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新约综览之第十六章

日期:2016-10-27作者:

第十六章  保罗的被囚

使徒行传21:17至28:31

  使徒行传的末段,主要是叙述保罗的被囚,受审和往罗马的旅程,这记载好像是「低潮」。差不多全书的四分之一,都是记载这些似乎与教会的教义和宣教发展无关的事情。它并没有说明教会怎样扩展至罗马和西班牙,只述及保罗被囚在他自己租的房子里;而且也没有提及他在皇帝面前受审的经过,或是被判无罪释放后的宣教情况。这故事结束得很突然,一般来说,这样的结局是很令人不满意的。
  关于这一默的解释,我们可以假设作者是就他所知而写的。若果他企图使提阿非罗了解最近的情况,他当然希望尽快的通知他:同时,当他说完了保罗工作的最近发展情况,他实在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路加特别着重叙述保罗被囚的经过,这可能表示他亲眼目睹这一切事情的发生,故能很自由又很完整的记载下来。但可能还有一个更充分的理由。基督教已经渐渐的脱离犹太教,在民众锐利的眼光中,它的独立性渐趋明显。而罗马政府对它的看法足以影响它的将来,因为若罗马政府视之为一个危险的革命运动,则会立即采取镇压手段。这封信是写给提阿非罗的,他可能是罗马的官员;而路加则希望向他表明基督教并没有什么政治色彩,而它与罗马执政者的关系一向都是很友善的。一切的迫害都是来自犹太人,他们迫害基督徒的理由,是宗教性而非政治性的。譬如他们在腓立比控告基督教是摧毁罗马政权(徒十六20一21)。这完全是虚构的。此外,使徒行传这几章是具有极大的传记性和神学性的价值,因它较使徒行传的其他部分更能透露保罗的内心思想和他的教训。

耶路撒冷
  保罗抵达耶路撒冷后,立即在耶路撒冷的教会内引起冲突,无论他保罗在这时期所写成的书信,证明教会的发展并没有因他的被囚而受到了拦阻;这些书信较他早期的作品更充实、更具教导性(可能罗马书例外)。这些监狱书信一般而言比较着重普遍性的教导,而较少像稍早的旅行书信般的着重个别问题。从这组书信里,我们可以看到教会不只是一群信徒开始聚集在一起,热心但却不肯定,面对着困难感到疑惑,或在组织上极为散漫,而是迅速的在成长中。书信有些迹象好像显示出第二代基督徒已开始出现,而他们的问题是在于自满,而非混乱。他们已经学习了信仰的基本要素,但却需要接受更深的教导,籍此得以启迪和坚固。保罗虽然因被囚而改变了他的计划,但他的使命感并没有改变,同时也相信神的目的是要差遣他到罗马。当保罗在耶路撒冷,刚在公会面前受盘问后,有异象对他说:「放心吧,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廿三11)这应许后来在他沉船遇难期间再次向他显明。当时,神的天使对他说:「保罗,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该撒面前。」(廿七24)保罗的答覆正好表明他的特性:「我信神。」(廿七25)所以,在这整段期间里都显明了神怎样在保罗的福音事工上慢慢的但却明确的引领着他。
  在申辩中,保罗屡次提及基督的复活,因此我们亦能看出保罗所传的信息的发展情况。虽然在这一段保罗所讲的是比较属于护教性质,而非教导性,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在保罗的思想中,复活的道理已占最中心的地位了。他在公会面前辩护的时候,他说:「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问,是为盼望死人复活。」(廿三6)他在腓斯都面前受审,说到他所属的「宗派」之信仰时,他说「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廿四15)虽然罗马省长非斯都称不上有神学头脑,但他介绍保罗给亚基帕时,也宣称犹太人「有几样辩论为他们自己敬鬼神的事,又为一个名叫耶稣,是已经死了,保罗却说他是活着的」(廿五19)。亚基帕请保罗为自己申辩,他答覆说:「神叫死人复活,你们为什么看作不可信的呢?」(廿六8)随后便叙述他自己信主的经过,证明这是那复活基督的作为,保罗更公开宣告说他的信息是根据先知所预言的:「就是基督必须受害,并且因从死里复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传给百姓和外邦人」(廿六23)。
  当然,在保罗所有的书信中,从开始就非常着重复活的信息(加上1:帖前一10,四14:林前十五1一8;林后五15;罗一4)。在罗马书第七和第八章,他开始引伸这复活的信息对信徒的意义。但复活在一个基督徒的道德和属灵生命上的意义和要求,则至歌罗西书和以弗所书才加以清楚说明。可能保罗在被囚的期间内,因被迫退隐,以致能够更深入的默想这个已经颇为熟悉的真理,并且有系统地详述复活在基督徒生命中的效果。
 
