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跟随基督追求永生

日期:2018-05-18作者:郑计寿

“无言的结局”

在耶稣一生的讲论中,不仅有极其精彩的“登山宝训”,也有令人难忘的“个人谈道”。他智慧的道常使人茅塞顿开,他温柔的话又使迷羊返栏。但是,此次他与青年财主之间的“谈道”,从效果而言却是以“遗憾”告终。缘何一位主动寻求永生的青年财主,在与耶稣相遇之后,却“忧忧愁愁”地离开,与永生的救恩擦肩而过?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一、一次路旁的邂逅 
一个人能与主相遇必是他生命中的精彩时刻,但精彩过去之后,留下的是美好的结局还是永恒的遗憾?此次青年财主与耶稣的相逢,似乎不是耶稣刻意的安排,而是青年财主的主动寻求,“跑”与“跪”两个字都从一个层面折射出他对耶稣的敬仰和对永生之道的渴求。然而,单单有内心的喜欢是远远不够的,若要真正拥抱永生,就需要“敞开胸怀地接受”与“全然地摆上”。

在今天教会中也有不少人听过道、读过经,甚至于参加过各种团契,但依然不知主恩滋味的“美善”,其个中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是“听听”、“看看”、“想想”,唯独缺少了“尝尝”主恩滋味的勇气与实践(参诗34∶8)。昔日的撒该如果只有桑树上的寻访,没有“欢欢喜喜的接待”(参路19∶6),就不会有“救恩到了这家”(参路19∶9)的喜乐;曾经的尼哥底母如果只有夜里的寻见,没有经历“从水和圣灵生”(参约3∶5),就不会有重生的事实。每一个遇见主而改变的人,必是全然委身的人!而这位青年财主虽有内心的寻求,却不能迈出信心的脚步,蒙恩止于他的欲求。
 
二、一个永恒的探求
“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参可10∶17)千百年来,多少人如这位青年财主般在苦苦探求着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位财主显然不缺衣食,他的人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然而对永生的追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这位年轻人也不例外。古时帝皇要求臣民三跪九叩觐见时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然而永生既不是身体的长生不老,也不是财富、地位和权势的堆积可以换来的,就算苦苦谨守宗教的清规戒律,也不能保证就一定能与永远的生命相遇。

相对于很多醉生梦死的人,此青年财主算是清醒的;相对于多少“撞钟式”的人生,此财主算是有所追求的。“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参申8∶3)对“永生”魂牵梦萦的寻觅,尤其在人类衣食无忧之后,将有更为真实的凸显。有人问:近年来中国基督徒人数增加为何比较快?这显然与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之后的内心需求有关。

三、一位难得的好人
“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参可10∶20)这是何等自豪的宣告!他遵守了律法的“这一切”,而且是“从小”就“都”遵守了。他不是为富不仁的财主或唯利是图、盛气凌人的土豪。从小遵守律法的教导令他内心有了一种隐隐的自义感,同时也享受着旁人的赞许。他以为自己拥有了得永生的大部分条件,只需要耶稣给予稍许的点拨便可以收获永生。造成这种想法的原因是他对获得永生渠道的误解,与许多人一样,他也认为人要获得永生就必须“作什么”。在这个思想基础上,他认为自己离永生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基督教非但不否定人的善行,更是道德价值的积极鼓励者。但基督的救恩也告诉世人,在神的眼光里,“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参罗3∶23)。这个“亏缺”是人靠自己无法填补的,只有藉着耶稣S字J上成就的救赎大功,人才能与上帝和好,才能与永远的生命发生联结。而这一切,人只要用信心来接受即可。
 
四、一个严峻的挑战
“变卖你所有的……来跟从我!”(参可10∶21)这正是一个信心的挑战!一个向来与钱为伍的青年人,突然要他放下他曾经相依为命的东西,这让他如何是好?

或许我们会不解于耶稣对其他人没有如此的要求,却唯独要求身为财主的年轻人在跟从他前必须“变卖所有”。因为耶稣深谙人心的规律,拥有越多的财富就越难以割舍。巴尔扎克笔下爱财如命的葛朗台便是一例,金子浸透了他的灵魂,支配了他一生的行为,甚至当他到了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竟长时间地用眼睛盯着金子看。当神父把镀金的S字J送到他的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终傅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S字J抓到手里。不过讽刺的是,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主人公这爱财如命的形象,在伟大作家的笔下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当然,耶稣此举要求青年财主“变卖所有”,对其信心的考验性远远大于实际的操作性,他实质上是要求青年财主摆正人生中的优先秩序,要他明白对身外之物的苦恋是对内心追求的最大拦阻。“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耶稣此番要求与他曾对欲做他门徒者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25-26)。显然,耶稣不是要人与家人决裂,逃避家庭的责任,而是要跟随他的人爱他胜过一切。同样,耶稣也不是要求所有跟随他的人都成为“穷光蛋”,而是要我们撇下内心的羁绊与虚假的依赖,重新认识生命中的优先秩序,因为“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参诗16∶4)。
 
五、一个遗憾的结局
“他……脸上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参可10∶22)面对耶稣的要求,也许他误解,也许他不解,总之,青年人黯然离去。可以想象,此时耶稣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圣经在结束这个插曲时,意味深长地总结了其中的原因,乃是“因为他的产业很多”(参可10∶22)。“产业很多”是多少人所梦寐以求的事,但此时却成了青年财主永生路上最大的障碍,也是他从此生活平添一份忧愁的根源。这位青年人最终“忧忧愁愁”地走了,走得很远。就这样,他与他所寻求的永生擦肩而过,其原因不在于耶稣要求的严苛,而在于他生命选择之错误,就此留下一个无言的结局······

文丨郑计寿
作者系浙江省桐乡教会牧师
原文载于《天风》2014年第十二期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