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爱,就要行出来!——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100周年感恩礼拜上的证道

日期:2016-10-27作者: 计文

爱,就要行出来

  ——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100周年感恩礼拜上的证道

  经文:约壹3:18

   “我们不要只在嘴上说彼此相爱,而应当用行动把真理表现出来!”(新普及译本)

“我们的爱不应该只是口头上的爱,必须是真实的爱,用行为证明出来!”(现代中文译本)

今天的讲题是参照cctv的一个电视节目“爱,就要大声唱出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太讲究含蓄和深沉了,而是追求个性直率张扬。他们认为,一个不懂得表达的人,每每是一个错过机会的人。因此,爱一定要唱出来,而且得大声唱出来!

年轻人喜欢唱流行歌曲,特别唱爱情为主题的歌经久不衰。可是,不知大家是否留意,有些家喻户晓的爱情歌曲,其字句实在经不起推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中这样说:“问我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份?……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歌词谁写的?他难道不知道月亮初一与十五是大大变化无常的吗,怎么能让月亮代表“我的情不变,我的爱不移”呢?更讽刺的是它最后一句说:“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我越想越觉得,这是在反着唱!另外一首是网络歌曲,前几年大街小巷都唱:“(副歌)我爱你,爱着你,就象老鼠爱大米。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依然陪着你。”试想,老鼠爱大米,难道不是为了吃了它?怎么可能“只要能让你开心,什么都愿意”?这不是开玩笑吗?想想,这些唱出来的是爱吗?不过,也许歌词本来就没有写错,他把当前一些人真实的爱情状况(变化无常、自私自利)用反讽的形式表达出来了。

因此,爱不能仅是唱出来的,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行出来的!

刚才的经文,不论哪些一种版本,都指明一个真理:爱不仅要在口头上而是要在行动上!

如果说基督教是爱的宗教,估计没有人会反对,至少我们的教义是讲爱的。我们信仰的基础是建立在“上帝是爱”的教义上,圣经的主题也是“神爱世人”。基督救赎人类的目的同样是要点亮人内心爱的火花,使他们用神的爱去爱人!故理所当然,基督教讲爱最多,几乎每一次讲道都离不开“爱”这个话题。

但是,爱不是说出来的。我们爱讲得最多不等于真的爱之行动就多。扪心自问,面对无边无际之上帝大爱,人的爱显得多少卑微渺小。当上帝说:“我就是爱”时,他是配合行动的,他就将自己独生爱子耶稣赐给我们!问题是我们的爱却每每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缺乏行动,成了保罗所说的“鸣的锣”!

耶稣讲过一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其中谈到一些宗教人士(祭司和利未人)见死不救,一个传统经验里在宗教上不被看好的普通撒玛利亚人却伸出了爱心之手。而经文背景显示,真正阻碍宗教人士伸手的并不是他们爱的惰性,而是他们死板的教条主义思想以及不正确的“圣、俗”观念。

基督教青年会并不是一个重视宗教活动的场所,所有里面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不一定需要有宗教身份,更不是宗教界人士。但是,YMCA始终坚持着基督教“爱”的核心理念和“服务”的意识。以组织文化的形式保留基督教信仰的理念内核,以“无形的S字J”的形式深嵌在组织运作与事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体现了基督教仁慈的博爱精神,它旨在维护和发扬被爱者的优点,尊重服务对象的独立价值,支持和促进服务对象的完善和自我提升,并在事业拓展中体现YMCA社会服务的真谛:源于基督教的谦卑精神。这种以行体信的精神为当今中国教会所必需。

反省历史,我们颇为遗憾地看到,基督教的近代来华传播时有意无意地卷入了相关的政治及文化冲突。这样,中国近代社会听到的“福音”显然已经有所“变音”,基督博爱精神难以真正体现。基督宗教所面对的更多是中国社会及民众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反抗和谴责。人们习惯于将基督宗教视为给西方势力提供精神支撑和信仰动力的宗教,即将之看作“政治性宗教”而不是具有历史“超越性”的宗教。“洋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人对基督教的认知定式。不少人以怀疑、警惕的眼光来看待基督教,在政治共识和社会共建上对教会的参与不抱有太多信心。而教会及其基督徒也主要是以一种自我封闭、与外隔绝之态来自我防范和保护。这样的情形下,基督教向社会展示“爱的宗教”之本真。