监狱书信

  腓立比书,歌罗西书、以弗所书和腓利门书这四封监狱书信是主后五十六或五十七年至主后六十至六十一年这段期间的作品。这些书信有几个问题需要鉴定。譬如:它们是在该撒利亚写成,抑或是在罗马写成的?它们是否完全出于保罗手笔?它们又是寄往何处?
  它们无疑都是保罗被囚禁这段期间写成的,因为所有这四封书信都提及保罗的捆锁(腓一12一13;弗三1,四1,六20;西一24;门1)。依传统所说,这些作品都是在罗马写成的,这说法可能正确。因为文中有提及该撒的家(腓四22)和御营军(一13)。这些都可能是指罗马而言,而非指该撒利亚。此外,那时他似乎是住在交通中枢地,以致他的朋友能随时往来,毫无阻隔。这些也似乎是罗马城的特征,而非该撒利亚。
  最近几年,有人提出以弗所书的真伪问题。顾斯庇及其他人都以为作者便是冤集和编辑保罗书信的人,他编集后写以弗所书为序言。然而,这封信是署上保罗的名字,而且信中所提及的个人资料都是与保罗生平所知的事实相符。此外,它与歌罗西书极其相似,这可能是因为两封书信是先后同时写成的,因此中心思想也比较相近。就外证方面而言,实在缺乏有力的证据,证明以弗所书并非保罗写的;至于顾斯庇所引用的内证,是可以有几个解释的。很可能以弗所书是一封普遍传阅的信,并不单是写给以弗所教会,而是写给亚西亚一带的教会:这是保罗在未囚禁前最后传道的工场。在一些古卷里,并没有一章一节「在以弗所」等字。我们会奇怪为什么保罗写信给他那曾服事了三年的教会,竟然在信中没有向什么人问安;除非是因为他想普遍地写给众教会。此外,信中并没有涉及一个地方教会的特别问题,而只注重广泛的教导。更证实这种想法。若果这是一封写给亚西亚众教会的传递书信,无疑的其中一份必会寄至以弗所。由于以弗所是该省最大的教会,它所拥有的一份自然是比较容易得到,也是最常复写的。至于其他监狱书信所寄发的目的地,在信中已经清楚的说明,同时也从来没有成为辩论的题目。
 
腓利门书

背  景
  腓利门书与歌罗西书、以弗所书是同时和同一环境下写成的。阿尼西母(Onesimus),是腓利门的奴仆;腓利门是歌罗西的一个商人。阿尼西母盗取了他主人的财富潜逃,后来到了罗马,混在此人城市的人堆中。他偶然遇上了保罗,并且归信了主(门10)。
  保罗深觉需要纠正阿尼西母的过犯,于是便写了这封简短的书函给他的主人,请他再接纳和赦免阿尼西母。保罗还愿意偿还阿尼西母所亏负的(18一19)。他还说希望能很快便被释放,然后计划再探访各教会。

内容及大纲
  虽然这封信是很私人性,而不是神学性,但在整本新约圣经里,它是一幅有关饶恕的最美丽图书。以下的纲要已能充分地说明其内容:
 
  腓利门书:一幅基督徒饶恕的图画
  1.问安:家庭 1一3
  2.团契 4一7
  3.恩惠 8一20
  4.告别 21一25

评  估
  从这封信里,我们可以找到赦兔(饶恕)的所有要素:罪咎(11,18)、怜悯(10)、代求(10,18一19),代替(18,19)重得欢心(15),擢升至一种新的关系(16)。保罗代阿尼西母求赦免,正是神赦罪的各种写照。这是一课祷告的实际教训,「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别人的债。」
 
