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李世峥:旧约中的“弥赛亚预言”及其在新约中的应验

日期:2016-10-27作者:李世峥

一、导言

由于旧约与新约在信息内容、表达方法等诸方面都有所不同,故有许多人对旧约持怀疑、轻视,甚至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新约既是新约就一定超于旧约;旧约既是旧约,就一定已经过时。这种望文生义的看法是十分危险的。虽然未必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态,但喜欢看新约、不喜欢看旧约,多看新约、少看旧约的人的确大有人在。(笔者与弟兄姊妹交通时发现很多人都是如此。)其实,只要我们不带任何偏见地去研读旧约,就不难发现,旧约与新约之间丝毫没有冲突,而是在异曲同工地见证着上帝恩惠的福音。当你读到新约中“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应验主藉先知所说的话”时,你应当知道,这正是在肯定旧约的价值,也是在肯定旧约与新约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文笔者愿藉“弥赛亚预言”这个话题,探讨新约中“这一切的事成就”与“主藉先知所说的话”之间的奇妙联系。以求窥见旧约的价值以及它与新约之关系的一斑。

二、弥赛亚预言溯源

“弥赛亚”是希伯来文“meshiah”的音译。该词本为动词,意为“受膏”,含有“敷油”、“涂油”之意。后转化为名词,意为“受膏者”(与希腊文中的“基督”同义)。

受膏是犹太民族所奉行的一种以膏油涂抹头部的宗教礼仪。接受该礼仪的包括祭司(如亚伦,参出28:41)、君王(如大卫,参撒上16:1、13)及部分先知(如以利沙,参王上19:16)。该礼仪的意义何在?神学家伯克富(Louis Berkhof)列举了三方面的意义:(1)任命职分;(2)在受膏者与上帝之间建立一种神圣的关系;(3)上帝的灵浇灌领受职分的人(撒上16:13)。1这些接受膏立的人就被称为受膏者(即弥赛亚)。

起初,该词泛指一切受膏者,并无特殊含义。但到大卫时代,“弥赛亚”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特指一位为上帝所选立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受膏者,更要成为犹太民族的拯救者,这个信念成了犹太人共同的盼望。而这一切的盼望都源于上帝对大卫家的一个应许——“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撒下7:16)2当然这也是上帝对全体犹太人的应许。上帝给了这个应许,众犹太人便在殷切地盼望着弥赛亚的到来。但这位弥赛亚究竟是怎样一位弥赛亚?当时的犹太人并不清楚,他们对弥赛亚的盼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盲目的(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可以说是含糊的)。为了让他们能以正确地认识这位弥赛亚,并能以正确的心态迎接这位弥赛亚,上帝在启示及异象中,将弥赛亚的形象首先告诉了他的仆人们,既而藉着他们的手笔,将这位弥赛亚的形象描绘在旧约之中。然而,这样的描绘并非一次完成的,乃是逐步完成的,从《诗篇》一直到《玛拉基书》,历时逾500年。(在此之前的书中也有弥赛亚预言,但为数不多。)众先知不断地预言,弥赛亚的形象也不断地趋向清楚。如《圣经百科全书》所言:“弥赛亚预言是渐进式的,每一个预言都为这主题增添一点亮光。”3至《玛拉基书》,旧约预言全部结束,弥赛亚的形象也已经十分清楚了。所有这些描述未来弥赛亚之形象的经文统称为“弥赛亚预言”,是旧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有学者称之为“旧约中的新约”。4

两约之间的时代,犹太民族倍遭外族蹂躏,众百姓盼望弥赛亚的热切情绪与日俱增。然而他们的盼望终是不能实现。其原因是上帝的时候尚未到来。“及至时候满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加4:4)。随着耶稣的降生,弥赛亚预言开始逐渐应验,经过他在世时三年的事工,到他升天后,大部分预言已经应验,只剩极少部分预言尚未应验(主要是关于弥赛亚二次再来的预言)。但我们相信,这些预言一定不会落空,正如耶稣在复活后对门徒所说的:“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路24:44)

