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不可论断人 经文:马太福音7:1--5

日期:2016-10-27作者:文革

经文:马太福音7:1--5
 
马太福音7:1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7:2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7:3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7:4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7:5 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马太福音》7:1--5是耶稣基督登山宝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向门徒们讲解天国宪法的时候,耶稣给了门徒们一个特别的要求,就是不可论断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耶稣的这个吩咐呢?

 
一、对“不可论断”的误解

 
我发现有时候弟兄姊妹常对这节经文有两种误用。
 
第一种误用就是有的人把这节经文当作一个逃避公共责任的好借口,看到别人、看到教会,或者看到传道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甚至错误也置若罔闻,不敢批评。他们总觉得如果指出别人的不足,就是论断,就是违背耶稣的教训了。因此大家都愿意只管好自己的灵命成长,认为别人的错误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这种误解很容易让基督徒失去是非感。
 
第二种误用就是做错事的人会把这节经文当作保护伞,或者是挡箭牌。如果有人对自己的错误加以批评,做错事的人就会指着这节经文说:你难道不知道耶稣说不可以论断人吗?你看见我眼中的梁木怎么看不见你自己眼中的刺呢?你先管好自己的事再来批评我。这样的结果就是做错事的人容易逃避自己的错误,给别人或是教会带来公共危害。
 
很明显,以上这两种观点都不太符合耶稣教训的真意。那么耶稣说不可论断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二、“不可论断”的含义

 
“论断”的英文是judge,字面的意思是对某事形成一定的观点,对某问题做出一个结论。当然更严重一些就是论断还包含了审判的意思。
 
首先我们要把论断同责备区分开来。圣经告诉我们说:“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箴27:5)。责备是要人为自己的过失勇敢地负责并承担责任。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有意无意之间,我们可能都会说错话或者做错事。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愿意接受公正的责备和善意的规劝,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并且注意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圣经也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接受管教。这样看来,不完全的人不仅常常需要自省,而且也需要借助别人的责备和批评来认识自己的言行。
 
唐朝的时候太宗皇帝把魏征当作自己的镜子,因为魏征敢直竦皇帝,敢于讲真话,敢直接指出皇帝的错误来,有时甚至让皇帝下不了台,但魏征却以此帮助唐太宗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当魏征死的时候,太宗非常悲痛。他感慨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所以,人总是通过与别人交往,并透过别人的反馈来获得正确的自我意识,否则我们就会变得自以为是,自大自恋。
 
在区分了论断和爱心的责备之后,我们来看论断主要的两层意思。
 
首先,论断特指人的一种习性,就是人总爱吹毛求疵,故意挑剔别人的言行。这样的人总愿意站在自己的道德或信仰的制高点上,对其他人的言行做出自己的一番点评,好像自己的点评就是上帝的点评一样。这样的人通常会有一种完美主义或者律法主义的倾向,不仅容易自以为义,而且很难融入群体。所以耶稣说要不可论断人,就是要我们摆脱这样种不良的人性弱点。
 
其次,论断在宗教意义上通常是指那些有宗教权威的人按照自己的教义标准或道德主义传统,判断别人的言行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甚至判断别人是否得救。这本身已经僭越了上帝的主权,因为只有主才能审判我们。
 
总的来说,论断不等于责备;论断是指挑剔别人的一种习性,在宗教意义上更僭越了上帝的主权。所以耶稣告诉我们不可以论断人。
 
也许《箴言》17:9对论断做了一种更好的解释。圣经说:“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屡次挑错的,离间密友。”根据几种不同的英语翻译,屡次挑错可以指不断重复别人的错误,或者总围绕别人的错误进行争论。相反,遮盖、宽恕别人的过失则能够带来友谊,也能在朋友之间建立、培育真爱。我发现这几种不同的解释都适用于这节经文,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断的意思。
 
从宗教意义来说,论断意味着总是抓住别人的过失不放,同时却可能允准自己犯同样的错;论断意味着在批评别人时可能自己也会重复别人的错;论断意味着借着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论断会导致无休止的纷争;论断更是人对上帝主权的篡夺,仿佛人可以代表上帝来做最终审判。
 
与此相反,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不可论断人就是要我们必须对他人和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能以宽广的胸怀接纳别人的缺点和过失,能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每一个逆境。
 

三、导致论断的因素

 
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使我们常常会有一种论断的心态呢?
 
