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除去陋习 与人和好

日期:2016-10-27作者:单渭祥

经文:腓2∶14;西3∶12-14;太7∶1

《活水的江河》第二期中我曾提到“除去与人和好的心理障碍”的三个因素,这一期中我们来思想人际关系被破坏的另外三个负面因素,也是人们要改善人际关系改正的陋习。

一、埋怨是人际和谐的噪音
  怨言都是圣经所禁止的。请注意保罗将“淫乱、拜偶像”跟“发怨言”的鉴戒放在一起来警告(林前10∶6-10),可见其危害之大、性质之严重。

遇事觉得不公平或深感委曲,是发怨言的重要因由。使徒行传六章记录了一件事,就是那些讲希腊话的犹太人埋怨讲希伯来话犹太人,说他们在供给的事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认为这样太不公平了,于是埋怨就开始了。耶稣曾经也讲到一个葡萄园的故事,里面一位早上就上班工作的人也埋怨主人“工资分配不公”,因为比他晚上班的人拿了与他一样的工资。另外,圣经人物马大也是因为觉得与妹子在服事主的工作上“劳动分配不公”而“思虑烦忧”。

今日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因为觉得种种“不公平”现象,而自己心怀不平。身处社会中,我们不常听见许多在劳动、工资、地位、待遇等事上的各种怨言吗?在教会中你也不难发现类似的种种埋怨。怨言往往是从极少数的人,甚至一个人开始抱怨,然后怨言就像瘟疫一样的传染开了。表面看起来越是“合理”的怨言,其传染度就越高。

发怨言总是包含对人的不满,或者企图是为了叫人对目前难处和损失负责任,而这一定会引起争议,甚至争吵。有人设法追究责任,有人则设法推卸责任,有人为自己申辩,又有人感到是非纷纭,设法置身事外。这样,本来一个和谐的团契就可能会变得人心惶惶,而彼此相爱、合而为一、同心合意这些场景将日渐远我们而去。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腓2∶14)。这是保罗按他的经验和智慧,并按圣灵的感动教导当时的门徒的话,当然也教导我们。不论使徒时代或现今,常发怨言的人,多半是只看消极一面的人。但无论个人或教会,如果多看消极的一面,绝不会有造就和建立,反而会使自己逐渐灰心丧志,又影响其他的人跟他一样的灰心丧志。

以色列人的怨言,不单危害了自己,也使神的仆人摩西左右为难,心力憔悴,以至影响大局。摩西不能进迦南,主要是自己内在生命还有欠缺,但客观环境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外在因素。如走旷野的时间太长、难处太多、同工太弱等,其中百姓怨言太多最为突出,使这位“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众人”的人似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以至怒击磐石!这里面的教训是深刻的。今日教会中若常有怨言,不仅影响同工进取,也伤害和睦关系。

二、计较是人际纷争的根源
  计较就是计算与比较。

计,即是算帐,会算帐的人算大帐,小数点以后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生活毕竟不是科研,无须肚子里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太过精确。否则事无俱细,算来计去,劳心伤神,自寻烦恼。比如,圣经说:“爱是不计算人的恶!”(林前13∶4)人际关系之所以恶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太会计算,斤斤计较的不可能会有真朋友,心的容量与朋友的数量成正比。

较,就是比较,人活在人群里难免会比较,那就看你比什么?会不会比?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反映的就是不会比或不当比的事实。对许多人而言,生命宛如一场竞赛;从出生后,父母就拿儿女与他人比:比身高体重、比聪明美貌、比高大挺帅。上学后,换个名堂比:比成绩名次、比文凭才华、比排行名校。出校门就业后,另一波比较又开始了:薪资谁高、头衔谁多、豪宅谁大、汽车谁酷……比来比去,愈比心理愈不平衡、愈不健康。到了暮色年华,夕阳西下,还比什么呢?噢!人们还是有办法继续“比”:比岁数、比健康、比皮肤松紧、比虚龄实龄……最后,还比什么呢?比谁的墓碑豪华,比谁的墓园壮观,比送殡人数多寡……这是“比”的世界,可是有人在“比”中崛起,有人却在“比”中堕落!

保罗说:“上帝爱你们,拣选了你们作他的子民。所以,你们要有怜悯、慈爱、谦逊、温柔和忍耐的心。有纠纷的时候要互相宽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别人。在这一切之上,要加上爱,因为爱是联系一切德行的关键。”(现代中文译本:西3∶12-14)这里“有纠纷的时候要互相宽容,彼此饶恕”必须有一种不计算不计较的心态。

人不是活在真空里,所以免不了会计较。可是计较是烦恼之源。对每一件事都斤斤计较的人在每一分钟里都不会有快乐。计较的的本意是希望不要比别人活得差,但计较的结果却一定是没有别人活得好。圣经中有一个着名的因“比较”而走入灵性死胡同的人,那就是扫罗王。人都说丞相肚子好撑船。可是在强敌压境,国家民族危亡关头;在上帝的圣名被亵渎,大众的尊严被羞辱的时刻。大卫本着“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的信心,扭转了战局。绝处逢生雀跃欢呼的妇女们急不择言,唱出了"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这一首仅仅两句十二字的欢乐颂歌,却想不到闯了弥天大祸,引爆了扫罗王的嫉妒与杀心。从那日开始,怒发冲冠的扫罗便把嫉妒的烈焰逼向大卫(参撒上18∶7-9)!

