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默想“基督凯旋入京”

日期:2016-10-27作者:骆颂恩

(务要存敬虔的心,默想的方式,阅读本文。这样必能带来属灵的果效;切忌用看新闻的速度过目。愿上主赐福与您!)经文: 路19:28-48。

基督凯旋入京,是在受难周的第一天。按照教会传统礼仪,每年复活节前的一个主日,被称为“棕树主日”。即主耶稣骑驴进入圣城耶路撒冷,合城的众人:“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喊着说:‘和撒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12:13)关于主耶稣“荣进圣城”四本福音书都有详细的记载,(太21:1-11,可11:1-11,路19:28-48,约12:12-19),其内容富有戏剧性,是主耶稣精心策划的一个满有尊荣的场面。

耶稣义不容辞地赴京受难。主讲完了十锭银子的比喻后,迫切地要上耶路撒冷。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要在耶路撒冷掀起高潮,因为他将要为世人的罪受苦和受死。自那一天,耶稣来到耶路撒冷之后,他在地上的生命路程,已经到了尽头。

路加福音19章28-58节,是主耶稣受S字J苦难之前,最后一周的生活记录。耶稣就此开始了他在地上的最后一周:骑着驴驹,踏着棕树枝,在群众迎接君王式的欢呼声中进入耶路撒冷。耶稣选择了一个所有以色列人都聚集的时间,一个群众都能看见他的地方,一个清晰的场面,去宣告他的使命和弥赛亚的身份。

棕树主日,就是庆祝人类的救主耶稣基督,荣耀地进入耶路撒冷的日子。在此,让我们一起来默想这段经文,并让圣灵的能力运行在我们心中,去成全神美善的旨意。

一、耶稣赴耶路撒冷的途中

耶稣光荣进入耶路撒冷城的事件,发生在受难周的第一天(礼拜天)。根据四本福音书我们便可知道,安息日开始之际,耶稣到了伯大尼,并在那里度过安息日(太26:6-13;可14:3-9;约12:2-8)。第二日来到伯法其,准备驴驹,进入耶路撒冷。耶稣并不是第一次访问耶路撒冷,但这次不同于其它时候,它具有救赎的历史性意义。因为这件事成就了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向万民宣告耶稣就是救赎人类的弥赛亚。因此,我们把这次进城事件称为“凯旋入京”,这也与一周后将要发生的耶稣的胜利复活相关联。这部分的内容相当于小说结构上的“危机”和“高潮”阶段,以耶稣死而复活的事件为胜利地闭幕。

耶稣和他的门徒从耶利哥走近耶路撒冷,来到伯大尼和伯法其,这两个村子坐落在橄榄山东侧,离耶路撒冷只有数公里。在这最后一星期中,耶稣在伯大尼过夜,白天进耶路撒冷。路加福音十九章中告诉我们,他们离开耶利哥之后,就开始上山往耶路撒冷去。途中他们来到橄榄山,他就吩咐门徒往对面的村子去借一匹驴驹。为什么耶稣要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呢?

(1)为要应验先知的预言,“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亚9:9) 这事便应验在耶稣身上,他就是那位和平之君,以和平的姿态骑着驴进来,而并非群众所期待的战争英雄或政zh i领袖。

(2)这是一项勇敢的举动,因为耶稣明知将要受苦,被钉S字J,这无疑是对敌对者的一种挑战,故意骑着驴,引人注目。

(3)这是一种极具戏剧性的行动,在公开的场合表达自己的身份,他就是上帝所膏立的弥赛亚。他来到世界的目的,就是要拯救世人,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平安。因此,他吩咐两个门徒去借驴让他骑上,圣经这样描述:“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耶稣骑上。”(路19:35)耶稣派门徒把驴驹牵来,是为了使他们把这件事和旧约先知撒迦利亚的预言(亚9:9)联系在一起,由此相信耶稣就是救主;当门徒按照耶稣的话去牵驴时,就如他所说很容易就牵过来了,由此可以领悟到耶稣预见将来之事的神性。从他要骑驴进入耶路撒冷的事件中,明白他就是先知所预言的胜利的弥赛亚。耶稣这样的举动与以往他隐藏自己是弥赛亚的态度(太8:4;9:30;16:20;17:9)显然不同。这就强烈的暗示,他完成人类的救赎大工,得荣耀的时刻已临近了。但是这样的荣耀,只有通过“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的荆棘之后,才能享有。即只有通过与这罪恶世界的罪中之乐诀别后,才能得到这种荣耀。我们既然也要喝他的杯(太20:22,23)就当更加觉悟。

