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使徒行传 第六,七章

日期:2016-10-27作者:
使徒行传6:1-7
这七节经文记载了教会内部的第一个组织。虽然这段记载纯粹是叙述当时当地的情形,但却充满了永恒的原则。研究使徒行传,甚至整本新约,最有趋的一点是,圣经对于教会组织的细节都略去不谈。一些次要的事都被隐去,而主要的事却是清楚显示出来的。
让我们看看有关教会第一个组织的简短、自然的历史。那不是一个完整、最终的组织,而是为因应当时需要而暂时设立的;我们不能从其中看到一个特别的系统,但可以看见主要的灵,生命,和方法。
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观察当地的色彩;这组织的概况;以及被选出来工作的那些人。
事情的起因是,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发怨言,说希伯来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这不是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纠纷;因为这些人全都是犹太人。这里很清楚的说,他们是「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为了明白其中的差异,我们必须回到马加比时代,并记住当时犹太教里面的一切非凡活动,最后产生了两个不同的、相对的团体。一个是道地的希伯来人,他们住在巴勒斯坦,大部分集中在耶路撒冷,说的是希伯来话或亚兰话,遵守希伯来的一切风俗和遗传。另一个团体是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他们仍敬拜耶和华,遵行古代制度的仪式,但大多改用希利尼话,思想也受到希利尼文化的影响,与基督教的思想有了分歧。因此在希伯来人和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之间,有一道极明显的分界线。
我常常为使徒行传这本书献上感谢,其中一个原因是,它除去了一般人常有的一个错误观念──认为早代教会是绝对完全的。我不断听到有人说,我们需要回到使徒的时代。所以当我看到早代教会在扩展,成功,得胜中,仍然有难处、抱怨时,我内心颇感安慰。这些人已藉着圣灵的洗,与基督联合;他们仍活在五旬节的火热中,这使得他们个人的生命有了奇妙的改变,并使耶路撒冷城刮目相看。但在这属灵的团契中,仍然有物质的、社会的差异存在,而这些都应该永远被摒除在教会的大门之外。我不是为这一类的分争高兴,而是为圣经显明了这分争而欣慰。希伯来人与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之间的嫌隙已存在于教会中。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异端的问题,而是分裂的问题。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说明两者的差异。分裂是一个小裂口,而异端则是那个脱落分离的部分。基督教会里不容异端存在,但可悲的,却有许多分裂存在。教会迄今尚无一部分脱落断裂,因为我们信的都是一位神。但教会中却有许多不应当有的分裂存在。这是多么可叹的现象!
结果如何呢?有七个人被选出来。这七个人取的都是希利尼名字,其中没有一个希伯来名字。差不多七个人中有六个是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另一个是因改信基督教而成为希伯来人的希利尼人。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初提出抱怨的是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使徒针对这难题提出解决方法之后,教会表现了她的力量而非她的软弱,结果选出的七个人不是希伯来人,而是那些认为他们的寡妇受忽略的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这些人以后要承担起分配供给的事;不只是对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也包括希伯来人。这正是基督教会的精神。它克服差别待遇的方法,是对那些认为被忽略的人记以重任。恐怕今日我们已远离这个精神了。司布真(C. H. Spurgeon)曾说过,如果你的教会中有一个特别别扭的人,那么总是给他一项职务,让他担任工作。这是极有用的哲学,是早代教会所印证的。
