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我有一个故事要传给万邦

日期:2016-10-27作者:海夫

赞美诗:我们有一故事传给万邦

1、我们有一故事传给万邦,能使人心回转归正;这故事真实又美妙,满有平安与光明,满有平安与光明。

2、我们有一诗歌唱给万邦,能使人心向主归降;这诗歌能胜过罪恶,能粉碎利剑、矛枪,能粉碎利剑、矛枪。

3、我们有一信息送给万邦,主在天统治、受拥戴;祂曾差遣独生爱子,显明天父真慈爱,显明天父真慈爱。

4、我们有一救主传给万邦,祂曾经历人间痛苦;但愿世上一切人们在真理之下屈服,在真理之下屈服。

(副)黑夜必要转为晨光,到正午更显得辉煌,基督国度就降临地上,全地充满爱与光。

就如这首赞美诗所唱的:“我们有一个故事传给万邦”,宣教是神恩典的应许,神一以贯之的心意。从旧约到新约,神渐进性地启示和带领。如今虽然福音已经得广传,但还有很多的未得之民,未得之地。而且在后现代并混时代中,各种思想和主义、流行的宗教兴起迷惑和拦阻,在人心中巧妙地筑起坚固营垒,我们的宣教当更加回到圣经,从真理中汲取智慧,从主爱中得着力量。

一、从圣经启示的宣教:神一以贯之的心意

从圣经开头的“起初”,多次出现的“请听”……都在开始讲故事。这个故事是神说的,也是神要他的子民向万民讲述的——救恩是神要给万国万民的,把福音传遍天下,每一个神的女儿的职责,也是神赐予的莫大的恩典和荣耀。因为在这背后乃是神必要成就的应许:神应许的,神自会保障和供应,以祂自己的信实来成就。

1、旧约中神宣教的心意

神实在是一个冒险的神,呼召的神,宣教的神。祂竟然用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人——我们可以像神,这是何等大的荣耀!神造一个像祂的人,而不是一台机器,祂让人有自由意志、情感、能力等。这何尝不是宣教的原型,从人类生而为人之初,恩典与应许的密切关系,就让我们可以不断认识神,认识爱。

即便人犯罪堕落,神仍赐下拯救的应许:创3.15“必有女人的后裔伤蛇的头”,9:27“用皮子做衣服给他们穿上”。不仅如此,“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纪12:1-3)神在呼召亚伯兰罕的时候就宣告祂的计划,也是对亚伯兰罕的应许“地上的万国必因你得福。”在后面的经文,创世纪18:18,22:18,26:4,神多次重申“万国”因亚伯拉罕蒙福。且在创世纪28:14中的后裔为单数,预指耶稣叫万族蒙恩。

到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神的救赎计划已经由一个人(亚伯拉罕)、一个家族(雅各家),扩及到一个民族(以色列民族)。对这个民族神给它的要求和定位是很清楚的,要作圣洁的子民,为祭司的国度。出埃及记19:4-6,神说:“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神的宣教的心意清楚显明:整个以色列族作为神的祭司。不单如此,神又在以色列中特别拣选利未人担任祭司的职分。这专门的职任乃是做神与人之间的中保,为人赎罪,将人带到神的面前。

在所罗门献圣殿的祷告中,“论到不属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为你名从远方而来(他们听人论说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向这殿祷告,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照着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万民都认识你的名,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样,又使他们知道我建造的这殿,是称为你名下的。”(列王记上8:41-43)这是宣教的敬拜,代外邦人的祷告。为此,撒母耳记下7:11“我必使你安靖,不被一切仇敌扰乱。并且我耶和华应许你,必为你建立家室。”16节“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国位也必坚定,直到永远。”神亲自的应许——建立家室,乃是神的家、神的国;“弥赛亚”这条线的家,国永远坚立,坚定到永远!

