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新约的历史逻辑》对于中国当下的意义

日期:2016-10-27作者:海夫

u=2146252294,1070638637&fm=15&gp=0.jpg

《新约的历史逻辑》对于中国当下的意义

本站作者:海夫

查常平的《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引论:新约的历史逻辑》从学术研究来说,它是汉语语境下的圣经神学的创新和集成。内容创新在哪里?在前文的新的看见、新的开启和新的仰望有介绍和论述。在研究角度上,它同样有大胆的尝试和突破:不仅涵盖了释经学、圣经神学、系统神学、历史神学、新约神学,还使用了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以及广义的科学、时间学等,从而创立了一种研究圣经的人文-社会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中国思想和学问的“祛巫驱魔”的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显着。

在此过程中它也自然地起到破除人们头脑中对基督教的误解或迷信。误解多在于基督教是西方强势来的洋教,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倾销,是西方文化的战略渗透,“其类必异,不与我同心”……迷信多在于上帝这位神比中国原有的神更好更真,信上帝得更大的好处,求上帝更灵验,有了上帝就有了一切……查常平没有对诸多的误解和迷信进行争辩,而是以极其认真的学术态度和踏实深厚的学术功底直接给出正解。

怎么给出的?“在思想图景逻辑上,我一直把时间逻辑、正义逻辑、信仰逻辑与语言逻辑当做“历史逻辑”的内在部分,认为历史的生成离不开它们的共同作用……时间逻辑为历史给出源始场所,正义逻辑把历史引向合法的价值之路,信仰逻辑指导历史在终极意义上趋向合理性。此外,历史逻辑还得有通向正义的语言作为工具”。(《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引论:新约的历史逻辑》之前言:从历史逻辑到世界图景逻辑第3页)时间、正义、信仰、语言,古今中外无数哲人思者追溯的源起与迷宫。可以说不同的民族、国家、人群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观、人性观等莫不是在对历史逻辑不同的理解当中呈现。

正因为各有各的理解,便以百花齐放为美,自以为的真理为是。林林总总自我标榜的真理究竟有没有真理,哪个才是真理?查常平追溯语言的根底,历史的内在走向——信仰的引导脉络,鞭辟入里地直抵正义的核心:基督才是真理。并切中肯綮地指明:“基督信仰,首先不是一个抽象的教义理论体系,尽管它在后来的发展中变成了教义理论十分成熟的基督教。因为,任何教义理论体系,在学理上并不必然同它的创立者存在逻辑的关联;教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本人,也未必能够承诺他所阐明的理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相反,基督教的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则完全取决于它的创立者耶稣本人。没有耶稣,就不可能有基督,没有基督,就没有基督信仰,没有基督教。基督教的一切教义理论体系,最终都必须指向耶稣其人而非仅仅是对他的理解和阐释。所谓基督教,只是指人在承受了基督信仰或基督性之后形成的社会建制及其相关的理念形态、行为伦理体系。由于个人或群体的处境差异,在承受或理解基督性中便形成了不同的基督教派。竭力理解基督信仰的本真内涵,乃是每位基督教徒成长为基督徒的过程”。(第五章《新约》的历史逻辑下320页)

那么在“在基督里”,就不是指个人与基督的某种神秘关系,也不单是秘修灵修的个人体验,而是指信徒个体的现实生活由基督决定。信徒活着不是出于他自己,而是出于救赎的神圣行为。在这样的神圣行为中,人的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有上帝的形象和样式的人真正地成为人,能管理和治理这地。并且充满盼望,主耶稣还会再来,历史向未来敞开,又立定在当下——当下已经和永恒相连。这样的历史逻辑,既不是乌托邦、理想国,也不是物质至上,一切以经济基础来决定上层建筑的共产大同。也不是简单的肉体与灵魂、精神与物质的二分,更不是在阴阳八卦中去力求的难以把握的动态和谐。而是充分尊重生命个体,也把生命当做整体,即避免犹太人式的总在等待中的漂泊,又引领着人类不断归正,离弃罪恶不义,始终朝向应许的光明。