虽然这是纯粹当时当地的事件,但我们可以从其中发现主要的理想。我们不妨从一个距离,来看三件事:
1.有生命的团体;
2.组织这团体的行动;
3.这团体的组织。
首先来看有生命的团体。经文中没有描述他们的联合。我们只看到这中间有分争,分裂;但看看这整群人,他们并没有被组织起来,但不论希伯来人或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都忠于同一位主,并且受同一位圣灵引导,默示,所以使徒才会说,「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的人。」
我们看到的不单单是一个生命,也是生命里一切的器官,这些器官是完成生命目的所不可或缺的。他们都在那儿。有的人堪胜大任,去宣讲教会的信息;有的人身负长才,可以管理整个教会的事务。有些人被神呼召参与宣讲神话语的事奉,有些人被召去管理饭食。在那一个团体中,有达成教会生活完整意义的各种必要器官。他们尚未被发掘出来,没有被安置妥当;他们中间有一些纠纷和误解。这是一个有生命的团体,具有一切必须的器官。他们足以完成教会生活的意义,那就是宣讲福音,向世人介绍救主,和他的道。
首先,他们的埋怨里隐含着一种彼此相连的感觉。这些人抱怨,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合一性,以及相互的关系,和彼此互有的责任;他们感觉这些关系没有充分实现出来。他们的埋怨显明一个事实:他们意识到彼此是一体的。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认为他们的寡妇受忽略,这忽略破坏了教会的团契生活。教会的组织最能够清楚表现这种合一来。如今耶路撒冷的教会没有完全组织起来,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功用。她出了一点毛病;套句医学用语,这是功能有了问题,而不是器官本身的疾病。我们必须先认识一个团体,才能加以组织。我们若忘记了她是一个有生命的团体,我们的组织就必流于形式,铸成大错。
现在来看教会在面对难题时采取的组织行动。这个过程包括发现器官,以及使用它们。这里出现了基督徒事工的两个重要职位。我们通常所用的「执事」一词,并未出现在这段经文里。我相信这些被选出的人是执事,但这一个名词并未在这儿出现。「执事」的希腊文字源,确实被用在这段经文中,但它不仅仅指那七个人,也是指使徒。使徒也是执事。因此,我们必须发现这字真正的含义。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指事奉的人。这个组织的过程出现了两种职位,一是服事「道」,一是服事「饭食的事」。十二使徒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不久,「管理」一词又被用来描述宣讲神的道。照保罗在以弗所书里写的,第一项传道的职位包括作使徒,先知,传福音的,和牧师的工作。讲道,是最基本的,有权柄的工作;或作先知,将圣经的原则应用在当时世代中;或作牧师,教导、指示众圣徒,使其成长;这些都包括在传道这一个大功能里。
这里也提到另一项服事──管理饭食。它如何产生的?请留意这个简单的秩序。由于使徒的传道,新的生活状况产生了。信耶稣的人迅速倍增,教会人数增加,相对的,它的需要也必然增大。新的生活状况需要新的安排、照顾、考虑。必须有人在圣灵的引导下去管理这新状况。因此,这里提出的第二种职位,并不是低于使徒的职位;两者是分开的,但也是相辅相成的。
注意这个过程。第一步,先让使徒能自由作他们的工作,解除一切足以拦阻他们作工的杂事。照顾教会中的紧张、需要,是一件崇高而神圣的工作。教会里的-一件工作都是神圣高尚的──打开教会的门,引人入座,接待前来敬拜的人。这些琐碎的事都是重要的,但使徒作这些,就会耽误了他们的传道事工。使徒说,「我们撇下神的道……是不合宜的,」──他们不以为这些是低贱,粗鄙,无意义的事,而是崇高神圣的事,但它们会妨碍他们去作神呼召的工作。这第一个组织的目的在使传道的人脱离杂事,而专注于祈祷传道。「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
留意这过程和方法是出于使徒的指导。他们指示众人当如何行,并给他们选举的权利,但最后的任命还是由教会施行。众门徒都聚集起来;他们──不包括使徒──一起投票选举。选举的细节没有记录下来,这是圣经记载使徒事迹的一贯特色──将次要的事略过不谈。圣灵指导一切的方法和选择。这是绝对必要的。是他选出合适的人,将主的旨意让所有门徒知晓。