诗篇671-4,“愿神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万国得知你的救恩。神阿,愿列邦称赞你。愿万民都称赞你。愿万国都快乐欢呼。因为你必按公正审判万民,引导世上的万国。”这首诗证明神的心意是向着万民,让万国都来认识神,得祂的赐福……所以在旧约中,对乃缦(王下5:1-19)以色列的仇敌,也是神要拯救对象,神却使一个“小女子”(在乃缦家做使女的以色列人),来引领乃缦去寻找真神的医治。在民数记中神使用外邦先知巴兰发预言,以色列要成为外邦人的祝福。外邦女子路得,喇合,他玛等都因信得蒙神的祝福,身份卑下却反进入耶稣基督的家谱。

连在摩西律法中,神都规定要恩待外邦人:“不可亏负、欺压寄居的”,有愿意敬拜神的,可进入外院等。可惜以色列人进了迦南地后,随从外邦的风俗,忘记神的约定,忘记了自己当与别的民族分享福分、真理、恩赐,并成为将来的应许之子的使者。这是他们作为祭司的失败和失职。但这绝不能拦阻神从亘古就既定的心意。神籍着祂众多的先知一再传达和预言:以赛亚书11:10~11“全地充满神”;以赛亚书19:19~25“埃及、亚述等都要成为神的百姓”;以赛亚书25:6“都来到耶和华的山上敬拜”;以赛亚书60:3-9以实马利的孩子也要来敬拜上帝。耶利米属3:17,33:9“万国到耶路撒冷敬拜”;撒迦利亚书2:11、8:23,14:16~19“万国来敬拜耶和华”……随着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更新更大的宣教超乎想象地展开。

2、新约中宣教新路径和渐进的启示

旧约把神对宣教的心意和远景宣告出来,到新约,有关宣教的策略、方法、原则才被清楚地记载下来——如果说旧约中神渐进地启示出:父神的恩典及永恒的救赎计划,是包涵所有的种族及世代的。新约中的四福音书则借着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受死及复活,显明神的救赎计划要实现在全人类身上。使徒行传及其使徒书信,显明圣灵在世上运行,与之同工的人使神的国度大大扩张,成就在个人、家庭及各民族当中。哈利路亚!就如《以色列的宣教呼召》在结尾处写道的:“愿蕴藏在创世纪12:1-3的福音火焰,以及成为圣洁国度和君尊祭司的呼召,点燃起我们的心志,在以后的日子里努力宣讲福音。愿不仅在中国本地,也想地球上每一个国家宣告:耶稣是主,是父神的荣耀”。

从这渐进的启示中我们可以看到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祂才是普世宣教的典范:耶稣的降生、生活和侍奉完美的体现了宣教的意义和方法。耶稣常以“人子”自称,表明祂是属于全人类的。“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翰福音3:17)耶稣基督传道的中心是神的国度,祂并不是以色列人所期盼的那样要建立地上的政权,乃是要将神的国降临人间。复活后的基督更是向门徒颁布大使命,“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太28:19)。

怎么样做传道宣教呢?马太福音的宣教重点在建造门徒。大使命是借着教会作成的,教会宣教是籍着门徒做成的!主耶稣说:“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它们来。它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归于一个牧人了。”(约翰福音10:16)被主拣选的门徒若不知道并践行主的这个心意,怎能说自己是爱主的呢。主耶稣三问彼得:你爱我吗?你牧养我的羊。怎样去牧养呢?耶稣基督也做了很好的示范:“耶稣上了山,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他们便来到他那里。他就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并给他们权柄赶鬼。”(马可福音3:13-15)神随自己的意思拣选人来与他同在,差派他们去传福音,做主要他们做的事,并给予他们权柄和能力。感谢主!如此传道才不是难的。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都可以回到神面前,与主同在,从新得力。

路加福音的宣教神学思想不仅强调传给万民,还提倡周济穷人,关注弱势群体,将福音传给被忽视而又有需要的人群和社会边缘人士。从中也看到神宣教一以贯之的心意:出埃及记,路加福音都关注贫穷人,都愿本与神无份的人进入神的殿。将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一起读还可看见,圣灵降临是宣教的开始,也是宣教的基础!宣教要听圣灵的引导。使徒行传中的宣教是圣灵的能力和使徒们顺服基督的大使命而投身宣教的实践神学,是门徒们经历基督的复活之后,他们生命的改变和勇敢见证的神圣历史。使徒行传13:2,他们侍奉主,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使徒行传4:29——“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故而使徒行传也被称为圣灵行传。不仅在初代教会,两千年教会的历史就是圣灵的同在和能力所表彰的宣教历史。

初代教会传福音几乎是全体信徒的责任,按照基督的命令,将地极作为传福音的目的地,不分尊贵、老幼、富贵、贫贱,无所不传,并使教会超越犹太教的局限,成为真正的普世性的国度事工。从使徒书信可知,基督耶稣的同在,让他们的见证结出丰硕的果实。使徒们在教会的建立、牧养、保守上无不倾尽心力,靠着圣灵胜过各种环境和问题。马太福音四次出现“万民”一词:太24:9,14;太25:32;太28:19。万民的希腊文为“族群”,向着万民传福音。建立教会,在教会里训练门徒,从门徒中派出宣教士。教会、使命、宣教正是这样一个有机的成长。

