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士师时代的领袖——基甸

日期:2017-04-06作者:秦宇

基甸是《士师记》中记载的一位重要士师。在基甸生活的年代,以色列人崇拜偶像,他们受到迦南当地风俗的影响,兴建庙宇、崇拜巴力偶像。因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以色列人再一次受到外族人的欺压。这次欺压他们的是米甸人、亚玛利人和东方人。“因为那些人带着牲畜帐棚来,像蝗虫那样多;人和骆驼无数,都进入国内,毁坏全地。 以色列人因米甸人的缘故,极其穷乏,就呼求耶和华。”(士6:5-6)

这次上帝兴起的士师是基甸。基甸成为士师的经历与其他士师很不一样,《圣经》在描述其他士师时,这些士师似乎都已被上帝预备好,当上帝的呼召临到的时候,他们立刻就担当起士师的责任,成为以色列危难时的领袖。从《士师记》对基甸的记载来看,更多内容侧重在上帝呼召他成为士师的过程,基甸的领袖素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塑造和转变的。

从基甸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个重要的功课:如何不断提升信心,确认并领受上帝呼召。对于领导者而言,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一旦明白并领受上帝的呼召,领导者便会从属世领导者蜕变为属灵领袖,他将懂得放下自我,不凭着血气,而是单单靠着上帝去完成因蒙召而担当的使命。接下来我们看看基甸的信心是如何被上帝提升的。

首先,是对呼召的确认

当上帝的呼召第一次临到基甸的时候,他并不相信那是上帝的呼召。《士师记》的描述如下:“耶和华的使者向基甸显现,对他说:‘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 基甸说:‘主啊!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事呢?......他那样奇妙的作为在哪里呢?现在他却丢弃我们,将我们交在米甸人手里。’”(士6:12-13)显然,基甸并不相信这个呼召,且因以色列遭遇的苦难,对上帝充满了怨气。

当上帝再一次呼召他成为士师时,基甸仍然拒绝。基甸说:“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玛拿西支派中,是至贫穷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士6:15)基甸认为自己的出身卑微、贫穷,无法成为士师。为了验证是否真的出于上帝,基甸提出了一个求证的要求,他以献祭的方式来验证与他讲话的到底是谁,结果有火从磐石中出来,烧尽了献祭的肉和无酵饼,耶和华的使者也就不见了。这一神迹让基甸害怕,他才知道原来呼召他的就是上帝。

基甸确认呼召后,便为上帝筑了一座坛以纪念上帝对他的呼召。神的呼召给了基甸信心和勇气,他听从了上帝的指示,冒着危险,将以色列人拜偶像的祭坛拆毁,用刀砍了那些偶像当做柴火。

其次,是对领袖身份的再次确认

当基甸确信是上帝呼召他后,他的信心大大提升。但当外族人开始聚集周围,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时,他的信心又开始不足,毕竟自己只是一个贫穷的农民,自己的同胞既没有战争经验也没有像样的武器,怎么面对多入蝗虫的米甸大军呢?基甸开始动摇了,他再次怀疑自己的身份,上帝真的是要我带领以色列人与强大的敌人打仗吗?这怎么可能呢?

于是,基甸用老办法,再次提出了一个求证的要求。他将一团羊毛放在禾场上,心中祷告说,如果羊毛变湿而其它地方是干的,就是上帝的旨意。第二天,羊毛果然是湿的,其它地方却是干的;基甸还是不放心,再次求证上帝,如果一夜后,羊毛是干的,而其它地方是湿的,则说明真是上帝的旨意。结果,天亮后果然羊毛是干的,其它地方是湿的,基甸知道这不是巧合,真是神的旨意。

当基甸得到确信后,开始召集以色列人,准备与米甸人打仗。他总共招聚了三万二千人,对阵的敌军有十三万五千人。尽管敌人数倍与以色列军队,基甸并没有胆怯,他知道上帝一定会帮助他。战争伊始,基甸充满了获胜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是对得胜的确认

当大家都在期盼这场“以少胜多”的精彩战役的发生时,故事却进入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上帝再一次挑战基甸的信心,让他在战争前完成一次“裁军计划”。这个“裁军计划”十分罕见,上帝指示基甸先裁掉了惧怕胆怯的人,大约有二万二千人离开了,上帝觉得还不够,又在剩余的一万人中裁掉了九千七百人,只剩下了三百人。祂要基甸带领这三百人打败十多万米甸军队。上帝旨意是让基甸和以色列人看到,这样的战争靠人是完全无法获胜的。

此后,上帝吩咐基甸说:“起来!下到米甸营里去,因我已将他们交在你手中。”(士7:9)尽管有上帝清楚的呼召,但基甸仍然不能确信如何能打胜这场不可思议的战争。这次,基甸没有再试验上帝,然而,上帝知道他的意念,于是主动给了基甸一个求证的机会,对他说:“倘若你怕下去,就带你的仆人普拉下到那营里去。 你必听见他们所说的,然后你就有胆量下去攻营。”(士7:10-11)如果基甸信心十足,他完全不必先去探听虚实。然而,基甸还是去了,当他夜晚听到上帝使敌人已经“闻风丧胆”后,对这场战争才有完全的得胜把握。

基甸带领三百人,向敌人军营投掷火把,并大声吹角,使敌人乱作一团、互相厮杀。最终基甸不费一兵一卒就战胜了敌人。最终,基甸成为以色列的领袖,带领以色列人战胜了米甸人,使以色列再次进入一段可贵的太平时期。

基甸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如何不断提升信心,来确信并最终领受上帝的呼召。基甸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信心提升的模型:这还是一个“不-求-相-行”的模式:首先是“不”,也就是并不确信听到的声音是来自上帝的呼召;但并没有直接拒绝或置之不理,而是进入“求”的过程,积极向上帝求证这个呼召;当上帝予以回应的时候,便进入到“相”的环节,相信上帝的呼召;当然,伴随相信必须有“行”,每一次基甸对上帝的确信,都落实在一个具体的行动中。基甸经历了三轮这样的过程,最终成为合乎上帝心意的领袖。

领导力启示

上帝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奇妙的计划,祂总是借助于对人的呼召,让人明白这个计划。然而,只有那些发现并顺服于上帝呼召的人,才真正活出精彩的人生。有些人之所以失败,并非不知道上帝的呼召,只是没有信心去领受上帝的呼召,就像上帝刚刚呼召基甸时一样,上帝怎么可能使用一个卑微的人成为领袖呢?基甸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敢于向上帝去求证,而且,当得到确据后,他愿意委身于上帝的呼召,积极去行动。当你聆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时,你该如何行动呢?希望基甸的故事带给你启发。

上一篇:做个好牧人

下一篇:蚂蚁精神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