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新约综览之第十七章

日期:2016-10-27作者:

第十七章  有组织的教会:教牧书信

背景
  由使徒行传的结束,直到第一世纪的末期。其间有关教会的命运,缺漏连续性的历史记载。有关这时期的情形,我们除了从早期教父的着作得以略窥一二之外,只有正典中个别的书卷提供了一些资料。然而,由于这些作品的写作日期和地点难以确定,使问题更加困难,我们几乎无法得到这时期的一幅完整图画。
  保罗被囚以后,一般的情形有一个很明显的转变。保罗本身便有了变化,因为,正如腓立比书所指出的(腓三12),保罗虽然极不愿放弃他蒙召的工作,时间却不容许他继续做下去。在腓利门书中,他不但称自己为「我这有年纪的保罗」(门9),而且又暗示自己离死期并不远(腓一20一21)。他渐渐地须要依靠较年青同工们的帮助;因为仍有自由,也比他容易继续传道的工作。
  提摩太前书、提多书、和提摩太后书。通常称为教牧书信,是保罗这时期的作品。有人曾怀疑这几卷书信是否出自保罗的手笔,因为他们在用词、风格和内容上,均与保罗其他的作品有很多的分别。可是这几卷书至今仍沿用保罗之名,而且它们与目前所知的保罗生平有相当深的关系,足以使我们接受它们的真确性。保罗的用词和风格,是可以随着年纪和环境而改变的。其实,在他的监狱书信和旅行书信之间,也有很明显的差异,故教牧书信与其他书信之间若有所不同也是不足为奇的。
  这些书信所提有关保罗传记的资料,似乎表示保罗在君王前第一次受审后被释放,而且在一段短时间里,他还可以自由传道。他原计划把外邦教会的奉献留在耶路撒冷,赶往西方去坚立罗马的教会,再往西班牙。但是,由于他被囚禁了,至少有四年之久他不能依计划行事。最后巩固的时期仗六十年至一百年他还是被释放了。教牧书信提及保罗的行动之处,与使徒行传中的记载无关联,两者甚至在某些细节上并不相符。我们由此得到了一个无可避免的推论,即这三卷书信是后来保罗再度旅行之时所写的。
  至于教牧书信与监狱书信在时间上的关系,可以从它们所提保罗的同伴的名单中清楚得知。教牧书信所提到的人,许多与监狱书信所提到的完全相同,但根据他们活动的地方推测,可看出他们已不在保罗的身边了。例如:根据教牧书信,保罗去马其顿时,提摩太留在以弗所(提前一3);但是根据使徒行传保罗最后一次是从马其顿往亚西亚时途经以弗所(徒廿4一6),而且提摩太也没有留在那里。其后,底马离开了保罗(提后四10);而监狱书信却把它包括在罗马的同伴之中(门24)。再者,提多被留在革哩底(多一5),然后往挞马太(提后四10);但,在使徒行传所记载的旅程中,保罗并没有去过革哩底,而后来他往罗马而途经该地时,也没有带提多同行。此外,马可已经在亚西亚(提后四11),而保罗在一封亚西亚书信中却推荐他(西四10)。同时,根据教牧书信路加仍与保罗在一起(提后四11)。推基古被打发往以弗所(四12)。保罗自己也去过以弗所(提前一3)、革哩底(多一5)、尼哥波立(三12)、哥林多(提后四20)、米利都(四20)、和特罗亚(四13),后居于罗马(一17)。当时他被下在监里(一16),知道离世之期不远(四6一7)。总之,整个的情势,已大异于监狱书信中所描述的。
  教牧书信本身所提的事,似乎也有时间上的差距。根据提摩太前书的描写,保罗正在旅程中,且十分活跃,不断地教导他年青的副官,有关牧养的职责。提多书所描绘的情形亦大致相同。然而,提摩太后书却显然是个终点,因保罗确信他活不过冬天了(提后四21)。他初次受审时,在无人为其申辩下,顺利结束(四17),然而,控告他的人却愈来愈凶狠(四14),被定罪和死刑不过是迟早的问题。尼禄(Nero)的性情极难捉摸,由他获恩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
  教牧书信自成一格,倘若用词和风格能作为估计其间关系的标准,那么,这几卷书信一定是出于同一作者之手笔,且是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下写成的。因此,这些书信可用来判断基督教纪元中,七十年代之教会的情况。
 
