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基督徒的服侍(可10:42-45)

日期:2016-10-27作者:任运生

“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2-45)

在此分享一个有关“大与小”的论题。

对于看得见的大与小,连小孩子也可以分辨,把一个大苹果和小苹果放在一起由小孩子挑选,小孩子都知道拣大的。

国家领导人的位次,要看排名的顺序;在军队警察系统,官职的大小要看军衔或警阶;官场、会场、甚至饭局,其座位的排列大有讲究。

中国如此,西方也如此。

相传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徽服私访迷了路,看见一个人躺在树下,就走上前去询问, “请问去司令部怎么走?”那人斜了亚历山大一眼,摇晃着二郎腿懒洋洋地说, “你猜猜我是谁,猜对了我就告诉你。”

亚历山大说,“你是一个士兵?”“比士兵大一点。” “你是个上士?”“比上士大一点。” “你是少蔚?”“比少蔚大一点。” “你是上蔚?”“还大一点。” “你是少校?”“猜对了。”

亚历山大说, “那你猜猜我是谁?”

“你是平民?”“比平民大一点。” “你是个上士?”“比上士大一点。” “你是上蔚?” “比上蔚大一点。” “上校?”“还大一点。” “上将?”“还大一点。” “元帅?”“还大一点。”

那人立即翻身跪下, “那您一定是皇帝陛下了。”

今天又很多人要么明说,要么暗里也很在意这一点,“你知道我是谁吗?”

不仅官场、饭场、排场等虚荣场讲究大小尊卑,那些靠实力胜出的竞技场上更是如此。

一个足球教练有一次和他的助手谈论招募什么样的队员。助手问教练,“你要我帮你寻找什么样的球员?”教练说,“你见过有人被打倒再也站不起来吗?”助手说,“教练,这样的人你肯定不要。”“你见过有人被打倒了,站起来,然后又被打倒了。”助手说,“教练,这样的人你肯定也不要。”“你见过有人被打倒了,站起来,又被打倒,然后又站起来。”助手说,“教练,我明白,这正是你要寻找的人。”教练说,“你错了,我要你寻找那些能把别人都打倒的人。”

难怪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如下的事实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影星歌星受大众吹捧追逐;世界前一百所着名大学;世界五百强公司;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富豪;时代周刊世界风云人物;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百位名人;奥运会金牌总数排行榜等。

中国的高考主要看你的高考成绩,美国的高考主要看你的班级排名、高中成绩单和你的SAT分数。

我们的社会早已形成一个固定的有关“大与小”“尊与卑”的观念,这种观念通过媒体、教育、生活从小孩子开始就灌输给每一个人。耳濡目染中,人们都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观念并常常受其左右。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可10:42-45经文的背景也是这样,西庇太的两个儿子雅各和约翰也是要在耶稣的国里争取一个显眼、重要的位置,其他十个门徒也是如此。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给我们作。耶稣说,要我给你们作什么?他们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雅各,约翰。”(可10:35-37;41)

这也不是门徒第一次彼此争论谁为大,在马可福音第九章,他们刚刚争论过他们中间谁该为大,而且是紧接在耶稣告诉他们他要被交与人且要被人杀害之后。

“于是教训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过三天他要复活。门徒却不明白这话,又不敢问他。他们来到迦百农。耶稣在屋里问门徒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门徒不作声,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可9:31-34)

耶稣的S字J就在眼前,而门徒却在争论谁该为大。

当耶稣再次告诉他们他将要被人杀害,紧接着雅各和约翰就上前来求他,将来他们要一个坐在耶稣左边,一个坐在耶稣右边。其他门徒都恼怒他们兄弟二人。门徒看起来实在是不可调教的一群。

到底谁该为大,耶稣的教导完全颠覆了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念。

“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可9:35)

“耶稣叫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可10:42-44)

耶稣在说,你们中间为大的要先为小;为首的要做众人的奴隶。

世界的法则是:大就是大,小就是小;

