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第一个复活节回顾

日期:2017-04-22作者:洪光良

林前15:3-22  洪光良牧师(2017/04/16)

《哥林多前书》15:3-22〖参考经文:太27;可16;路24;约20〗

3.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4.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5.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6.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7.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8.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9.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因为我从前BP神的教会。10.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并且他所赐我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与我同在。11.不拘是我,是众使徒,我们如此传,你们也如此信了。12.既传基督是从死里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13.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14.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15.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神是叫基督复活了。若死人真不复活,神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16.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17.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18.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19.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20.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21.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22.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前言

今天是2017年复活节,耶稣的复活,不但是基督教的核心信仰,更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因为主若不复活,我们信的就都是枉然,上帝牺牲自己的爱子来为罪人死的计划和工程也是枉然。所以,对我们来说,复活不仅是肯定两千多年前的那次神迹,更保证我们未来可以兑现主的应许。因为,耶稣基督不但替我们被钉S字J而死,也因着上帝的大能,三天后便从死里复活了。基督这样以死亡促使“死亡”死亡(the death of death),令必死的人因坚信这项神迹的缘故,自己也必分享基督的复活。因为“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罗6:8 );又“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罗6:9)。这就肯定救恩的意义与价值,而且影响着千秋万代因信称义的每个信徒。

论到“死”,我们其实无时无刻都会从世界、从暴行、从天灾人祸中感受到“死”的威胁,或是从被折磨的良心、从魔鬼的控告,也同样日日感受到“死”的可怕,这样人类对“死”的恐惧就会一直至死方休。解救的唯一方法就在于信靠耶稣。一如马丁路德所解释的,“死”的解决乃在:其一、耶稣的死与复活。其二、我们因信的缘故,得与祂同死、同复活。这样“死亡”本身就死亡了,罪恶也死亡了;因为耶稣的死,已经治死了“死”、罪、和魔鬼(罗6:3)。耶稣的复活却带来了生、赦免和上帝儿女的身份。

耶稣的复活既然和我们关系这么大,但世人对复活节的认知和心情却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那些曾经认识主、跟随过主、与主共同生活过的门徒,在主复活的当天和随后一些日子里,各人的心情和表现还是很不一致的。兹综合四卷福音书(太第28、可第16、路第24和约第20)中有关耶稣复活的记载,粗略梳理并看到世人对主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之事的不同态度,至少就有六种心态。

一、妇女是“基督复活”的首批见证者

四卷福音书无一例外,都说抹大拉的马利亚和一批爱主的妇女们(雅各的母亲马利亚、约亚拿和撒罗米等)在七日头一日清晨的时候一同来到墓园里,她们因为一向爱耶稣和思念耶稣,就购备了香膏准备来膏抹主的尸体。过程中虽曾一度扑朔迷离,但因为“想起耶稣的话来”,立刻就有了力量,并且变成了耶稣复活的第一批见证人。她们虽曾惊慌恐惧害怕过;也曾沉默颤栗逃跑过;却终于遇见了天使,还遇见了复活的主耶稣并领受了耶稣的祝福和授命,把复活的福音一波波传开去。

二、彼得和约翰在希奇中寻得真相

听了妇女们的报讯,其他使徒正在猜疑不信、认为这些无知妇女所说的是一派胡言的时候,经过“鸡叫事件”教训的彼得这次却不敢遽然表态。他选择了立刻亲自行动前往墓园看个究竟,使徒约翰也是这样行动。结果,他们终于由最初的“希奇”转变为最终的“就信了”。

我们知道一切科学成就最初都是发轫于“惊奇”或“希奇”,有了“希奇”的冲动才会有进一步探求“真相”的行动;于是,通过实践、求证和归纳之后,所得的结果才是真理。彼得、约翰两位使徒所采用的正是由“希奇”通过实践而寻得“真相”的方法。

三百多年前,英国有两位着名学者莱特尔统和卫斯特(G. Lyttelton和G. West,)他们曾极力反对耶稣复活的信仰,也不相信保罗遇见复活的耶稣后悔改归正的事迹;因而决定分头收集资料,相约共同撰文要反驳这种超自然的迷信。可是,到了1747年他们再度会面的时候,两人却都大出对方所料。由于确证俱在,无以置辩,结果竟双双成为真诚的基督徒。于是大家又各自撰文,力证“耶稣的复活”及“保罗的悔改”都是史实。这两篇文章最终竟成为世界名着,迄今仍典藏于大英博物馆之中(本段资料参考台湾圣经公会出版之2008年3月份《圣经季刊》:黄子嘉牧师《复活的故事》)。