提摩太前书

  保罗向罗马皇帝上诉后,于主后六十或六十一年被释放,他又继续传起道来。他被释后有机会再次探访亚西亚各教会,这与他原先计划相违(徒廿38)。那时教会中有些叛教的事,因为保罗教导提摩太嘱咐那几个人,不可传异教,也不可听从荒谬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提前一3一4)。那些人想要作教法师,却对律法的奥秘一无经历,也未受过教导(一7)。除了这些在知识上混乱的人,还有一些道德败坏的人,例如许米乃(Hymenaeus)及和亚历山大(一20),他们都受了严厉的责罚。虚浮无益的辩论(一6),和属灵生命的崩溃亦接踵而来。
  这时教会的组织较前繁复。圣职已固定了下来,而且有些人寻求圣职是为了求名,所以圣职的主要目的成为威望的建立,而非实际的作用。再者,监督、执事、长老等名称都被提及,也许其中第一类和第三类属于同职。此外,教会支持的寡妇都「记在册子上」,他们负担起社会服务的一些责任(五9)。而且,教会的聚会已有些固定的形式:举起手来祷告(二8)、妇女们的沉静顺服(二11)、宣读、劝勉、教导(四13),藉按手而赐恩赐(四14)。当教会中有了第二代和第三代信徒时,教会的神学渐渐地被视为当然,而下以为重要了。许多人为了不同的看法而纷争辩论:异端的危险亦逐渐迫切。

提摩太的生平
  提摩太这个人是十分有趣的研究对象。他生于路司得,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犹太人。他在犹太教信仰中长大,自幼便学习圣经。保罗在第二次旅程中拣选他为随员(徒十六1一3),从此提摩太便追随左右。在马其顿和亚该亚的传福音工作上,他都有份。他也帮助保罗在以弗所三年的传道,因此,他对以弗所十分熟悉,亦深知该地教会的需要。他是被差往耶路撒冷的一员(廿4),可能一路与保罗同行。保罗第一次被囚时,提摩太也在罗马,因为他的名字在歌罗西书(一1)和腓利门(门1)的卷首语中出现。保罗被释以后,他与保罗同行。然后留在以弗所,以处理该处的纷争,保罗则继续探访马其顿的各教会。保罗晚年时,提摩太到罗马与他相会(提后四11一21),他本人亦受囹圄之苦(来十三23),后来被释放了。提摩太很可靠但缺乏冲劲。他给人一个不大成熟的印象,虽然保罗指派他任以弗所的牧者时,他至少已有三十岁了(提前四12)。他生性胆怯(提后一6一7),并有胃疾(提前五23)。
  那些写给提摩太的书信,目的是要鼓励他并坚固他的信心,使他能肩负起保罗遗下的艰巨的使命。

大纲

  提摩太前书:给一位青年传道者的劝告
  1.  问安 一1一2
  2.  引言 一3一17
  3.  以弗所的紧急状况 一3一11
  保罗的经历 一18一四5
  工作的交托 二1一8
  妇女的崇拜 二9一15
  监督的职份 三8一13
  插句 三14一16
  离弃真道 四1 一5
4.个人的劝告 四6一六19
  个人的德行 四6一16
  与团体的关系 五1一六 2
  寡妇  五1 一16
  长老  五17一19
  退后者  五20一25
  在轭下为仆者  六1一 2
  传异教者  六3一8
  贪财者  六9一10
  个人的见证  六11一16
  钱财的运用  六17一19
  5.结语  六20-21