神国的法则正相反:大的要为小,小的才是大。

圣经中所给出的模式是:一个人必须首先做一个好的仆人,然后神才会使他做领袖。

约瑟在作埃及的宰相之前,先要做波提法的奴仆并监狱的囚犯十三年;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前,先要在米甸旷野牧羊四十年;约书亚在成为以色列的领袖之前,先要做摩西的帮手差不多四十年;大卫在作以色列的王之前,先要为父亲放羊并在扫罗手下遭受艰难的磨练至少十几年;先知以利沙在独立侍奉之前,先要学会递水在他的师父以利亚手中;彼得在成为当之无愧的使徒领袖之前,他必须首先学会牧养耶稣的小羊;保罗不容置疑的使徒权柄,建基于他对众教会无私的服侍。因为“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路16:10)

主耶稣说,“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

四本福音书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基督的完美属性:马太福音描写基督是君王;马可福音记述基督是仆人;路加福音记录基督是人子;约翰福音证明基督是神子。

在马可福音中“立刻,”“即刻,”“随即,”“就”等字出现很多次,显示主耶稣使一个忙碌服侍的仆人。

仅马可福音第一章,就记录主耶稣大量不间断的工作和服侍。

可1:9-1:1,耶稣受施洗约翰的洗礼;

可1:12-13,耶稣被圣灵催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

可1:14-15,耶稣在加利利宣讲福音;

可1:16-20,耶稣呼召四个门徒;

可1:21-22,耶稣在迦百农会堂教导人;

可1:23-28,耶稣在迦百农会堂赶鬼;

可1:29-31,耶稣医治彼得的岳母;

可1:32-34,耶稣给许多人医病赶鬼;

可1:35;耶稣在天还未亮时到旷野祷告;

可1:36-39;耶稣走遍加利利传道赶鬼;

可1:40-45,耶稣洁净一个麻风病人。

主耶稣的服侍贯穿他在地上的一生,直到他被钉S字J的前夕,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为门徒洗脚,这是只有低下的奴隶才做的事情。耶稣的举动令彼得震惊不已,因此他坚决反对耶稣给他洗脚。

甚至当主被钉在S字J上,他还在继续他的服侍:他为钉他S字J的罪人祷告;他拯救了身边的一位强盗;他将自己的母亲托付给心爱的门徒约翰。

“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13:13-17)

  基督徒的服侍:

1. 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的和睦稳定,必然带来社会的和谐安定。一个基督化的家庭,应该尊主为大、和睦相爱。根据圣经以弗所书的教导,丈夫爱妻子,妻子顺服丈夫,儿女听从父母,彼此在爱中相互服侍。华人的传统,父母为儿女前途不辞劳苦,但对基督徒父母而言,对儿女的服侍应该以带领儿女信主为第一优先。

2. 工作

在创世记第一章我们可以看出,神是一个有条理、有创意、有美感又勤奋做工的神,主耶稣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约5:17)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因此人也具有象神一样的创造力。神将亚当安置在伊甸园,要他看守修理,就是要亚当做工。因此,工作是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借助工作,我们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可以自己养家糊口,我们的劳动成果也可以对他人有帮助有益处。工作也是人作为神的管家,行使保护环境、资源开发的职责,是我们与神同工,因而是很有荣耀的。因此对基督徒来讲,工作就是服侍,服侍神也服侍别人。

3. 教会

教会指被呼召出来的接受耶稣基督做个人救主的一群人,是主耶稣尚未回来之前神的国度在地上的彰显,让信徒预先品尝在地如同在天的滋味,也是基督徒向这个世界做盐做光的见证。