在结束本段前,有几句话值得一提。耶稣在世时,有不少人不承认耶稣就是旧约预言中的弥赛亚,直到今天,许多犹太人依然在等待着他们心目中的弥赛亚。但也有许多人承认并接受耶稣为弥赛亚,当彼得对耶稣说“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之时,说明他已经承认耶稣就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我们在这里探讨弥赛亚预言及其在新约中的应验时,必须像彼得一样承认耶稣就是预言中的弥赛亚。否则,我们的探讨就毫无意义了。

三、弥赛亚的称谓

称谓也可作名字、名号或称号。这一部分所要探讨的是弥赛亚预言中对弥赛亚的不同称呼以及各个称呼所包含的不同意义。藉着这些称谓,可以看见弥赛亚的形象。

1、以马内利

这是对弥赛亚最明显、最直接的一个称谓。《以赛亚书》说:“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的意思)。”(赛7:14)对这节经文学者存有异议,有人认为这里提到的“童女怀孕生子”不是指马利亚生耶稣,而是指亚哈斯的妻子生希西家或者以赛亚的妻子生玛黑珥沙拉勒哈施罢斯。但大部分学者不接受这种解释,认为“童女怀孕生子”所指的必须是马利亚生耶稣。如学者菲赤就说过:“这段经文是无法与弥赛亚的观念分开的。”5天使向童女马利亚报信时提到这个名字的事实(太1:23),足以证明这里所说的以马内利就是弥赛亚,就是主耶稣。

这个称号向人们表明,弥赛亚将藉着他的话语和工作,彰显“上帝与我们同在”的事实。6

2、耶和华我们的义

耶利米曾两次提到:“他(弥赛亚)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23:6,33:16)我们在上帝面前本没有义,但弥赛亚在S字J上为我们钉死,“他自己作了我们的义,使上帝的公义要求得到了满足,不再追讨我们的罪。”7“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着义”(罗10:4)。

3、石头

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平凡的称号,但圣经中却非常重视。上帝曾藉以赛亚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着急。”(赛28:16)这里预言了弥赛亚的一个名字,《诗篇》中则更清楚地讲了弥赛亚作为一块石头的遭遇——“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诗118:22)。他被人遗弃,但终要被上帝重用。耶稣曾亲自证明这里所指的石头就是他自己(参可12:10-11)。使徒们也反复强调,耶稣就是旧约预言中的那块石头,证明弥赛亚的这个名号的应验(参徒4:11;彼前2:6-8;弗2:19-21)。

4、羔羊

旧约并未明言弥赛亚是羔羊,但从“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赛53:7)这节经文可以看出他就是逾越节的羔羊。施洗约翰为主作见证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腓利向埃塞俄比亚的太监传福音时,就将这段经文中的羔羊解作耶稣(参徒8:33-34)。彼得也说:“你们得赎……,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1:18-19)

5、人子

人子在旧约中出现的极为频繁,尤其是《以西结书》。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以西结书》中的“人子”是指以西结本人而言,与弥赛亚并无关联。但《但以理书》中的“人子”却与弥赛亚有密切的关系。“我在夜间的异象中观看,见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权柄、荣耀、国度,使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侍奉他。他的权柄是永远的,不能废去,他的国必不败坏。”(但7:13-14)耶稣在福音书中以“人子”自称,与《但以理书》中的“人子”完全相同。姑举一例,《马太福音》26章64节:“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弥赛亚被称为人子,是要证明他的真实人性以及他属人的真实生活,同时强调他在末世对人的审判。

6、中保

中保就是中间人,其责任是使双方关系和好。旧约中也预言了弥赛亚这样的一个称号:“我耶和华凭公义召你,必搀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众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赛42:6)新约的作者都在证明,这样的应许在耶稣的身上得以应验。保罗说:“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约翰说:“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约壹2:1)《希伯来书》的作者称这位中保为“新约的中保”(来9:15,12:24)、“更美之约的中保”(来8:6)。

7、仆人

《以赛亚书》中有四首“仆人之歌”,将弥赛亚仆人的形象描写的跃然纸上(参赛42:1-9,49:1-13,50:4-9,52:13-53:12)。《腓立比书》中的“虚已论”提到了耶稣如何成为仆人:“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S字J上。”(腓2:6-8)耶稣曾亲口说:“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这是对弥赛亚是仆人的准确应验。