再来看有关这些人的四件事:
1.「从你们中间」;
2.「有好名声」;
3.「被圣灵充满」;
4.「智慧充足」。
这不是传道人的条件,这是使徒所指出一个服事主的人应有的条件。这些条件也适用于后世。
「从你们中间」
这是基督徒事奉的第一个条件。那些服事教会众门徒的人,必须也是门徒中的一分子。这个命令也包括教会管财务的人;教会绝不能让一个未确实得救的人担任财务工作。
「有好名声」
「有好名声」的人,「名声」一词的字根,和使徒所用「见证」一词的字根是同样的;意思是,这人必须作好见证。这是一个双重条件:他们必须有好名声;他们必须有好的见证,以建立好名声。容许我用另一处经文来解释;这句经文看来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却关系密切。保罗曾嘱咐提摩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保罗的意思,不是要提摩太去吩咐别人,不要小看他。保罗是要提摩太明白,他虽然年轻,但不是可轻视的;他不是一个别人可小看的人。这些人都是有好名声的,人们对他们颇有好评;但要达到这一点,他们必须自己有好见证,使人不轻看他们,反而尊重他们。他们要发挥教会的功用,必须先得到世人的敬重。
「被圣灵充满」
「被圣灵充满」的意思是,充分实现基督徒的能力和目的。有些人说他们无法作到被圣灵充满这一点,所以他们逃避事奉。我们必须弄清楚这个条件的含义。一个圣灵充满的人,就是过正常基督徒生活的人。圣灵充满不是说一个人永远维持着属灵的颠峰状态,很少人能达到这地步。一个没有圣灵充满的基督徒,他的灵命必然出了毛病。圣灵充满不是不正常的,而是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圣灵充满不是指撇下世界的一切事物;它的意思是,世上的一切──家庭,事业,工作,所有生活,都被基督的手触摸;他一切的心思、意念,都在基督的管理之下。这样的人,才配在教会里服事。
「智慧充足」
最后一个条件是,「智慧充足。」很有趣的是,圣经里译成「智慧」的希腊字有好几个,此处用的是「sophia」,这字在圣经里都是用来形容神或虔诚人,只有一处例外,就是使徒雅各所说的,「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智慧」一词是指一种道德品质,但另有更深的含义,它指的是人用最好的方法所能达致的最佳结果。那些在教会里担任职务的,必须有机智,如果缺乏智慧,就可能作了许多事,却一事无成。他必须是一个门徒,有好名声,过正常的基督徒生活,满有圣灵;但他必须有充足的智慧。基督给教会带来的自由,也常常是教会最大的危险;一切最美丽、最高尚的事都是最危险的,因为要适应它们,需要高度的灵敏和机智。在教会里担任服事的人,都必须有圣洁的常识和智慧。
我们终于看到这个组织顺利完成了。教会的组织就是结合各样的工作;将不同的集合起来,一起作工;整个教会服从一个生命原则──事奉;整个教会勤劳工作,没有倦怠;这样就必看见果效。「神的道兴旺起来。」这是最佳的说明,表明一个组织的真正成长在于它为耶稣作见证的能力成长。「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增加的甚多。」教会因为充分发挥了它的功能而成长,因着成长而增加了更多的能力和工作。路加最后加上了一句令人契惊的话,「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教会发挥了真正的祭司功能,使许多虚假的祭司因而悔改。
我们回顾教会第一个组织,看见她是属灵的,单纯的,充足的,但不是最后的组织。后代又有许多的组织出现,但有些是属世的,复杂的,败坏的。我们必须回到古老的记载,和主要原则上;尽管外面的事情可能会改变。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章提到这个伟大的主题。他当时提出的某些恩赐,可能今日已经不存在了,原因是这些恩赐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的」。今日教会中某些恩赐可能是使徒未提及的,因为当时尚未赐下这些恩赐。我们若将圣灵在教会中的行动归纳到一成不变的格式里,就是拦阻了神国的进展。我们必须记住,圣灵正住在我们中间。我们首要的事就是顺服圣灵的引领,完全听他指挥;常常记住整个教会的事工不管是服事道,或管理饭食,都是圣洁的工作;在聚会地方门口把守的是火焰的剑,无人胆敢进去用不洁的手摸触神圣的器皿,或企图以不洁的心玷污洁净的事工。
