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你要什么 经文:约1:35-39 , 可10:35-40、46-52

日期:2016-10-27作者:yiyi

经文:约1:35-39 , 可10:35-40、46-52,唱诗:10/244/245,启应:诗86篇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位记者跑到一个贫困山区,看到一个男孩在山坡上放羊,便过去问他,“你为什么要放羊啊?”“攒钱娶媳妇。”男孩回答。“娶媳妇做啥呀?”记者又问,“生娃。”男孩说。“生娃干什么呢?”记者再问,“放羊!”男孩干脆地回答。

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放羊娃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带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思考:在你的人生中,你到底要什么?今天要藉着所读的几段经文跟弟兄姐妹分享一个主题:《你要什么?》。

一、人的困境,不知所要

施洗约翰是主耶稣的开路先锋,他的一生为主耶稣作过美好的见证。约翰福音1:35-36节说,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神的羔羊。”施洗约翰毫无隐瞒地将耶稣的身份告诉他的两个门徒。这两人就是后来成为耶稣门徒的安德烈和约翰,他们听见施洗约翰的宣告,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就跟从了耶稣。那个时候耶稣刚接受过施洗约翰的洗礼,也刚刚得胜了撒但的试探,还没有人跟从他。耶稣转过身来,看见安德烈和约翰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约1:38)“你们要什么?”这句话是主耶稣第一次对人提出的问题,显明主耶稣对人的生命和需要的关注。弟兄姐妹,如果主耶稣现在问你说:“你要什么?”你该如何回答呢?面对耶稣的提问,人应该仔细思想,我到底想要什么?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生活环境,每个人所要的都不一样。但总体来说,人想要的无非是幸福、快乐和满足,而这些东西似乎不是直接可以得到的,因此人常常间接地去获得它们。人们以为只有当他们获得了某些东西的时候,他们才会幸福、快乐和满足。于是乎拼命地去追求,以为有了钱就会幸福;以为有了名利地位就会快乐,以为得到了想要的就会满足。然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常说,欲望像个无底洞,无法填满。即就是得到了想要的只能带来暂时的满足,下一步又要寻求新的东西来满足新的欲望。有这样一首打油诗,说到人内心的不满足。“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俱已足,又思娇柔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良田治得多广阔,出入又嫌少马骑。槽头扣了驴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业。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一但求得长生乐,再跟上帝论高低。若要世人心里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人生中有个困境,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很多时候,人常常把想要当的成了需要的。如果人能把自己需要的和想要的分辨清楚,这样人会幸福很多。

有位国王,天下尽在手中,照理应该满足了吧,但事实并非如此。 连国王自己也纳闷,为什么对自己的生活还不满意。一天,国王在王宫中四处转转,他听到有人在快乐地哼着小曲。循着声音,国王看到是一个厨师在唱歌,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国王甚是奇怪,他问厨师为什么如此快乐? 厨师答道:“陛下,我虽然只不过是个厨师,但我所需不多,头顶有间草屋,肚里不缺暖食,便够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我之所以天天如此快乐,是因为我的家人天天都快乐。” 国王就此事咨询宰相,宰相答道:“陛下,我相信这个厨子还没有成为‘九九一族’。” 国王诧异地问道:“九九一族?什么是九九一族?”宰相答道:“陛下,想确切地知道什么是九九一族,请您先做这样一件事情,在一个包里,放进去九九枚金币,然后把这个包放在那个厨师的家门口,您很快就会明白什么是九九一族了。” 国王按照宰相所言,令人将装了九九枚金币的布包放在了那个快乐的厨师家门前。

厨师回家的时候发现了门前的布包,好奇心让他将包拿到房间里,当他打开包,先是惊讶,然后狂喜:金币! 全是金币!这么多的金币!他将金币全部倒在桌上,开始数点起来,一共九九枚。厨师认为不应该是这个数,于是他数了一遍又一遍,的确是九九枚。他开始纳闷:没理由只有九九枚啊?那一枚金币哪里去了?厨师开始寻找,他找遍了整个房间,又找遍了整个院子,直到筋疲力尽,他才彻底绝望了,心中沮丧到了极点。

他决定从明天起,加倍努力工作,早日挣回一枚金币,以使他的财富达到百枚金币。由于晚上找金币太辛苦,第二天他起来得有点晚,情绪也极坏,就对妻子和孩子大吼大叫,责怪他们没有及时叫醒他,影响了他早日挣到一枚金币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他匆匆来到御膳房,不再像往日那样兴高采烈,既不哼小曲也不吹口哨了,只是埋头拼命地干活,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国王正悄悄地观察着他。