在一个教会当中,同工之间也会出现“千千与万万”式的矛盾。其实,传道人由于恩赐、分工、机会、条件等不同,在某个阶段之内,工作果效也会有一些差别,享受待遇也会有所不同。信徒即或有些偏爱与谬赞,被推崇的传道人要冷静,被冷落的传道人,却万不可当真计较。但我们现在一些在教会中身居要职的人,一旦染上了扫罗式的权位惊恐症,就会很快地疯狂而堕落。同工,甚至义工,作了任何一点工作成绩,他都觉得威胁到自己的威望、脸面和权位。这是一种权术腐败!我们痛心地看到有些人年岁不大,却已经走上了扫罗王的道路,听到“千千与万万”的议论,就昏乱狂暴,杀心顿起。他拿着权柄的钥匙,自己不学习,也不让别人学习;自己传不出信息,也压制别人传出;自己不想服事群众,也不让别人多做工作;……因为,他不为群羊的饱暖安危而焦急,却为自己的权位而担忧,神经过敏,利令智昏。他把那一点权位当作溺水垂危之人所抓住的一把稻草,为之拼命不已。有个别教会负责人,赤裸裸地把教会当作教店来经营;把自己当老板,把同工当伙计,把信徒当过往的听客,把圣经当装饰品!如果同工有一点功劳、成绩,我们就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想方设法要冷淡他、贬低他、压制他、诋毁他……我们当自省,这是堕落的紧急警报!在妒忌别人的“万万”之后,很可能自己的“千千”也朽烂殆尽了!

三、论断是人际相处的大忌
  圣经新约中提到“不要论断”至少出现24次之多,足见其重要。保罗说“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罗14∶10-13)。“论断”确是“绊脚跌人之物”,当年罗马教会信徒曾为食物和守日等问题产生了彼此论断,结果使教会产生了分裂,也损害了教会合一的见证。更甚的是一些信徒因此而跌倒了,有的人离开了教会,游离于教会和肢体生活之外。因此,保罗在这里提及要过好团契生活,停止攻击,再也不要彼此论断,大家都存敬畏神的心,勒住舌头,不去论断别人。我们彼此论断的结果会令主伤心,使圣灵担忧,也会给团契生活带来拦阻和破坏。现在教内有少数的信徒当自己是“评论家”,教会中的事无论大小、教会中的人从牧师到义工他们都喜欢“评头论足”,甚至捕风捉影、见风是雨、无中生有,既不造就人,也不荣耀神,败坏了许多人的信心不说,还严重影响教内肢体间的和睦与合一。在今日教会里,少数人总是喜欢背后议论、埋怨、论断,而且“传染”速度快得惊人,一些并无事实根据的传闻以“传销”方式在传播,对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流言的对象不会是一般刚来教会的会众,因为这些人一般不为大家所知,因此那些流言流不太开。流言、闲话、怨言的一般对象是传道人和教会中作领袖的义工等比较“公众的人物”。传播流言者还有一种逻辑,说“为什么不说张三,不说李四,而偏偏说你呢?”这种逻辑在文化大革命中盛行一时,但并没有随黑暗的文革逝去而被埋葬,因而成为传言者“心安理得”的理论根据。

耶稣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太7∶1)

所谓“论断”原文含有审判的意思。所谓论断人,首先是指对弟兄姐妹的思想动机,作不好的,甚至恶意的断言。论断的话是我们更容易轻忽不以为罪的,常常两三个人聚在一处,把别人的事拿来作我们谈话的资料:某人好,某人不好;某人的善行可钦,某人的劣迹可恨。一个人在论断人的时候,他的心理不外乎下列的两种:一是对于他所论断的人怀有嫉妒怨恨报复等等的恶念,至少也是有憎恶的思想;二是对于他所论断的人本没有什么好恶,不过随便以别人作自己谈话的资料,信口开河,图唇舌上的一时快意而已。前者是有意损人而损人,后者是无意损人而损人;两种心理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果却同是使被论断的人受到别人的轻视厌弃,使听见的人心中发生一种不良的印象,就是那论断人的人自己,也必定爱心日渐减少,恼恨与憎恶的意念日渐增加。说论断人的话既损害别人,又损害自己,我们何苦作这种一举三失的事呢?

让我们除去埋怨、计较、论断的陋习,在与神和好的前提下尽力与人和好。这是神的心意,也是人的福气!

上一篇:祷告的“度”

下一篇:再思迦拿婚宴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