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迦密山的复兴 王上18章

日期:2016-10-27作者:耶米玛

王上18章 迦密山的复兴

 

过了许久,到第三年,耶和华的话临到以利亚说:「你去,使亚哈得见你;我要降雨在地上。」(1节)那时,撒马利亚有大饥荒。(2节)亚哈对俄巴底说:「我们走遍这地,到一切水泉旁和一切溪边,或者找得着青草,可以救活骡马,免得绝了牲畜。」(5节)

因着亚哈的背道,惹起真神的忿怒,以久旱不雨的灾难,来打击亚哈,要令他悔改;然而在苦难当头,亚哈却不以民间之疾苦痛改前非,反而为他的骡马四处寻找水泉青草,真是草菅人命,似乎人命比牲畜还不如!

神是慈爱的,虽然祂所爱的必管教(来十二6),然而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祂的圣洁上有分(来十二10)。所以管教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因此三年半的饥荒,已经让以色列人民不聊生了;神觉得刑罚差不多了,以利亚的装备得可以上场了;此时,神才再派以利亚去见亚哈王。切记,整个过程是神在主导,以利亚是顺服神的话,去展开整个迦密山的复兴运动。

有时候,我们喜欢信仰复兴、教会复兴,常绞尽脑汁,要达到复兴的阶段;可是我们常忽略一件要紧的事,那就是复兴的主动者是出于神,而非出于人。因此不能以人意的火热,去推动教会的复兴;除非人的心中,满了圣灵的感动,激动他去做这属灵的事工,否则必功亏一篑!

《传道书》岂不提醒我们:「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三1)

大家更该记得重建圣殿的前导:「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藉以利亚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于是犹大和便雅悯的族长,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拉一1~5)

既然凡事皆有定期,我们应该学习,以神的时候、意念、道路,为我们的时候、意念、道路,切莫以自己的火热来取代神的旨意。所以,在展开圣工之前,更当急须之事,该是好好预备自己,训练自己,使自己成为能够明白神旨,顺从主旨的好工人,就像以利亚经过基立溪畔及撒勒法寡妇家的训练般;当时机成熟,神的呼召感动临到,就可以披挂上阵了!

如同以利亚:「耶和华的话临到以利亚,说,你去…」

「求祢发出祢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诗四十三3)

一、以利亚的警告─→对亚哈──不是我,乃是你

亚哈见了以利亚,便说:「使以色列遭灾的就是你吗?」(17节)以利亚说:「使以色列遭灾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为你们离弃耶和华的诫命,去随从巴力。」(18节)

自从以利亚第一次出现在他眼前,宣告「若不祷告必不下雨」的讯息后,天真的不下雨;所以亚哈王──真迁怒于以利亚,认为一切灾难都是以利亚造成的;殊不知,这是他自作孽。

以利亚纠正他,遭灾的源头,却是亚哈本身和其父家; 16:31-33 (亚哈)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他还以为轻,又娶了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去侍奉敬拜巴力。在撒玛利亚建造巴力的庙,在庙里为巴力筑坛。亚哈又作亚舍拉,他所行的惹耶和华以色列 神的怒气,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诸王更甚。还大肆屠杀神的先知,只留下以利亚一人。这是何等大的罪,他们却不自知。反而到处去寻以利亚,要将之制裁(王上十八10)。唉!人在信仰堕落的时候,不敬畏神,也连带地不尊重神的先知;如此现象似乎已成不变的定律。

所以我们不难体会,以利亚的顺服神要他去见亚哈的命令,其实是不简单的;他必须有极大的勇气,才能达成使命。

亚哈对他是恨之入骨,无论哪邦、哪国,都派人去寻找……。以利亚去见他,岂不自投罗网?

及至见了面,亚哈怒骂:「使以色列遭灾的就是你吗?」这种咆哮的声势,竟没吓倒以利亚;他还理直气壮地指责:「不是我,乃是你……」的确,一山还比一山高;以利亚的气魄,让今时代的传道人,觉得他像老虎,而我似病猫……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亚哈是君王,有责任将国家带领得蒙神的福祉,可是因着他信仰上错误的领导,所以全国遭灾。

以利亚的警告,即是针对他的身分(君王、领导者),而予以指正。相对的,面对这种有权有势的人,想要弹核他也困难得多了!不是吗?