三、从疑惑到确信的多马

《圣经》告诉我们:耶稣来的时候,多马没有和大家在一起;说不定是出外为团体办事去了,所以耶稣并没有责备他的“不在”,而是批评他的“疑惑”。

疑惑有时也和“希奇”一样,多马的“不信”谅必并非不信耶稣会复活,很可能是不相信间接的传言而是渴望要由他亲自去经历而已。因此,多马自己固然有可议的责任,但是,那些间接为他作见证者的言辞为何不被取信呢?这些在场者平时的言行可信度是否也须要反省呢?所以,耶稣说多马“看见了才信”并未厚责或抹煞多马的福气,只是对那些和我们一样虽未曾看见就信了的人更加赞赏而已。因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如果上帝的作为样样都要被我们亲眼看见然后才可信的话,这就无异是要缩小上帝的权能,也夸大了人自己的本事。但无论如何,多马的“疑惑”不能不算是其信心或性格中的一种遗憾。我们必须在这方面避免重蹈多马的覆辙;但从多马一生的表现来看,特别是后来他在传福音事工上的坚贞不渝和至死忠心,他这次的“不信”反而成了后来“挚信”的动力,因而也成为我们极具意义的反面教材。比起历史上某些对主的爱由“大热”渐次递降到“大冷”的信徒还是更可取的。

四、耳聪眼明的人未必有福

当奉复活主命令的妇女们回来向“使徒们”传达第一个复活节喜讯的时候,“使徒们”中的一些人,照理应该表示深切关心和惊喜才对,哪怕像彼得的“希奇”或多马的“疑惑”也都不失是一种就事论事的反应。可惜这些人并非如此,他们竟然干脆以“胡言”和“不信”来否决未经求证的事物,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了。不仅如此,当不久后十一个门徒来到加利利和耶稣约定的山上,有许多人一看见复活的主就俯伏拜他的时候,现场中还是有人疑惑的(太28:16-17)。由此可知,那些平时不重视又没有记住主的话,而且不肯信赖别人见证的人,即使他们有机会亲眼看见复活的耶稣,但单凭自己的耳闻目睹就想相信“复活”和领受“复活”却始终是极其艰难的事,因为他们的心早已蒙了愚顽的尘垢。不容易受圣灵的启廸去相信上帝的作为,更不容易信任任何人的见证。一如经上所说:“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赛6:9;可4:12)

五、革流巴和他的同伴

在第一个复活节当天,最痛苦无奈的两个门徒,可以说就是革流巴和他的同伴了。他们尊敬耶稣,认为这个无论说话行事都有大能的人是个先知;他们也爱国,因此素来关心以色列民得赎的事;他们甚至也不敢冒犯祭司长和官府的权威。可是这个加利利人却在三天前被钉S字J死了。虽然今早有几个妇女和使徒传出耶稣复活的消息,可惜至今却无人确切地看见他。这令他们怎能脸上不带愁容呢?灰心绝望之余,他们选择了离开这片是非之地,迷茫地回到以马忤斯乡下的老家去。

如果不是耶稣主动亲自靠近他们并和他们搭讪,然后又从摩西以及先知书中凡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他们肯定会继续迷糊愁闷下去。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所有人的料想。首先,他们因耶稣的讲解圣经而心里火热;其次,他们热情地邀请客人共进晚餐;第三,他们因看到这位客人熟悉的擘饼祝谢动作而认出他原来就是复活的主耶稣。于是,信心和勇气立刻回到他们身上。他们也因此赶回耶路撒冷去和其他门徒交流,和分享见到复活的主耶稣的亲身见证。

《圣经》说:“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13:2)革流巴和他的同伴却在不知不觉中接待了复活的耶稣。

六、吓得半死的兵丁

犹太人的祭司长要求彼拉多派遣兵丁看守耶稣的坟墓,以为这样就能够阻止耶稣“复活”。于是,一班骁勇的罗马士兵,一块堵塞墓门的大石头,和一番绞尽脑汁的诡计,已经成型并标志着犹太人的宗教迫害和罗马人的政治偏见正式连手起来,他们原想摧毁基督教复活信仰于最初阶段。可是,这班号称当日世界上最有效率的罗马士兵,却在主复活那个清晨“吓得浑身乱颤,甚至和死人一样”。因此,这个守墓行动的失败,已经说明了敌基督者们的枉费心机;更证明一切黑暗权势甚至连死亡、阴间也都要彻底失败。从此,大能荣耀的生命福音就要开始传向地极和万邦。