8、牧人

在旧约中,上帝时常被视为牧人(如诗23:),将要来的弥赛亚也被称为牧人:“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们,牧养他们,就是我的仆人大卫。他必牧养他们,作他们的牧人。”(结34:23)“我必设立照管他们的牧人,牧养他们。他们不再惧怕,不再惊惶,也不缺少一个。”(耶23:4)新约中对耶稣是牧人的描述比比皆是。耶稣亲口说:“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来10:11)《彼得前书》称他为“灵魂的牧人”(2:25),《希伯来书》称他为“群羊的大牧人”(13:20)。

9、教师

弥赛亚要作为一名教师来教导他的百姓,这也是弥赛亚预言中的应许:“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赛30:20-21)新约中没有直接用教师来称呼基督,但当时所用的“拉比”一词的意义与该词相同。8耶稣在世时,大多数的人接受了这个称呼,就是那些没有跟从他的人,也会称他为“老师(拉比)”(参约3:2,6:25)。耶稣基督作教师,将律法教训百姓,但他不像其他拉比那样僵死地教导律法的繁文缛节,他注重的是精义,而不是字句。

10、赛9:6的四个名字

《以赛亚书》特别提到弥赛亚不常见的四个名字:“他名称为奇妙的策士(《和合本》译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这四个称号分别代表:(1)因着在战场上的智慧与绝技而得胜;(2)抵御不了的征服者(赛10:21);(3)弥赛亚父性的统治和永恒的神性;(4)弥赛亚永远和平的统治,在他的掌管之下,政权与和平通行无阻。9

四、弥赛亚的生平

弥赛亚尚未出生,但他的生平在旧约中早有预言,他如何生,如何死,遭遇如何,旧约中都有显示。

1、降生

弥赛亚的降生不同于普通人的诞生,因他并非一个普通的人,他是“耶和华的苗裔”(赛4:2),“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5:2)。从人的角度讲,他又是“大卫的苗裔”(耶23:5),从耶西的本而出(赛11:1),由童女而生(赛7:14)。先知弥迦奇妙地指出了弥赛亚出生的地点——伯利恒(参弥5:2)。这些预言全部应验在《马太福音》第1章与《路加福音》第2章中。

2、受膏

弥赛亚既是受膏者,他的受膏在他的人生当中当是极重要的部分。《以赛亚书》中至少有三次预言弥赛亚的受膏。“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61:1)“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11:2)“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42:1)。关于弥赛亚受膏的应验,并未真的像其他受膏者一样,将油抹在头上,主耶稣的受膏是藉着他的受洗而进行的。当他受洗时,“圣灵仿佛鸽子降在他身上”,这表明了基督受膏并获得圣灵的能力。圣灵降在他身上是耶稣弥赛亚圣工的开端,也是耶稣弥赛亚的登基,圣灵的降临就是耶稣的受膏,使他成为受膏者——弥赛亚。10圣灵在他的身上,不同于以往的受膏者,“因为上帝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约3:34)。他的受膏“高于、不同于在昔日象征性地涂过油膏的那些人”。11

3、受苦

弥赛亚在世时,是一个受苦者的形象。由于他其貌不扬,遭到了以貌取人的人们的厌弃。“他的面貌比别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赛52:14),“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赛53:2-3)人们歧视他,凌辱他,但他甘愿接受对他一切的不公:“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颊的胡须,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并不掩面。”(赛50:6)他受苦有三个原因,一是来自上帝的,“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赛53:10);二是来自人的,“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赛53:3);三是来自撒但的,“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来4:15)。

4、受死

关于弥赛亚的死,《以赛亚书》中的第四首“仆人之歌”有清楚地描述。这首歌具体地告诉我们:(1)受死的原因:“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6节),“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10节)。(2)受死的目的:“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12节),“那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5节)。(3)受死的方式:“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7节)。

此外,《诗篇》中还有一些对他受死之细节的预言,如衣服被分(22:18),有人拿醋给他喝(69:21),骨头不被折断(34:20)等。

5、复活

弥赛亚受死并非工作的结束,而是工作的开端。“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诗16:10)死亡不能胜过他,“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赛25:8)。使徒彼得为主作见证说:“上帝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4)

6、升天

“我的仆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举上升,且成为至高。”(赛52:13)这是对弥赛亚升天的预言。“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腓3:9-11)这是对弥赛亚升天之预言应验的最好说明。