内容
  要为这卷书写出完整的大纲相当困难,因它的文体是语体式,且语气十分个人化。其中有些句子,似乎与上下文无关,例如五23所插入的「再不要照常喝水」这句话。这好像我们平日闲谈中所用的话,想到便说出来,并未打算落笔成文。引言(一3一17)略述保罗之所以留提摩太在以弗所的紧急情况。他以自己的经历提醒提摩太,当做蒙召作传道的一种型态。他多次提醒提摩太这呼召的责任(一18;四6,12,16;五21  ;六11一20),好像是要使提摩太不致逃避这艰巨的使命。在交托工作一段,保罗以「我将这命令交托你……」(一18)开始,提到教会内重要的组织问题。整体的属灵生活、圣职、教义上等问题都一一提及,也提出教牧行政措施的纲领。在个人的劝告一项中(四6-六19),保保列出传道人与他传道事工的关系,以及传道人与会众中各种人的关系,指点提摩太该如何对待每一种人。保罗最后要提摩太做「属神的人」,这呼吁本身是一个杰作;而保罗所用的四个命令语气的动词一一一「逃避」、「追求」、「打仗」和「持守」(六11,12,14),也描绘出传道人私人生活的特质。

 

提多书

背景
  按时间而言,提多书写于提摩太前书之后。保罗离开了以弗所以后,便往马其顿,也许从那里就直接到了革哩底。从前他往罗马时曾经过此地,这一次,他逗留了一段时间,然后把提多留下,来完成建立教会的使命,以及纠正教会中的错误。我们不清楚保罗是否感到他离世的日子近了,也不知道他是否想回到以弗所,因为他说打算要差推基古往革哩底(多三12)。他最终的目的地是尼哥波立(可能在犹佩路斯Epirus),他预备在该处过冬。
  革哩底的情形令人气馁。教会没有组织,信徒在行为上又相当轻率。倘若第二章的告诫表明了他们的需要,则可见该处的男子放纵而轻率,老年妇女好说谗言,又嗜酒如命,少年妇人则怠惰、又欠谨守。也许革哩底人对恩典的福音有了错误的印象,以为因信得救与勤劳及伦理生活无关。
  在这卷短信中,勉励信徒有好行为的话竟达六次之多(一16;二7,14;三 1,8,14)。虽然保罗说明我们不能因所行的义而得救恩(三5),但是他亦同时强调信徒应当竭力行善。
  革哩底人因顺着情欲行事,引致一连串道德上的松弛,终而造成混乱(一12,13)。另一个引起混乱的因素,是为了犹太寓言及诫命而引起的争论,鼓吹这种寓言及诫命的是犹太派的人(一10),他们行事与神相背(一16)、不服约束(一10)、败坏人(一11)、而且贪不义之财(一11)。这些教师与搅乱加拉太的人不同,加拉太人的错误是在于过份重视严谨的律法,这些人却错在道德上的悖谬。两种人在这卷书中都受到责备。
  提摩太前书和提多书都是为协助教会的新手处理棘手的教会问题而写的。提多书的收信人是提多,他与保罗认识已有十五年以上,他是安提阿教会早期的外邦信徒,可是他的见证非常有力,因此保罗和巴拿巴同上耶路撒冷开会时,曾带了提多同去,作为未受割礼的外邦信徒的见证(加二1,3)。保罗第三次旅程中必定有提多同行,因为在哥林多教会叛变的困苦日子中,提多做了保罗的特使,并且成功的把他们带回到悔改和忠心的道路之中(林后七6一16)。他在马其顿各处旅行,帮助保罗收集捐赀,并得到衷心的称赞(八16,19,23)。使徒行传廿5中的我们可能包括了提多,不过,他的名字再没有在使徒行传出现。新约中最后一次提及他时是说他已往挞马太(提后四10)。提多似乎比提摩太有较强的性格,且较善于应付反对的人。

