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西方圣诞节PK中国新年春节?

日期:2016-10-27作者:舍禾

作者:舍禾  文章来源:《麦种》期刊 

90%的中国人过圣诞节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庆祝圣诞节,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但包括海外的华人,也更包括大陆,以及港澳台等地的中国人。

据中评社温哥华2005年12月24日的一份报道:圣诞节在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节日,对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圣诞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

文章还说,据**报道,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如今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庆祝圣诞节。据中国官方的新华社报道说,一项对2千人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90%的人在今年的圣诞平安夜有特别的庆祝安排。

无论意在消遣,或是炒作“圣诞经济”,或是纪念耶稣的降生,但这一切都可折射出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等正在发生巨变。

武汉某高校社团曾对大学生的节日观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您所知道的洋节有哪些?”一问的统计结果中发现,居首位的是圣诞节,所占比例为 96.8%;第二位是情人节,其所占比例为91.6%;第三位是母亲节,其所占比例为86.7%;第四位是愚人节,其所占比例为70.3%。

这仅是一组数据,但数据所表明的是一种趋势,即圣诞节在中国走红已不是一个遐想,更无需揣测,而是一种既定的事实。

每到12月份,无论是教会,还是商家,还是城市中的年轻人,都会忙乎起来。基督徒为庆祝耶稣降生,开晚会,设宴会,发手机短信,送圣诞贺卡,忙 得不亦乐乎!而商家更是绞尽脑汁,加入到圣诞经济蛋糕的抢夺之中,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圣诞节当天,北京各大型商场或是专卖店的员工100%的戴上圣诞 帽,以示促销。青年人则选择这一天出去狂欢,与朋友共度佳节。

圣诞节为什么在中国走红?

那么,为什么圣诞节能如此深入地进到中国的社会之中呢?

首先,有人认为,圣诞节在中国的走红,与圣诞老人有些关系。那个长着白色胡子,穿着红色长袍,戴着红色小帽,坐着雪橇,赶着驯鹿为孩子们送礼物 的慈祥老人,不单单给人带去温暖祥和的气氛,也带去了节日的象征。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就缺少一种标志性的东西,起码缺少鲜活的人物形象,因而缺 少打动人心的亲切感。

当然,这种**具有一定的偏差,毕竟一个标记性的东西并不能等同于圣诞节本身的意义。

第二,有人说,“春节是和家人团圆的日子,而圣诞是和朋友狂欢的日子,两者都很重要。”这或许是道出了圣诞节在年轻人中间热火的个中原委。

经过数千年的沉淀,春节已经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作为重在团聚 与吃喝的中国春节,已很难激起年轻一代人的需求“胃口”,对春节渴望的淡化似乎在情理之中。随着圣诞节的引进,一种安详宁静的生活方式也被介绍到了中国, 正如一位女性朋友所说的,“这两年平安夜我都会去教堂感受气氛。”

“比如说春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等都是传承中华文明礼仪的载体;而现在的节日,尤其对于年轻人而言,主要应该是现代生活的一种释放,对沉重现实 生活的相对脱离,这也是现代生活应有的一个部分。所以,年轻人不愿过传统意义过强的节日,反而越是轻松的节日越是喜欢,其实也不是像西方人那样重视文化的 内涵,而是简单的玩乐而已。”

第三,圣诞在中国的走红,与基督教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这或许也是真正的因素。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基督徒数量已经达到8000万到1亿人,而解放初中国基督徒人数仅为100万,从这个数字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基督徒在中国的增长翻了80倍以上。

基督徒的增长,必然会导致其生活方式与信仰影响力相对应的释放,作为基督徒最喜欢的圣诞节,它从教堂走向社会化,也是基督徒们的一种心愿——藉着圣诞节传扬基督福音。

其实,圣诞诗歌,圣诞讲道,圣诞晚会,所带给人的感受是其他类似情况所没有的。比如教堂诗歌所饱含的宁静,安详,以及生命力,给人带去的震撼是 巨大的。我曾在一次布道会上请来听基督教福音的人写下自己的感受,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有50%的人表示,自己深受教会诗歌的震撼,参加聚会后,自己的生活 面貌得到了改变,以前的恐慌或是无端的焦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平安。

第四,有人认为,圣诞节在中国的走红,反映了中国人尊重洋风俗,并以博大胸怀吸纳外来文化。

一位社会学者认为,越来越多中国的年轻人喜欢圣诞节,同时也坚守着春节,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说明中国年轻人是以兼容并取的大方心态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中国年轻人在圣诞节学着品尝西方的生活方式,而在春节则回归传统的文化,这两者并不矛盾。”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系的王文鹃说,“我们要尊重别人的节日,尊重别人的风俗。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各种文化、习俗在这里碰撞、交融。洋节日不 是**上的节日,是人们的习俗,是历代相传而沉淀下来的节日,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大学生对洋节日的热衷,体现了其对洋风俗的一种尊重。我觉得是可以 理解的。”

