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你认识独一的真神吗?--基督教上帝观概述

日期:2018-11-18作者:文革

一、引言

基督徒相信有一位独一的上帝,他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大能者,又按照自己的形像和样式创造了人。然而从古到今有很多人都在问,人能够证明上帝的存在吗?我们该如何称呼这位上帝呢?圣经中提到的天父、耶稣基督和圣灵是一位神还是三位神?上帝在圣经启示中表现出哪些特点?本文将尝试着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

二、上帝的存在

圣经告诉我们真有一位上帝,这是人人都可以知道的。保罗说:“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19--20)。可是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从受造万物推导出上帝存在这一“明明可知”的真理呢?

在基督教神学的历史中,一些神学家和哲学家曾尝试着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第一种是宇宙论论证。简单地说,就是从宇宙的存在来推论上帝的存在。我们可以从两中方面来理解宇宙论论证。

第一,一般来说,万物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通常都应该保持静止状态,可是万物实际上却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过程中。那么是谁首先使万物开始运动起来而自身却不需要接受外力推动呢?人们只能说,存在着一位上帝,他自身是不被推动的动者,是宇宙的第一推动力。

第二,人们可以按照因果关系来理解万物的存在,而任何事物都有其生成或存在的原因,而这原因可能是其他因所导致的结果。如此溯源,万事万物的存在需要一个最初的、无需依赖其他的使其存在的动力因,上帝就是这个初因或第一因。

第二种常用的证明方法是目的性论证,也称为设计论论证。就是人们根据乃事万物存在的合理秩序或世界自身存在的目的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循序更替,为什么大自然有着和谐与美好的运行法则?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恰好让地球上的生命有恰当的温度可以生存,地球距离月亮有恰当的距离可以形成潮汐。

英国神学家佩利(W. Paley)把宇宙比作一个机械钟表,上好发条之后就可以自然运行,如果钟表背后一定存在着一个造它的钟表匠,那么为什么宇宙背后不会存在一位把万物设计地井井有条的造物主呢?

第三种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是道德论论证,是人们试图从道德的来源、基础或最高标准来证明上帝存在。人为什么会有道德意识?人为什么要为自己的行为付上道德责任?

保罗在《罗马书》一章那里给出了答案:没有律法的外邦人将按照上帝赐予人的良心接受审判,有律法的以色列人将按照上帝所赐的律法接受审判。良心是人的伦理本能,可以让人意识到自己的伦理责任并主动去完成这些责任;律法来自上帝的话语启示。上帝通过良心和律法让人明白哪些事情是可行的,是合乎道德的。

不但如此,康德把人道德的最高理想称作至善,只有按照争善标准进行的赏善罚恶才是最公平的,只有至善才能让人在道德方面保持谦卑而不断追求讲步。在康德看来,上帝就是这至善。

第四种是人类学论证,主要从人经验中的宗教意识来说明上帝的存在。人具有理性、情感和自由意志,这些因素使人区别于动物,又使不甘心让生命局限在物质世界里的人去主动寻求精神的超越和永恒。在面对人生重大的艰难困苦、精神创伤和死亡威胁时,人才能体认到自身生命的有限,于是人就会情不自禁地呼求一位无限而又超越的神明来为自己的当下困境做出意义解释,来帮助自己进入到不朽和永恒中。因此人天然就是具有宗教意识的人,人们有意无意提到的超越存在就可以说明有上帝存在。

以上是人们努力证明上帝存在的几种方式,然而这些论证并不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都需要继续完善。它们可以看作是上帝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不但如此,爱思考的人可能还会继续想到这样的问题:哲学家和神学家在上文所论证的作为第一因和第一推动力的上帝与基督徒信仰的上帝是同一位吗?从上帝的启示和圣经中,我们认识到的上帝是怎样的一位呢?这需要我们从上帝的名字说起。

三、上帝的名字

希伯来人的名字一般都有具体的含义,他们名字的意思可能是对一些特定事件的纪念,或是指向自己要承担的角色,或是描述人的性格特点等。在圣经中上帝启示自己的名字对以色列人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

