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天国宗教观——登山宝训之四

日期:2016-10-27作者:梁朴

经文:太六章一至十八节

写下这个题目时,笔者非常犹豫,因为虽然各大宗教在某些方面与基督信仰有共通之处,(例如:经典宗教都是人对终极关怀的反映;各宗教都承认人有罪、世界虚空,有末日报应;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等等。)但是基督教本质上不是一种宗教而已,正如田立克所说:「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人间,应当成为结束所有宗教的一个启示。」之所以仍然用「天国的宗教观」这一题目,乃是为了对比——我们把基督的信仰放在宗教的密林之中,乃是为要更清楚地看见它的卓越之处。

人类从来没有尝试过单单崇尚物质,人是万物之中惟一有宗教性的存有。古今中外各个民族的重要文化史迹和艺术作品,绝大多数都与宗教信仰有关,诸如庙宇、神坛、墓葬、绘画、雕刻、音乐、史诗等等。宗教的观念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几乎所有的经典宗教对人类的生活都带来了一些积极而又深刻的影响,例如弘扬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精神等。可以说:宗教从与人的心灵的关系来说,比文化更加直接。因为宗教虽和文化一样,都在寻找「价值」,但「文化」是向外寻求,「宗教」是向内寻求。可惜在中国,「有文化的人将宗教当作迷信,没有文化的人将迷信当作宗教。」

犹太人体现了尘世宗教价值观的最高层次。犹太人的宗教生活主要有三种:施舍、祈祷和禁食。而天国子民应当把天国的价值观念带到人间。马太福音第六章论到天国子民的两种生活:宗教生活(一至十八节)与物质生活(十九到三十四节)。在天国子民的宗教生活中施舍、祈祷、禁食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怎样使这些变得比尘世的宗教更有意义呢?

现在我们来读六章一至十八节,看一看天国宗教观的超越之处。我们要对比宗教的价值观与天国的价值观;然后,用多一点的时间交通主祷文的内容。

宗教的价值观——以自我为圆心,以今世为半径

在主耶稣对施舍、祷告、禁食的论述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两个词:「故意」和「赏赐」。人的善行该不该叫人看见呢?事实上,许多善行都是需要被人看见的,主耶稣也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我们所要特别注意的是「故意」这一个词。「故意」是关系到动机的问题,主在这里是提醒我们,行善事不可有错误的动机。人若只为自己的荣耀去做善事,他的善行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人的善行有没有赏赐呢?我们注意到,本段经文三次说:「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4、6、18)。「报答」就是赏赐。圣经还勉励我们,行神所喜悦的事,可得大赏赐(太5:12;路6:35;来10:35)。由此可见,想望得到神的赏赐,是好事,是神所喜悦的。

错误就在这里:「故意」是他们的动机;「赏赐」是他们的动力。

二节「吹号」把他们的形象很生动刻划出来。「吹号」——即自我吹嘘。施舍的时候,若在人面前吹号,这种善事,只是在喂养「老我」,助长虚荣心,增加骄傲的资本,对灵性有损无益。

五节是他们的卡通漫画——爱站在会堂和十字路口祷告。他们热衷于公众祷告,口若悬河;但是他们内室的生活却十分贫乏。有一个神的仆人说:「千万不要在聚会里不祷告,但也不要老是在聚会里祷告,不是所有的祷告都在公开的场合,你在神面前要有隐密处的祷告。」

十六节把他们的外表事奉的面目刻划得入木三分——「脸上带着愁容,因为他们把脸弄得难看,故意叫人看出他们是禁食。」被主责备最利害的是法利赛人,主责备他们的假冒伪善。「假冒伪善」的原文是「演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作秀」。