看到厨师情绪变化如此巨大,国王大为不解,得到那么多的金币应该高兴才对啊。他再次询问宰相。宰相答道:“陛下,这个厨师现在已经正式加入‘九九一族’了。九九一族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拥有很多,但从来不会满足,他们拼命工作,为了额外的那个“一”,他们苦苦努力,渴望尽早实现“百”。原本生活中那么多值得高兴和满足的事情,因为忽然出现了凑足“百”的可能性,一切都被打破了,他竭力去追求那个并无实质意义的“一”,不惜付出失去快乐的代价,这就是九九一族。”

这种有了还想要,得了不满足的心态,传道书描写的最为淋漓尽致:“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1:8-9)由此可见,能使人得着满足的不是在日光之下的一切。神的儿女并非要看破红尘,乃是要看清楚世界,因为神打开了我们心中的眼睛,也使我们能透过他的眼睛看世界。知道“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长存。”(约一2:17)那么,什么是我们所要的呢?应当是那能存到永远的!听听圣经对我们的教导吧。约伯记22:21“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约翰福音6:68节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翰福音6:27节耶稣说“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所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

二、知其所要,得其所要

马可福音10章46至52节记载的这个瞎子巴底买是一个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他所要的不同于使徒行传3章中记载的那个生来瘸腿的人。圣经说,那个生来瘸腿的人,天天被人抬来,放在殿的一个门口,那门名叫美门,要求进殿的人周济。他看见彼得、约翰将要进殿,就求他们周济。彼得、约翰定睛看他。彼得说:“你看我们。”那人就留意看他们,指望得些什么。(徒3:2-5)这个生来瘸腿的人,所要的无非是一些周济,来满足自己日常生活所需。他每天都来圣殿门口求周济,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习惯,除了求周济、求别人的施舍之外,他不知道该求什么。但瞎子巴底买却不是这样,圣经告诉我们,这个巴底买在没有遇见耶稣之前,他是一个讨饭的瞎子。对瞎子巴底买来说,眼睛看不见使他不能自食其力,只好以讨饭维持温饱。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多么渴望自己的眼睛能看见。他在遇见耶稣之前,肯定听过耶稣的事情,他听说耶稣满有怜悯的心肠,也行过很多神迹,曾经使瞎子看见、瘸腿的行走,长大麻风的得洁净,甚至能使死人复活,他还听说耶稣不推却人真实的需要。他巴不得想见见耶稣。机会终于来了,可10:46-48说,耶稣同门徒并许多人出耶利哥的时候,巴底买坐在路旁。他听见是拿撒勒的耶稣,就喊着说:“大卫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有许多人责备他,不许他作声。他却越发大声喊着说:“大卫的子孙哪,可怜我吧!”从经文的记载我们看出,瞎子巴底买是一个敢于抓住机会的人,并且是一个锲而不舍的人,当有人责备他。不许他作声,他却越发大声喊叫。因为他知道错过了这个机会,想要看见的愿望就再也无法实现了。他顾不了别人怎样看他,他一心只想得医治。巴底买敢于抓住机会、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的精神博得了耶稣的同情。经上说,耶稣就站住,说:“叫他过来。”他们就叫那瞎子,对他说:“放心,起来,他叫你啦!”瞎子内心无比欢喜,就丢下衣服,跳起来,走到耶稣那里。耶稣说:“要我为你作什么呢?”耶稣这句话至少有二层含义:即耶稣对瞎子说:“你要什么?你相信我能为你作到吗?”瞎子毫不犹豫地说:“拉波尼,我要能看见。”瞎子的言下之意就是:“主啊,我要能看见,我相信你能做到。”耶稣对他说:“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耶稣的这句评论的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你既知道你真实的需要,且凭着信心来求,就必得着。这个故事最后的结果是,瞎子立刻看见,就在路上跟随耶稣。感谢主,瞎子巴底买知其所要,也得其所要。

旧约圣经中的所罗门王,他也是一个知其所要,得其所要的人。当所罗门接续他父亲大卫作以色列国王时,年仅19岁。年纪轻轻的所罗门,既要面对当时政权的争夺,又要治理这复杂的国家。耶和华神知道所罗门的需要,于是在夜间梦中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所罗门说:“耶和华我的神啊,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王上3:5,7-9)圣经记载,“所罗门因求这事,就蒙主喜悦。”神对他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象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你所没有祈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容,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王上3:11-14)所罗门因求智慧,得神喜悦,神不但赐给他聪明智慧,连他没有祈求的富足、尊荣、强盛都赐给了他。弟兄姐妹,但愿我们都知道我们所要的是什么,在神面前也得着所要的。