二、以利亚的忠告─→对百姓──你们心持两意要到几时呢

「若耶和华是神,就当顺从耶和华;若巴力是神,就当顺从巴力。」众民一言不答(21节)。

当时百姓的信仰,真的是心持两意,对耶和华神无法以专注的心,完全信靠;换个角度说,他们根本分不清楚,到底是耶和华或者是巴力,才是他们该敬拜的真神。也可能是虽有人认识神,但迫于亚哈王的淫威,不敢承认;而一些人是真的分不清。

按当时百姓普遍地以为,「巴力」:是专管风雨雷电的神,它能降下雨、闪电及火。因此它能掌管天气及农作;或许他们认为关于农耕之事是耶和华神力所不及的,所以他们在崇拜耶和华后,另外再加上敬拜巴力;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们也存着一种混合的宗教观!

不论是对耶和华的认识不清,所产生的信仰态度无法专注;或者是将耶和华与巴力合成同一体系的混合宗教;这皆是神所不喜悦的,这也是以利亚竭力要破除的焦点。因为不可能「双脚踏在两条船上」!

「心持两意」:有「跛行」之意;暗示着民众若想得两个世界的好处,那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只会使他们受损。

主耶稣岂不也提过:「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六24)

同时,「心持两意」与「踊跳」(26节)在原文上是同一字;它似乎在讽刺以色列民,在予盾的宗教情结中,好像在「跳」一出狂野而无益的「宗教舞」般!

所以,以利亚逼他们作一正确抉择。就像当年的约书亚,要百姓作一明确的宣告般「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神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神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书廿四15)

遗憾的是,众民一言不答。(王上十八21)他们一直是懵懵懂懂!

三、以利亚的挑战──那降火显应的就是神

以利亚对众民说:「作耶和华先知的只剩下我一个人;巴力的先知却有四百五十个人。当给我们两只牛犊,巴力的先知可以挑选一只,切成块子,放在柴上,不要点火;我也豫备一只牛犊放在柴上,也不点火。你们求告你们神的名,我也求告耶和华的名。那降火显应的神,就是神。」众民回答说:「这话甚好。」(22~24节)

既然以色列人认为,巴力是专司天气的神,它是暴风雨的神,有能力降下雷暴、闪电和火,那么以利亚的挑战,就要针对巴力的特性来比试比试。看看到底耶和华是宇宙的主宰,还是巴力较灵通?以利亚的提议,非常合理,又具公平性,因而马上得到众民的首肯。

1、天时 利亚虽处不利地位,仍极有风度,他表示,巴力先知既是人多,当先进行祈火事宜(25节)。

巴力的先知,就从早晨到午间,求告巴力,到正午他们大声求告,最后从午后到献晚祭,他们更狂呼乱叫……(26~29节)。我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最好的时光,以利亚把这最美好的时间,让给他们。

「正午」,又是日正当中,太阳光最强烈之时,照理说来,巴力的能力,应在此时达到最高点(这是牠最好的时机)。

「午后到献晚祭」,献晚祭大概是下午三点左右,阳光仍是非常强烈的。

屈指一算,一天之内,最好的时段,都给他们用尽了;从早上到下午三点,时间又非常长;但是巴力却没有一点响应,所以,以利亚并没有占到「天时」的有利条件。

2、地利  其实,以利亚将地点选在迦密山,是有其深意的。

迦密山位于以色列西北部,靠近腓尼基,是当时敬拜巴力的传统地点,也是它的中心。所以,让巴力的先知,有在他们本地作战的优势;同时巴力在此地,应有恢复大地生机的最大能力;若要降火,则巴力和其先知,真是占尽了地利!

 3、人和  在以利亚发出迦密山之邀请时,受邀的对象,除了亚哈外,还有以色列众人,和侍奉巴力的四百五十个先知,及侍奉亚舍拉的四百个先知。(王上十八19)所以,当天山上该是热闹非凡。可是在众多人之中,到底有多少人与以利亚是同一阵线的呢?算算看,巴力的四百五十个先知,是与他打对台的;亚舍拉的先知,也不可能帮他的;剩下的百姓,则是心持两意,还分不清到底帮哪边才好,只能持以观望的态度……。

所以那天,以利亚孤军作战,来面对局势的。(难怪在第19章时,他一直表明只剩他一人。)

以一人之力,要去迎战巴力先知倾天漫海而来的压力,(四百五十个人!)旁观者还有群众和亚舍拉的假先知等,整个情势对以利亚是不利的;「人和」的优势也被对方轻易攫走了!