在以色列生活的近东处境中,外邦人通常都信奉多神。从词源角度来看,EI指向一位卓越的最有力量的神,是童迦南人信奉的最高神。以色列人也会用闪语EI表达上帝的名字,而且EI是与人决然不同的存在(参创33:20;何11:9)。但在旧约圣经中,EI常常被加上了最高级的限定语来描述上帝的某方面属性,如全能的上帝(EI Shaddai创17:1),至高的上帝(EI Elyon创14:18--20),永生的上帝(EI Olam创21:33)。

除此之外,在圣经里最能体现出与以色列有特殊关系的上帝的名字是耶和华(Jehovah,YHWH),意思是自有永有的上帝。当摩西询问上帝的名字时,得到了上帝亲自的回答(参出3:14--15)。

要注意的是,由于对上帝名字的尊敬,犹太人读经遇到这个词的时候就把它读成主(Adonai,在圣经中上帝也常被称为主,这表明上帝对一切受造之物拥有最高的主权,他是大能的主,人要谦卑地臣服在上帝面前并要事奉和敬拜他。)

在英文圣经里YHWH也被写为主(LORD)。耶和华这个名字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体现出上帝的绝对超越性。他只是他所是的那一位,不是人们可以凭自己的理性或直觉随意理解的。从信仰的角度,耶和华这个名字表达出上帝与以色列立约的关系,表明上帝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与以色列同在。从盟约的角度我们看到这位上帝的位格性和道德属性,他不是一种抽象的力量,而是具有人格特点的,而且他的信实使他自己能按照自己的应许会一直保守他的子民。

在圣经中同样有根据耶和华而出现的、上帝的复合名字,如大家比较熟悉的:

耶和华以勒(Yahweh-jireh,耶和华必预备,创22:14);

耶和华沙龙(Yahweh-shalom,耶和华赐平安,士6;24);

耶和华尼西(Yahweh-nissi,耶和华是我们的旌旗,出17:15)等。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申命记6:4节中的“示玛”中,耶和华(YHWH)和上帝(Elohim,El的复数)被联用:“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这是以色列人突破周边民族多神信仰、建立独一神论展重要的标志。

在新约希伯来圣经中,人们用上帝(Theos)来翻译EI或Elohim,用主( Kyrios)来翻译耶和华。然而我们注意到,主这个称谓慢慢和耶酥基督等同起来。如使徒保罗说,人最终“无不口称耶锋基督是主,使荣耀归于父上帝”(腓立比书2 :11)。

此处我们要注意的是,首先,耶稣基督和上帝之间的关系被描述为父子关系;其次,耶锋基督被称为主等同于耶稣基督被称为上帝,同时还有父上帝的存在,那么这是否与旧约中的一神论观点相矛盾?不但如此,在新约圣经中,圣灵也与圣父、圣子并列出现,如大使命中提到要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施洗(太28:19)。又如保罗的使徒祝福中包括了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爱和圣灵的感动,这暗示着圣灵与圣父、圣子是平等的,圣灵也是上帝。

这样说来,基督教的上帝是不是量终成为三神论了呢?在旧约中早就出现的、用复数形式(Elohim)表达的上帝观念以及如上帝之灵(如诗143:10,赛63:10等)这样的称谓是不是与一神论信仰相矛盾呢?这里引出了神学中最重要的三位一体概念。

四、三位一体的上帝

三位一体这个概念并没有直接出现在圣经中,它是人根据圣经的描述对上帝本质做出的归纳。早期教会的教父们并没有对三位一体的教义有清楚的阐释,爱任纽主教也只是彤象地把圣子和圣灵理解为圣父的左膀右臂。四世纪出现的异端阿里乌主义认为子存在的时间要晚于父,因此子的地位和神性是次于父的,这引发了325年第一次大公会议的召开。结果阿里乌主义被批判,会议肯定了子与父同等,二者具有同样的神性本质。

后来在381年召开的第二教大公会议上,圣灵的神性地位也得到了确认,圣父、圣子、圣灵同荣同尊。三位一体的教义在四世纪才正式确立下来。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三位一体呢?