使徒行传6:8-15;7:54-60
我们现在要来看早代教会发生的最后一件事──教会史上第一个殉道者。几世纪以来,我们使用「殉道者」一词时,想到的就是那些用自己的血来印证他们的见证之人。他们是如此忠于真理,以致于情愿牺牲性命,也不肯破坏或否认它。但这些为真理而死的人,并不是因着他们的死而成为殉道者;他们是因已经成为殉道者而死。没有任何迫害能产生殉道者;BP的旋风不过是揭露殉道者。司提反在人们用石头打他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殉道者了。他是第一个用自己的血来为他的见证作印记的人。
司提反的故事非常有力、生动。这人吸引我们注意的一点是,他忽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转眼之间又消失无踪了。他是七个被选出管理饭食的人之一,是教会的执事。他因为被石头打死而很快地在这七人中脱颖而出,特别引人注目;他的死也带来了悲剧和胜利。
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他若不是希利尼人,就是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他的名字本身就有豫言性质。「司提反」的意思是冠冕。我们可以想像,他的母亲为他命名时,心中一定怀着憧憬,希望这孩子有一天能有一番荣耀辉煌的成就。她不知道,他后来却成了教会史上第一个戴上殉道者冠冕的人。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看司提反的故事。我愿意将它看作是世界与教会的第一场流血战役。以前也有过争战,甚至流血,但那不是世界与教会,而是世界与基督的争战。
使徒行传开宗明义第1章说,「提阿非罗阿,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我们已说过,这一段开场白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先前一本书的特色,一方面也为第二本书提供一把钥匙,暗示耶稣的使命并不是在福音书所记载的那些事上成就了。使徒行传所记载的,是耶稣透过他的身体──教会──籍着圣灵的大能,继续行的事。基督通过教会,继续他先前所行,所教训的。如此,路加记述司提反的伸诉和殉道,就具有特别的意义。这具体说明了使徒的那句话,「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使徙保罗使用「缺欠」一词,不是说基督受的患难欠缺了甚么,而是指还有一些要加上去。缺欠的意思是不足,稍后还有更多的要来。使徒的主要思想是,基督的受苦尚未过去。正如他道成肉身的奥秘让我们略略瞥见神的本性,神的心意,神的痛苦;同样耶稣基督的事工、受苦、受死也让我们瞥见一些永恒的事实。他受的苦尚未结束,那些与他相交的人将继续下去;他们为了他的名甘受羞辱,他们受苦,就是他受苦;他所受的苦,也是他们的。司提反有幸成为教会肢体中第一个接续基督受苦的人,这患难要继续下去,直到神最终的旨意实现为止。我们常常以盼望和信心说到将要来的那时刻,到时候,「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赛53:11)。
不要忘了,患难本身尚未结束,神仍然在教会里承受救赎的生产之苦,以迈向他最终旨意成就之日。这个早代教会的故事奇妙地显示了基督的身体如何藉着与他的相交,见证,受苦,得胜,来补足他患难的缺欠。这个故事包括两条主要的思路:
1.司提反与耶稣的相交;
2.司提反对世界作的见证。
两者的关系显而易见。司提反先是被圣灵充满,讲道大有智慧,在耶路撒冷行神迹奇事。然后我们看到他在公会前作见证,我们称他的见证为申诉。那是司提反对世界的见证,是他与拿撒勒人耶稣相交的结果。
司提反与耶稣的相交
熟悉耶稣生平事迹的人,在读司提反的故事时,很难不发现这两人的相似之处。这人与基督一同行在福音的道路上。耶路撒冷和公会对他的态度,几乎与官长对耶稣的态度同出一辙。司提反临终时说的话,几乎是引用耶稣在S字J上最后说的几句话,「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司提反则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主阿,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司提反传道,行神迹,最后说出伟大的讲章,然后从容殉道,这和拿撒勒人耶稣的经历是多么相似阿!