大纲
提多书:纯正的教训
l.  问安:纯正教训的来源  一1一4
2. 以纯正的教训治理 一5一16
  长老的设立  一5一9
  传异教者的揭发  一10一16
3.传扬纯正的教训 二1一15
  应用  二l-10
  对老年人
  对老年妇人
  对少年妇人
  对少年人
  对自己本身
  对仆人
原则 二11-15
4.以纯正的教训劝导人  三1一11
5. 结语 三12一15

内容
  提多书的内容大致与提摩太相近,唯一不同点即在于它强调信条的成形,其中有两段,是整本新约圣经中保罗讲得最近乎信条的话(二11~14;三4一7)。现在将这两段的要点分别列于下:
  1.神的位格(二11,三6)
  2.他的慈爱以及恩典的特质(二11,三4)
  3. 救主之称(一10,三4)
  4. 基督的拯救(二13,三6)
  5.圣灵(三5)
  6.含有神三位一体教义的暗示(三5一6)
  7.基督的神性(二13)
  8.基督的代赎(二14)
  9. 救恩的普及性(二11)
  10. 靠恩典得救,不是靠行为(三5)
  11.圣灵的进入(三5)
  12. 因信称义(三7)
  13. 他的子民得以成圣或洁静(二14)
  14. 离弃罪恶(二12)
  15. 承受永生(三7)
  16. 基督再临(二13)
  上述各点是新约圣经神学的摘要。
  当教会逐渐进入有组织的阶段时,提多书把教会中有关教义的教训做了一个很好的归纳,虽然该信是写给一位宣教的开路先锋,但他所代表的教会已经过了开拓时期,且有了固定的行政及信仰。「纯正」一词暗示已有一套众人公认的教条为标准,而正确的生活及教导必须与它一致。
 
提摩太后书
背景
  保罗是否如愿去了西班牙,我们无从知晓。罗马的革利免(主后九十五年),在他的信中提及保罗「……向全世界传扬公义。当他到达西方的边界时,又在众王之前做见证……」。如果当时革利免是在罗马写这信,那他把罗马当作是「西方的边界」则是一件怪事,正如一个居住在芝加哥的人把那城当作是美国西方边界般的不台理。革利免并没有提到西班牙,可能这只是他按照保罗的意愿而推测保罗已如愿以偿了。能知道保罗是否真在该处传过教是很有趣的,而北非和不列颠早期的教会,是否也是由他所领归主的信徒所建立的,也是同样有趣的故事。
  因此,保罗在这时期往西班牙之事纯粹是猜测的,而西班牙在保罗行程的地图上出现最多也只是个可能性而已。如果保罗的旅程果真按照教牧书信所示的路线而走,那么他就会在哥林多停留过(四20),且在以拉都(Erastus)那儿停了下来,然后他又往米利都,特罗非摩(Trophimus),因在那儿病了,所以也留了下来,然后他又在特罗亚停留(四13)。文中并没有详述他的行程。以弗所他没有去过,只打发了推基古前往。
  保罗一定是突然被捕而被解往罗马,以至他的计划未能完成。他留在特罗亚的书卷原来可能打算以后才拿的,但他再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不能肯定,他被捕的地点,可能是特罗亚,亦可能是尼哥波立。
  保罗被捕的原因亦不能确定。倘若提后四14所提的铜匠亚历山大与徒十九33之亚历山大同属一人,我们可以推想他是一位犹太的冶金匠,而他与保罗不和是基于两个原因:那就是保罗传讲外邦人可获得自由的恩典,以及保罗强烈的攻击异教,以至以弗所制造神位的生意一落千丈。以弗所的情势一度曾相当严重。保罗在林后一8中说到「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在徒廿19他又提到那儿有「犹太人的谋害」。可能亚力山大是因为保罗逃离了以弗所,又因他和同僚的生意大受影响,以至使他怀恨在心,把保罗交给罗马的首长,甚至判了罪。提摩太也是认识亚历山大的,而保罗劝告提摩太防备他,暗示他也在提摩太居住的地方工作,可能那个地方就是以弗所。
  从教牧书信整个的语气看来,当时的教会是一个奋力为生命而搏斗的教会,他们所遭受的抵挡,是来自挫败中之犹太教的毒害与嫉妒,和衰落中之异教的腐败与漠不关心。保罗代表了先一代的传教先锋,将责任委托给年轻而有活力的助手,其中一些是配作承继人的,如提多和提摩太;另外一些则是怯懦的,如底马(提后四10)。提摩太后书是保罗离世前,给他的助手和朋友们的最后一个音讯。