五、弥赛亚的职位

在传统的基督论中,基督的职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一般认为,基督的职位主要有三个,即先知、祭司、君王。这三个职位在旧约中都有预言。

1、先知

早在出埃及时,摩西就预言道:“耶和华你的上帝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申18:15)《使徒行传》证明这位先知就是耶稣(参徒3:22-23)。先知以赛亚讲明了弥赛亚作先知的一些特点和表现:“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上帝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赛61:1-2)“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他不灰心,也不丧胆,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理,海岛都等候他的训诲。”(赛42:3-4)《马可福音》一开头便说:“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上帝的福音,说:‘日期满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4-15)这正好应验了基督是先知的预言。

2、君王

弥赛亚预言中反复指出,弥赛亚是一位君王:“看哪,必有一王凭公义行政,必有首领藉公平掌权。”(赛32:1)“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亚9:9)这两节经文都在预言弥赛亚是君王。旧约预言中也指出了弥赛亚的两次降临时王的身份,最明显的经文就是《以赛亚书》9章6至7节:“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这是指弥赛亚的第一次降临,即在此七百多年后耶稣在伯利恒的降临。“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这是指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在地上建立千禧年国度。12当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时,已应验了先知的预言,他如今也确实做了王,他的权柄“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权能(弗1:21)。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二次降临时做“万主之主,万王之王”时的王权(启17:14)。

3、祭司

弥赛亚既是先知、君王,又是祭司:“他要建造耶和华的殿,并担负尊荣,坐在位上掌王权。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使两职之间筹定和平。”(亚6:13)“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110:4)这都是对弥赛亚祭司职位的预言。《希伯来书》特别强调这个预言的应验(来5:6,7:1、21)。弥赛亚作祭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他要替人献祭,作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保(参赛42:6;来8:1);另一方面他要将自己作为赎罪祭献于上帝(参赛53:10;来7:27)。

六、弥赛亚的事工

弥赛亚到世上来所要作的是什么?旧约中也早有预示。他的工作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在此不一一列举,仅举如下几个,这也是较重要的几个。

1、医治

弥赛亚的医治事工是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以赛亚预言了弥赛亚的医治事工:“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赛35:5-6)“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又医治各样的病症”(太9:35),这是对以赛亚的预言完全的应验。

除此之外,耶稣的医治事工也指他对人心灵的医治。耶稣说:“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太13:15)显然,耶稣在这里所说的医治,是对当时百姓心灵上的瞎眼与耳聋,而非肉体的瞎眼与耳聋。医治肉体是要赐给人健康,医治心灵则是要赐给人生命。

2、牧养

以赛亚预言了这位弥赛亚是一位善于牧养的好牧人:“他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怀中,慢慢引导那乳养小羊的。”(赛40:11)弥赛亚体贴百姓的疾苦,“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9:36)。他要将羊领在“青草地上”和“可安歇的水边”(诗23:2)。为了牧养好羊群,他甚至为羊舍命(约10:11)。

3、教导

上文已经说过,弥赛亚是一位教师,既是教师,教导当是他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赛亚书》中的第三首“仆人之歌”提到了弥赛亚的教导事工。“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赛50:4)四福音中多次提到耶稣对百姓的教导(参太4:23,9:35,11:1;可4:1,12:35;路4:15,13:10等)。从新约看,他的教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灵的方面的,主要是关于天国的信息,最典型的是《马太福音》第13章;一是生活方面的,教导信徒过圣洁的生活,最典型的是《马太福音》第5章至第7章的“登山宝训”。马太在“登山宝训”结束时所记述的一句话,对我们了解耶稣的教导有很重要的帮助:“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因为他教训他们,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他们的文士。”(太7:28-29)

4、代赎

这是弥赛亚的事工中最重要的一项:“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赛53:6)为我们的缘故,“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赛53:12),他的死给我们带来了救恩。撒迦利亚先知说:“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亚13:1)这个泉源正是耶稣在S字J上所流出的宝血。经上说:“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