司提反和耶稣的共同点表现在他的性情、见证、受苦、得胜上。
在性情上的相同
司提反被形容是「满得恩惠能力」的人。这是对一个人最详细、最终的描述。我们想到路加在福音书里描述耶稣的身量和神与人喜爱他的心都一同增长。用今天的话说,司提反是一个亲切,有能力的人。亲切是指他是恩慈的,温柔而富感情;有能力是指他热心,果断,尊贵,有权柄。这两种品质不是对立的,而是巧妙地揉合在他的性情里。我们在耶稣身上也看到同样的情形。他对众人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这邀请是多么亲切,温柔,使人乐意靠近他,围绕着他。不久,他又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S字J来跟从我。」这话如此严厉,突然,几乎使人不敢走上前去。司提反是一个有耶稣那样性情的人;他是早代教会的执事,负责管理饭食,他给周围人的印象是充满恩慈,又有能力。这两种品质都在他临终时表露无遗。他说,「主阿,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表达了他的恩慈;「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表达了他的能力。司提反性格上的奥秘在于他与基督相交,与耶稣的性情有分。
在见证上的相同点
路加说,司提反「在民间行了大奇事和神迹」。彼得在五旬节的第一次讲道中说到耶稣,「神藉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因此耶稣藉着话语、神迹奇事所见证的,正是司提反在耶路撒冷所见证的。路加记载司提反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他所用的词句和他在路加福音第2章记载耶稣工作教导人的词句几乎完全相同。他用同样的句子来描述司提反的工作和教导。于是我们看见,司提反不仅在性情上与耶稣相交,他也在见证上与耶稣相交,重复他的工作,说他说过的话。基督将他的生命赐给司提反,使他成为基督说话和行事的器皿;因此,他开头所行的,迄今他仍在行。
在受苦的事上
导致司提反受苦的原因是,他和他的主为同样的事作见证。他严严地谴责罪。我们稍后研究他的申辩时会看到,他如何技巧地引领他们迈越历史,达致一个结论,就是他们误杀了神最终的仆人,就是那「义者」。他们因受谴责,而心中愤恨。留意他们仇恨的起因,他们的不实控诉,他们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对他的态度,以及最后的残酷判决。司提反和耶稣有最亲密的相交,因为这种关系充分表现在他的性情,他的见证,和他的受苦里。
只要迫害继续存在,这个法则就不会改变。人若不受苦,就无法过基督徒生活。从前的迫害迄今多不存在了,但如果我们在这个不敬虔、充满敌意的世代中不为主受苦,就无法与他的性情有分,无法为他作见证。
在得胜上
路加透露了这伟大的奥秘,他说司提反满有圣灵。请留意这种得胜的彰显。首先表现在他对敌人的态度。他怜悯他们,因此他祷告,「主阿,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那是恩惠的得胜。另外也表现在他对死的看法上。他完全控制了死亡,他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那是能力的得胜。在那最终的得胜上,他与耶稣相交。基督-逢讲到死亡,都暗示着能力和权柄。人提到死亡,总是想到被击败。没有人喜爱死亡。对信徒而言,死亡是被明光照亮的,但那明光是藏在死亡后面,现今看不见的。耶稣从不用人的词句来说到死亡。他-次提及死亡,都说是「出离」。似乎是他可以完成的事,他可以用明确的权柄面对死亡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他面对死亡而受苦,因为死亡的痛苦是无限的奥秘;但他的目光越过死亡,看见了得胜的道路。如今他的仆人出到城外,被人用石头无情地击打;他在垂危的痛苦中说到死亡,那不是控制他的经历,反而是一种他的灵与另一个灵相通的经历。这是他与主基督完全相交的得胜。
