在家乡既然呆不下去,不得已只好入山修道,后来也就不知所终。

这就是形形式式“烂柯山故事”的梗概,也是前述“山(或作洞)中方七(或作一)日,世上已千年”故事的滥觞。我少年时候听过或读到这类故事,一概都以无稽之谈视之。直到后来读了一些关于“时间”的传说和理论之后,对“烂柯山”一类故事才开始认真咀嚼起来。莫非这就是朴素的中国式时间相对论?后来又读了些闲书,听人家说时间和空间和物质运动的速度都是互相影响的,速度越大时间就越慢,甚至可以返回到宇宙大爆炸的“时间原点”。这可就把自己弄胡涂了。因为小时候还以为对时间是认识的,谁知年纪越大反而越弄不清楚“时间的奥秘”。其实,人类的智慧与能力也是相对的,有时很聪明,有时很愚拙。对时间如此,对其他许多事物也是如此。这样看来,我们能不反省和学习谦卑吗?

二、日子和年岁

中国古人最初所知道的“时”本来只是昼夜、四季、年岁的概念而已,后来才知道当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自转一周便是一天,地球面对太阳就叫昼,背着太阳就叫夜。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就是一年。这说明“时”和太阳是分不开关系的。而这种观点最初却是来自《圣经》。因为根据《创世记》第一章第十四至十八节的记载,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于是上帝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昼夜,分别明暗。上帝看着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圣经》记载的原来也是中国人所认识的,其中的差别只是没有提到上帝创造罢了。

如果太阳甚至近代科学界所主张的宇宙大爆炸是时间的依据或原点,而太阳又是上帝在第四“日”造出来的,那么就为我们带出两项思考。第一就是上帝的时间和世人的时间是不同的。第二就是创造时间的上帝自身必然是在时间之外。因为上帝的时间和人的时间不同,因此才有“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体会;因为上帝是在时间之外,我们才有永恒的盼望。

在《传道书》中,那位主持人(传道者)所传达“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的讯息,说到上帝对天下一切事物都安排了有条不紊的时间表。有人不满上帝给万事万物所定的框框,说上帝剥夺了人类的自由。也有人批判“有定时”是宿命论。殊不晓得这才是上帝的恩典和智慧。中国人向来是推崇秩序理念的,对某些能应时而作的人都说成是“识时务”者。所以孟子在评论古人的时候曾这样说:“伊尹,圣之任者也;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大意是说:伊尹达到圣人的境界是表现在于他胜任工作上;伯夷达到圣人的境界是表现在于他的人格清廉上;柳下惠达到圣人的境界是表现在于他的思想和谐上;而孔子之所以达到圣人的境界却是表现在于他的能够顺应时势上。这也就是不违时逾矩的人生了。

我们的祖先在“时”上面是很下功夫的,例如在田猎上主张春搜夏苗秋狩冬猎;在医疗上讲究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等等。

反对宿命论的人自命是唯物主义者,殊不知这种人比顺应天时者更加唯心。考诸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无非就是:宇宙一切都是物质、物质都在运动、运动都有规律三大支柱而已。但传道者却说得更仔细。他说:“上帝创造万物,都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原文是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自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试问,万物不是物质吗?创造不是运动吗?各按其时不是规律吗?若然,传道者藉十四种相对“有时”所教导的真理为什么就是唯心论或宿命论呢?其实,我们只要细心分析,传道者除了强调物质、运动、规律之外,他还解答了物质的来源、运动的初因、和规律的验证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们从时间的开始到时间的终结整个历程里面,创造者与被造者的关系都是和谐的,时间之外的上帝和时间之内的人类原来只有对比而没有对抗。这就是福音,就是爱。可惜,上帝这种爱的作为,有的人却不能参透。

三、等待上帝

初代基督徒在基督的死与复活的鼓舞下,原以为耶稣很快就会再来;因此,即使必须经受更多的苦难也无所谓。但是,慢慢才发现主再来的时间似乎遥遥无期,于是就未免焦急不安,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上帝故意的耽延;也有人开始失去了耐性,回头又过起从前的生活来了。面对这些情况,彼得能不心焦吗?所以,他在写给信徒的第二封信中,除了严肃地论证“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后3:8)之外,又强调上帝因为爱的缘故,才一再推迟大审判来临的时刻。但要来的总是要来,只是那日子、那时辰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因为它会像贼一样突然来到。所以,彼得叮嘱大家要“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来到”(彼后3:12)。