以弗所书

背  景
  保罗既写信回亚西亚给腓利门,便藉此机会把其他的书信也一拼送去。送往以弗所教会并由此传递至各地的以弗所书和直接写给歌罗西教会的歌罗西书,都是在主后六十至六十一年写成的。负责传递这些书信的是推基古(Tychicus),并有阿尼西母随行(弗六21:西四7一9)。当时,与保罗在一起的有他曾被差往耶路撒冷的亚里达古(徒廿4),亚西亚人以巴弗(Epaphras),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马可在这时候也到了保罗那里,而且显然是准备往亚西亚去(西四10),因为保罗吩咐他往歌罗西去。此外,还有一位犹太同工耶数(Jesus),又称为犹士都(Jesus  Justus)的,但他的身份不明。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都提及这些人,证明两封信约同时写成。
  在许多教会创立,保罗有机会默想这刚产生的新组织之意义后,以弗所书才写成。新约圣经中,惟有以弗所书所说的「教会」是指普世的教会而非地方教会。保罗写这封书信,目的是通知外邦人他们新的呼召:并揭露在基督奥秘的身体里,并不分犹太人和外邦人,被捆锁的或自由的。

内  容
  整卷以弗所书只有一个主题,就是教会。这封书信并不是写给那些刚接受基督信仰的信徒,而是写给那些在属灵经验上稍有成长,而又希望继续得着更丰盛的知识和生命的信徒。有些主题屡次重现在这卷书中。神创立教会至上的目的,遍布书信的前半段(一4,5,9,11,13,20;二4, 6,10;三11)。在其中,保罗深入的解释神救赎的计划。在后半段述及信徒的行为时,保罗特别注重「行」这个字(四1,17;五1,8,15),用以描写一个信徒行为的典范,并以此对照他从前属世的行为(二1)。基督徒活动的范围是在天上(一3, 10,20;二6;三10;六12),这是指属灵方面,而非指地理上的位置。教会生命的动力是圣灵,他是那些已接受基督者的印记(一13),是与神相交的工具(二18),是真理启示的源头(三5),是普世能力的奥秘(三16),是合一的力量(四3一4),是思想和言语的领导者(四30),是喜乐的源头,并争战的军装(六17)。下列以弗所书的分段,是顺序而有系统的。它带领一个基督徒,先认识他的蒙救赎是在乎那三位一体的神的思想和工作,然后论到如何将救恩实际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大  纲
  以弗所书:致教会的一封信
  1 引言  一11一2
  2.  教会的成立  一3一14
  由于圣父  一3一 6
  在圣子里  一 6一12
  籍着圣灵  一13一14
  3.教会的意识:一个祷告 一15一23
  被召的指望
  在圣徒中得基业
  浩大的能力
  基督的领导
  4.教会的创造  二1一10
  材料:从悖逆之子而来
  方法:藉着恩典
  目的:作善工
  5.  教会的和谐  二11一22
  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里联合
  6.教会的呼召 三1一21
  启示神的智慧 三1一13
  经历神的丰盛:一个祷告 三14一21
  7.教会的行为  四1一六9
  它的事工:在合一里分工 四1一16
  它的道德标准 四17一五 14
  它对世界共同的行为 五l5一21
  它的家庭标准 五22一六9
  8.教会的争战 六10一20
  9.结论 六21一24

评  估
  若说罗马书是保罗在第一次探访众教会时的典型教导,以弗所书便可说是表现出他「研经聚会之技巧」。它大部份的资料都出现在其他书信里,以弗所书的神学或伦理思想少有新奇之处。然而,他却能把这些复杂的思想组合成一幅新的图画——教会;这教会是犹太人和外邦人所组成的有机体,它拥有自己各样的标准,并参与属灵的争战。它的目标是:「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四13)
 
