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人生的虚空(之二) 证道经文:传1:5-11

日期:2016-10-27作者:张忠云
人生的虚空(之二)

证道经文:传1:5-11
证道人:张忠云  牧师
整  理:朝阳堂编辑组2016年8月7日白天讲章
上次我们一起分享了《传道书》1章1-4节的经文:人生的虚空(之一)。首先执笔者对自己的身份做了说明:他在耶路撒冷做王,说明他与上帝的国度 有关;他是大卫王的儿子,说明他与上帝的应许有关;但是他以传道者的身份发言,说明他讲的与上帝的真道有关。接着讲到执笔者的感悟,之后,就从日光之下的 劳碌看虚空以及从人不能永远长存来看人生虚空。第5至11节就提及了人生虚空的原因。
一、自然循环 周而复始
执笔者在上文已经从人的角度来描述了人在日光之下一切的劳碌徒劳无益。本段经文执笔者就从天上、地上和海里三个角度来描述自然不断的循环也是一无 所获。世人不能满足的事一再发生,就像自然循环一样,表面看去,世上活动多姿多彩,但究其实际,并没有新的进展。因此,自然界不断的循环是虚空。
1、日头——东升西落,急归原地
首先,从天上开始讲,“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传1:5)天上的太阳早上出来,晚上落下,匆匆归回到原处;再从那里升起、落下, 不断地循环。我们的祖先曾经认为,我们生活的地方像一个很大的方盘子,圆圆的天穹覆盖在上面,于是得出了“天圆地方”的结论。后来,有人证实了我们生活的 地方像球一样是圆的。但早在《以赛亚书》就有这样的记述“上帝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虫。他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棚。”(赛 40:22)那时,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中心,太阳在绕着地球转,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太阳每天都是西落东升,而大地却纹丝不动,单单这样的日常观察,谁也 不会、也不敢怀疑、甚至没有人能够想象到:地球会运动,并日行超万里!后来,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识到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地球在绕着太阳 转,原来的“地心说”是不对的。一直到现在,大家都认为,是地球绕着太阳在转。
 我们要注意的是:《圣经》的用语往往是日常用语的表达,参照物的不同,会导致我们所看到的景象不同。就好像我们每天外出坐在车里,会看到身旁的 物体、树木在动,其实,这些树木、物体是不动的,而是我们行驶的车在动。当我们在地球上来静止观看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说是太阳绕着地球在跑。当执笔者看到 天体运行的时候,便体会到岁月难留,光阴的宝贵。古人以日出日落比喻一天,花开花谢形容为一年,来描绘出了人生的短暂,日出日落、花开花谢都在说明时间不 等人。《约伯记》记述“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伯14:1-2)日头升起落下,时间马不停蹄地 在往前走,没有休息的时候。我们现在感觉更是强烈,日子越过越快。小的时候觉得时间过的慢,过一次年,好像要等好久,现在感觉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今 年已经过去了7个多月。
《诗篇》形容:“太阳如同新郎出洞房,又如勇士欢然奔路。”(诗19:5)诗人大卫的描述是比较乐观的,太阳如同勇士那样非常高兴并且有力地在奔 跑。所罗门所描述的有些悲观:“急归所出之地”,太阳好像一位赛跑选手,为了完成单调乏味的路程,在不断的喘息,这是很形象的描述太阳疲惫的摸样,毫无目 的的在运转,如此不断的循环,会引发我们思考:人生就是这样循环吗?时间过得很快,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过有意义,满足的人生。因此,经上劝人“要爱惜 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5:16-17)我们要效法与上帝同行的以诺,敬畏上帝,远离恶事就会得到一个充实 的人生。
2、风——南刮北转,返回原道
接着,传道者提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传1:6)通过科普大家知道:太阳的照射和地球的旋转是形成地球风 向系统的两个主要因素。科学家在十七、十九世纪发现:由于地球的旋转,北半球的风向右偏斜,南半球的风向左偏斜,这就是“费瑞尔定律”。由太阳的直射和斜 射引起,再加上地球的旋转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的结果,即“哈德里窝”。以上两个发现,证明了地球形成了东南、东北风带,南、北回归线无风带,南、北西风带等 一套复杂的风向系统。然而,早在公元前,《圣经》就指明这个风向系统了。这一节经文按照汉字统计仅仅21个字,却高度准确地概括出地球风向系统的主要特 点。我们不的不赞叹:《圣经》的超越性。
