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如何面对内心的约拿情结 经文:拿4:1-10

日期:2016-10-27作者:朱青春

如何面对内心的约拿情结

经文:拿4:1-10 

证道:朱青春牧师

一、何为约拿情结

约拿是《旧约》圣经里面的一个人物。他是亚米太的儿子,也是一名虔诚的信徒,并且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有一天,神耶和华终于交给了他一个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以神的旨意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罪恶毁灭的城市——尼尼微城。可是约拿却畏惧了,逃避了这个任务。直到耶和华多次寻找他、唤醒他、惩戒他,甚至让一条大鱼吞了他。约拿才在几经反复和犹疑后,终于悔改,去完成了他的使命。完成了使命后,约拿并不开心,也没有享受到胜利后的喜乐,反在抱怨,而且向上帝求死。可以看出他内心何等伤心与痛苦。

上帝要约拿到尼尼微城去传话,这本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素所向往的。一旦理想成为现实,他又产生了畏惧心理,害怕自己不行,想回避即将到来的成功,想推却突然降临的荣誉。所以,“约拿”这个词就被用来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却又因为某些内在心里障碍而害怕成长的人。而这种在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就是“约拿情结”。

二、约拿情结的表现?

1966年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就对这种阻碍生命成长和自我兑现的“约拿情结”进行深入研究,并发现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表现:在面对自己时会表现为:逃避成长、执迷不悟、拒绝承当伟大的使命。

上帝起初造人,就是要让人成就三种使命:承担先知使命、作祭司的责任、覆行君王的权柄,通过覆行这个使命来全面成为自己,和实现自已,然而人总是不敢直面而在逃避。从最初的亚当,到先知,直到耶稣的门徒。上帝始终要求人去直面,上帝要求亚当去直面他所犯的过错,他逃避不敢见上帝的面;神要该隐面对他杀害兄弟亚伯的罪,他逃避说“我岂是看顾我的兄弟亚伯的吗”;摩西了解自己的身世后,一心想拯救同胞脱离埃及获取自由的夙愿,甚至不惜打死了埃及人;然而当上帝真的在何烈山上呼召他,差遣他去见法老,带领神的百姓出埃及时,他却再三推脱、逃避不肯前往,直到上帝变了脸色,才勉强接受使命。当这种逃避成长,执迷不悟,拒绝担当的心态左右了一个人的生命时,他就会常作一些自己不愿意作的事,然后懊悔自己又无可奈何。久而久之,使自己陷入一种后悔、抱怨、悔恨的情绪困扰和内心冲突之中。

第二个表现在面对他人时会表现为:如果别人表现出优秀之处,便会嫉妒;如果别人受到了祝福,他会心里难受;如果别人倒了霉,他会幸灾乐祸。

法利赛人因嫉妒而要杀害主,法利赛人是旧约律法师,虔敬之人,常受到以色列人敬重和爱戴。许多人常来聆听他们的教训,以他们为属灵榜样;然而当耶稣来到他们中间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耶稣的教训满有权柄,耶稣行的神迹使人希奇,众人纷纷离开法利赛人而跟随耶稣。于是法利赛人便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耶稣,借罗马人的手钉他于S字J。约拿本希望别人因罪受罚,不愿传悔改的信息给尼尼微城的人。后来在上帝带领下,出于无奈传了悔改的信息,又因尼尼微人得救而心里难受。该隐因兄弟亚伯献祭蒙上帝悦纳而大大发怒,变了脸色,在神警告下不思悔改而杀害了同胞兄弟。

这种约拿情结导致人人都不敢去做自己能做的,或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行为表现为:缺少上进心。这种对成长的恐惧,也称之“伪愚”。每个人内心都希望在生活中得到自我实现,即:对成长的渴望、对提高自我,并且实现自我的冲动、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可实际上,大多数的人感到并没有能实现自我,没有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实现自己内心的愿望。

三、约拿情结如何阻碍人生命的成长

约拿情结正是阻碍自我实现,抑制自我追求的心理障碍因素之一人们存在着一种“健康无意识”的心理机制。“人们不仅压制自己危险的、可怕的、可憎的冲动,也常常压制美好而崇高的冲动”。我们行为因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会把自己真实的个性特点隐藏起来,去迎合社会中普遍流行的观点和行为方式。许多年轻将要毕业的神学生,刚进入牧场个个都怀抱着美好的理想与愿望,然而在现实教会事奉中,遭遇到嫉妒、纷争、BP与差辱后,因害怕伤害便隐藏真实的愿望,委曲求全,渐渐放弃自己梦想与夙愿,不再奋发图强、积极进取而碌碌无为。这就是大家都喜欢“低调”的言论和行动,而讨厌甚至敌视喜欢“高调”行事的人。而人们的本性又都有追求成长、渴望成功和自我实现的内心冲动。在此冲动的作用下,人们为了自己的目标或理想而努力奋斗;人们都希望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希望得到认可;但长期的生活实践告诉他们,张扬的个性和行动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大多数人总要像变色龙一样披上谦虚的外衣,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以防冒犯别人和遭到众人的敌视。随着时间的流失,从而渐渐抑制了自己去追求自我实现的冲动。