任何一间教会,无论大小都具有相似的事工需要开展,因此需要每一个弟兄姐妹都积极地参加服侍。主日崇拜的服侍包括领会,领诗,司琴,音响,招待,清洁,讲道等,ZR学,ET事工,探访,小组聚会,外展,修理,膳食,奉献,交通接送,诗班,辅导,培训,较大规模教会的各专项委员会,宣教,关怀,祷告,文字事工,牧师、长老和执事的管理教会等,都需要弟兄姐妹的参与。

神赐给每一个信徒都有不同的恩赐,为的就是要大家在教会中彼此服侍,因此使徒彼得教导教会众信徒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彼前4:10)

4. 社会

虽然工作也是广义上的服务社会,但神常常特别呼召一些人从事特别的工作,从而实现特别的社会关怀。比如: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在中国赈灾、创办医院;乔治穆勒(George Muller)创办孤儿院;Mother Teresa 在印度加尔各答照顾贫穷和麻风病人等。

在此分享几个中国基督徒服侍的榜样。

梅贻琦(1889.12——1962.5)

1931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6年1962年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清华的“两岸校长。”

梅贻琦秉持“学术自由、独立精神”的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先生一生服务清华长达47年(北京清华大学和新竹清华大学),担任校长31年(其中北京清华大学17年,新竹清华大学7年)。

梅贻琦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开创了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主导了西南联大的教育奇迹,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昂然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他领导的清华(西南联大)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中国培养了14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1955-1980年遴选出中国科学院470多位学部委员中有41%出身自梅贻琦时代的清华校友,涌现出近代如钱钟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一个个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术大师。”(摘自《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作者:黄延复,钟秀斌)

官方的传记很少提到梅贻琦的基督徒身份(清华的第一任校长唐国安也是基督徒),梅贻琦对清华的服务,是他对清华仆人身份的服侍。他身居高位,但却一生清贫,他的妻子摆过地摊,而且用卖旧物的钱买菜招待客人,他的儿子眼镜坏了却配不起一幅新的眼镜,他曾经带人到乡下购买粮食用以解决西南联大师生的饥饿问题,他在政治上采取中间立场,保护学校所有的学生教授免受政治牵连。

晏阳初(1893.10.26——1990.1.17)

如果说梅贻琦从事的精英教育,那么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活跃在中国大地的另一位基督徒晏阳初,却是推动中国各地的平民教育,被称为平民教育的先驱。

晏阳初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曾经受教于两位美国总统塔夫脱和威尔逊。1918年耶鲁大学毕业后,晏阳初奔赴法国,以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战地服务干事的身份,为欧洲战场的华工提供志愿服务。晏阳初先是带他们给家人写信,后来教他们识字。有感于华工不识字做苦力的凄苦,这一段经历促使他立定心志从事平民教育,帮助贫苦农民改变命运。

1920年晏阳初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因母亲病重中断了博士学位的学业提起回国。他立志不做官,不发财,将终身献给劳苦大众。

晏阳初回国后先是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智育部协助平民教育工作,期间编写《平民千字科》教材,后在长沙推行全城平民教育计划。长沙市成功后于1923年到北京,在陶行知等支持下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任总干事。

经过两年的实地调查,平教会选择河北定县作为平民教育的实验试点。1926年晏阳初与志同道合的一批知识分子来到定县翟城村,推行他的乡村教育计划。

因这晏阳初的感召,他的身边最多时聚集全世界优秀的知识分子五百多人,他们一道推动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将中国农民的问题概括为“愚贫弱私,”并且有步骤地针对性地帮助农民解决这些问题。他的全家和其他同道一起,以毛驴为主要交通工具,走村串户帮助农民识字,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帮助村民建立卫生意识和习惯,施行免疫接种,帮助培训护士,引进谷物棉花的优良品种等,系统地全面地进行乡村建设运动。

晏阳初扫除文盲的公民运动,无异于在中国大地的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四九年之后,晏阳初在美国致力于向世界推广他的乡村教育理念,并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顾问。他以菲律宾为基地,在广大第三世界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在世界范围产生极大影响。(参考书目:《光与盐: 探索近代中国改革的十位历史名人》 作者:李可柔等)