所罗门描述的风向在有规律地、不住地旋转,在很单调地循环。在这样大自然的现象中是让我们看到:人们劳碌每天也是如此,好像风南旋北转,循环不 息。我们要清楚:风的存在其实是有目的的。在《希伯来书》说上帝以风为使者,(参来1:7)风要成就上帝美善的旨意。在《圣经》中,当以色列人出埃及被法 老的马兵追到红海边上的时候,上帝让摩西向海伸杖,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开,海就成了干地,让他们通过。(参出14:21)我们如果顺服上帝, 成为祂的使者,我们的存在就会有意义,我们的劳碌就会有方向,在地上荣耀上帝的名,为要成就上帝美善的旨意。
3、江河——流向大海,归还原处
之后,传道者从水文学的角度来看虚空。水文学是研究水的蒸发、凝结和化为雨、雪下降等现象的关于水的循环的科学。这种水循环的理论直到十六、十七 世纪才被接受。但是我们看到,早在公元前930年以前,《圣经》已明确地记载了水循环的理论。“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传1:7)江河都往海里流,海水经过蒸发上升,再成雨降下,雨水经过江河,又流向大海。如此循环不息,海却不满。这节经文的意思,并不是指河流归回水 源,而是指河流不断流入海洋,却始终无法注满。
海是永不满溢的,表征着世人空乏的内心和无底的欲望。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拥有很多,但他总觉得心里不满足。于是他去请教一个智者,问他说: “请问欲望的尽头是什么?”智者想了想对他说:“欲望的尽头还是欲望。”我们总是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欲望,而且总以为得到了就会满足,自己就会这么幸福下 去。可是每次得到之后,就只能是暂时快乐,接着自己的内心就会升起更多、更大的欲望。人生无穷无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没钱希望有钱,有钱希望有权,有权 希望有自由,有自由希望有尊严。只要对管理学,心理学稍有接触的人都知道犹太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认知需 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和超越。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自我超越的需求很重要,包括高 峰体验和灵性成长。从我们基督徒的角度来看,灵性的成长惟有依靠赐给我们灵的上帝。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 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这就是一种满足的状态。然而,我们清楚:惟有基督在我们里面, 我们才能够有满足的喜乐和永远的福乐,才能有如此美妙的感觉。
日头、风以及江河皆有循环的规律,却无法知道它们运行的目标或进展:日头每天返回初升之处,风也转回原处;江河的水不断流入大海,却不能使海满 溢。执笔者以太阳、风、江河这三个大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的循环复始,这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生态运作。传道者很细心的观察这些事情,并且理性的说:这些流动, 运转不是直线向前的,而是旋转,重复的。这是一种对人生很深入的观察,从大自然来看人生,凡事的运作就像一个循环。现在科学已然证明,大自然中各种物理现 象,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循环,其中有更深一层的含意:暗示着人生也要回归原处,约伯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伯1:21)因为上帝已经宣 布人是从土而出,本是尘土仍要归回尘土。但《圣经》告诉我们:我们信主的和不信主的灵的去向是不同的。在将来:行善的复活得生,行恶的复活定罪。
4、万事——令人厌烦,不能满足