司提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得到启示,好使他知道圣灵的一切丰富和恩惠,在他最需要的时刻得着帮助和激励。他是否真正看见了他以为他看见的景象呢?当然是,其他人无法看见。有许多事是某些人看不见的。我们相信基督的人应该记住并面对这个事实。不要企图将你所信的一切都解释给不信的人听。这样是行不通的。希伯来书有一段话说,「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我们说某人有远见,是指他能看得远,豫先为自己作打算。垂死的司提反看见天开了,并看见神的荣耀。别的人都未看到那荣耀。司提反定睛所望的是甚么?乃是「人子」。这是主在世时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用来称呼他的头衔。司提反使用了主最喜爱的头衔。别的作者说到耶稣是坐在神的右边。司提反没有看见他坐着。他见到的主是站着的。这两种姿势说明了他祭司身分的两种活动。他是照着亚伦的等次作祭司,他的职责在为人献赎罪祭,因此他坐在神的右边,因为他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但他也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作祭司。当亚伯拉罕从争战中归回,麦基洗德为他带来酒和饼。麦基洗德是神的祭司,职责在服事那些力量消退、信心软弱的人。司提反看见天开了,又见神的荣耀,那伟大的主正在作麦基洗德的工作,他站起来服事他。因为他身体的一个肢体正在受苦疼痛中,所以他站起来帮助他。我们可以用保罗的话简单解释这件事,「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并将这句话与他的另一句话联在一起,「头也不能对脚说,我用不着你。」当基督身子的一个肢体司提反受苦时,天上也感觉到这痛苦,于是身子的头站了起来。不论在那里,当一个与基督的性情,见证,受苦有分的人在受苦时,他都会站起来;这位大祭司要以同情帮助他,直到这受苦的圣徒跨越界线,进入与他永久的交通中。
使徒行传7:2-60
司提反对世界作的见证
现在我们来看司提反的见证和辩白。他不是为自己辩白,而是为他的主。他以生命和死所作的见证是以基督为中心;因此这见证也和基督的见证一样清楚,有权柄,有影响力。我们前一讲中已讨论过司提反和主之间奇妙的一致性;此处我们要看看司提反的见证和耶稣的见证也有同样的一致性。司提反的观点就是基督的观点。他可以像保罗那样说,「我活着就是基督。」我们将讨论局限在他的受审和死上面,并认识到那是他早先见证的结果,是与他的见证一致的。
首先来看这伟大辩白的环境。司提反当时是在公会面前受审;控告他的罪名掺杂着一部分事实,一部分错误。他们说,「我们听见他说谤讟摩西和神的话。」他们是如此解释他说的话。他们又作假见证说,「这个人说话,不住的糟践圣所和律法。」这是他们对他的教导所存之印象。
但是对他最肯定、明确的控告是,「我们曾听见他说,这拿撒勒人耶稣要毁坏此地,也要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毫无疑问的,这几句话所言不虚,司提反确实如此说过。他曾说过耶稣最终的使命是毁坏圣殿,改变规条;但是他们诬指他的意思是谤讟摩西和神,抵挡希伯来制度里一切神圣的事,他们就大错特错了。他是在一个半真半假的罪名下受审,这是最严重的情况,因为俗语说,「一个全是虚假的谎言还有可能对付,半真半假的谎言更难应付。」
留意司提反的回答。大体说来,这番话根本不是申诉。在他的整篇回答中,他从未辩称他是否说过他们所控告他的那些话。他一点也不为自己作任何申辩。他完全浸浴在关于神的思想中,根本未想到要针对别人的诬告提出答辩。相反的,他明确地重申圣殿必被毁坏,摩西的规条必须改变。从头至尾,他清楚显明他心中没有丝毫毁谤神或摩西的意思。他声称,耶稣基督降世,是应验了他们的立法者摩西最中心的豫言。
