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让爱走动 《约翰福音》13章34-35节

日期:2016-10-27作者:张忠成

(①2006年10月22日晚拱宸堂歌颂赞美会 ②2006年10月29日晚城北堂赞美会讲道)

经文:

《约翰福音》13章34-35节

13:34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13:35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约翰壹书》3章11-18节)

3:11

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

3:12

不可像该隐,他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

3:13

弟兄们,世人若恨你们,不要以为希奇。

3:14

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

3:15

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你们晓得凡杀人的,没有永生存在他里面。

3:16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3:17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

3:18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基督教的信仰就是根据耶稣基督的教训而来的,耶稣教导的基础就在他自己的话语之中。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这就是耶稣在自己的教导中最基本的主张。

根据圣经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耶稣基督在世界上只生活了33年的时间,最后3年,是他从事传道活动的关键时期。在传道中,耶稣一方面肯定了犹太教律法和旧约先知预言的基本信仰,另一方面又提出了“爱”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参太22:40),他把“爱”作为信仰的核心内容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在这一点上,绝对是超越了犹太教的传统信仰,也正因为这一点基督教的信仰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就是耶稣教导中的最基本的主张或观点,因为当我们知道耶稣的主张就能够将基督教的信仰真义见证出来。

一、 上帝是慈爱的“天父”

在犹太教的传统信仰中,上帝是宇宙万有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他是全知和全能的,是圣洁信实的。这些观念都为耶稣基督所肯定,但是耶稣同时主张,上帝与 人的关系,不仅是创造者与被造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且也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耶稣教导门徒在祷告的时候呼求“我们在天上的父”(太6:9)。 在这以父子比喻的上帝和人的关系中,耶稣指出它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上帝对人的爱。在他看来上帝对世界的创造和统治都是爱的体现,上帝是爱地上的花鸟树木,当 然他会更爱世上的人。耶稣劝勉门徒“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 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太6:25-32,7:11)

耶稣认为上帝对人的爱不仅表现在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他的爱表现在对人的灵魂的拯救上。约3:16节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虽然世人犯罪作恶,背弃了上帝,失去了儿子的名分,然而慈爱的天父却象是好牧人一样不肯丢弃迷失的羔羊那样,寻找,呼召罪人,像慈父一样为浪子的归家而高兴(参太18:12,路15:4-32)。

耶稣告诉我们,在上帝和人这种施爱者与被爱者的关系中天父的爱是无条件的,是一种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爱,他不因世人的悖逆而受到任何影响,相反甚至舍弃了自己的独生子来拯救罪人。天父的爱也是绝对的,义无返顾的,“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约13:1) 天父的爱又是普世性的,爱的对象是“世人”。耶稣从来没有讲过上帝的爱是仅仅限制于犹太人的,相反的,他还多次提出为了实现上帝的慈爱必须打破某些犹太人 的传统。上帝的爱集中体现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尽管世界上的人对他不理解,甚至还要攻击他,辱骂他,正如圣经所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 有枕头的地方。”(太8:20)但是他仍要牺牲自己,甚至就像罪犯一样被钉在S字J上来完成上帝对人的拯救。“天父的爱”就构成了耶稣整个“爱”的主张的一个基础,没有天父的爱就没有耶稣的爱。耶稣认为,正是这种爱决定了人对上帝和人对人应该有的关系。

二、 爱上帝与爱人

上帝的爱是一切爱的基础,也是人效法的对象,“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8)耶稣把“爱”解释为诫命中的中心内容。他教诲门徒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在耶稣的爱的真理里面有两个内容:一是爱上帝,另一个是爱人。

第一,爱上帝。敬畏耶和华上帝这是犹太教律法和信仰的核心。耶稣肯定了这一个传统,同时赋予了新的内容。耶稣主张不仅要敬畏上帝,而且要爱上帝,上帝不仅是敬拜的对象,也是爱戴、亲近的对象,他要求门徒们追求与上帝同在,“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约10:38)的那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又是靠着基督的“中保”来实现的,因为“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太11:27),因此应该说爱上帝和跟从耶稣基督是一致的。耶稣还强调这种对上帝的爱不在于形式上的而是在于内心,“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3)。 耶稣多次批评只重外表、故作姿态的法利赛人,他教诲门徒说:“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 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太6:5-6)耶稣主张这种爱同样也应该是无条件的,超越一切的。太10:37-38节 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S字J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这种对上帝的爱也绝对不是 为了谋取物质上的利益,而是使人的灵魂获得拯救,进入到永生里面。所以耶稣告诉门徒:“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一个人不 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玛门就是财利的意思)。”(太6:19-24)这样一来就一定会引起内心的冲突,就需要战胜内心的物质的欲望。他把舍弃一切跟从上帝称为进“窄门”,指出“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11:12)

第二,爱人如己。耶稣称“爱人如己”为仅仅次于爱上帝的最重要的诫命,他认为爱人实际上是爱上帝的一个重要的表现,由于爱上帝,与上帝建立了新的关系,同时也就必然地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所以耶稣以此作为基督徒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 在犹太教的律法和传统信仰中不乏调整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如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等等,然而,耶稣在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爱人不 能仅仅停留在礼尚往来、知恩图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这个层次上,不能“单爱那爱你们的人”,“单请你弟兄的安”。他认 为这些连只注重外表、只在形式上遵守律法的法利赛人、文士,甚至名声不好的税吏都不难做到。作为基督徒,对人的爱也应该效法上帝对人的爱,也应该是无条件 的,自我牺牲的,普世性的,就如同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一样。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意义,他主张宽恕,“爱仇敌”。太6:14-15节说:“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他还要求门徒们“不要与恶人作对”,“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BP你们的祷告。”(太5:39-44)他自己也曾经为处死他的人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耶稣认为这样做就成全了律法,他把达到上述要求作为进入天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指出“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太5:20)

耶稣同时还强调,遵守律法不能徒有形式,“爱人如己”应该是发自内心,“爱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局限于外表,以追求好名声为目的。他针对当时法 利赛人片面追求形式,只重外表,忽视内心,不看自己的种种恶行,专门指责别人,用静止、片面的观点执行律法等种种不良行为,讽刺他们是“粉饰的坟墓”, “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装满了勒索和放荡。”耶稣还引用犹太教圣经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何6:6,太12:7)指出“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2:27)耶稣是反对从律法和传统信仰中抽去“爱”的实在内容,借口守安息日、遵守律法而拒绝做有益于人的事情,从而否定“爱人如己”这一个重要的诫命。

今天作为跟随耶稣的人来说他的主张就是我们的主张,他所实行的也是我们要实行的。有一首诗歌的题目叫“让爱走动”,今天我们要见证上帝的恩典,信仰的真谛,那么也应该不断地——让爱走动。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