不但如此,很多人认为,中国人过“洋节日”是换一种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调节身心。洋节不但有其新奇、刺激的一面,更有温馨浪漫的一面,确实为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如情人节,平安夜,父亲节,母亲节等,它让我们在绚丽的生活里体味情感的回归和温馨。

第五,有很多的人认为,圣诞节在中国的走红,与商家的积极捕捉商机有很大的关系。种种促销的手段与方式,成为了洋节的催化剂。难怪,有人说借“洋节日”助助兴,创创收未尝不可。

据调查报道,圣诞节期间,全国各大城市的酒店茶座歌厅商场为了吸引顾客,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服务和特色娱乐节目。人们在品尝“圣诞大餐”的同时, 还可以在酒店的厅堂里欣赏到京剧脸谱、中国剪纸和工艺烫画及焰火晚会等,有的还让来宾提前过春节;一些老字号餐馆酒家也邀请一些民间的艺术家、说唱团现场 表演;影视娱乐业也不甘示弱,各种话剧戏曲和演唱会接踵而至。校园内外的餐厅超市商店也装点得五彩缤纷……

2005年11月9日,GMI环球市场调研公司针对18个国家的17000位消费者进行了相关的节日调研。相比2004年同期,2005年的圣 诞节68%的中国人将在礼品采购上投入更多的消费,排名首位(紧随其后的两个国家为印度和俄罗斯,比例各占51%)。而在80年代初圣诞节刚刚进入中国 时,仅有一些海归人士接受这个概念。

“洋节的中国味道”已经成了事实。据报道,在全球的圣诞节礼物有70%是标注“Made in China”,义乌圣诞礼品定价几乎成为决定世界圣诞礼品行情的“道·琼斯指数”的今天,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在世界圣诞销售旺季中分了杯羹,另一方面,中国 消费者也不可避免地、欣喜地投入全球“圣诞大餐”当中,感受圣诞文化,对垂涎三尺的国内外企业亮出了自己的钱包。

总之,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圣诞节不仅仅是进入中国,同样也进入了其他的国家,因此,过圣诞节并不用大惊小怪。

圣诞节促成中国人的“香蕉化”?

什么叫“香蕉化”?这倒是个新鲜词。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是在“天涯杂谈”,一位署名王达三的人,写了篇文章叫《拒绝“香蕉化”,过我中国节》。文章说,“在神州大地上,西洋文化正 在以绵绵不绝的态势,浸染着中国人的心灵和意识,改变着中国人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结构。这种惟西洋文化马首是瞻的现象,被人噱称为是中国人的“香蕉化”—— 除了皮肤是黄色的之外,内心和本质上都已经是“白色”的了。”

这个比喻实在十分形象,而出现这一顾虑也不是没有依据。文章继续说:

“‘香蕉人’开口就是Hi、Ok、Bye,动辄就是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满眼都是美国大片、日本卡通、韩国游戏。‘西洋无限好,唯恨皮肤 黄。’黄色的皮肤自然不好剥掉换成白色的,但染染头发,描描眉目,却是可以接近金发碧眼的。尤其是每逢那些本在西方渊源有自而在中国却大行其道的洋节日到 来时,比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母亲节等等,花店前总是排起长队,商店里总是拥挤不堪,饭店里总是兴高采烈。‘香蕉人’狂欢于洋节之 中,纵情于虚无之上。真可谓‘西洋节日来临际,和风细雨不须归。’”

那么,圣诞节会促成中国人的“香蕉化”吗?

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一句经典“名言”:多了一个基督徒,少了一个中国人。当初持这种思想的人,无非是出于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爱戴,以至说出这些胡闹的、而又影响中共对基督教决策的话,而中共也正好利用此种精神,“光明正大”的、“名正言顺”的来控制基督教。

同样,今天也有人一直在担心,一旦圣诞节在中国影响“强大”了,中国人将“国将不国,人将不人”也!

对于像王达三这样满怀民族忧患感的人是否明白,过圣诞节的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是否因为过了圣诞节而变得不爱国?或是抛弃了正常的中国民众的节日?

