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礼服”究竟是什么?

日期:2018-11-18作者:田童心

我们从“神圣相对论”的道理可知,在上帝面前,每个人行动的价值衡量乃是相对于心灵光景而确定。行动的价值在于和内心所存的良知相称。人的判断往往是看外表而流于肤浅和错误,但神判断人的行为却是深刻地联系着人的内心。故而,面对一件事,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要么不做,要么真诚地用心去做。为善不真诚,其善难成立。

当传道人这样强调持守良心的时候,有些信徒就会质疑道:“你要把上帝的恩典置于何地?这不是靠自己得救吗?”当传道人劝信徒注意修养心性的时候,总有一些信徒误以为这是以道德代替恩典。在今天类似的言论仍俯拾即是,兹仅举现在这个电子时代来自互联网上的一篇讲章《救恩与修行》中的一些话为例:

神是简简单单地把救恩赐给我们,不需要我们作什么,只要我们接受。……我们一旦得救了,就不能带着我们的行为,也不能带着我们的良善,更不能带着我们的修行。如果我们带着这些而来,我们就会无法接受神的救恩。…“我们应该祷告说,“主啊,我只要你自己,我不要行善,不要立志,因为这些全属无用。主,我只要得着你,遇见你。”遗憾的是,我们扔常靠着立志,怀着为善的心,带着自己定规好的意念来亲近神;我们仍然求神帮助,给我们力量,叫我们能作得更好。

这个片面强调信的心态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事实上这心态在逻辑上必然令一般信徒推导出当年使徒保罗所担心的信徒对于救恩道理的误解:“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罗6:1)。

解决此问题,我们必须使用辩证思维。

一方面,毫无疑问,这种孤立地片面强调信的认识是错误的。

这个误解的问题,首先明显地在于割裂了信与行密不可分的内在的生命联系,把信与行对立起来,把人的生命降格为僵化的没有灵性的傀儡一般的存在,这种观点没有看到人作为一个完整的“有灵的活人”生命对于上帝恩召的必然性的反应。雅各写到:“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雅2:21 24)保罗批评那些以色列人“不凭着信心求”上帝的义(罗9:2),此话的弦外之音仍然指向了信行合一,当年的那些以色列人如果内心真正信仰上帝追求上帝就不会把基督钉S字J了。

其次,这个误解的问题也在于把一个人信仰基督而得救这件事看作独立于因果链之外的事情,看作突然发生的以及上帝单方面凭空无端无由地从外部楔入一个人生命之中的事情。而没有看到一个人即使是大罪人之所以能够悔改皈信耶稣基督,是和其内心所存的密切相关,和其内心里早巳听闻上帝呼唤并且没有泯灭此呼唤并且因此感到良心不安等此种光景密切相关,和其内心所追求的密切相关。大罪人撒该悔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一方面,必须清醒地看到,无论如何努力追求,我们具有现世肉身存在的人类的义的果实都是有瑕疵的,不是纯然洁白,根本上需要上帝神圣恩典的终极覆庇。在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之前如果有人得救,毫无疑问也是因为他们懂得了悔改归向的道理,他们也是需要靠赖上帝的神圣恩典,因为这恩典亘古存在。因信称义的道理亘古存在、永不过时。在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之后如果有人索来是靠赖内在良心追求真理愿意行真理的,他也必真诚地感受到自身的软弱,那么他就顺理成章必来就光,接受耶稣基督。

人性的现实存在无疑普遍地带有耶稣基督所说的“肉体的软弱”(太26;41),你可以说这是人性的弱点,但是我们不宜用带有全盘否定人性丰富内涵的负面暗示的“罪性”一词(因为基督说人还可以呵护“里头的光”)。这“肉体的软弱”与“里头的光”的交战,根据圣经的记载,基督的门徒彼得、保罗曾经深深地感受过。

根据《史记·扎书》的记载,孔夫子的门下高徒子夏也曾经深深地感受过,他感慨道:“出见纷华盛丽而悦,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

不只是这些古圣先贤,即使是我们这些今日现实中的活生生的基督徒不也是常常需要为胜过肉体的软弱,为胜过世俗的诱惑而战斗吗?