从这渐进性的启示,我们看到宣教何尝不是神国的扩展和神本质的扩大。神的三位一体和祂的宣教性,正是我们持续宣教的模型和动力——父怎样差遣子,子怎样差遣门徒。教会、门徒、宣教士的关系当如父、子、圣灵的关系。我们居然做三位一体的事!这是何等大的荣耀。

二、宣教是让万民认识神,敬拜独一的真神

“宣教”的概念似乎已经被狭窄化,局限在“跨文化宣教”、“宣教事工团队”等范畴之下。但宣教一词的英文“mission”直译就是使命、任务的意思。当知道宣教不是宣教士的事,乃是神给每个儿女的荣耀使命。

1、宣教的核心乃是神自己,是神要人认识祂的心意。

对于宣教常有重在让人因信耶稣而灵魂得救,还是福音包括社会关怀、社会福利、保护环境、伸张正义等。为此争论不休,各执己见。然而回到圣经,可看到在将来的全然的神的国度里,“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以赛亚书11:9)实际上,没有神的自我启示,没人能认识祂。在希伯来文中,“认识”这个词不仅是理性的认识,也有知道、经历、相交的意思。故而宣教不仅是传福音,更包括生命的经历和真理的持守践行。宣教正是神要人认识祂的心意。由此,宣教的中心不是人和人为此的工作,乃是神自己。如莱特在他的《宣教中的上帝》一书中写到:“神并非把宣教使命委托祂在地上的教会,而是拥有一个在世上为祂宣教的教会。宣教不是为了教会而设的;教会是为神的宣教而设的。”当然,认识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包括认识神的属性、心意和能力等。具体到旧约,强调认识神的独一真神,除祂以外,没有真神。在新约,强调认识耶稣基督是神,透过耶稣基督才能认识神,才能到父神那里去。唯有耶稣基督,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可以靠着得救。

2、宣教的内容乃是见证神的拯救、审判、福音与盼望。

认识神重在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神要求他的百姓要在不信神的人群中见证神,好叫更多的不认识神的人可以认识祂,归向祂。在旧约中,神通过带领以色列从埃及为奴之家出来,见证神的拯救。通过以色列人的被掳则见证了神如何使用外邦来管教祂悖逆的百姓。而无论是拯救的见证还是审判的见证,都指向对神的福音的见证。福音不是新约才出现,在旧约就已经蕴含了这样的思想。尤其在以赛亚书中,好几次提到传扬好消息都是对万国万民。其中61章,“叫我传好消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直到新约,人们才懂得以赛亚书所要传扬的福音,乃是耶稣基督,祂的来到将神的救恩、医治、释放和复兴临到万民。耶稣自己也为这样的真理做见证,也邀请因信祂而得救的人同为神福音的见证人。千百年来,神的儿女前赴后继所付出、所努力地正是这荣耀的见证——不单是信主人数加增,更是宣教使命活化在我们的生命中:神的拯救,神对我生命的改变,我活出的基督馨香,我前行的动力与盼望等。

3、宣教的过程乃是在世界中彰显神,好让万民一同敬拜。

怎么彰显神呢?在这罪恶而不信的世界。从圣经来看:1、履行神创造的使命。宣教不是救灵魂就可以了,其他都不管,恰恰相反,整全的福音乃将神对人的心意阐明。不仅得救,更能在基督里履行神命定的祭司职责。在保罗书信里,得救-得胜-得荣耀,其实是不可分开的。2、呼吁神的公义和怜悯。在摩西五经,神颁布的律法不仅是神对子民生活的关心、带领,而且要求以色列人成为一个圣洁、公义的社区族群。后来先知强烈谴责和一再重申的,也要求神的子民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在新约,耶稣基督责备得最多的也是那些徒有宗教其表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祂带着门徒实实在在地传道、医治,将光和生命带进人群。

所以宣教绝不是只有“属灵”的,乃是在要切实的文化处境和社会环境里迎接挑战,改变和更新。宣教也不是我们艰难地做,耶稣在S字J已经成全,我们只是同工!叫我们去祝福他人,服事万国。做“众民的中保,外邦人的光”,把羊带到主耶稣面前。由此,让全地都来认识神,万邦都来敬拜独一的主,离弃各样的偶像,脱离罪恶与不义。神在启示录给我们的美好恢宏的万民同敬拜的异象,正是我们奔跑宣教的不止息的爱和动力。不断把另外一群羊带到真正的牧人面前,被差派传福音的人是有福的!慢慢理解神工作的方式,宣教在影响教会,教会在做宣教……教会、使命、宣教,一同有机地成长。