林巧稚(1901.12.23——1983.422)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厦门的一个基督徒家庭,十岁时进入厦门女子学校读书。当时的教务主任是英国圣公会传教士玛丽•卡琳小姐(Miss Mary Carling)。卡琳的一句口头禅是:"上帝第一,他人第二",林巧稚深受玛丽卡琳的影响,并在读书期间受洗成为基督徒。

高中毕业后,林巧稚留校任教,但她渴望效法圣经《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也能传福音救人灵魂。刚好北京协和医学院要在全国招收25名学生,林巧稚在父兄的支持和玛丽小姐的鼓励下,前往上海一所教会学校参加考试。前三门考完在考第四门英语笔试时,一名考生因中暑晕厥,监考者不知所措,林巧稚立即放下自己的考试从容施救,结果英语没有答完试卷。林巧稚回到家里告诉父亲所发生的事情,认为150人中要招收25名,自己肯定没有希望了,但父亲夸奖她做的对。后来监考老师将当日发生的事写了一份报告附在林巧稚的考卷上,结果协和破格录取了品学兼优的林巧稚。林巧稚终于在1929年6月毕业,并获得应届协和医学院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奖"文海奖"。协和毕业后,林巧稚留在协和医院,成为协和第一位女医生。

林巧稚终生未婚,倾尽心血服侍病人,无论贫富尊卑一视同仁。她的美国同行曾不无挖苦地向她进言,“林大夫,单单把婴孩抱起来拍一拍是做不了医学教授的。”林巧稚也不争辩,继续坚持她的服务病人的宗旨,但却在严格的晋升制度下一年一个台阶地被提升,直到最后成为协和医院首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日军侵占北京之后,协和医院被迫关闭,但林巧稚留在北京自开诊所继续行医,对于困难的病人不仅义务看病还要反过来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五十年代,为北京市八十万妇女开展妇科普查,大大降低宫颈癌等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六十年代六十多岁的林巧稚岁医疗队下乡,为农村妇女进行妇科检查诊治,帮助培训农村卫生员、接生员等,在全国各地农村建立了医疗卫生网,为推动后来的农村赤脚医生制积累宝贵经验。

林巧稚曾接生了五万多婴儿,每个新生儿的牌子都写上“Lin Qiaozhi’s baby,”故被称为“万婴之母。”很多父母以 "林"字给孩子命名,例如"念林"、"爱林"、"敬林"、和"仰林"等等,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林巧稚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主席,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9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在她的主持下,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形成了一个高水准的医疗科研团队。林巧稚毕生对妇产科学许多领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以及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摘自《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作者:李亚丁博士)

衡量一个有多伟大的指标,要看他对他人有怎样的服侍。谦卑服侍,必被升高。这是不变的属灵定律。耶稣基督成就伟大救恩,也是从谦卑服侍开始的。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S字J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2:5-11)

梅贻琦:被誉为清华“永远的校长。”他的墓园被称为“梅园,”墓园中的树木被称为“梅林。”“梅贻琦就是清华,清华就是梅贻琦。”

晏阳初:被誉为平民教育的先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人物系列片,纪念晏阳初的伟大贡献。

林巧稚: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在为其举行的追悼会上,其遗像两旁悬挂着两幅4.5米高的挽联曰:

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

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党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

他们不仅赢得世人的景仰、爱戴、尊重、纪念,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天要站在主耶稣的面前,接受他们救主的夸赞:你这又忠心有良善的仆人!

最后,基督徒的服侍与一般的社会服务有何区别?

“你们…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10:31)

“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罗12:11 )

基督徒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荣耀神而行。如果把主耶稣从我们的服侍中挪去,那就和一般的慈善没有什么区别。救世军(The Salvation Army)和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的转变,就是一个实例。

“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西3:23-24)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