王国显弟兄指出:天然人只能看见地和其上的一切,天然人的心思里也没有永远的观念,他们只能看到今天,明天……也许更远一点,但是怎样也不到永远里去,因为天然人是给时间的限制捆绑到一个地步,没有办法往永远作伸展。所以人的意念都是在「我现在能得着什么」这个圆心上团团转,转来转去还是转不出的这个圆心。正因着这个缘故,人就非常重视自己的所定、所作和所有,巴不得全地的人都在注视我这个人,这样他就乐在其中了。若是没有永远,这种心思实在是对极了,但是「永远」的观念却不会因人对它的无知而消失。人看惯了属地的事物的衰残,下意识的把属天的事物也列在会衰残的范围里。因此当他接触到属天的事物,他也会很自然的把属天的事物作为在人面前沽名钓誉的手段。作善事、祷告和禁食,这些都是属天的事。但做这些事必须是要真实的,因为这些都不是仪文,必须是从里面作出来的。人不能这样计算说,「我付出了多少的金钱,时间和精神,所以我必须要在人中间有所收回」。这样的意念是不蒙神喜悦的,是招咒诅的。因为他们把属天的事作为表演给人看,把属天的事大大的贬了值。这是神不能给他们说「阿门」的,认识主的人也不能与他们说「阿门」。人若是作了一些事,目的只为了别人赞赏他是「属灵人」,这些心意实在是愚昧不过了。神厌烦这些事,神儿女也厌烦这些事。当我们听到那些喜欢表现自己之人所谓的「见证」与「交通」,不单没有叫我们有膏油滋润的感觉,相反的,叫众人都厌烦透了,相信神也一样的厌烦。因此,主说了一件很严肃的事,这样作的人都是「假冒伪善的人」(2、5、16)。他们是「故意要得人的荣耀」(2),「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2、5、16)。若是别人没有看出他们模仿的表演,他们确实得了他们想要得到的,但是十分确定的,他们也已经同时失去了神的记念。

天国的价值观——活在暗中察看的父面前

天国子民的信仰生活,要操练让里面的生命活出来。他事奉的位置是在神面前,大卫说:「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诗:16:8)他事奉的定意是在神的身上。

属天的事物是永存的,因为这一些事物都经得起神的察验。经不起神的察验的事物都不能存到永远,因为他们若不是假冒的,也必然是会朽坏的。是假冒的也好,是会朽坏的也好,都不是神所要接受的。神所不要的一切,不管它们在人眼中如何的受赞赏,在神那里都没有永存的价值。因此主进一步的告诉门徒,必须要追求作一个真实活在神面前的人,这样,他们才能显出是「世上的光」的功用,才能把天国的义发表得明确。把属天的事物作给人看,那就使属天的事失去了价值,所作的事也变成毫无意义。主再三的向门徒说,「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4、6、18)。人在暗中作,父在暗中看。虽然不让人看见,甚至自己也不把所作的放在心上,但是在天上的父不能不看见。他一直定睛在他名下的人身上,看着他们所作的每一点、每一滴,他一一的把他所看见的都作了记录,都留在他的记念中。活出天国品格的生活,神不能不记念,也不能不报答这些活在他的心意中的人,把各种属天的福气赐给他们。主再三的说这些话,明明的指出,人为爱神的缘故而撇下自己,不求人间的赞赏,只求天上的神喜悦,他们在地上好像是失去的事物,但神必定以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偿还给他们。因为他们爱慕天上的记念,而轻看地上的欣赏。

天国子民的宗教生活最重要的原则是「暗中的原则」,即从心里做、为神做。

一、 施舍

巴克莱指出,犹太人认为施舍是所有宗教责任中最为神圣的,从「施舍」与「公义」共用同一个字tzedakah可以看出它的神圣程度。拉比有格言说:「施舍比献祭都更伟大。」施舍在善行中占第一位。

在这里主虽然不能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但是并不反对施舍。乃是说明动机不良的施舍已经失去宗教的意义,决不是虔诚的宗教生活。神看中的是什么样的施舍呢?就是「行在暗中」。「暗」到什么程度呢?——「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意思是:不要故意行在人前;不要存记善行在心;施舍时要简单、要快、要秘密,连你的肢体也不知道。基督徒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有秘密行义的心,义要在暗中行。

我们的耶稣基督自己就是完全施予的榜样。保罗写信给他在哥林多的肢体说:「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8:9)我们的施舍决不能出于冷酷,自以为牺牲的责任感;更不能为求得自我的荣耀和他人的称誉。施舍必定要出于爱心自然的流露,耶稣基督既将自己给予我们,我们必须要像他一样地将自己给予别人。

