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综教徒”你见过吗?

日期:2018-08-01作者:全胜

如果一个人心里什么都敬畏,什么都崇拜,那等于什么都不敬畏,什么都不崇拜。

我们习惯把那些只参加星期天的基督徒称做“礼拜天基督徒”,还有一些基督徒他们只参加圣诞节,或者一些活动,我们会说他们是“宗教徒”。

最近,我发现了一种新的“综教徒”。

有一天遇到一个人,他跟我说,基督教挺好的,教人向善的嘛!不过里面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

他认为,佛教也挺好的,人应该综合各个信仰的好处,为自己所用,这才是真正的信仰。

我还认识这样一个人,他长期以来就处于这样的情况。

他接触很多基督徒,也一直去教会,但是他觉得教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他的生活中,他也觉得佛教、道教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所以,他说,他见到我的时候,就是基督徒,离开我的时候,他就是其他的信仰者了。

还有一个朋友,他的朋友跟他说,他现在过得不好,就是因为这个信仰搞的,信耶稣就信耶稣嘛,干嘛非得那么投入和认真,信得跟入了迷一样。因为这个人跟他说这样的话,他的情绪一下子低落起来。

这样的例子和故事数不胜数。

这一类的“综教徒”喜欢综合各个宗教的好处,他们认为每一种宗教都是引导人向善的,他们也认为宗教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最好能吸取各个宗教的好处,然后为自己所用。

至于好处的标准是什么,那就看哪个更“有用”。

在世界新兴宗教里,有一个叫做“巴哈伊”,这种信仰就主张一种“宗教混合主义”。

这种“万法归宗”的信仰模式接纳各种不同的信仰,表面是在寻求宗教内的和平,事实上却是一种极大的谎言。

他们把信仰当作一种利己的行为,让信仰变得非常实用。或者有的人,他们把上帝解释为一个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启示的神,却忽略了宗教之间最本质的差异和区别。

这个月,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去了陕西周至的大秦寺。

大秦寺始建于唐代,是研究唐代基督教聂斯托里派在中国的重要寺院。唐贞观九年(635年),聂斯托里派传教团到达当时的首都长安,唐太宗命唐朝宰相房玄龄到长安西郊迎接传教团团长阿罗本。

有碑文记载:“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明圣临人,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占青云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贞观九祀,至于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使西郊入内翻经书殿,问道禁闱。”

根据史料记载,景教在当时的唐朝获得非常广泛的传播。但是唐武宗灭佛时期,景教跟佛教一起,遭到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景教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答案或许就在宗教的混合上。

聂斯托里派在传播初期,受到唐朝皇室的保护,所以发展十分迅速。

武则天时期,景教受到当时佛僧和道士的攻击,景教信徒集资亿万在洛阳建“大周颂德天枢”,并有一位景僧将景教教义佛化,使武则天大为喜悦,得以继续发展。

景教在中国传播时期,大量参考佛教概念。四福音书的作者改为“法王”,教堂成为“寺”,大主教成为“大法王”,教士称做“僧”。

同时,景教也大量借用道教、儒家的概念。

景教过度本地化的结果是完全丧失自己的特色,变成三不像的宗教了,不但不能吸引中国知识分子,反而遭到他们的遗弃。

景教不再是一种信仰,而成为一种“综教”——一种过度本地化而综合各种宗教的宗教。

学者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曾将中国文化概括为一种酱缸文化。

人类也似乎总有一个混合统一的本能。在今天的社会中,这样的“综教”现象非常多。

但是,如果一个人心里什么都敬畏,什么都崇拜,那等于什么都不敬畏,什么都不崇拜!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对着一群女人说,我爱你们每个人。结果会如何,你懂的。

还有,中国人喜欢把做学问的方法和态度运用到信仰之中,所谓“博采众家之长”是中国人最隐蔽的骄傲。

信仰是上帝给予人的启示,不是人对上帝的琢磨和猜度。

启示只有一种,而琢磨和猜度才存在很多可能。正因为我们骄傲地拒绝了上帝的启示,而以人的聪明来寻求对上帝的认识,所以我们所谓的信仰才需要不断拼凑和完善。

如今,很多人还徘徊在福音之门外,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叫我们得救”?

愿上帝怜悯,使更多的人回到祂的面前,俯伏仰望敬拜祂!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