第一,偏见容易导致。“偏见”英文prejudice这个词可以理解为pre-justice,意思就是提前的判断,预先的判断。也就是说,偏见不是最终的、最全面的对事物的判断。偏见常容易来自对事物的表面判断。偏见是一种急促的、草率的、不公正的判断。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是会有偏差的,也可能会是不公正的。
 
美国着名神学家大卫·特雷西指出,我们都是活在特有的有限处境里,我们受环境所限,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因此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对事物的理性理解或认知都可能是不全面的。这样不全面的认知,也就是偏见可能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道德判断。
 
在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之间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之一,因为颜回实在是一个好学生,勤勉好学,尊师重道,生活简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惜颜回死得很早,29岁就离世了。他的死让孔子非常悲痛。但有一次,二人之间却出现了一次误会。
 
有一次孔子困在陈蔡两地之间,7天没吃饭。颜回找来些米,急忙为老师煮饭。孔子闻到饭香,心里着急,到厨房一看,却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一幕:只见颜回揭开锅盖,手捞米饭正往自己口里送。孔子没有作声,偷偷溜回厅堂等着,十分不满。心想颜回平日尊敬自己都是虚假的,在患难时就显出原形:不顾老师是否挨饿,自己先偷饭吃。过一会颜回捧着饭来了,孔子假装说这饭应该先祭祀。如果先要祭祀,那这饭就必须圣洁,没有先动过。颜回一听心里就明白了。他向孔子解释道:老师,您误会我了。我担心您太饿,所以就用力烧火,不想炉灶烟灰飘到饭上面了,把带灰的饭呈给老师是不礼貌的,丢掉又可惜,所以我就先把那带烟灰的饭吃了。孔子听完,长叹一声,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意思就是说,“原以为眼见为实,谁知道实际上眼见的未必可信;那么凭借内心来做一个衡量吧,到头来也不可靠。众弟子们要记得,看来要了解一个人真不容易啊!”
 
这样的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就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事情,也会理解偏差。所以人是不可以轻易对另一个人做出人品上的评判。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事情可能并不是全部真相;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仍可能是部分的和片面的道理。所以,当我们要去论断别人之前要停下来认真思考一下,更不可以急促在宗教意义上论断别人,给别人定罪。
 
第二,自义容易导致论断。自义就是指人在面对各样问题时的自我辩护和自我称义。当我们想从宗教意义上对别人做出论断的时候,要常想一想我们是否有资格这样做;我们要考量一下我们论断别人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是真的根据上帝的旨意呢,还是根据我们自己的信仰标准和道德主义理解。
 
在新约中,我们会读到耶稣对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严厉批评。他们其实是那个时代中最敬虔、最有能力、最复兴的宗教领袖。文士和法利赛人是模范公民,无可指责;他们在信仰上的敬虔有目共睹。但耶稣却指出他们的假冒伪善,说他们是躺在粉刷过坟墓里的尸体,为什么呢?
 
美国神学家彼得斯这样解释道:“文士和法利赛人错在误以为如果他们能够按照上帝的旨意来调整生命的方向,那么上帝就会赞同他们,喜悦他们。由于他们的侍奉过分关注要与他们所理解的上帝旨意一致,不料他们这样的行为在世间也会促成一种压制和攻击,而他们自己对此却无法觉察。当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实际上已经促生了不义。当他们觉得自己在忠于先知的教导时,他们已经与那些杀害先知的沦为一党了。”
 