七、弥赛亚的国度

以上这些预言都已应验,但关于弥赛亚的国度方面的预言尚未应验,但主耶稣对上帝的国度进行了十分详细的阐述,藉着这些阐述,可见这些预言的重要性及正确性。

1、圣洁的国度

弥赛亚国度的重要特征就是它是一个圣洁的国度:“在那里必有一条大道,称为圣路,污秽人不得经过,必专为赎民行走,行路的人虽愚昧,也不至失迷。”(赛35:8)而达到圣洁的途径就是审判。《以赛亚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独自踹酒榨,众民中无一人与我同在。我发怒将他们踹下,发烈怒将他们践踏;他们的血溅在我衣服上,并且污染了我一切的衣裳。因为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赎我民之年已经来到。”(赛63:3-4)贾玉铭牧师指出,这段经文所描述的乃是“基督再临时,所施行的审判”。13经过审判,“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赛51:11)。弥赛亚的国度中不再有罪人,上帝圣洁的要求要在国度里成全。14耶稣所讲的山羊与绵羊等比喻都是指为国度的圣洁而施行的审判。

2、和平的国度

弥赛亚的国度是和平安详的。没有武器,没有战火(赛2:4;弥4:3-4;亚9:10);没有哭泣哀号,更没有疾病死亡,人们丰衣足食,和睦相处(赛65:19-22);人与人之间是和平的,整个自然界也都是和平的,没有彼此的残害。“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它们。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卧,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赛11:6-9)

3、永恒的国度

弥赛亚是永恒的君王,“他的政权与平安必加增无穷。他必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公义使国坚定稳固,从今直到永远”(赛9:7)。他的国度是永恒的国度,“他的权柄是永远的,不能废去,他的国必不败坏”(但7:14),“他的权柄是永有的,他的国存到万代”(但4:34)。《启示录》中说:“第七位天使吹号,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11:15)

八、结语

旧约中的弥赛亚预言一方面是上帝特地为昔日的犹太人安排的,为的是让他们能以对上帝有充足的信心,并且等候迎接弥赛亚的到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天的我们安排的,为的是让我们在旧约中看见耶稣,通过旧约来认识基督。

最后,让我们用《圣经百科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耶稣是以色列的弥赛亚,是道成肉身的上帝,完全应验了预言、预表和象征——这些都是他来临的影子。他是一切恩典的源头,是唯一永存的宝藏(太12:21;约1:16、17;西2:3)他受膏成为先知,带领我们进入真理(约6:14,7:16),作为祭司,他为我们代求(来7:21);作为君王,他统治我们(腓2:9、10)。”15


注释:

1 伯克富:《基督教神学概论》,赵中辉译,香港: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1989年3月修订版,第135页。

2 Walter A . Elwell主编:《圣经百科全书》Ⅱ(简化字版),高陈宝婵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 1999年6月,第1014页。

3 Walter A . Elwell主编:《圣经百科全书》Ⅱ(简化字版),高陈宝婵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 1999年6月,第1015页。

4 傅里曼:《旧约先知书导论》,梁洁琼译,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第123页。

5 菲赤:《《以赛亚书》注释》,谢志伟译。引自得维逊等合编:《圣经新释》(卷二)桑安柱等合译,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7月,第236页。

6 殷保罗:《慕迪神学手册》,姚锦燊译,香港:福音证主协会, 1991年,第60页。

7 徐思学:《旧约概论》,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神学教育委员会,1995年,第210页。

8 “拉比”是希伯来语“Rabbi”的音译,意为教师。当前圣经译本中有音译的,直接称“拉比”,如《和合本》、《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也有意译的,如《现代中文译本》、《吕振中译本》均译作“老师”,《思高译本》译作“师傅”,《Today,s English Version》译作“teacher”。

9 华德凯瑟:《旧约神学探讨》,廖元威等译,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1998年,第272-273页。

10 周联华:《神学纲要》(卷二),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1999年8月,第172页。

11 Augustine,《上帝之城》17.16;Eusebius,《教会史》1.3.14-15。转引自帕利坎:《历代耶稣形象》,杨德友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8月,第31页。

12 徐思学:《旧约概论》,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神学教育委员会, 1995年,第199页。

13 贾玉铭:《圣经要义》(卷五),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 1999年5月,第21页。

14 殷保罗:《慕迪神学手册》,姚锦燊译,香港:福音证主协会, 1991年,第67页。

15 Walter A . Elwell主编:《圣经百科全书》Ⅱ(简化字版),高陈宝婵等译,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 1999年6月,第1017页。

发表于《教材》2002年第3期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