到这时候耶稣已广为人所熟识,每个来到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人都曾经听到过他,而且曾有一段时间大部分人都欢迎他。所以门徒只说声:“主要用它,”小驴驹的主人便高兴地把它交给门徒。

古时的驴子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可用来替人背负重物,而更重要的是,君王和他们的使者会骑驴进城,以示和睦。骑驴进城,是表明他们和平的意愿。因此,(1)驴子是和平的象征。耶稣要为地上带来真正的和平。

(2)驴子象征谦卑服侍。驴子可以代人背负重担,为人类服务。耶稣骑驴进城,象征他要来服侍众人,背负世人的重担。

(3)驴子或作“驴驹”是神圣的表征,因为它未曾被人使用过。预示作圣工用途的动物或物件必须未曾被人使用过的。在旧约的律法中有这样的规定:“从牛群中取一只未曾耕地、未曾负轭的母牛犊。”(申21:3)(4)就驴驹本身而言有着很深的奉献意义;驴驹的谦卑、顺服、乐意奉献,成为信徒思考的美德。

耶稣骑驴驹进入耶路撒冷;他并不是犹太人所盼望的政zh i解放者,而是带给人类真平安的“和平之君”。(赛9:6)“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他的肩头上;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我们知道救赎的使命唯有主耶稣去做才能完成,但是若我们有幸参与是何等的光荣。这两位门徒,不单顺服主的吩咐,不嫌麻烦,并且为使主耶稣骑得舒服一点,就把自己的衣服铺在驴背上,他们这样的举动起了示范的作用:“许许多多的人把自己的衣服铺在路上”(太21:8)。我们要向这两位门徒看齐,做主耶稣所喜悦的事情。

门徒们将“衣服”搭在驴背上,或许是为了代替鞍,但百姓将“衣服”铺在路上,则意味着他们尊崇耶稣为王(王下9:13)。因为直到中世纪,每逢君王出宫总要在地上铺——使君王不至直接踩地,他们把衣服铺在地上亦含这种意思。并且他们“砍下树枝”即棕树枝铺在地上,或拿在手里(约12:13)去迎接他,这也是尊崇耶稣为王的行为。因为棕树枝象征胜利,拿着棕树枝去迎接人,是迎接君王的古代礼仪之一。

耶稣这一次的行动为要应验旧约《撒迦利亚书》9章9节的预言:“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为了宣告他就是弥赛亚,耶稣选择了一个所有以色列人都会聚在耶路撒冷的时间,一处最多群众可以看到他的地方,以及一种宣告他使命的方式,表达了他弥赛亚的尊贵与其谦卑的形象。

“主要用它”的“主”字,便是“耶和华  神”的称谓,也是耶稣作弥赛亚的自称。在此,耶稣接受门徒公开承认他的身份,表达敬意,从而宣称他是弥赛亚。

圣经只有这一处记录耶稣自称自己为主,具有如下意义:(1)若与用驴的事件相联系,则意味自己是世界万物的主人。我们一切所有的都是属于主的,主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绝对的主权。(2)若与进入耶路撒冷相联系,则意味自己是全人类的救主和君王。所有被造物都应顺服于耶稣的权柄,因为神立定心意赐永生给凡接待他的,那些拒绝不接待的人存留了永远的刑罚。尽管如此,犹太人还是被人性中的欲望蒙住了灵眼,将耶稣挂在S字J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愚蠢者在神面前的真相。

二、耶稣将近圣城耶路撒冷

主耶稣在向耶路撒冷走去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尤其在进城前的一刹那,百姓夹道欢呼,把衣服铺在路上,手拿棕树枝,前行后随地呼喊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太21:9)但是主耶稣很清楚地知道现在的欢呼声,在几天之后就变成“钉他S字J”的喊叫声。从表面看来是喜乐的场面,在内心却是悲痛万分。不错,他受到门徒和百姓的拥戴,也遭到法利赛人的妒忌和宗教领袖的反对;虽然他要面对S字J的痛苦和死亡,却又知道,他终必复活和得荣耀。因此,上耶路撒冷去的道路,乃是一条既激动又颠簸的道路;是从喜乐到悲痛,又是从悲痛到喜乐;就是从欢呼到受苦,又从死亡到复活;虽然是错综复杂,但是,此时的主耶稣却将这一切都拥抱在了一起。