三、宣教的精神、本土化的反思与实践

宣教是一条道路,感谢主让我们知道活着的价值和目的,让我们有心志与主同去,得在天上的奖赏——宣教就是要彰显神的荣耀!我们传的不是一个命题式的真理,而是整个生命可以来敬拜神。作为“被拣选的族类、有君尊的祭司、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彼得前书2:9),宣教就是一个个道成肉身的生命带给世人由神而来的祝福之管道,好叫世界得知神的道路,万国得知神的救恩。

1、千百年宣教历史中持久的精神和推动力。

神呼召了亚伯兰,神有可能不止向亚伯兰说话,但亚伯兰回应了他。如果人没有回应,神就忍耐、等待。神呼召亚伯兰本就是一个宣教的启发,要与神交通、对话。神要我出去吗,我要去做什么?听到神的呼召“我可差遣谁?”的时候,爱主的心由衷地发出:“我愿为你去”。千百年来宣教历史中持久的精神之源莫过于与主亲密的关系,越了解神,亲近神,愿意行在神的旨意中,才越有热情、能力和智慧走出去。

在初代教会,福音是这样极快地被传出去的。1、传福音的人似乎是拥有不止息的爱和热忱,到处宣扬神的道。2、生命的真实而美好的见证。见证神的救恩临到了我,我是怎样地在基督里做新造的人。3、切实的爱的行动:积极建立彼此相爱的关系。主动地付出、奉献,关怀照顾贫穷人、弱者和被社会鄙视遗弃的人。4、殉道的勇敢心志和坚韧顽强的毅力,逼 -/迫反而将福音从这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5、兴起很多护教的神学家,从社会、文化、理性等方方面面来上让人认识神。

在修道院模式,立志过圣洁生活的修道士,代替了早期的殉道者,成为信徒敬重、崇拜的对象。东方修道院比较注重个人灵修,西方的修道院则更强调群体生活及组织。同时纪律严谨,生活圣洁,成为培养主教的温床。修道院也承担了重要的传道宣教的工作。在非常时期,甚至成为文化的保存者、建造者和宣教的主力军。

在十八世纪后半期,基督新教的宣教事工走向全世界,大步往前得益于在敬虔主义以及后来的灵性大复兴的影响下,对福音的信心和热情高涨,生命切实地翻转更新,渴望为主而去,将福音传到地极。为此,宣教士们超越种种的艰难与挑战。在此过程中:平信徒扮演重要的领袖角色;有明确的宣教目标,并能招聚广泛的支持;成立各种差会,较能集中资源。

从中可以看到,无论时代怎么变化,爱主的心籍着圣灵的工作火热地为主而去,被基督栽培的圣洁生命与高尚道德,从神而来的面对各种处境的百般智慧、勇气和力量……无不是千百年来宣教持久的精神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2、从宣教得失中反思本土化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宣教是籍着人的处境化来认识神,活出基督的真理,彰显出神的荣耀。对圣经的解释,不仅仅是话语的,而是要住在他们中间,把信仰传递出去,以让人接受的方式。回顾基督新教的宣教得失,有一些经验和教训仍值得我们现在去反思。

从有益的而言,以被称为“近代宣教之父”克理威廉为例,他的经验有:1、广传以当地语文翻译的圣经。到如今圣经的翻译及发行,仍然是基督教海外宣教的首要工作之一。2、用各种方式及途径传福音,建立医院、学校,以教育、医疗、农业、科技,甚至贸易的途径来配合宣教。不把“传福音”与“社会改革”视为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3、尽快建立当地的教会。这些教会虽然与母会有关连,却不在其管制之下。这种比较独立的教会型态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内耗,也有利于本土教会的成长和发展。4、大力培育本地同工,包括重用女宣教士。早在1819年他就设立了“西蓝波学院”以训练本地的同工。5、深入了解当地非基督徒群体的文化、背景及思想,不将西方文化强加在本地信徒身上,相反尊重和学习当地文化中的精髓。这些都对宣教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推进。