早期教会最早发展三位一体信理的是神学家特土良(约160--约220年),他用“同一本质、三个不同位格”这一短语来说明上帝是三位一体的。

所谓同一本质是指圣父、圣子、圣灵共有同样的神性。位格一词的希腊文prosopon是脸的意思,它的拉丁文persona是面具或角色的意思。后来人们认为位格不仅包含理性因素,更包含情感、意志、自我决断力等方面。然而这样理解的个体难免具有一定的个体性,相形之下有位格的圣父、圣子、圣灵容易被理解为独立的个体,这会影响三个位格的一体性。

所以当今的神学更愿意回到四世纪加帕多加教父的理解,把位格理解为关系性的存在,即父是子和灵的源头,子由父所生,灵由父所生发,三个位格由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界定;但在对外的行动中,三个位格却共同参与。简单的说,圣父、圣于、圣灵的身份是根据他们的相互关系界定的,这就是关于三位一体社会性类比。

然而被后世基督徒更为熟知的是奥古斯丁用爱来说明三位一体的关系:圣父是施爱者,圣子是被爱者,圣灵就是连接父与子的爱。

了解了三位一体信条之后,我们不仅要反对三神论,更要反对神格唯一论。所谓神格唯一论就是为强调上帝的独一性和合一性而忽略了圣父、圣子、圣灵的位格性不同。

其中动力的神格唯一论是指上帝把能力赋予耶稣基督,而耶稣基督自身是没有位格性的,耶稣的神性只是上帝赋予他的能力。这样一种观点只把耶稣看作是一个好人,这和嗣子论这一异端基督论很相似。

形态的神格唯一论,又称为撒伯流主义,把圣父、圣子、圣灵理解为同一位上帝以三种不同的角色或模式出现,因此圣父、圣子和圣灵其实只有一个共同的位格,是同一位上帝。据此来看,如果耶稣基督真的在S字J上被钉死了,其实那钉死的也就是圣父。所以形态论的神格唯一论导致了早期教会“圣父受苦说”这一异端。

在反对各种有关三位一体异端的同时,尽管人们努力要理解三位一体的内涵,但奥古斯丁指出,三位一体涉及上帝内在的本质,是我们用理性无法完全理解、用语言无法完全言说的,因此最好对此三一奥秘保持敬畏之心。

五、上帝的属性

尽管上帝内在本质的奥秘是我们不可以随意揣测的,但通过圣经所见证的、上帝与世人的交往,我们仍可以对上帝本质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特点--上帝的属性加以总结。在传统上,我们把上帝的属性分为道德属性和自然属性:道德属性是指能给人判别善恶带来终极参照的特点,而自然属性是指上帝非道德性的、超自然特点。

上帝的自然属性一般包括上帝的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以及永恒性。关于无所不能,基督徒相信上帝是大能的,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同时也掌管着人类前途。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上帝的全能理解成上帝能做一切事或上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此我们要提出理解上帝的三个重要原则。

第一、上帝不能做违背逻辑的事。很多人常常用“上帝能不能造一块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这一问题来向基督徒发出挑战,而简单的回答“能”或“不能”都会否定上帝的大能。其实很简单,对于一个逻辑错误的问题自然不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第二、上帝不能做违背自己道德属性的事。比如说,上帝虽是大能的,但上帝的公义决定了上帝不会去帮助恶人,助纣为虐;相反。上帝的公义决定着最终他将要以大能赏善罚恶。

第三、上帝虽是大能的,但为了爱的缘故他会在一些特定的处境中选择放弃自己的大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谦卑虚己,来到这个世界为我们甘心受苦,最后在S字J上倒空自己为我们舍命。天父上帝那一刻当然能救自己的爱子耶稣,但是他让自己的爱子为人类的罪的缘故甘心受死,上帝的爱在此就向我们显明了。

上帝的无所不在是指上帝具有普遍的临在性,他的存在充满万有。他在天上,在阴间,在海极(诗139:7--10);他是近处和远处的上帝(耶23;23);他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弗4:6)。因此,我们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遇见上帝,都可以敬拜上帝,不必拘于基立心山,不必拘于耶路撒冷,只要我们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因为上帝是个灵(约4:20--24),所以我们可以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前2:8)。然而必须要强调的是,上帝的无所不在不可以理解为泛神论意义上的普遍存在,因为上帝仍有主权选择自己临在的方式和临在的地方。上帝的无所不在表明上帝一直在眷顾着我们。