群众欢呼着迎接终于进入耶路撒冷的耶稣,这似乎是百姓承认耶稣为他们君王的行为。但若刨根问底,他们中间有些人看到耶稣的大能之后,只是承认他是政zh i性的君王,即在罗马z /-府的压制下解放他们的犹太的新君王,并非承认耶稣就是将从罪中解放人类的救主。这一点是在他们看见耶稣不按着他们的意愿行事,就马上置他于死地的行为中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尽管如此,耶稣将近耶路撒冷得到如此欢呼的情景,还有另外几层可喜的意义:

(1)最初是门徒们刻意大声欢呼,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主耶稣不单是他们的夫子(老师),也是以色列人的盼望。

(2)当时有许多曾经受过主耶稣恩惠的人,也来过节,看到主耶稣被拥戴,也加入了这欢呼的行列。

(3)其中有许多曾经见证主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人,也在那里。

(4)还有许多小孩子,他们随着成年人一起欢呼歌唱。马太说:“全城都惊动了。”(太21:10)虽然他们如此热烈欢迎他,好像欢迎一位得胜凯旋回来的君王,但主耶稣没有丝毫得意洋洋,或有飘飘然的感觉,而是以谦卑又稳健的态度骑着驴驹子,在人看来是已到了事业的最高峰,得到喝彩声,但他却看到在前面摆着的是被出卖,被唾弃,遭辱咒和鞭打,甚至被处死;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退却或逃避,他仍继续地向前行。虽然法利赛人来干涉他,要他责备门徒,他却毫不客气地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们,若是这些人闭口不说,石头也要呼叫起来。”(路19:40)犹太人所唱的这首颂赞诗;出自诗篇118章25-26节:“耶和华啊,求你拯救!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亨通!奉耶和华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我们从耶和华的殿中为你们祝福!”与耶稣诞生时天使所唱的颂赞诗相似(路2:14),“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由此我们可以明白神的作为。甚至是使用那些心中充满贪婪的顽梗悖谬之辈,也要赞美耶稣的“凯旋入京”。我们既然已明明白白地知道耶稣就是弥赛亚,又怎能不高声赞美呢?倘若我们闭口不说,路旁的石头也要呼喊 (路19:40)。耶稣救赎我们脱离只能带给我们死亡的罪,我们本当常常赞美耶稣。

那些赞美神赐给他们一位君王的人,希望耶稣是以色列民族的领袖,使犹太国家恢复以往的荣耀,因此他们听不进先知说的话,看不见耶稣真正的使命。当他们发觉耶稣不是要达到他们的愿望时,都转过来攻击他。福音书中只有几处记载耶稣获得世上的荣耀,这儿是其中之一。耶稣勇敢地宣告自己是王,民众欢呼加入。但没过几天,由于政zh i压力,民众又离弃了他。如今我们称之为棕树节,可提醒我们切勿只是表面地称呼他是主、是基督,转眼又离弃他,背叛他。

一群蛤蟆在进行竞赛,看谁先到达一座高塔的顶端。周围有一大群围观的蛤蟆在看热闹。竞赛开始了,只听到围观者一片嘘声:“太难为它们了!这些蛤蟆无法达到目的地。”蛤蟆们开始泄气了。可是还有一些蛤蟆在奋力摸索着向上爬去。围观的蛤蟆继续喊着:“太艰苦了!你们不可能到达塔顶的。”其他的蛤蟆都被说服,停了下来。只有一只蛤蟆一如既往地继续向前,并且更加努力地向前……比赛结束,其他的蛤蟆都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它就能够做到!大家惊讶地发现,原来它是一只聋蛤蟆!

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很深的启发:我们基督徒走S字J的道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S字J道路是苦路,我们会遇到患难、逼 -/迫和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我们不妨做个“聋子”,要有听而不闻的本领。只见耶稣,不见一人(太17:8)。一如既往,鼓作勇气到达终点。

今天有许多人,在侍奉开始时雄心勃勃,充满信心,勇往直前,但一旦遭遇挫折,就会放弃或藉词退出;有些人可以面对顺境,面对成功,却不能面对逆境和失败;他们可以接受称赞,却不能忍受指责。好像以利亚先知可以接受胜利,但当他知道皇后耶洗别要杀他,就开始逃命,甚至在罗腾树下求死(王上十八、十九章)。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岂不是同样的遭受诸般的荣辱,欢呼和悲痛;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称赞和责备,欢笑和眼泪,喜乐和痛苦;我们是否也能像耶稣一样勇敢地去面对呢?

