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圣服”如何穿?

日期:2016-10-27作者:张远来

编者按:圣服,始于旧约时代,在教会历史上早已有之,它承载着特殊的信仰和文化内涵。在进入“后宗派”时期的中国教会,崇拜时圣职人员是否一定要穿圣服?对于这个问题,教会比较宽容也并无定论。然而在目前主张穿戴圣服的礼仪活动中,出现了一些既不合教会传统,又缺乏神学内涵,更不符合现代精神的比较混乱的情况。对此,不少同工纷纷发表意见。

本期话题我们约请了四位对这方面有所关注的中青年同工,他们见仁见智,在对崇拜礼仪中如何穿圣服方面,具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和认识。需要解释的是,其中引经据典所涉及的某些宗派礼仪传统,只是为了阐述问题而已,与对某些宗派有否倾向性全然无关。对于不主张穿圣服的教会和信徒,也采取了尊重的态度。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本期话题旨在追求合一的精神之下达成一致的认识。

“圣服”如何穿?

作者:《天风》特约撰稿人张远来同工

“圣服如何穿?”在当下中国教会中,确是一个颇具困扰的文化与神学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关于圣服

一般来说:服装有两大功能: (1)避寒; (2)遮羞或显美。按圣经所记,人犯罪后,为了遮羞、避寒,上帝用动物的皮做成衣服给人穿上。因此,可以说,最早的服装师是上帝自己,自然,这其中还有救恩预表之内涵。所以,人穿戴合宜,不仅能御寒遮羞,也是对上帝恩典的展示与记念。

摩西时代,上帝拣选了利未人为祭司,为了凸显“分别为圣”,区分不同职分的祭司的圣职和侍奉,上帝特别吩咐摩西按照上帝自己指示的样式为祭司按照不同的职分制作不同的圣衣,用不同的颜色及服饰表达不同的信仰及神学内涵。如圣服的三种基本颜色:蓝色代表了属天的颜色,表示圣职是与上帝相关的;红色是流血牺牲的颜色,代表牺牲救赎;紫色代表反省和忏悔。圣服上的12个胸牌代表以色列12

个支派……每一个细节都有其神学的内涵。

一般,圣服有四大基本意义:

1.功能性:如遮掩身体,适当保温,有益健康,显示身份,区分职分等。

2.宗教性:以色泽、样式、饰物等,来显示其背后所象征的属灵意义,传达信仰与神学的意涵。

3.文化性:圣服同样体现一定的处境文化的特点,这就是圣服的文化性。

4.美学性:当上帝要摩西按照他指示的样式制造圣服时,其颜色还是款式,都符合“黄金分割”等基本的美学原理。

二、圣服如何穿

1.圣服可以不穿?

旧约的祭司有任职时专门的圣服,但从圣经和教会历史看,新约的侍奉者似乎并非必需。耶稣和十二使徒都没有圣服,试想,“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的人子耶稣何来“圣服”?

一般认为,使徒时代和教父时期的牧者并未有专门的服饰,身处何处便着何处的服饰,甚至教会为了有别于异教士的特殊服饰,有意选择穿戴平民百姓的服装。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教职人员便日渐选择了类似罗马元老及贵族的服饰——自然华贵而高雅。到了马丁•路得改教时,意识到礼拜中牧师圣袍的颜色太复杂,有喧宾夺主之嫌,故对教会教职服饰作了调整与简化。但神职人员的所谓“黑袍”一直在新教中延续至今。但因为圣服始终有着用地方的文化理念表达信仰内涵的符号意义,其间因为文化理念的不同,在不同的教会宗派体系和不同地域,圣服的穿着也有着不同的变化并产生不同的理解。今海内外不少教会主张不穿圣服,也并不违背基本教义,我们得尊重不同的选择。

2.圣服如何穿?

“服饰反映身份”,这可能是人类文化群体的普遍共识。各宗各派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服饰传统,对强化教职人员圣职身份、敦促教职人员的自我修养、强化信仰活动中的神圣性和礼仪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圣服反映信仰者在文化处境下对信仰的理解,圣服也成了用文化记号表达对信仰阐释的象征性圣物。穿戴圣服和其他宗教性的装饰,其目的都是以自己的文化处境诠释背后的信仰内涵,因此,对圣服不能作为上帝的象征去膜拜。圣服不仅要有文化的表达,也需要有适宜性。这种适宜性包括了文化的适宜性、信仰的适宜性、身体的及气候的适宜性等。圣服的适宜性要符合中国文化。在不同季节,穿戴不同颜色或者形状的圣服。我们不能在婚礼上穿着当地丧服颜色的圣服,也不该在丧礼上穿戴当地人婚礼颜色表达喜庆的颜色的圣服。圣服的设计也当符合基本的美学原理,让人穿着舒服,看着大气,并符合整个教会的崇拜氛围,营造出神圣、庄重、和谐的氛围。圣服当具备信仰性特征,避免出现歧义。

最后,套用保罗的那句话:穿的不要论断不穿的,不穿的也不要论断穿的。或穿或不穿,都当是为了荣耀神,造就人。但如果我们要穿,就要穿出信仰与文化、符合美学与功能性的基本意义。不然,就贻笑大方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