传道者说:“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传1:8)这里的“万事”指4-7节重复循环现 象。这一切都不能让人得到满足。注意,在这里的“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这话很形象地描述了太阳的起落、风的旋归、江河的流转不断在重复循 环,周而复始,都困乏了,都累了。从《新约》角度来说就是:万物都服在虚空之下。《罗马书》8章19-25节“受造之物切望等候 神的众子显出来。因为受 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 神儿女自由的荣耀(‘享’原文作‘入’)。我们知道一 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我们得救是在 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有古卷作‘人所看见的何必再盼望呢?’)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亚当犯罪时, 他的罪过不但影响了全人类,还影响了一切受造之物,连累到大地也受到咒诅。之后我们看到,很多野生动物遭到残杀。疾病侵袭到飞禽走兽。人犯罪的结果,就像 将一块石头投入水中激起的涟漪一样,遍及一切受造之物。因此,保罗解释说,受造之物服在虚空、失败和混乱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着我们人类的代表—— 始祖的悖逆。万物都因人的败坏而跟着服在虚空之下,由于罪带来的咒诅而受到摧残,日光之下不能找到满足人心的东西而令人厌烦。
我们不断地重复一个动作、一件事情就会特别的累。我们度过的年日好像也是不断的循环,周而复始。工人们早上起来上班,到了下午下班,吃饭睡觉,第 二天照样。学生们早上起来上学,到了下午放学,吃饭睡觉,第二天照样。人总是单调的,疲乏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我们的年日。我们不断地重复昨天的事情,不停 地循环,所带来的就是对人生的厌倦。万事万物都枯燥地不断循环,令人感觉乏味和徒劳无功,使人精神厌倦。眼目和耳朵得不到满足,因为所见所闻的无不平凡而 单调。人与外界的联接就是要透过说、看和听,从益处这个角度来探讨,《圣经》记述:“不能说尽”,“看不饱”,“听不足”,就是说明没有什么好处。今天人 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总想到外面走走看看。我们环游世界名胜古迹,看万物,应当会有新鲜感觉;我们看电视节目,听音乐、听是非,都是叫人感到新鲜、刺激 的,但最后也是困乏,并且犯罪也多半是由口说、眼看、耳听而引起的。人心不知足,结果还是令人厌烦。我们以为若能得着所“眼见”或“耳听”的,就会带给自 己满足感,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世间的任何事,都无法让人的心灵真正满意。真正靠近上帝的不是通过外面的感觉,而是凭着内心的感受。上帝是灵,所以必须要 以心灵来接近。
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第4-8节是执笔者对万物的观察结果,第9-10节是反省历史人生的问题。一切似乎是新的事物,不过是重复以往的旧事。“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 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传1:9-10)历史可以说是一连串事件 的不断重复,今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明天又要重复着今天的故事。日光之下没有新事,我们今天所有的成就,以前的世代早就有了。历史上很多的古建筑,是在科 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做不到的。
世人所经历的:“已有的事,后必再有。”我们看到历史的过程不过是一连串事物的不断重复。因此,我们要学习历史,在学校里要学习中外历史。读神学 也要学习教会历史、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等。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历史,是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能起到借古鉴今的作用;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增长人的智 慧;鉴古识今,少走弯路,这是有很强现实意义的。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也会成为历史,因此我们的历史也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是与时俱进的。
《旧约圣经》从《约书亚记》到《以斯帖记》被称为是历史书,《新约圣经》的《使徒行传》被称为教会历史。《创世记》、《出埃及记》和《民数记》也 有很多的篇幅是历史叙事。如此多的历史叙事,是为了要提醒以色列民要活在历史的亮光之下,留意古代上帝的子民如何依靠上帝,如何在上帝的带领下奔走天路。 在《新约》,信靠上帝的子民同样需要历史亮光的指引。《哥林多前书》10章1-11节“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晓得,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 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洗归了摩西,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但他们中间,多半是 神 不喜欢的人,所以在旷野倒毙。