今天我们时常说,当我们困难的时候求主同行,好像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被扔在火窑里,有神子与他们在火中同行(但3:25);现在主耶稣骑着驴驹走上S字J的苦路时,我们是否愿意与他同骑,同上耶路撒冷去呢?“上耶路撒冷去”意味着人要完全彻底地舍己,顺服神的旨意,牺牲自我。

有一首诗歌写道:“S字J的道路要牺牲,要将一切献与神,要放一切在死的祭坛上面,火才在这里显现。这是十架的道路!你愿否走这个?你曾否背十架为你主?你这奉献一切给神的人!你对神是否全贞?”

三、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圣城

受难周的第一天,耶稣进入圣城耶路撒冷。犹太人认为:旧约所预言的弥赛亚,犹太人的王,将会带给他们政zh i上的解放。但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是要告诉人们,自己是谦卑温柔的和平之王,他进耶路撒冷的目的是藉着S字J之死,成就人类救赎事工。他不是去登上君王的宝座,而是去接受S字J上的死,以此担当世人的罪。

按照路加福音的记载,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见城就为她哀哭;他进入耶路撒冷,来到圣殿赶出作买卖的人;在后来的数天,他虽然面对死亡的威胁,但仍继续在殿里教训众人。

(一)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

(路19:41-44)记载耶稣进耶路撒冷之后,见城哀恸的情景。从中可以明白:(1)出自犹太血统的耶稣对同族的衷情;(2)耶稣为那些至死不悔改、罪中灭亡的愚昧之人的焦急与等待。因为神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

耶稣在世上流泪哀痛的场面,此外还有两处:他怜悯拉撒路之死而流泪(约11:35);在客西玛尼园祷告时(太26:36-39),他“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来5:7)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这是路加医生独有的记载。表示耶稣对耶路撒冷的关怀,充满了怜悯之情,并预言这所城市将要被毁坏的厄运,“没有一块石头会留在另一块石头上”(路21:6)。历史见证了这一时刻;在公元(即主后)七十年,主的预言应验了,耶路撒冷被罗马兵丁所攻陷,变成了废墟。对犹太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他们心中的至爱,旧约先知但以理被掳在巴比伦时,曾一日三次面对耶路撒冷向上帝祷告。

这里的“哀哭”一词是指流泪、大声哭泣、哀悼等。按其字义,耶稣是为耶路撒冷心碎。

1、耶稣满怀对耶路撒冷的大爱(路19:41-42)耶稣在此解释了他哀哭的原因;那城和她的人民拒绝平安之道,就是弥赛亚自己。换言之,他们拒绝了得平安的道路。耶稣哀哭,并非因为他要为这城受苦和受死,他并非为自己哀哭。他是为这城和她的人民哀哭,因为他们不知道平安之道。以此表达了耶稣爱国忧民的感情,为这座犯罪的城市哀哭。

今天,我们有否为教会流泪祷告?为时常犯罪的基督徒哀哭?

2、预言耶路撒冷城的厄运(路19:43-44)

(1)罗马军将整个城团团围住,即将被围困。

(2)将被彻底拆毁,夷为平地,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

(3)将面临审判。每一个百姓都要面对自己的审判。

圣经说:“时候到了,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若是先从我们起首,那不信从神福音的人将有何等的结局呢?”(彼前4:17)3、耶路撒冷被毁的原因(路19:44)

耶路撒冷被毁的原因;是因为以色列百姓拒绝弥赛亚和救恩的日子。

(1)神眷顾的日子已经来了。神经常眷顾以色列,他们已得到神历代以来亲自给他们的启示。神话语的启示就是旧约圣经。神藉信徒的生命活生生地彰显他自己。现在,他们更有神所差来的弥赛亚,就是神的儿子与他们同在。

(2)他们不认识他,但他们没有借口,因为他们可以再次清楚看见神在他的子民中间行事。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 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路13:34-35)耶稣是满有慈爱的,他呼唤人民、城邑和国家都当悔改。他有极大的忍耐,“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 他“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 不过,最终人若不肯悔改回转,他必会来施行审判和毁灭。因为“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6:7-8) “看哪!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后6:2)耶利米先知曾吩咐以色列人也要为他们所居住的城市求平安(耶29:7)。今日我们生活在这里,我们是否为我们的居住地,我们所属的教会及自己的家庭祷告呢?正如《赞美诗》123首“我爱教会歌”第二节“爱她,我常流泪,念她,我常祈求。”