对了,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当你看了这样的报道之后,是否会开心一笑?是否会感到无比的骄傲?举一个例子如下:

据《北京青年报》2005年02月11日《我国春节走向世界,世界多国政要祝福中国》(作者:潘洪其)一文报道: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渐加深,中国的春节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世界影响。鸡年新春,法国总统希拉克、美国总统布 什、英国首相布莱尔、罗马尼亚总统伯塞斯库等多国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和华人拜年,英国外交部首次为中国新年举行招待会,联合国秘书处首次为中国春节举办文 艺晚会,美国纽约州州长则在去年11月签署法令,规定农历新年为纽约州法定假日,政府、公校华裔和有此需要的亚裔员工在春节可以放假一天。中国春节的“全 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了。

中国春节得到世界的重视和承认,首先是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稳步提升的一个表征……

作为一种具有浓郁本土化色彩的民俗文化,中国的春节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特别是进入到一些主流文化价值观高度趋同的西方国家,受到他们的欣 赏和赞许,这是全球化趋势中“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精彩样本。一个传统节日也好,一种传统价值观念也好,其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背后必然具有强 大的文化合理性基础,因而也一定含有值得其他国家和民族予以理解甚至尊敬的成分。人类文明中含有普适的价值,但文化绝对主义在当今世界没有出路。外国朋友 对中国的春节文化了解得越多,他们对中国文明的魅力也会感受得越深,这反过来也会强化中国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理性认知。

在中国人把春节的舞台搬到国外的同时,外国朋友也在中国的庙会、公园搭起了他们的舞台,用他们具有异域风情的歌舞、竞技、游乐、美食,为中国的 春节欢庆加油助兴。中华文明一向具有博大开放的风范,中国的春节加入了异国文化的成分,相信不会有人觉得不协调,也不会有人担心中国的传统节日因此不再纯 粹。事实上,正如外国朋友可以兴致勃勃地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一样,一些中国人也开始有滋有味地过起了外国的节日。越是传统的,越可能是现代的,越是中国 的,越可能是世界的,相互的碰撞,平等的交流,只会使多元文化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春节走向世界,世界祝福中国。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之路将越走越宽。

(上图为纽约华人举行新春花车游行)

看看上面的报道,不知道读者你有什么反响?

什么叫“全球化趋势中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精彩样本”?

什么叫“背后必然具有强大的文化合理性基础,因而也一定含有值得其他国家和民族予以理解甚至尊敬的成分”?

什么叫“人类文明中含有普适的价值,但文化绝对主义在当今世界没有出路”?

什么叫“越是传统的,越可能是现代的,越是中国的,越可能是世界的,相互的碰撞,平等的交流,只会使多元文化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我相信,想通了以上的问题,很多人对圣诞节持有的偏见应该会冰释瓦解了。

圣诞节与中国节日形成冲击的焦点是什么?

有人说,“圣诞节是有着强烈宗教色彩的节日,非基督教徒去欢庆它,说得轻些,就是随波逐流;说得重些,就是崇洋媚外。”

话说得似乎有理。什么叫“节日”呢?大家的理解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也是一个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是一 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因此,忘记了自己节日的人,就是忘记了自己民族的“象征”,忘记了体认自己身份的“主要形式”。难怪,圣诞节越来越受到人们 关注的时候,什么话都出来了(其实,并没有因为圣诞节受人欢迎而导致传统节日被遗弃),比如:

“九·一八勿忘国耻!我们记住的是否仅仅是情人节、圣诞节这些西方节日?”

……

难道,圣诞节在破坏中国的节日?

中国民间可谓节日多而又多,但许多**致会同意“八大节日的”说法,即春节、冬至、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

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除了宗教意味之外,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祭拜,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 书》。到了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农业节气密切相关,也和家庭团聚有关。

何当弟兄认为,正因为中国的节日所反映的是农业文明传统和“家文化”特色,而这些特点因着中国的工业化,社会的现代化而越来越淡薄。工业化,商 业化导致以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经济体系被破坏,由此,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家族的束缚,也越来越被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所束缚。所以,圣诞节问题看上去是传统 文化节日和西方文化节日之争,是本土与西洋之争,其实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争,是前现代和现代之争。它离信仰之争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我个人认为,圣诞节与中国节日之争,也是文化之争。 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的背后,是对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归属感;

传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国际间竞争的无形的市场,也是标榜民族文化复兴的标志;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本。王达三说,“香蕉化”是为忘本丢根,是为精神上的“挥刀自宫”。

因此,《拒绝“香蕉化”,过我中国节》一文继续写到:

“恢复和宏大传统节日,政府干预义不容辞。到目前为止,已经是连续几届的**会议、政协会议上都有不少代表或委员联名提议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作为法定节日。”

特别是近年来,恢复传统的呼声越来越高,连政府都亲自设立与参与一些中国古人的公祭,而且,这种祭拜之风越吹越大,大有决不善罢干休的气势。我相信,这种文化之争将来或许会提升到信念与信仰之争。

我在网络上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大声呼吁:不信基督教,就别过圣诞节!》,文章论据非常简单,“我们不是信耶稣的,所以没有必要过圣诞节”。 然后,文章又认为圣诞节来到中国可能有“文化侵略”的嫌疑,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总结到:“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的座右铭,“厚德载物”也是我们民族的座右 铭!

不知道作者有否认识到,其实,除了圣诞节是属于基督教的之外,还有很多中国人在使用的东西也是属基督教的。难道,我们要说,“我是不信耶稣的,所以不要公元,不要医院的S字J,不要礼拜天”?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