人类真是奇怪和充满自相矛盾的动物,一方面是害怕上帝的大审判,由于恐惧心理作怪,以致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年年层出不穷。昔日的不说,单是这五年内,有关此类的高级谣言就已经满天飞了。在2009年10月14日的《中国新闻网》中,就转载了多项末日预言的报导;今年以来,全世界更是人心惶惶,因为有人根据一份古代玛雅人的材料,煞有介事地推算出2012年12月21日就是世界末日。美国更有人乘机推出形形式式的末日避难所出售牟利。近日,美国一个国家科学机构更为人民连续举办在末日“如何杀死殭尸”的集训。在这些人心目中,世界末日实在廹近眉睫了。

但是,和初代某些基督徒一样,也有对世界末日持相反态度的,不少人等着看这一天等得不耐烦,乃至演变成颓废的心态。有些活在各种压力底下的人,亟盼这日子早日来临,有些自义的基督徒为了得赏赐而求主快来。这些心态,自上世纪因受了“存在主义意识” 影响而逐步扩散和深化。学术界因受了法国女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 1909~1943)所着《等待上帝》(Attent de Dieu)一书的影响,认为上帝只是一种令人必须受苦的假设,他只是可以思想却不能遇上的上帝。在此之前,同样是法国作家的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1866~1944)在其《约翰.克利斯朵夫》(John Christopher)一书中,也已提出“只是为受苦痛,苦痛藏在爱中,上帝使人爱人,只是为受苦痛。”的论调。而在西蒙娜薇依之后,又有爱尔兰的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用法文写出的荒诞剧《等待果陀》(En Attendant Godot)面世,给世人加深烦恼无助和消极颓废的意识,因为他向世人暗示上帝是永远不会来的。凡此种种,都是对末世情结的另一种悲观反动,同样是不健康和危险的。

彼得向当时的信徒指出他们在信心和信仰上的偏差,今天对我们更加值得重视,如果两千年前(即使是两天前)天国就已经近了,那么,今天是不是更近了呢?然而,出于上帝的爱和容忍,他不让我们知道那个絶对严肃的日子和时辰,为的就是给我们有真诚悔改的机会,因为他来是愿意看见我们都得救,而不愿意看到我们中间有一个人沉沦。

四、家主要来

论到上帝要来的事,耶稣多次都已提及,在《马可福音》第十三章结尾处(35~37),耶稣再一次语重心长地教导门徒说:“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恐怕他忽然来到,看见你们睡着了。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是对众人说:要警醒!”使徒保罗同样劝勉大家要以积极的心态等候上帝的荣耀显现。他勉励说:“因为上帝救人的恩典已经显明出来,教训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欲,在今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上帝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罗2:11~13)所以,彼得书信中所说:我们要照主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我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做好预备安然见主等等,原来都是圣教会一贯的教导。

家主什么时候来,我们完全不知道,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是知道了,上帝对世人的时间考验就毫无意义,因为世人就可以肆意犯罪,直等到家主回来之前一刻才悔改。就是因为不知道,我们才会小心警慎,恭敬等候。

中国人常常用“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回头”一语来形容时间的不可逆转,古希腊也有个不爱江山爱哲学的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BC 530~470?)也说了类似的话。他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同一条河里洗两次脚,因为新的水总是流来。这就告诉我们,生活在时间制约下的人,对时间是既无知又无奈的。然而,因为基督徒从《圣经》中知道时间和人类都是上帝的造物,上帝就必定要让人和时间发生关系。上帝给任何人每天的时间都是公平的,决无多少长短之分。然而,在同样长度的时间中,每个人的业绩却是不同的,这就涉及对时间的使用效率了。所以,我们即使不知家主何时要来,我们还是可以在家主来之先做出一些成绩的。

孔子晚年曾感慨生命匆促,没有时间可以学习《易经》,因此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不知道弟兄姊妹们有没有和孔子一样的好学心志,即使老境将临,我们是否可以照样说:加我数年,让自己可以把《圣经》尽早读熟,令生命活得更加精彩。

上帝的时间我们不可知,但上帝在时间里的作为我们却可以观察。例如春夏秋冬,日出日落,生老病死等等,我们若能充分发挥时间的妙用,做好该做的工作。这样,家主什么时候来?我就都有账可交了。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