三、人所要的,神所给的

在今天的证道信息中,我的思路是分三个层次的。第一,人的困境,不知所要;第二,知其所要,得其所要;第三,人所要的,神所给的。在人向神祈求所要中,有时候神按着人的祈求成就,有时候神按着他的旨意成就,有时候神不给成就,因为人求的不对。雅各书4:2-3“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 我举几个例子,马可福音10:35-40记载雅各和约翰这对兄弟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什么,愿你给我们作。”耶稣说:“要我给你们作什么?”他们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耶稣并没有给他们成就,因为他们求得不对,耶稣还责备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竟然回答说:“我们能。”然而耶稣却对他们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这个是妄求,得不着的祈求。刚才我们所讲的瞎子巴底买的祈求,就是神按着人的祈求给成就的,因为他有信心,求的也是真实的需要。弟兄姐妹,有时候,我们祈求得合乎神的心意,也是我们真实所需,但神并没有按我们所求的给成就。使徒保罗身上有根刺,他曾为此,三次求过主,但主给他的答复是:“我的恩典够你用的。”主并没有医治他。为什么呢?以赛亚书55:8-9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下面我要用一个喻道故事来理解这句经文的含义。

很久很久以前,小山丘的森林里有三棵树,他们兴奋地讨论他们的愿望和梦想。第一棵树说:“我希望成为一个藏宝盒,盒中能够收藏黄金、白银以及各色珍贵宝石。我的身上精工雕琢,每个人都要看见我的美丽。”第二棵树接着说道:“有一天我要成为一艘大船乘载各国国王与王后,带他们到达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每个人都感到安全,因为我有坚固的船舱。”最后第三棵树说:“我想要努力长高,成为森林里最大最直的一棵树。人们会看到我在山的最高处,他们抬头仰望我的枝叶,思想天堂与神,思想我跟神的距离,好近好近。我的伟大将是空前绝后,人们会永远记得我。”

接下来的几年,三棵树不断地祷告他们的梦想能够成真。直到有一天,一群伐木工人来到森林,有个工人看到第一棵树便说:“这树看来很强壮,我应该把它卖给木匠。”说完就把树砍下来。第一棵树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木匠会把他造成一只藏宝箱。在第二棵树前,另一个伐木工人说:“这树看来很强壮,我应该把它卖给造船厂。”第二棵树很快乐,因为他知道他正踏向成为一艘大船的路上。当伐木工人来到第三棵树前,树非常惊恐,因为他知道一旦工人将他砍下他的梦想将不复存在。有个工人说:“我并不特别需要什么,所以我选这一棵。”说着,就把第三棵树砍下了。

当第一棵树被送到木匠那里,他被做成动物的喂食槽。他被放在马棚里,肚子里塞满了稻草。这并不是他所求的。第二棵树被切割造成一只小船。他渴望成为一艘大船,运载各国君王的梦想也随之破灭。第三棵树被砍成几大段,扔在黑暗中。数年过去了,树儿们早已忘却自己当年的梦想。

一天,一名男子和女子来到马棚。女子在马棚中分娩,并且将婴孩放置在喂食槽中。这槽便是用第一棵树所造的。当有人献上黄金、乳香和没药来朝拜婴孩时,第一棵树便知晓他怀中褓抱的,是前所未有的稀世珍宝。又过了数十年,有群人乘坐以第二棵树所建造的渔船,其中一人因疲累而入睡。正船在海上航行时,忽有巨大风暴袭船,第二棵树觉得他再也支撑不住了。那群人慌张唤醒沉睡的男子,男子便起身斥责风和海说:“风平了吧,浪静了吧!”海浪便应声平息。这时候,第二棵树便知道他承载的是世上万王之王。最后,有人来拾去第三棵树。树被带过大街小巷,而一路上人们嘲弄嬉笑那扛抬第三棵树的人。当他们停下来后,那人便被钉在第三棵树上,而后高举在半空,最后在小山顶上死去。当礼拜天到来,第三棵树豁然明白,他够强壮能站立山顶,并且尽其所能与神亲近,因为耶稣在第三棵树上被钉S字J了。

每一棵树都得到他们所期望的,但并非按照他们所想象的方式。弟兄姐妹,在你的人生中,你的所要与神的所给到底如何?当事情发展不像你所祈求所期望时,请永远记得神在你身上的计划是最完美、最合适的。因为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