上帝的无所不知是指上帝对一切事情拥有正确的知识。他的智慧无法测度(诗147:5),他临在于人类历史和大自然的发展过程,又知道我们内心的一切所思所想和外在的言行(诗139:1--6)。人认识事物会拘于自己的处境和视域,但上帝对所有的事情都有全面而又完整的掌握,因此他对一切事情的判断也最为公正合理。因此我们不可以犯任意妄为的罪,甚至人在暗中所行的上帝都会知道。

最后我们要来讨论上帝的永恒性。圣经说,虽然天地都会改变,但永恒上帝的本质和大爱却永不改变(参诗102:26--27节);“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13:8)。在希腊哲学的观念中,永恒通常被理解为超越时间的、不变的和完美的。然而从圣经所启示的、上帝与以色列民族、与世人的交流来看,我们认识到上帝的永恒性并不是在时间之外或位于历史的终点。

上帝进入人类的历史,特别通过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把生命整体的真相--永生向我们显明。永生不是在遥远彼岸实现的,我们在时空中经历的、通过耶稣基督对上帝的认识以及与上帝的和好就是永生(参约17:3)。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应该把上帝的不变和完美理解为静止不动、没有任何感情变化。相反,上帝的不变是指上帝自身的本质和道德属性并不变化。就如上帝是爱这一本质和属性是永恒不变的,但上帝的爱在不同的环境里表现形式却是不同的,上帝之爱满足不同人需要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与上帝的自然属性相比,上帝的道德属性要比较容易理解一些。神学家一般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概括上帝的道德属性,但本文主要介绍上帝的信实、圣洁、公义和慈爱。上帝的信实是指上帝持守自己的承诺,一定会实现他的应许。在圣经中提到上帝是和人立约的主,人会违约,但上帝依然以爱坚守盟约。上帝向“守他诫命的人守约”(申7:9)。在新约里,保罗提到“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那选召我们的、信实的最终要使我们全然成圣,在见主面时能够“完全无可指摘”(帖前5:24)。信实的上帝实在是我们的依靠。

上帝圣洁性的希伯来文是qadosh,原义是分别出来。上帝是圣的首先指向了上帝的唯一性。只有上帝是圣的,是与其他假神和一切受造之物全然相异的。其次,上帝的圣表现在他具有神圣尊严,是忌邪的上帝,他不能容忍以色列百姓敬拜假神和偶像(参出34:14)。最后,上帝的圣洁表现在他对世人内在的灵性和外在的行为做出了总体要求。“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是圣洁的”(利19:2)。因此,我们要按照上帝的圣洁标准来衡量自己,避免犯自以为义的罪。

上帝的公义性是指上帝的正直和公正,是上帝的圣洁性在上帝与人、与一切受造物之间关系的外在表现。上帝的公义性体现在上帝憎恶罪恶,他按照自己的道德属性来颁布律法,对世人进行赏善罚恶(参诗99:4,罗1:32)。他按照恶人所行的报应恶人(申27:26),又恩待那行为正直的人(诗58:11)。不但如此,上帝也要人“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6:8)。上帝的公义要求我们按照上帝的律法来判断我们做事是否正直,对人是否公正、公平。

最后要来说上帝的慈爱。慈爱在希伯来文中是hesed,原义为屈身,指上帝俯就人类,体贴人类,谦卑的表现出对人的关心和引导。上帝的慈爱希腊文是agape,意思是圣爱,是超越友爱、欲爱和亲情之爱的、无私舍己的、圣洁之爱。上帝就是爱,上帝爱子的道成肉身以及十架受难就把上帝向世人的慈爱完全表明出来。爱是上帝最重要的属性。上帝之爱也不是与上帝的公义相矛盾的,二者综合、统一于耶稣基督的被钉S字J事件:那一刻既满足上帝公义对罪恶的要求,又体现出上帝对罪人的大爱。上帝之爱通过公义来表现,公义最后在爱中得到成全。公义不简单的是指人按照个人所当得的接受审判和奖赏,公义最后的目标是上帝和人、人和人之间有合宜的、彼此相爱的关系,可以满足不同人在不同处境中对爱的具体需求。

六、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宇宙论论证、目的论论证、道德论论证和人类学论证来说明上帝的存在。在介绍上帝名字的同时,我们也从圣经的启示中总结出上帝三位一体的本体奥秘。最后本文对上帝的自然属性和道德属性加以描述,这样基督徒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信的是怎样一位上帝。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