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也谈教会的“游牧民族”(群羊篇)

日期:2020-08-31作者:陈丰盛

教会的“游牧民族”除了牧者不能委身在一间教会,成为一位“游击式”的牧者之外,还有许多在各教会间穿梭的基督徒,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游民”。

我们先概括一下“游民”的现状。在今日教会中,存在着一些不委身于一间教会的基督徒,游走于各教会之间。可以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游民”,是某些基督徒在同一城市的教会里游走,原因是其热心追求,希望每周听到自己认为最好的讲道,就早中晚在不同的教会听道;第二种“游民”,是某些基督徒受到教会领袖的明示或暗示,从而被拉到其他教会去礼拜、服侍;第三种“游民”,是“专业”的“游民”,穿梭于本城或其他城市,放下自己的工作,哪里有培灵会、特会,都去参加,且吃住在那里。

我们可以稍作分析:第一种因其心里的渴慕而到处听道,相信其初衷是好的,但无法委身于教会,对教会发展没有益处;第二种跟某些领袖的私心有关,出现“拉羊”的现象,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三种则是最为恶劣的,曾听说“专业游民”成为教会谣言的制造者、是非的传播者,整天评论牧者讲道是否合自己的期待、对比教会接待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甚至教会没有预备接待他们的时候直接赖在那里不走。

我相信,教会“游民”现象应该也是很普遍的问题,但我也不绝对反对“游民”现象,甚至不会极力寻求阻止“游民”的发生,但我们始终需要有所反思。首先要反思的是教会的责任。虽然身处21世纪,但今日许多教会仍然将讲道作为主要的牧养模式,很多弟兄姊妹被灌输听道、集体崇拜的重要,而忽略个人圣经研究、个体牧养。所以,许多教会忽略了团契、小组,忽略了面对面、一对一信仰的辅导。

其次要反思的是牧者的危机。牧者也要反思自己所传讲的是否真的能够供应信徒属灵生命所需。在“正能量”为信息导向的氛围里,牧者很可能迎合大家想要的,但不能满足真正心灵的需要。也有不少靠“传道”养活全家的牧者,为免得罪信徒,而没有勇气传讲神的话。当然,也出现许多牧者虽然对圣经经文很熟悉,但其讲道仅停留在讲授圣经知识,而未能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无法传讲出“使愚人通达”的信息,甚至认为在教会听不到真正的“道”。

最后还要反思信徒的迷失。融媒体时代,基督徒其实不怕听不到讲道,反而可能多到你听不完。因此,今天的信徒反而进入一种迷失,就是太多了,无法分辨讲道的好坏、真伪,按着自己的喜好去听道。在此,我们先要理解,在基督徒中间,很多人只按着自己想要的去寻求,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因此,保罗的话正是揭示了信徒迷失的状态:“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后4:3-4)或者,很多基督徒“游民”不经意间成为今日教会的“撒玛利亚妇人”,总要在“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参约4:19-20)中间做出一个决断。正如圣经学者普瑞尔所说:“可悲的是:一间不理想教会的会友,常天真的以为当地的另一间教会无论如何总比他现在所参加的这间教会要好;这种天真的想法给人带来的是没有安息,所以出现了经常更换教会的习惯”。[1]

身处融媒体时代,网络(线上)“游民”现象与线下“游民”现象一样成为我们今日教会及牧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教会不能一味拒绝“游民”,反而可能要迎向问题,寻找出路。可以肯定,牧养,不再只是在教堂讲台上的那几十分钟的事情,讲台下的交谈、微信里的联系、线上的牧养,无时不成为教会在寻求切实牧养中面临的挑战。

对于“游民”基督徒来说,信仰的追求已经不再是“这里”或“那里”的问题,正如主耶稣所说:“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约4:21),而在乎的是你能否真正明白真理,在真理的道上扎根,因为主说:“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笔者注:诚实原文为真理)拜他”(23)。

同样,对于教会及牧者来说,教会复兴和牧者价值的彰显,不再是守住某个教堂里的那个讲台,或者用“拉羊”的方式来炫耀礼拜人数的多寡,那真正的“试金石”仍然是“心灵和诚实”,即在心灵上能否给予切实的安慰、引导,在信仰上给予真理的培育。可以肯定,那真正得着牧养的信徒,如找到“家”一般,委身在教会,学习成长,并有力量面对各种风浪。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