改革开放以后,“阶级斗争”日渐被“爱”与“和谐”所取代。基督教积极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强调“爱人如己”的核心价值。把基督教“爱”的思想资源与中国文化传统美德的有机结合。在中国重新认识外来文化和发掘中国古代文化的进程中共构新时代中国宗教“爱”的精神。众所周知,与西方思辨传统不同,中国社会在当代更为需要的似乎是一种“实践理性”、“应用伦理”。到目前为止,基督教的身影在当今社会并不明显,更谈不上高大,所以需要其在谦卑中见伟大,在朴实中显真情。而这一切都需要“爱”的精神及其实实在在的社会奉献。中国基督徒只有以行动来证明基督教是爱的宗教,这对处在“听其言,观其行”、“事实胜于雄辩”、“言教不如身教”这种文化处境中的国人意义十分重大。基督教当前在中国的理想之道应该是发展、弘扬一种爱的行动,以‘爱’来联合教会内外,服务社会人生。由“爱心”带来“信心”,则有可能化解基督教自近代以来与中国社会因历史留存的恩怨、隔膜。打破自近代以来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存有的隔阂、缓解其张力,与“世俗”社会之间促成积极的双向互动、彼此理解和信赖。以“爱心”来沟通彼此的认知、来温暖以往的冷漠,努力重建信心,取得彼此的信任。“爱的行动”也有助于中国教会超越自身局限性,突破以往的封闭保守性,以便寻求理解、呼唤共融。

教会的信仰自觉使得教会对社会采取两种态度:一种是对社会的“批评”态度,即所谓“先知”的精神传统;另一种则是社会的“服务”态度,即所谓“仆人”的精神传统。然而在有着被帝国主义入侵历史的中国,教会若高扬其先知精神,对社会加以信仰意义的批判,无疑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得到社会的积极回应,反而会构成与社会的逆反与紧张。目前,中国教会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为人赎价”的姿态来面对社会,以仆人之身份来服务、适应现代社会,由此体现其信仰的人生价值与现实存在意义。这在有些人看来,或许是中国教会之软弱和谦卑的象征,但恰恰在此自我奉献的服务之中潜藏着中国教会的未来希望。“为了赢得中国社会的理解和中国民众的信赖,基督宗教就必须将其“爱的精神”落实在“仆人精神”上,以其社会行动、社会关爱来“感动中国”、建立其在中国社会中的信心与信任”。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中,非常需要这种具有宗教境界、神学意蕴的社会参与行动和社会慈善事业,由此可通过社会建设来促进文化建设,通过实践行动来帮助思想对话。今天的中国社会已不再排拒信仰,亦对宗教持有充分的开放和吸纳之态。社会的变化及其对待宗教的新姿态,显然会给基督教会在中国社会的重新定位带来百废待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并善于捕捉和抓住机会,谱写新的历史。

作为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基督教青年会理当担负一个见证基督的使命以及关爱社群的社会责任。从某个意义上讲,它比纯宗教性的组织更能贴近中国社会,因此也更能服务好这个时代。并在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和谐共融的努力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一九七九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宣布要颁发给一位天主教修女的时候,举世惊奇。这位修女既不参予政治,也不管国家大事,她只是默默的奉献自己,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正说明了她那种为爱而奉献,为和平而服务的伟大情操,值得世人敬佩和赞颂。这位修女就是有“世界最伟大的乞丐”之称的德肋撒姆姆。1940年代初期,德蕾莎修女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校长一职,但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校内一片安宁(贵族学校),但校外却满街都是无助的麻疯患者、乞丐、流浪HT。她心有所感,决定“推到高墙”,消除差距,尊重尊严。她离开舒服的教书工作,走进社会最底层的人群中。受她救助的人不但得到了面包、衣物,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尊严! 1997年9月5日,87岁高龄的德肋撒修女安息主怀。印度政府为德肋撒修女举行了国葬,成千上万的人冒雨走上街头为她送行。葬礼那天,12个人抬着她的遗体,印度总理跪下去了,所有人跪下去了,人民尊敬她,都不敢高过她的灵柩。修女一生享尽盛誉,她的组织有4亿多资产,10万名义工,但是她一直过着最初的简朴生活,80高龄仍然睡在地板上,自己洗衣洗碗。去世时,遗产只有两套会衣、一双鞋子、一只水桶、一个饭盆和一床铺盖。真是“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走”!她是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全世界至少有80多个国家的首脑、政府和各大领域的机构以及各个方面的国际组织、向她颁布过崇高的荣誉和奖项。她用“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概括自己的一生。她,被尊称为贫民窟圣人,她的言行在世界各国具有巨大的超出世俗想象的感召力。她的箴言字字珠玑、意韵深远、感人肺腑,全世界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阅读过她的箴言并在生活和工作中践行。不单因为她讲得好,更是因为她行得好!

爱需要行出来,行出来才有感召力!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