二、祷告

祷告本为彰显神的荣耀,承认自己的不够,而来寻求神。按理,祷告乃是我们和神有深密的交通。但人却利用荣耀神的事来荣耀人,把祷告做给人听。如果有人把什么都摆在人面前给人看见,他就是一个非常浅薄的人。祷告应该是我们最隐密的生活。主的话说:祷告应进入「内室」,就是隐密的地方。关上门,就是把世界的所有都关在外面,把自己关在门内,单独与神晤对。

门徒应该说是承受天国的人,所以他们必须在天国的实际中操练自己。如果在祷告的操练上不准确,与神的交通就有阻挡,在脱离自己的功课上就不容易跟得上。因此圣灵在这里加重了份量,把主教导门徒的祷告也摆在这一大段的话中:

1.祷告的警戒——「不可像外邦人」

祷告不仅是隐密处的生活,而且不要象外邦人用重复话,而要纯朴简单。「重复话」,在希腊文是溪水流过石头所发出的声音;「话多」,在希腊文是指车辆滚过石子的声音。主用这二词来表明:假如祷告的声音只像水打石的声音,又像车轮的声音,但其中找不出内容来,就毫无意义。所以祷告不只不要人看见,且也不可话多而没有内容。你祷告的蒙垂听,关键在于你祷告的心愿和态度,而不在话语的多寡。我们求神答应也不是勉强神,因为他早知道了。这样,为何还要祷告?因为祷告表明我们要依靠他、交托他。所以我们要祷告。

祷告的另一个警戒是不可象假冒伪善的人——在会堂里,或十字路口祷告,故意给人看见,他们已经得人的赏赐。

2.祷告的示范——「你们祷告要这样说」

主亲自给门徒一个示范,就是一般人称为「主祷文」的那个祷告。许多基督徒的聚会常背诵这经文作为祷告,这并不是主当初的心意。主给门徒这个示范的祷告的目的,是要门徒领会祷告内容的准确,和祷告的话语的精炼。巴刻说:「主祷文是所有基督徒祷告的模式。耶稣教导我们,祷告的态度、思想和所发出的愿望必须合乎该模式,然后我们的祷告才会被悦纳。换句话说,我们每一次祷告,都应将主祷文的内容说出来,不过在外形上有所不同而已。应该实际地应用主祷文,以指导和督促我们恒常地祷告。按着主祷文的内容去祈祷,必合神的心意。顺着主祷文去祈祷,把祷文的内容伸延,你会发现,既使你的祷告枯干,不能再继续祷告了,也必定会重新得着滋润。我们不可能越过主祷文,不单只因为这是主教人祈祷的第一课,乃因它包罗了其他有关于祈祷的教训。求主教导我们祷告。」

主祷文教导我们,祷告应当是儿子生命的流露(「我们在天上的父」);主祷文指引我们在祷告中感受神的感受,祷告出神永远的计划(「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主祷文操练顺服神权柄的祷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天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主祷文让我们看见祷告的最高境界是敬拜(「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主祷文让我们知道祷告不应该有虚假,而应该是从里面涌流出来的心声(「阿门」)。

(有关主祷文,我们在后文专门论述)。

三、禁食

禁食是一种重要的宗教生活,无论是犹太教、伊斯兰教或别的宗教都是如此。基督徒虽然没有制度性、节期性(强迫性)的禁食,但出于甘心的禁食,还是必要的、十分有益的。主的教导,就是叫我们实行有益的禁食,抛弃无益的禁食。

基督徒的禁食,并不是作广告。如果把施舍、禁食当作广告,总归不得主的赏赐。禁食时若故意叫人看见,你就已经不再有赏赐,因为帐已经结了,两讫了。在你肉体最受对付时,要在外表上显出最好状态来;当你最苦时,你头脸要梳洗得最好。喜欢作在人面前的人是最浅薄的人;活在人面前,乃是基督徒最大的损失。任何弟兄姐妹一直要叫人家看见你的好歹,这一种人在神面前的生命一辈子是浅薄的。一个真是活在神面前的人,总有多少是人所不知的生活。浅薄的人就爱显露,隐藏的人是不容易叫人看见的。

有益的禁食,不仅目的明确,而且表现还要正常——「你禁食的时候,要梳头洗脸,不叫人看见你的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