从教训而言,殖民zh u义时期一些宣教士的种族优越感,不尊重当地文化、排斥原有本土文化,给后世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一些地方和观念中,仍然将基督信仰与西方文化等同。并因为某种政zh i因素,福音仍在不同程度遭到抵制和逼 -/迫。在建立发展教会的过程中,要求以西方教会的组织,移植到本地教会上,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制造矛盾并伤害了与本地基督徒的关系,阻碍了教会更大的发展,甚至造成一些畸形现象。基督信仰和当地文化的关系处理不当,“社会福音”与“基要福音”路线之争导致不仅在当时各执一端,绵延至当今仍有不少信徒对此各执己见,难以合一共荣。也有不同差会的宗派之见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忘了是神差派,不是机构和教会差派。

3、不打无准备的仗:必要的宣教策略。

“祈祷并不是恳求,而是一种在神生命中的参与。”(俄利根)宣教策略首先是靠着祷告、祈求和感谢,从神的开启和带领而来。而且任何一种宣教方式的应用都“万变不离其宗”的一点是:神同在。“耶稣上了山,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他们便来到他那里。他就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并给他们权柄赶鬼。拣选来自于神,这是何等的恩典,当接纳同被拣选的人。”(马可福音3:13-15)无论做多大的工作,主呼召人的根本是“到祂那里,与主同在”。神最大的呼召是与祂同在。这样祂也容易差遣门徒出去。“差”和“使徒”同根,使徒就是被神差派的,是要做神要我们做的,做的事是神的旨意的计划。权柄乃是与神同在,所有的权柄、力量从神而来。宣教地从属灵来说每天都是战场,绝不能离开与神同在。我们遇到任何困难与挑战都可以回到神面前,与祂同在,从而重新得力,如鹰上腾。否则,很难胜过复杂的宣教境况和来自教会内、外的伤害。

同时要深怀谦卑的心,宣教是将真理籍着当时的文化表现出来。神普遍的恩典也在各族各方。当谦卑地学习了解宣教地的文化和时代处境,思考应对民族感与政zh i化的冲突。要尽我们所能地跟别人学,找出适合当地人的宣教方式。为此,我们要超过记者、医生那样的认真仔细地观察,抓住特征。参加他们的婚礼、葬礼、生活等,观察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变做了什么样的人。慢慢地被接纳,让对方认同,这是“道成肉身”的开始。也就是说先观察他们的行为,然后找出行为后的价值观,他们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该做的。再从价值观来看他们的信念或信仰——他们认为究竟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继而从信念进入他们的世界观,包括宇宙观、时间观。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离开自己民族的优越感,不要从自我民族中心来看。

在宣教工作的进行中,一定会面对宣教和文化的冲突问题。既不能全面排斥,强力要求当地无条件接受。也不能照单全收,以迁就迎合来打福音的折扣。较好的方式是选择性接收和更新性处理。就如宣教学家希伯指出的“批判式处境化”,步骤包括:A、文化的解析。也就是将文化的符号及意义,仪式与功能加以诠释。B、圣经的诠释。这要从圣经作者的时代背景、字义、文法中去解析,以找出作者原意。C、批判式的回应。也就是由圣经所得的新亮光,去重新评估自己的文化。D、处境化的应用。将基督教的内涵,以适合当地文化与处境的新形式或新符号表现出来,也有可能以原有的符号系统,经由新的诠释,赋予基督信仰的意义。用极具创意的作法,既然福音信息不受损伤,又自然而然地被接受广传。

另外,在当今越来越全球化的背景下,宣教要懂得“法律法规知识”,尽量采用“NGO运作模式”。有效地带领当地人一同敬拜,建立教会,并逐渐让兴起的本地教会自传、自养、自治。在神与教会的灵里相交,充满盼望和力量地践行大使命和彼此相爱的命令并且我们当时时警醒谨守,撒旦也在新的时期、在新的宣教地,兴起各样的迷惑和拦阻,求主让我们更加认识神,行在神的旨意,为“万民都必跪拜、万口都必赞美”独一真神这样美好的异象而奔走前面的道路。

参考书目:

1、《更新变化的宣教——宣教神学的典范变迁》,DavidJ.Bosch着。


2、《普世宣教运动面面观》,Talons.winter/Stevenc.hawthorne/陈惠文。


3、《宣教披荆斩棘史》,Dr.RuthA.Tucke(禢嘉路得)着。


4、《祂将一切都更新了——圣经神学新探》,徐明富着。


5、《宣教神学的圣经基础》,贾礼荣着。


6、《福临中华》,梁家麟着。


7、《华人宣教心视野》,江荣义着。


8、孔老师《宣教学》的课程笔记。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