通常,我们会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若兼备,则似乎没有难成的事,甚至成就非凡。然而以利亚,无其中任何一项优势,却毅然面对挑战,而且得胜有余。他的信心,真可通古今;他的魄力,几可贯日月!

他的信心,再次向我们说明「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撒上十四6)。

四、以利亚的嘲讽─→对巴力先知

到了正午,以利亚嬉笑他们,说:「大声求告吧!因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边,或行路,或睡觉,你们当叫醒他。」(27节)根据迦南的神话,西顿的巴力,喜爱「哲学」和「旅行」;所以以利亚在此刻,讽刺巴力的先知,说巴力可能正忙于默想、沉思和旅行。「睡觉」大概指每年旱季时,巴力会进入静止状态(好像休眠般),须要在雨季来临时,唤醒它,它才会赐下雨水。以利亚的嘲笑,显示了他对巴力偶像特性的认知;也给予我们今天在与人辩道时的教育;「知己知彼」,务要多了解一些异教徒的信仰,才可能攻其弱点的。

以利亚这时的嬉笑,有嘲弄讽刺的味道,也有诙谐的幽默感。有时候,在严肃的卫道争战中,除了为道竭力争辩外,偶尔用一下幽默或嘲讽的方式,似也无可厚非吧!

往往,冷嘲热讽的杀伤力更大!

举一个反面例子,给大家参考﹔还记得大卫迎接约柜的故事吧!当大卫迎接约柜进大卫城时,扫罗的女儿米甲从窗户里观看,见大卫在神前踊跃跳舞,心里就轻视他。大卫回家要给眷属祝福。扫罗的女儿米甲出来迎接他,说:「以色列王今日在臣仆的婢女眼前露体,如同一个轻贱人无耻露体一样,有好大的荣耀啊!」(撒下六16~22)

虽然这故事中,米甲表现得很差劲,但她那段讽刺的话,却如利刃伤人哩!

五、以利亚修坛
  既然必须重修被毁坏的神坛,表示已经废弃很久,很久没用了;那也暗示着,对耶和华神的崇拜,停顿很久。因而坛毁,信仰也堕落了。

现在他要重修毁坏的祭坛,重振百姓信仰。不知何时,神的祭坛被毁坏了,风雨中不见了神的院宇。

1、合一  以利亚按雅各子孙支派的数目,取了十二块石头,用这些石头为耶和华的名筑一座坛(31~32节)。尽管那时,以色列与犹大国已经分裂成两国,但先知筑坛,仍照十二支派的数目,表示他的历史观;他们的国家,是神与其先祖立盟约的国家,他们的福祉,一直在神的盟约中。他也知道献祭要蒙悦纳,必须十二支派仍维持成一整体,追求同心与合一。

就教会复兴的角度言,今日教会若想大大复兴,首先需摒除成见,大家追求同心合一,才有可能。就像五旬节的灵恩运动中,使徒们所表现的情形般。「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二43~47)

「所以,在基督里若有甚么劝勉,爱心有甚么安慰,圣灵有甚么交通,心中有甚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腓二1~5)

此段是教会合一的心灵基础;今日我们的最大问题,往往在此。各人不能看别人比自己强,甚至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

悲呼,教会在此末世,想要为主耶稣作美好见证,欲求圣灵之火由天而降,来印证我们是真神同在的得救教会,当务之急,应是好好建立敬拜的祭坛,且全体同心戮力,以基督之心为心,来发展圣工;或许,神为我们施展大能……

请问,教会的祭坛,你荒废了吗?家庭的祭坛建立了吗?个人心中属灵的祭坛(祷告、读经、赞美的坛)还在吗?盼赶快修复,献上馨香之祭!