这些事都是我们的鉴戒,叫我们不要贪恋恶事,像他们那样贪恋的;也不要拜偶像,像他们有人拜的。如经上所记:‘百姓坐下吃 喝,起来玩耍。’我们也不要行奸淫,像他们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毙了二万三千人;也不要试探主(‘主’有古卷作‘基督’),像他们有人试探的,就被蛇所灭; 你们也不要发怨言,像他们有发怨言的,就被灭命的所灭。”今天的人们常常会忘掉昔日的教训。但保罗提醒我们必须牢记以色列人的教训,好使我们不致重蹈覆 辙。为了不忘昔日的教训,最佳的方法是天天读经,让上帝提醒我们怎样按祂的旨意而活。
因此,在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日光之下所见的世界没有新的事情。很多科学家宣布他所发明的东西,但常常我们发现他只不过是发现上帝本来所创造存在 的东西,以前没有人发现而已。现代的新发明只不过是在比较上“新”的,不是完全“新”的。例如:服装,衣服改新款,但改来改去仍然还是旧的样子,过不久会 发现从前流行的又回来了,只不过在面料和饰品方面有些变化。其实这里不是讨论新发明。这里所着重的是生命不断打转。在这循环不息的生命里,所谓“新”,其 实早就已经有了。并且“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人发明的新事不见得是好的,但是上帝所行的新事一定是好的。世界上的事情循环不息,周而复始,日光之下没有新鲜的事情。没有新事,然而对于我们基 督徒来说:“每早晨,这都是新的。”(哀3:23上)我们也要颂赞上帝:“你的诚实极其广大!”(哀3:23下)在主基督的里面,我们是新造的人,我们基 督徒在得救之后,属灵的生命会长大,成熟,也会带领人来归向基督,得着新的永恒生命。我们知道历史的车轮是掌控在上帝的手中,上帝是历史的主宰,历史是朝 向上帝为他所定的目标而前进。
  三、已过世代无人记念
有人说:人最大的悲哀在于不关注历史,不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人类一代一代地重复而不去思考,结果错误、失败也都在重复。因此,传道者说:“已 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传1:11)当旧事重现时,人以为是新事,因为人的记忆短暂并且很有限。在这里的“无人纪念”, 不是指科学的发明、历史的记载,而是指人过着犯罪的人生、虚空的人生。我们都知道,从亚当到挪亚大洪水时代的记录,除了《圣经》里所留下的信息之外,都被 毁掉了,上帝用洪水毁掉这一切,是要告诉我们在这期间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没有任何价值,是不值得留下的。事实如此,因为那时“人在地上罪恶极大,终日思想的 尽都是恶。”(创5:5)在《出埃及记》的第一章,我们看到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起来,治理埃及,就无情地BP以色列百姓。约瑟为埃及做了那么多的丰功伟 绩,但是也会被人遗忘。
《传道书》告诉我们:应该去记念已过去的世代,应该想到将来的世代。如果人们不知道过去的世代,也不知道将来的世代,总是这么重复以往,结果就是 虚空的。这是在激励我们要在上帝里面探求人生真正恒久的意义。所罗门的时代极其辉煌,但是他还讲说虚空。我们要知道执笔者以怀疑和消极的论调写这卷书是有 原因的。在他将走完人生路程时,回顾自己一生所做的,发现大多是虚空的。他尝试了一切的追求,并取得极大的成就,但在他写这卷书时,发现除了上帝以外,没 有什么可以令他快乐。他希望读者不要作同样无意义的追求。我们如果不在上帝里面,只想凭自己追求人生的意义,就永远得不到满足,所追求的反会令自己厌倦。 所罗门王蒙上帝赐福,非常富有,但是在他开始随从他的妃嫔拜偶像、远离上帝时,他所拥有的就是一大堆的虚空。因此,他在彻底检视自己的一生之后,发现敬畏 上帝才是最重要的。
回顾我们之前的分享:人生虚空的原因,看到大自然的循环周而复始中觉悟虚空;日头东出西落,急归原地;风南刮北转,返回原道;江河流向大海,海不 满溢;万事令人厌烦,不能满足。并且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人的一生就是虚空,劳苦愁烦,好象自然界重复循环周而复始,看似没有意义和进 展。在《传道书》1章1-11节经文中,我们没有看到“上帝”这个字眼,可以说:没有上帝的人生就是虚空的,是毫无意义的。之所以今天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是因为我们深知在主里面所有的劳苦不至徒然,我们的忙碌就有了益处;通过《圣经》的记述,我们知道,在基督里,满了困乏的万物,就有了等候救赎的盼望。我 们要在看似虚空的人生中寻求过不虚空的人生,在主耶稣基督的里面过满足喜乐的人生。愿上帝祝福祂自己的话语。阿们!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