其实,成功的人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他们在内在本性和外在坏境的冲突下,没有选择对强大的和无处不在的社会力量妥协;没有变得温顺、服从、谦恭、缺乏质疑和进取精神;没有放弃自己去取得成长的愿望与理想。成功的人常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冲突,去坚持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这样他们才可能会取得成功,实现自己梦想,成为杰出人物。

追求成长是人的本性。人们都在成长,只是成长的方式不同,能够达到的状态也不同。妥协的人是在恐惧、紧张情绪的伴随下,以谦恭、温顺的表面形象为掩护下成长,所以他们的成长过程是不健康和不快乐的,并且也不能够发掘出自身的潜能。勇敢的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内心充满自信与安全感,可以有效解决冲动与阻碍之间的关系,达到心理上的某种平衡状态,因此,他们的成长是正常和快乐的,取得的可能状态也就会更高一些。

四、如何克服内心的约拿情结

首先,要学会自我省察,了解自我内在的“约拿情结”(罗七:15-25)。

这种情结就如同《罗马书》七章所描述的一样:“因为我所做的,我自已也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若我所做的,是我所不愿意的,我就应承认律法是善的。既是这样,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我所不愿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我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这种矛盾与冲突人人都有,所以圣经称我们都是罪人。

面对这种由于内在本性和外在环境之间的冲突而形成的心理矛盾,实际上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大多数人所做的就是对强大的和无处不在的社会力量妥协,他们变得温顺、服从、谦恭、缺乏质疑和进取精神,因此也就放弃了自己成长的最高可能性,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失去了“棱角”,如此做只能导致一种结果—平庸。当然,还有少数人会勇敢面对这样的冲突,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冲突而不是妥协,坚持自己的追求和梦想,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会取得成功,成为杰出人物。

其次,要信靠基督,更新自我,重新界定自我的角色与使命。

保罗面对内心的约拿情结,面对成长中的恐惧与障碍,不是退缩,而是勇敢的面对,这种勇敢面对的信心与力量来自于对主耶稣基督依靠和顺服;不是靠自我苦苦挣扎,而是放弃自我,在基督里得胜。摩西在这里为我们作了美好的见证。当上帝用异象、教训、神迹、见证、警告等手段和方法,裁培了摩西内在的信心和生命,解除了摩西内在许多忧虑与恐惧,他最后接受了上帝的托负与责任,清晰地界定了自我的角色与使命时,他就不再畏缩、退后,勇敢地肩负起了解放与拯救选民的使命。保罗也是如此,他说“我活着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处”,这完全说明他的生命在基督里完成了生命的更新,消除了“约拿情结”中的内在恐惧与不安,生命得到了更新与转变。

其三,要顺服在主面前,勇于承担和面对自已,尽自己当尽的本分与责任。

当耶稣基督完成了他属灵的使命,当门徒明白他就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时,耶稣就告诉他们,他要受死,他要被钉在S字J上。当他的门徒彼得拦阻他,让他逃避S字J时,主就斥责他说:撒但退去吧!他勇于承担起对人类救赎的使命,面对S字J的死亡与痛苦时,视死如归,义无反顾。保罗也是如此,他在大马色路上被主光照,明白主对他的托负与使命后,为了完成上帝的使命,他历尽艰辛,正如经上所说“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林后十一:24-27)。”但他仍义无反顾,成为被喜乐和爱充满,生命快乐成长的人。所以,主说:“凡心里相信,口里承认,这人就必得救。”心里相信是内在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口里承认是外在对自我身份的界定。若一个人能心里相信,口里承认他是神的儿女,仍不覆行其职责和使命时,他就无法在神人面前站立,他就会在神人面前蒙羞;只要他始终敢于承认,他就会慢慢肩负其自己当尽的本份与责任,追求卓越、崇高,时时表现出“伟人”的气概,完全突破内心约拿的情结,活出快乐幸福的人生。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