歌罗西书

背 景
  歌罗西书与以弗所书是极相似的。甚至有些怀疑以弗所书是出于保罗手笔的人、更断言以弗所书只是歌罗西书的抄本加上附注而已。歌罗西位于亚西亚内陆的一条山脊上,眺望着利锐河(Lycus  River)河谷,距离希拉波立(Hierapolis)和老底嘉(Laodicea)二城不远。主前五世纪的波希战争中,歌罗西的地位颇为重要;但随着希拉波立和老底嘉的兴起,它的贸易情况日渐衰落。歌罗西山麓的牧羊人所产的光泽黑色羊毛,曾一度极享盛名。在保罗时代,虽然仍是一个颇大的城市,但已是相当衰微了。
  保罗可能没有访问过歌罗西或是邻近的城市,因为他说他们并没有亲眼见过他的面(西二1)。相信必是在保罗逗留亚西亚期间,提摩太和以巴弗(一7)把福音传到那里:因为当保罗在以弗所传道的时候,他们正巡回各地传道。
  保罗写这封信,是针对歌罗西教会的异端。异端的兴起,与这城市的特殊位置极有关系。歌罗西是位于往东方的贸易路线上,沿着这通路,有不少东方商品和东方宗教输入罗马。而那些歌罗西人都是弗吕家的外邦人(一27),他们先前信奉的宗教是极神秘而又感情化的。他们追求得着神的丰盛;有人在他们中间教导一种哲学,应许给他们关于神奥秘的知识,他们便为之而颠倒。在他们的教义中,有「自表谦卑,苦待己身」(二18,20一23);敬拜天使,以为他们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二18),禁戒某种食物或饮料,并且遵守月朔或节期(二16)。很可能在这些教训中,还有着一些犹太律法主义的格调:这是由于他们与居住在小亚细亚的犹太人接触所致。保罗提到礼仪主义(二11),并说明这些礼仪和节期只不过是后事的影儿(二17),这些论调似乎是针对犹太教,而不是针对异教的。因此,歌罗西的异端与加拉太的异端同出一辙。其分别是前者针对基督本身,而非辩论籍恩典得救抑或藉善工得救的问题。
  保罗并没有以长篇大论驳倒此异端,他只是积极地把基督这个人表现出来。保罗指出所有的哲学,属灵的能力,遵守仪节或是规条,都不能与那超越的基督相比。

内 容
  歌罗西书一14一22是全书最突出的一段,这是保罗的基督论。奇怪的是它并非独立的一段,而是保罗在一9开始之祷告的一部分。他首先解释了「他爱子」这一句(一13),然后继续描述基督的神性,最后便以「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这一句总结一切(二9)。无论是创造,救赎,在教会中,和在个人的生命中,基督必定是居首位。
  歌罗西书多论及救赎。在基督里罪得赦免(一14),藉着基督的血,人得以与神和好(一20一22)。S字J更除掉了从律法而来的捆绑(二14)。
  此外,歌罗西书还教导我们,如何把基督的死和复活应用在自己身上。「你们若是与基督同死,为什么还服从那……规条呢?……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二20,三1)

大 纲
  歌罗西书:「超越」的基督
  1问安  一1~2
  2.基督在个人关系上的超越性  一3一二7
  在个人的接触上  一3一8
  在个人的表现上  一9一23
  在个人的目的上  一24一二7
  3.基督在教义上的超越性  二8一三4
  基督与虚假的哲学  二8一15
  基督与虚假的崇拜  二16一 19
  基督与虚假的禁欲主义  二20一三4
  4.基督在道德上的超越性 三5一四6
  消极的「除掉……」  三5一11
  积极的「穿上……」  三12一17
  在家庭中的关系  三18一四1
  一般情形  四2一6
  5. 结论一一一个人的问安  四7一18

评 估
  歌罗西书的写成,是在于针对那些高举奥秘、秘密知识和智慧的「厌世」理智主义者,因他们以一些虚假的哲学,取代基督的地位。保罗表明在基督里神已经完全被彰显了(一15),神一切的丰盛都在他里面(一19),并且还隐藏一切知识和智慧的宝藏(二3)。此外,保罗还强调基督徒的理智标准是与他生活上道德要求有密切关系的。「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三2)保罗用「所以」这连接词继续讲述本书的实践部分(三5一四6),说知识和行为关系密切。保罗并非只知讲一些空泛的理论。在他看来,福音能带来明显的伦理果效。
 