兵丁当然无法把守住坟墓的大门,但这并非兵丁的失责;因为那是复活的基督要冲开的大门,它不仅是坟墓之门,更是死亡之门。生命的主怎能被死亡之门拘禁呢?所以,祂不单自己复活了,更将“复活”赐给所有相信并跟随祂的人。但祭司长仍然企图用金钱收买兵丁和他们一同编造欺世谎言,可惜也可怜他们的妄想在历史中同样变成不合逻辑的笑话。

尾声

复活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也是首个被确定和被庆祝的节日。它不单是为了记念主耶稣过去从死里复活的神迹,更是提醒我们未来同样要经历复活的应许。所以,耶稣的复活甚至比耶稣的降生对我们更有意义。而这些意义在第一个复活节的时候就都向我们显明了。因此,接受第一个复活节带给我们的启示也就成了每个复活节带给教会的重要教导。什么教导呢?

第一,要“想起”《圣经》上关于主的话。综观在主复活过程中许多人之所以能由悲伤变为喜乐、迷糊变为明亮、冷淡变为火热、疑惑变为确信、害怕变为勇敢,不单是因为见到了耶稣,更都是听见耶稣和他们讲解圣经上的话。事后他们也想起耶稣的话。

第二,要“记住”耶稣平安的祝福。耶稣复活后,当其向门徒显现的时候,每次说的第一句话总是“愿你们平安!”。可见“平安”不但是人类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最难得的礼物。不过,基督徒所求的,不单是“平安”的环境,更是“平安”的心境。从前主曾说过,“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14:27)如今,从复活主口中所赐的“平安”就更加宝贵了。

第三,要常常“记念”耶稣的伤痕。耶稣复活后,多次主动把手上的钉痕和肋膀的伤口展示给门徒看。别以为这仅仅是身体复活的凭据而已;其实也是想让大家知道:首先,这是宗教偏见和政治暴力连手造成的伤害,是有罪者对无罪者加害的证据。其次,这些伤痕本来是我们应该承受的,耶稣却代我们担当了。因此,我们除了感恩之外更不可重新犯罪,不可叫耶稣再为我们又被钉S字J。

第四,要在主里正常地“吃喝”。纯正的宗教信仰不会专注于生活上的吃喝,但也不必矫情饰态地去逃避正常的吃喝。所以,《圣经》中每逢有重要活动之后,都必伴随着喜乐的吃喝。复活后的耶稣也是如此,无论在以马忤斯、在耶路撒冷还是在提比利亚海边,耶稣都以亲自吃喝给我们作榜样,这也给对“禁食”有误解的人留下正确的启示。

第五,要“接受”耶稣的吹气。同时“接受”耶稣所赐的圣灵。上帝向亚当吹气,出自泥土的亚当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如今,耶稣向门徒吹气,这些人就变成有灵的福音精兵。因此,早于五旬节的圣灵降临,经历耶稣复活的人同时也已经领受了圣灵的浇灌。

第六,要“理解”耶稣给我们的授权。在给门徒吹气及颁赐圣灵之后,耶稣又对他们说:“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约20:23)。骤眼看来,耶稣似乎是将“赦罪”的权柄赐给了门徒,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这项授权之前既有“吹气”的动作,之后又有“差传”的交代。可知这项权柄是赋予福音而非授给个人的。也就是说,人若不肯相信门徒所传的福音,门徒就没有任何权柄可以赦免世人的罪。与之相反,世人的罪不被留下,也是福音大能的结果而非任何门徒的个人权威。由此可知,门徒的权柄只是传福音而不是给别人定罪或赦罪。

第七,要快乐“接受”耶稣的差遣。就是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万民:原文是凡受造的)听(可16:15)。因为耶稣事先已经说了“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的话,可知我们奉差遣传福音乃是与主同工而非单挑独干。

第八,要为耶稣的复活“欣喜和感恩”。从前主耶稣曾对拉撒路的姊姊马大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11:25-26),结果如何我们都知道了。后来,使徒保罗也对哥林多教会说:“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15:19-22)

今天,趁着我们的肉身还有机会来回眸第一个复活节的时候,还能听到复活主应许和使徒们见证的时候,我们能不欣喜吗?能不感恩吗?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