大纲
  提摩太后书:告别的信息
  1.  问安  一1~2
  2.  牧者的榜样  一3一三17
  过去的先例  一3一18
  现在的问题  二1一26
  个人的生活  二1一13
  公共关系  二14一26
  将来的指望  三1一17
  背道的危险 三1一9
  信心的保守 三10一17
  3. 最后的嘱咐  四1一8
  4. 结语  四9一22

  这最后一卷书信,交织着个人的感情与行政之策略、回忆与教训,也交织着忧愁与信心,该信的主要目的是坚固提摩太,使他能肩负保罗快要放手的艰巨工作。他为提摩太立下牧者的榜样,方法是先提醒提摩太他自己个人的经历,再把提摩太包括在里面:「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乃是接着他的旨意和恩典。」(提后一9)既有这样的呼召,保罗更劝告提摩太以一个赴战兵士的心志来处理自己的问题(二3),应当信靠他的将军会为他计划战事,又要在岗位上全心全意,毫无怨言地随时尽忠效劳。无论在个人的生活或是公共关系上,他都应当是主的仆人,不要争论,而要常常准备。帮助所有的人认识上帝的真理。
  有关末世的图画,正如提前四1一3所记载的,是一段预言,论述教会所会遇到的情形。保罗为此邪恶的侵入所开的解毒药方,是圣经的知识,「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后三15)。
最后的嘱咐(四1一6)是上佳的句子,每位有心事奉主的人都应当仔细的研读。

评估
  欲了解开拓时期至伊格那丢书信中所描绘之有组织的教会之间那一段过渡时期的教会生活,教牧书信是现存最有价值的资料。其中所记载的两种趋势特别值得我们留意。
  其一,异端的增长较为明显。从保罗所有的书信中,都可看到违反真理和悖逆教义之事。加拉太书攻击律法,哥林多前书提出有些人不相信身体的复活,歌罗西书则反映出某些哲学风气的侵入。不过,这些都是个别事件,且限于局部地区;犹太派的趋势虽可能是例外,然而它的性质及强度亦因地域之差别而有所不同。教牧书信中这些错误也同样的出现,但他们比以前更利害,成为年青一辈的传道人必需面对的威胁。
  由于这种威胁的存在,教牧书信比其他早期的作品更加强调定型的教义。提多书中特别的教义套语,是叫人「常常守着」「纯正话语的规模」之教训(提后一13),以及常常出现教条形式的句子(提前一15,二3一5,三16,四10  ;提后一10,二8,三16),这些都使读者感到教牧书信,是写给一个正开始试用明确字汇来表达信仰的教会。这类教条式的语句极为普遍,因为「这话是可信的」一语常用来引介教条式的语句,是教会中宣道时常用的口语(提前一15;三1,四9:提后二11;多三8)。此外,「纯正的道理」一词亦出现多次(提前一10,六3;提后一13,四3;多一9,二1 ,二8)。「纯正」一辞意即「健康的」它不但指正确的原则,也指正确的行为。圣经中的信条与生活总是不能分离的。
  虽然教会开始自觉应有所组织(提前三15),但它并未成为一个层次固定,或机械化的组织。属灵的活力和行为较诸仪式和政策来得更重要,同时宣教的动机仍然炽烈。虽然BP和异端已渐萌芽,然而教会仍然快速地增长。

上一篇:提摩太后书概论

下一篇:约翰三书概论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