使徒雅各说:“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2:10)

使徒保罗说:“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加2:16)

无论面对着条文律法还是良心律法,我们无人敢说我已经无可指责了。毫无疑问我们“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罗8:3),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的道理的关键即在于此。

圣经的作者曾经谦卑地说:“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赛64:6)又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罗3:10)

既然我们根本上没有可自以为义的凭借,若能够得到被上帝悦纳的福分,就只有像大卫所说的这条路了:“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诗32:1--2)

使徒保罗形象地打个比喻说:“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罗4:4--5)

于是,很多很多很多的信徒和传道人,在神学思想上就往往停留在这个结论上了:我们行不出完全的义,需要上帝的恩典和公义的覆庇。“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

这当然不错。但是,这决不是说,既然人类天然地具有肉体的软弱,我们行不出完全的义,我们在信了耶稣基督之后就可以不再需要追求义了,也不再需要倾听良心的声音了。恰恰相反,在信了耶稣基督后,我们的良心应当更加受到呵护,对于罪义是非应当更加敏感。上帝乐于施恩赦免我们,但是前提是我们必须用信与行来追求上帝。

保罗的意思是,面对昔日之罪悔改之时“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罗5:20)。但是悔改之后却不可以故意“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罗6:1)。我们要注意这里的时间逻辑性。

处于奔跑状态的运动员在途中也许会跌倒,但是他会马上起身继续前行。基督徒在不懈追求上帝的途中也许会软弱,但是他决不会故意停留在软弱中,而是常常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保罗强调因信称义主要针对遵行律法规条而言,不是否定遵行律法的精义,即爱神爱人。保罗即使在说因信称义的时候也是用了这个说法:“在基督里称义”。“在基督里”这就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承认心里知道的信,而是必然衍生出生命行为的信。

在基督生平所展示的神圣真理里,神圣恩典和神圣公义都是具有目的性的,其旨归在神圣期望。上帝乐于施恩给我们,原是激励我们行善行义,而非鼓励懒汉式的生命,更非支持因信废行的放纵。(参看弗2:10;彼前2:15;加5:13;犹1:4)

使徒提醒人们,只有那些“不虔诚的”,才会“将我们神的恩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犹1:4)既然耶稣基督所见证的上帝的真理主要是神圣恩典、神圣公义、神圣期望,那么,追求神,就是仰望神圣恩典、敬畏神圣公义、回应神圣期望。

事实上我们不仅人人都需要上帝的恩典同样也更加需要上帝恩典化身的耶稣的生平及教导,因为耶稣见证了关乎我们生命的根本真理,使我们看见了真理和生命之问的纽带,藉着对于耶稣所见证的真理的信心,我们的生命就会更加有盼望有根基有驱动,他也给我们指明了对付肉体软弱的一条窄路:警醒祷告。

使徒彼得和使徒保罗都曾经感受过“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的痛苦,但是后来靠着基督的澈励就胜过了肉体的软弱。

大体上,上述这一系列的道理,非常形象地体现在对于圣经喻道故事里“礼服”(太22:1--14)一词的理解上。这个“礼服”究竟是什么?解经者有说是信徒所行的义,有说是上帝和基督的义。

综合看《启示录》里几处经文,启3:4--5“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启3:18“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启6:11“于是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启19:8“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我们可以确信我们的辩证思维是正确的。

《马太福音》22章比喻故事中的“礼服”,既是上帝通过基督预备赐给信徒的义,也是信徒对上帝之义的追求而行的义。因为在上帝看来信徒对上帝的追求配得上帝的义。上帝的义和信徒对于上帝的义的追求,是这一件白衣礼服的完美结合的两面。

知行合一是人类的生命奥秘,信行合一就是基督徒的生命奥秘。知行合一,对于基督徒而言就是信行合一。行是信中行,信是行中信。

一个人内心真正地相信自己处于蒙受上帝的恩典之状态下,就不能不震动自已,改变自己的生命,努力追求上帝舶旨意,结出感恩之果子。

另一方面,一个人当他在生活中探入地实践上帝之道的时候,他会发现自己的软弱,他会发现自己时时需要上帝恩典的覆庇。

《马太福音》22章比喻故事中“礼服”所蕴含的信行合一的完整道理,其实也包含在先知弥迦的传讲信息中(弥6:8),这就是既要行公义好怜悯,又要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既要追求行义又要谦卑不自义。中国的古语说就是“为而不执、功成不居”。

我们所要防备的情形首先是懒惰、悲观以至于亵渎,即:认识到自己的软弱以至于认为在义行方面无能为力,因而不去追求或鄙夷不屑地认为根本不值得追求不需要追求。(参看太22:1--14)

我们也要防备曾经有所行却自高自大,自以为义的情形。圣经在多处告知我们,上帝判断我们是看行为,更是看行为内含的心灵追求和意志方向。上帝看重我们的内心,就是我们的悔改、归向、追求之心。如果我们自以为义,自我论断或者忙于论断他人,停止了奔跑和追求,那么我们先前所做的所谓的义就显得非常的渺小和可怜。(参看太20:1--16)割裂信与行二者关系的这两种情形都会导致“被召”却没有“选上”的可怜悲剧。

所以,我们当以蒙恩的身份存感恩的心,时时处处在一切事上追求上帝的神圣旨意,尽自己当尽的本分,努力做让自己良心平安的事,那么,努力不懈地追求上帝之洁白公义却永不自义的我们就有信心有希望在上帝面前得着光明的义袍。因为基督曾说“求则得之”。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