(二)耶稣洁净圣殿

(路19:45-48)受难周的第二天,耶稣洁净圣殿,并在那里教导百姓。与(约2:13-22)记载的洁净圣殿不同。这是他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所做的又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从表面上看,主耶稣洁净圣殿是一个很激烈的行动,这是表明他爱之深切,不愿看到上帝的殿本应该是一座祷告的圣殿,现在竟变成了“贼窝”。同时也以此宣告审判的来临,警示世人。

在主耶稣三年的公开侍奉中,有两次洁净圣殿的工作,其属灵教训如下:

1、 主耶稣最关心的是教会的圣洁和真诚(参见约17:17,19);主受死的目的乃是要“ 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5:26-27)2、 教会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神(约4:24),也必须成为一个与主相交的地方(参见太21:13)。

3、 所有利用教会或福音工作谋取私利,寻求个人荣耀或个人发展的人,都将受到基督的审判和定罪。

4、 那些真心爱神,敬神的人都会为神的家和神国的义大发热心(约2:17)。真正效法基督的人绝对不会姑息容忍教会中的不义(参见启2-3章)。

5、 每个基督徒都必须坚决抵制一切玷污和败坏神国的人(参见林前6:9-11;加1:6-10;启2-3章)。

教会应该是神圣的地方,是万民祷告的地方,也是实行彼此相爱的地方。今天的教会,是否也像当年耶路撒冷的圣殿一样,变成买卖的地方,敛财的所在?是否被人利用成为满足个人私欲的通道?求主洁净我们,使我们能用纯正清洁的心来侍奉他。

(三)耶稣在圣殿里教训人

“众人说:‘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稣。’”(太21:11)从耶稣宣告神的话语,并预言末世所要发生的事件上,不能否认耶稣就是先知。但这一经文的重点并非要承认耶稣是先知,而是带有浓厚的惊讶之意,即“加利利竟然能出现像耶稣这样的先知”(约1:46)。犹太人看到耶稣行神迹,并且有教导的权柄(太7:29),于是只把他当成伟大的先知,但始终尚未领悟到他是完成先知、祭司、君王事工的弥赛亚。

耶稣此时虽然已经面临着被杀的危机,但他却仍勇敢地在圣殿里教训人。其实在主耶稣所讲的教训中,几个最重要的真理,都是在这最后几天内所讲论的。如有关“末日的教训”,“基督的再来”,“最后的审判”,以及“彼此相爱”的命令,“大使命”,“受托的信息”,“设立圣餐”等。

我们要感谢主耶稣,他没有因为恶劣的环境而停止他教导的工作,因他实在是神的代言人。让我们以主耶稣为我们侍奉的榜样,借用保罗的话:“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以百般的忍耐和各样的教导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犹太的宗教领袖们,他们有很多理由想除灭耶稣。其一,耶稣曾经把在圣殿里做生意的商人赶出来;此外,他传道的内容常常针对不公义的事,而他的教训又对穷人有利;还有,他受欢迎的程度会引起罗马人的注意,而他们却希望尽量避免与罗马人有任何交往、瓜葛。

为此,我们看到了受难周的前二天,耶稣做了几件特别有属灵价值的事。首先是荣进圣城,表明其真正弥赛亚的身份——受苦的仆人,担负世人罪孽的羔羊,人类的救赎主。接着是为耶路撒冷哀恸,表达了他爱国的情怀,以及期盼罪人的悔改之心。再后是洁净圣殿,表明其伟大的属性和对神国度的期望,并在最后的教训中引向高潮。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了当时声誉已登峰造极的伟人邱吉尔来演讲。三个月前媒体就开始炒作,各界人士引颈等待,翘首以盼。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都到齐了。人们准备洗耳恭听这位大政zh i家、外交家、文学家的成功秘诀(邱吉尔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邱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动的掌声后,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就走下讲台。会场上沉寂了一分钟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邱吉尔是一个成功者,他在政zh i、外交、文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把自己成功的秘诀归纳为四个字——决不放弃!正是因为他有这种决不放弃的精神,才使他能够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名相、杰出的政zh i家、外交家和文学家,成为世界伟人之一。他成功的秘诀耐人寻味。

如今,我们走S字J的道路,也需要这种决不放弃的精神。S字J的道路是窄路、小路,坎坷不平。有的人刚刚走就放弃,知难而退,望而却步;有的人走了一半放弃,半途而废;有的人到了最后关头放弃,功亏一篑。主耶稣告诉我们:“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11:12)  使徒保罗也勉励我们:“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 因此,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努力追求,决不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进天国、得赏赐。让我们在跟随主的道路中,作主忠心的门徒,直到人生的彼岸。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