腓立比书

背  景
  在保罗的书信中,除了写给个人的书信外,腓立比书可以说是最个人性的了。在圣经中,腓立比书只占了四章,但却出现了不下于一百次「我」这个代名词。保罗并非要夸耀自己,也不是如哥林多后书一样为自己的事辩护。腓立比教会一向都是忠于保罗的,因此他便不拘束地诉说他自己的苦难及属灵的野心。
  实际上写信的日期与保罗、西拉和路加第一次进入腓立比时,已经相隔十年了。一开始,他们就对保罗的信息起了反应。这个教会有很多妇女,她们可能都是吕底亚的朋友,吕底亚曾与保罗在福音工作上同工(腓四3)。但是,也有友阿爹(Euodia)和循都基(Syntyche)等,彼此并不能同心(四2)。当保罗开始在马其顿传道的时候,教会是支持他的;但当保罗离开较远后,他们对保罗就没有多大帮助。保罗在耶路撒冷遭受到的困境,并后来在罗马被囚禁的消息,激起了他们对保罗的关心与同情(四10一14),并且再次供给他的需要。他们的使者以巴弗提(Epaphroditus)带了他们的礼物给保罗:但后来却病倒了。保罗认为他病愈是因神答应了他的祷告(二25一27),并且遣派他携同他所写的信回腓立比(二28一29)。他还说以巴弗提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带礼物给他;但却没有说明究竟这危险是什么。或许他是在旅途中染上了传染病症:也可能是因为他与一个政治嫌疑犯接触而引起别人怀疑。
  腓立比书的日期尚未能确定,但我们可以合理地相信是保罗在罗马两年间之末期写成的。莱特佛特以为本书比写给亚西亚教会的书信更早,因为它的文字接近昔日在旅途中所写的。然而,单从文字的相似来断定写作日期,是不足够的。因为任何一位作者并不只会为了事之增长而改变风格和字汇,亦可以随着环境的需要而改变风格。但正如莱特佛特指出,腓立比书无论在用字或是在风格方面,的确是比较接近罗马书,而不是与以弗所书或歌罗西书相近。因为腓立比教会是比较欧洲化,故没有像歌罗西教会一样,受到亚西亚流行的神秘主义和律法主义的影响。
  此外,几点关乎背景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保罗抵达罗马的消息必在稍后时间才传到腓立比;而腓立比教会又差遣以巴弗提携带礼物给保罗,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况且,保罗在御营楼建立声望(一13),并把福音传到了该撒的家,也须费相当的时日(四22)。此外,传道人中间彼此分党派,有些妒妒和憎恨保罗,有些则拥护保罗(一15一16  ),这种情况也不是一夜之间作成的。还有,保罗并不能肯定受审的结果,但他决定无论怎样都愿意忍受。他似乎很有信心将会被释,继续他的事奉(一23一26;二17一24)。
  腓立比教会内部似乎没有特别的分党或异端足以使保罗采取管教的行动。三章二节所提到的「犬类」,只是表明这教会有潜在的危险,而不是说它已有此危机。保罗的语调虽然激烈,但他主要的目的不在责备他们的错处,而是鼓励他们行事为人,应与天上国民的身份相称(三17一21)。