在朝向应许的光明之际,对中国当下最大的现实意义莫过于秩序和关系的恢复与重建。中国历来是讲秩序也讲关系,但因着没有一个最高的指向和对绝对真理的谦卑,中国的秩序和关系人为地局限在低级的血亲伦理、裙带关系,努力地试图依靠人里面残存的良心和堕落的理性来维持。当实在无法维持的时候,法治又以极残酷的面容出现。似乎整个中国历史总在小心翼翼地寻求某种平衡。好不容易达到某种平衡点,社会出现短暂的繁荣,但这个点被突破,社会就失衡到无法收拾的失控的地步。惨痛之余,人们又拼命去维持新的平衡……但始终难以节制和中止这种周期性的动乱。对此圣经说得很清楚,人间没有一个义人,其意思是人离开上帝,便不可能有任何正义的伦理道德准则。

在这本书里,查常平用了很大的篇幅,并且是逐一解析从福音书到启示录中每一类书卷中启示的正义观,特别阐明圣经的公义观指向人神和人人双重关系,其正义观言说的是以人神关系为根据的伦理道德准则:旧约的正义观是上帝通过祂的义表达爱,新约的正义观上帝通过祂的爱表达义。在这种公义观中,包含人神关系(摩西十诫的前四诫-出埃及记20:1-11)和人人关系(摩西十诫后六诫-出埃及记20:12-17)。前四诫论及上帝的唯一性、祂的慈爱和公义的本性,祂和受造物的关系,祂对人的时间的介入;后六诫表明上帝关注人的全部生活:人的家庭生活,人人关系中的伦理底线(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两性、财产、语言、思想的绝对准则。”耶稣将之归纳为人要爱上帝和爱人如己两句话(马太福音22:37-40)。而上帝就是爱,本身就成就了爱的伦理根基和爱得以实现的保障。也只有在这种保障中,底层人士、边缘人群等的权益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和谐共进,人群的和睦同居才有根有基地得以实现。

在这种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查常平生动自然地带出上帝论、基督论、圣灵论等神学基要,深刻晓畅地阐释了爱、善、恶、终末论等普世价值。从而经纬繁杂有致,编织精密到位,是为洋洋大观地绘出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的雏形。这样的世界逻辑图景是中国文化未曾有过的,也未曾思想过的,不再是从原始社会到共产社会的简单描述,也不是梦里寻他千百度仍是在水一方的天下大同,而是上帝启示的,在耶稣基督里显明的,必要成就的现在与未来!

这时我们看到理性和诗性在查常平身上奇妙的合而为一,无怪乎他在2009年的后记中写到:“我唯有向着标杆直跑,尽心、尽情、尽意!”又是那样满含感情地翻译了WilfridScawenBl的这首诗:

我们的泪水洒向何方?

年幼时候,我们为痛苦而哭泣,

成年时期,我们为成功、突然降临的美誉、巨人的掌控与谋杀而哭泣,

年老时候,我们只为常新的爱情、归回的快乐而泪眼依稀,

我已尝过一切的快乐,但还有最后、最甜的一样;

这,需要一颗等待的心。

Whenceisourfountainoftears?Weweepinchildhoodforpain,

Anonfortriumphinmanhood,thesuddengloryofpraise,

thegiantmasteredandslain.

Ageweepsonlyforloverenewedandpleasurecomebackagain.

Ihavetriedallpleasuresbutone,thelastandsweetest;it

waits.)”From‘TheWisdomofMerlyn’.

——WilfridScawenBlunt(1840-1922)

【作家简介】海夫(笔名),基督徒作家。1995年大学毕业后到浙江执教语文,后从事电视、杂志等媒体工作。2006年回居成都,现任《读城》杂志运营总监。诗作在《十月》、《星星诗刊》、《中国新诗刊》等刊物发表。哲思《中国文化与精神再生产》、《爱的手书》、《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与当今的新文化运动》、《究竟什么是自由》等。2007年出版有诗集《诗三百与字一个》、哲学散文集《生命与爱》。诗作入选华夏出版社2008年《中国当代女诗人爱情诗选》等。2007年2月信主, 2009年2月被按立为牧者,2010年8月开始在教会讲道侍奉。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