因此,司提反的辩白在性质上不是申诉,而是质询。我们回顾当时的情景,看见司提反站在那里,他不是关在牢狱中的囚犯,而是神的代言人,是那国的审判官。
当时这个国家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危机。耶稣在世时曾说,「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那是第一个危机。耶稣在世服事时,第一次说到圣殿,是说「我父的家」,但到了后来,他却说它是「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如今这个国家来到了历史上的第二个危机。他们曾得到五旬节的机会。他们接受了使徒初期的使命中所提供的福音书。我们讨论过的那些初期的事,就是圣灵在耶路撒冷城为基督所作的见证。不久之后,耶路撒冷却以司提反血肉模糊的尸体来回答这个新机会。司提反不是囚徒,而是百姓的审判官,他用基督的话,宣告这弃绝他的城必遭毁灭。
他的这篇讲话纯粹是东方式的。一个西方人很难把握住它的谴责力量。他在结尾说,「你们这硬着颈项,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人,常时抗拒圣灵。」西方人讲究个人主义,虽然他们也谈到父亲,传统等,但很难体会亲族的力量。东方人则是一方面活在现今,一方面活在过去。司提反不能同意只讨论眼前的事,除非先将这些事与导致它们发生的前因联结起来。他看出周围发生的事不是偶然的,而是符合神旨意的,这些事足以揭露百姓的罪。
这是历史性的伟大宣告,因为宣告的人是越过了历史,看到它最高的价值。其中提到几个日期和名字;如果仔细查考历史,会发现其中有些名字弄错了。例如他引用古代先知书上的话,其中「巴比伦」应该是「大马色」。当然这些错误可能是抄稿所引起的。
司提反的辩白,是从高处来解释历史。他置身高处,回顾他同胞的历史,在神的方法和神的管理之亮光下来解释它。他从亚伯拉罕,不,应该说是从神的荣耀开始,然后说到亚伯拉罕以下人类的历史,重新回头亚伯拉罕之后的许多世代,最后以耶稣作结束。这是他针对他们的指控所作的回答。
第一个提到的人是亚伯拉罕,他是大有信心的人。约瑟也提到了,但只是提及他家族对他的态度,他甚至被自己的兄长出卖。另外是摩西,被百姓误解、弃绝。旷野是最好的试炼,他们在这四十年中不断悖逆摩西。「所罗门为神造成殿宇;其实至高者并不住人手所造的。」他们的祖先BP先知;他们自己则出卖、杀了那义者。从头到尾司提反所强调的,是他们不断的失败。
另外要注意,他如何在辩白中指出神不变的旨意。他开口第一句话就说「荣耀的神」,这也是他整篇证道的主题。我们从其中清楚看到罗威尔(Russell Lowell)所描述的话,「神站在隐密处,他的眼目一直垂顾他的儿女。」
我们读这篇辩白时,可以撇开整个国家,单单观察神在个人身上的作为。亚伯拉罕是一个孤独的人;约瑟,摩西,都是孤独的;历代以来一个一个先知都是被孤立的;最后是那义者,全然的孤独。然而这些人,-一位都创出了新的社会机会和要求,显明了神整个作为中的进展。我读到这篇辩白,看见神的作为,就不禁想到葛瑞森(Lloyd Garrison)话语里所含的真理,「一个人若站在神这边,他就是大多数。」如今这个人,站在公会前申诉,领他们回到历史上;而他的辩白中最高的主题就是启示神的作为。
他另外也强调人的不断悖逆,阻碍了神的进展。人类有一连串不肯与神合作的历史。
这不单单是显明神的方法,人的阻扰之故事,也从头至尾显明了神的得胜。从神应许要给亚伯拉罕后裔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神一直在向前推进;他不曾稍微休息,直到他的旨意最后藉着那义者成就为止。
他让他们自己思量。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他谴责他们拒绝了神计划里的最后一个行动。从历史可知,他们弃绝神,也被神弃绝;他们弃绝的那一位已被加冕为王。他承认他们对他的指控有一部分是真的,就是圣殿将被毁坏;另一方面他又坚持,圣殿虽被毁,却不致造成损失,因为神的宝座仍然坚定,神的掌管全无动摇;并且向他们解释他所作的见证及所宣告的真理之真正含义。他接续他的主,述说耶稣曾说过的事,宣告神从未被击败,只是人不断失败,不明白也不遵行神的指引。