2、献祭  坛筑好之后,就摆上柴,再把牛犊切成块子,放在柴上。

以利亚在此献祭,是按照献燔祭的规矩,所以要将燔祭牲切成块子。(利一6)其意乃是献给神,求神赦免;就不再保持自我的完整,也就是破碎自己。

今日不少人虽来献祭,但不肯破碎自己,甚至还冥顽不灵,坚持己见;如果我们依然是这般态度,你想神会悦纳吗?燔祭牲不只是要切成块子,它更是要剥皮的;剥皮,就成为没有面子,没有自尊;罪人求赦还要维持面子吗?偏偏扫罗犯错求赦免时,就是死要面子(撒上十五24~30),所以他的认罪悔改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都记得那个「税吏的祷告」吧!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十八9~14)好一幅「忧伤痛悔的心」!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祢必不轻看。(诗五十一17)

3、挖沟  在坛的四围挖沟,可容谷种二细亚。二细亚约十四或十五公升。挖沟的用意,在表明不投机取巧;待献祭祷告前,将水淋湿满地,甚至沟里满了水;若祭牲烧起,也可证明此火不是偶然的。

4、倒水  以利亚吩咐,用四个桶盛满水,倒在燔祭和柴上,如此三次。水流在坛的四围,沟里也满了水。(33~35节)

以利亚先知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增加点火的难度。以现况而言,祭牲和柴都淋湿了,水流到坛的四围,甚至沟里都满了水,在这时候,即使是用人的方法,偷偷点火,也不可能烧得起来。所以倒水的结果,是让点火「难上加难」,相对的,若能燃烧起来,更可印证是出于神的作为。

神说过:「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创十八14)

耶稣也说:「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

之前巴力的先知在他们的坛边踊跳,渐渐地,他们的宗教仪式进入高潮,甚至用刀枪自割自刺,直到流血,最后狂呼乱叫。在这么多嘈杂混乱、又充满动感的过程中,以利亚在旁观看,偶尔用言语陶侃一下,让我们觉得他一点儿都不紧张,他笃定得很,甚至气定神闲地幽默一下;原因无他──他相信他所信靠的神。

5、两相比较  尽管对方是如何地狂呼乱叫(动态),我依然平静安稳地信靠(静态)。

6、祷告 以利亚在此祷告,有三项重点:一是求神使人知道,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二是以利亚是神的仆人。三是神叫以色列民的心回转。以利亚名字的意思就是:“耶和华是神”。

他的祷告是为神的荣耀祷告,因为百姓对神认识不清,没将神当作神去敬拜,所以亏欠神的荣耀;现在以利亚祈求,神能得回这种荣耀。在这前提下,他公开表明自己是神的仆人;虽多数人不愿以仆人身分(卑微)揭示,但以利亚却欢然以仆人角色自居。本来嘛!仆以主贵,看他所服事的主人,是什么样的身分。以利亚作万王之王的仆人,他觉得尊贵。你呢?他表明所作的一切,都是照神的命令行事的。他是顺命的仆人!第三个重点,盼百姓的心回转;这是为百姓的信仰,希望他们真知道神。

总之,短短的祷告中,我们感受以利亚心中所澎湃的,就是为神的荣耀,为民的希望及无私的理念。苟个人心中,只满了为神的荣耀,而无我无己,虽短短的祷告,静静的祷告,神必以雷霆万钧之力,来印证祂的悦纳。

于是耶和华降下火来,烧尽燔祭、木柴、石头、尘土,又烧干沟里的水。(38节)

六、复兴的结果:

1、众民归服  众民看见了,就俯伏在地说:「耶和华是神,耶和华是神。」(39节)

天火由神那儿降下,烧尽一切,这景象活生生地显应在众人面前,大家岂能不震撼!现在群众至少明白,耶和华是神,是大能的神!神迹、天火,引导他们归服于神。

2、除恶务尽  以利亚叫百姓拿住巴力先知,不容一人逃脱;后来在基顺河边,杀了他们。(40节)就是这些巴力的假先知误导,才让百姓信仰走迷了路;如今真假分明,当然由不得他们再逍遥法外。记得罢──「不可留地步」(弗四27)。

3、饥荒解除  把巴力的先知除掉,就如同将身上的毒瘤切除般;原本影响神施恩的罪恶,现在显明了、除去了。所以不久,以利亚就听到「多雨的响声」了!大雨沛然而降,三年半干旱一朝解决。信仰的复兴也带来五谷丰登,国家兴盛。

愿神来复兴他的教会!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