简单地说,文士和法利赛人认为自己比其他普通人更好地理解和遵行了上帝的旨意,因此他们自己就是公义和良善的。上帝的律法若在世间通行,那么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可是一旦出现了各种问题,那这不可能是遵行律法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的错,一定是其他人的错。这样,文士和法利赛人就需要不断地寻找替罪羊,为犹太人的被殖民以及当前不安定的社会秩序负责。
 
耶稣恰恰指出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这种错误逻辑和假冒伪善,这实际是一个隐藏的罪。就是在当时那样一个动荡的社会里,文士和法利赛人不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总是要求百姓去遵守连文士和法利赛人自己都做不到的律法!比如说,他们要人用赡养父母的各耳板为圣殿奉献,以此否定了儿女当尽的本分。文士和法利赛人总是指责别人违背律法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可是他们自己所做的也会和普通人一样。
 
所以,耶稣认为他们的自义使他们的宗教性论断毫无效力。他们不过是瞎眼做师傅的,只能把别人领路掉到同样的坑里。
 
只是通过耶稣基督自己的死,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律法主义和假冒伪善才被完全揭示出来。耶稣基督本是无罪的,却成为了文士和法利赛人所选择的替罪羊。连大祭司该亚法也说,耶稣“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益的。”耶稣一个人的死可以换来犹太人暂时的息事宁人,换来罗马温和的殖民统治。但耶稣的死却恰恰显示出法利赛人和文士的宗教判断是何等的谬误,居然把一个无罪的人置于死地。所以,法利赛人和文士自以为他们垄断了对上帝旨意的理解,但他们所做的实际上是与神为敌。
 
因此,当我们要对别人做出类似的宗教意义上判断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自省。我们这样做是否只为了显明我们自己有理,只为了显明我们传统信仰的权威,而不是显扬上帝的爱呢?当我们要求别人在一个两难之境做出艰难的信仰选择时,我们自己能够做到吗?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却在勉强别人这样做,我们就是在重复法利赛人和文士们的假冒伪善。耶稣说:“你们怎样论断人,也要怎样被论断。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最后,冷漠容易导致论断。在《约翰福音》8章那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文士和法利赛人捉拿了一个行淫的妇人,带到耶稣面前,要用石头打死她。他们试探耶稣,把耶稣放在两难之境:如果耶稣同意打死,那么他承认了犹太律法而违法了罗马法;如果耶稣说不可以打死,那么他遵守了罗马法而违背了犹太律法,别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弥赛亚。所以无论耶稣怎么回答都不好。但耶稣却反过来问那些手里拿着石头的人,谁是没有犯过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死那妇人。结果慢慢地,从老到少,那些人都溜走了,只留下那个妇人和耶稣在那里。这一刻曾被形容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同情。那没有资格给人定罪的,偏要定罪;但那真正有资格定罪的耶稣却没有给那妇人定罪,只是说:“你平平安安回去吧,以后不要再犯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耶稣有资格定罪,但耶稣定罪的方式却是爱和宽恕,为那个妇人留下一个悔改和新生的机会。
 
上帝的公义总是和上帝的爱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爱,上帝的审判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因果报应。在耶稣基督的受死和复活中,我们看到了上帝的爱和公义如何统一起来的。公义和爱不是上帝自身两种相互竞争、非此即彼的属性。上帝是最终唯一公义的审判者,因此他不会无原则地爱他所创造的人类,但上帝给人类的审判却是在耶稣基督自我牺牲的爱中展开的。耶稣为人类的罪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他愿意在他的大爱和苦弱中让世人的良心受到了审判。也就是耶稣在替人类接受审判的同时,他也向我们发出了最大的同情。这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判断别人的时候,动机必须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爱和同情。当我们去爱人的时候,要记得这爱也不是无原则的,我们总要记起上帝为了满足自己公义的要求,为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四、结语

 
以上和大家分享了什么是论断,人们对论断的误解,以及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论断。草率的论断常常建立在偏见、自义和冷漠的基础上。愿上帝赐给我们一颗充满爱和公义的心,为那些在罪中需要耶稣救恩的人带去的不是冰冷的论断,而是爱的希望。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