司提反临死的见证,是证明了属灵事物的崇高,不可见之事的真实,以及神的荣耀主要是藉着神的恩典彰显出来。
见证属灵事物的崇高
耶稣说过,「那杀身体以后,不能再作甚么的,不要怕他们。」「以后」还有甚么呢?凡是失去神的异象和属灵感觉的人,心中都惧怕死亡。有人虽然声称死亡不是一切的结束,但在他的潜意识里,他还是惧怕死亡;这种恐惧显示他对死亡之后的事没有把握,他不相信死后属灵的崇高性。人类最大的一个冲突,就是与死亡的冲突;人总是千方百计想延迟死亡,想逃避它,击败它,好永远活下去。物质主义者说,「让我们契喝玩乐吧,反正明天我们就要死了。」因此最好让明天一直延迟不来,因为明天就是一切的结局。但耶稣说,「那杀身体以后,不能再作甚么的,不要怕他们。」这句话照明了他对人的主要本质之观念;人的身体可以被杀,但人可以继续存下去。我们怀着敬虔到S字J前,看见主在S字J上说的那句话含着多么深刻而丰富的意义:「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他们杀了他的身体──身体停止存在,鲜血逐渐枯竭,视力开始模楜,以致在旁观看的人都说,他快死了。但他说,「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那是说明属灵的崇高性之最终辩证。
司提反是耶稣的见证人和殉道者。他被带到城外,死在从各方扔过来的石头下。他临死时的态度证明了属灵的崇高性。「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只有这种对属灵事物的观念和认识,才能使一个人不惧怕「那杀身体的」。认识到属灵的实际,可以激发我们的勇气,去面对一切反对,压迫,甚至死亡。
我们究竟知道这种观念,并活在这种能力中多少?今日我们有点难以回答这问题,因为没有石头在等着我们。至少我们在所住的国家中,不致于被迫像司提反那样去受死。但是,仍然有比石头更诡谲的事。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为了基督的缘故,在批评、反对、傲慢的地方作诚实人?如果基督对我而言,不过是一个尊贵、高尚的名字而已,那我就无法有这勇气。但如果我认识属灵的事,我的生命围绕着那设立在永恒里的中心,那么我就有勇气为基督而死;然而,在一个弯曲悖逆的世代为基督而活,需要更大的勇气。真正的勇气,是从知晓属灵的崇高性而来的。这就是司提反的死所见证的。
见证不可见之事物的实际
「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他四周的众人没有一个看见这异象。误杀他的人也看不见。大数的扫罗也没有看见;但我相信司提反的见证一定使他惊愕不已。司提反看见了那不可看见的;他藉着临死的遗言,话语的得胜,以及脸上的荣光,向他所生存的那个撒都该式的、理性主义的世代,见证那不可看见事物的真实。
见证神的恩慈和荣耀
他的祷告充满温柔,似乎是主的祷告之回声。司提反临终时仍为那些谋害他的人祷告;他们从这一个举动知道,他相信并活在神的荣耀之能力中;他在证道一开头就已经提到了神的荣耀,那也是神的恩典。他的祷告不仅显露了他对敌人的态度,并且显明他相信神的宽恕。他是向一个肯原谅人的神祷告。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一具伤痕斑斑的尸体。不!这不是结束。它的结尾在紧接着的短短一句话,暗示还有新的事要接踵而至,「扫罗也喜悦他被害。」见证人死了,但真理仍活着;他临终的一刻,在一个心肠最硬的人心中播下了种子,将来要结出丰盛的果实。因此,这第一个殉道者用他的血印证了他的见证,使我们看到历代以来所流传、所证明的一句话是何等真实:「殉道者的血迹是教会的种子。」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