内  容
  腓立比书中——有两个主题很突出。第一个是「福音」,保罗共提了九次。他说及「在福音里相交」(一5希腊文本),福音的辨明与证实(一7),福音的兴旺(一12  ),福音的辨明(一16),与福音相称(一27),为福音齐心努力(一27),在福音里一同事奉(二22希腊文本),在福音上劳苦(四3),福音工作的开始(四15)。保罗所谓的「福音」是表示一个信仰的体系,一个信息,和一切与传递有关的活动。腓立比书并没有给「福音」下定义,怛福音的中心却包含在二个片语中,它们分别说明了福音的历史性与个人性:「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S字J上。」(二8)并「有信基督的义」(三9)。前一句乃说明基督为人受死的好信息,后一句则保证人可以在神面前拥有他的义。这是福音的两方面。
  保罗在腓立比书中所强调的第二个主题是「喜乐」。保罗在罗马的光景的确非常黯淡,因为他的敌人正暗中破坏他的工作,而他本身也随时面临处决。但腓立比书却没有半点悲观的思想。保罗每逢想念腓立比的信徒时,便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无论是假意的,或是真心的,基督已被传开了(一18),又为他们谦卑长进而欢喜(二2),也为他能献身给基督,和他的朋友们对他的关怀和馈赠而感到高兴(四10)。在整卷书信中,都充满着信心的大喜乐,恰与那恶劣的环境和所面临的灾祸等灰暗背景,成强烈对比。

大  纲
  腓立比书:一封个人性的书信
  l. 问安  一1一2
  2.因个人的团契而感恩 一3一11
  感恩
  信心
  祷告
  3.由个人的遭遇而发出勉励  一12一二18
  保罗个人的勇敢  一12一26
  保罗对腓立比教会的勉励  一27一30
  基督——事奉的模范  二1一11
  事奉的目标  二12一18
  4.个人与送信者的关系  二19一30
  5.个人对律法主义的警告  三1一四1
  个人的例子  二1一16
  对腓立比教会的劝勉  三17一四1
  6.结论——劝勉和问安  四2一23
  合一  四2一3
  喜乐  四4一7
  思想 四8一9
  感恩  四10一20
  问安 四21一23

评  估
  腓立比书是保罗领受了恩惠而谢恩的书信,而且他还藉此讲述他自己个人的基督徒生活。二章五至十一节及三章二至十五节是本书最突出的两段,分别说明了基督对神旨意的绝对顺服,及他的仆人保罗热忱地完成基督所托付给他的工作。前一段要强调的并非基督论,而是保罗劝勉腓立比教会要谦卑的例子。事实上保罗不加考虑地引用,反而确定了其中所蕴涵神学真理。信仰上的共同点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若有值得讨论的差别时,辩论便发生了。
  「虚己」(二7)的意义,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基督降世为人的时候,究竟把他神性的特权抛弃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呢?主耶稣基督自愿除去那能目睹的荣耀,以便穿上属人的衣服,并以人的身份来承担世人的罪,然而他却没有失落他的神性。这段与歌罗西书一章,希伯来书一章、二章和约翰福音一章等都是叙述有关「道成肉身」的教义最突出的数段。
  此外,腓立比书第三章揭露了保罗生命中的推动力。他那令人惊讶的「虔诚」和不止息的热忱,使他成为历史上伟大领袖之一,他们都是完全委身于他们所深信的。对保罗来说,他整个生命都「总括」在基督里,他一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得着」他,「认识」他,「让他找着」和达成在基督里的目标。腓立比书描写了一个在基督里完全献身者的生活。


保罗被囚禁的结果
  虽然保罗是否曾被释放仍是一个疑难,但有关被囚这段时期所产生的后果其功效是难以估计的。虽然他被囚在该撒利亚和罗马,但他的福音工作并没有因此而终结。透过他在书信问安中所提及的助手和朋友,他经常保持与教会联络。也因着在这段被迫隐退的时期里,使他有更多的时间祷告和默想,以致于有这无价之宝的「监狱书信」出现,更因他向该撒上诉,以致能够直接把基督教带到罗马政府中,而引起他们的注意,并且迫使当局通过使它合法化。若它被批准为合法的宗教(religio Iicita),一切对它的迫害便是非法的了,它的安全也就得到保证。但若果它是被判为不合法的宗教,则继之而来的迫害只会把它宣扬出去,并且给予它一个机会彰显它的能力。自主后四十六至五十六年间向外邦人传道这十年内,及在保罗破囚的这四年内,教会从犹太教的旗帜下分别出来,自成一个独立的「运动」。现今,外邦人的教会已经准备好在宣教工作上有更大的进展。


丁部  初期教会的问题

上一篇:提摩太前书概论

下一篇:约翰二书概论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