心灵晤对——主祷文

主祷文实在是「浓缩的珍奇」。

它是福音的纲要。特图良说:「主祷文确实是全部福音的撮要。」

它是神圣的体系,规范了我们的人生和祈祷的法则。

它是生活的钥匙。让我们理顺我们生活中的纵向(与神)和横向(与人)的关系。并且,让我们脱离来自灵界的凶恶和恶者。

它是祈祷的典范。主祷文是诸祷文中最完美的。「在此祷文中不但祈求我们能正直无邪地渴望的一切,且渴望的顺序也很适当。可见主祷文不仅教我们祈求,也培养我们的情操。」它所涉及到的包括整个世界:从国度的来临到每天的口粮,大事和小事,属灵的事和物质的事,内在的事和外在的事——没有什么东西在这个祷文的视域之外。它把每一种可能想象得到的情况,都给提升到上帝面前。从大教堂的圣坛,从不知名之地,从简陋小屋中,HT和君王都诵念它。在婚礼和临终的卧榻前都用这祷文祷告。富人和穷人,知识分子和文盲,头脑简单的人和智者──大家都念这祷文。奥古斯丁说:「你们可以读遍圣经中所有祈祷经文,我不相信你们能找到主祷文中所没有的东西。」

主祷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一个称呼」;二是「三个愿望」;三是「四个祈求」;四是「一个结尾」。

一、一个称呼

1.我们在天上的「父」

这个称呼首先让我们知道,祷告要向着正确的目标。方向错了,一切都会跟着错。

当我们称上帝为「父」时,我们是何等的不配,我们本是罪的奴仆、神的仇敌,本该钻入地下;我们身处的尘世也该化为尘埃。是主耶稣用S字J的爱缩短了两下的距离,他用宝血洗净我们的罪孽之后,带领我们到天父面前说:「看哪!我与神所给我的儿子。」(来2:13)是上帝的慈爱与他儿子的灵,催迫我们呼叫「阿爸,父!」(罗8:15),当我们称呼「父」时,这词的含义是:纯朴而率直,子女般的信赖,喜乐的信心,谦逊的大胆,深知被爱。

向天父祈祷应在我们里面培养两种基本心态:

一是渴慕肖似我们的天父,能以在生活上彰显父的荣耀;

二是渴望变成小孩子。约翰·加祥说:「祈祷是对上主的注视,他是伟大的爱火。灵魂融化于爱火中,浸入于圣爱深处,并与上主交谈,犹如子女与亲生父亲,亲如一家,充满温馨孺慕之情。」在与父的共融中,培养谦卑信赖之心。

2.我们「在天上」的父

「在天上」,并不意味着天父与我们是很遥远的,而是指天父的尊威和超越。天父在至高之处,也与谦卑痛悔的人同居。

当我们说「我们在天上的父」,就意味着我们自觉是天上的国民。罪曾经使我们与天父远离。但是在基督里,天地已经和好。因为圣子从天而降,以死、复活、升天、再来,接我们返回天乡。当我们说「在天上的父」时,我们知道因着救赎,「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弗2:6),我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西3:3)。基督徒虽生活在肉体内,但不顺着肉体而活;他们在世上度日,却是天国的公民。

保罗告诫我们不要做基督S字J的仇敌。谁是S字J的仇敌呢?就是「以肚腹为神,专以地上的事为念的人」。他说:「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腓3:18-21)

天是父的居所,我们真正的家乡,我们的归向。我们属于它!

3.「我们」在天上的父

「我们的父」表明我们与天父之间彼此拥有。在基督里,因着那更美的血,我们与主建立了新约。这永久的盟约是任谁也无法毁坏、更改的。

当我们说:「我们」,就要求我们能走出个人主义。我们若生活在密不透风与他人没有交通的境界,就不能说「我们」。

基督徒应有身体意识。「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林前10:17)

基督徒应有同心意识。同心合意是祈祷的前提,同心就是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有一个神的仆人说,在教会中最不重要的一个词是「我」,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在神的家中,我们必须克服彼此的分歧与对立,不排斥任何一个肢体。所有蒙恩重生者,如果在天父座前不纪念其他的人——天父也曾为他们赐下他的爱子,就不能说「我们的」天父。天父的爱没有界限,我们以当以爱的心扩展我们的祈祷。

二、 三个愿望

主祷文第二部份是:三个心愿。

我们发现,主祷文涌流着圣洁的情感,这种信仰的热忱,是燃烧的欲望,要讨神的喜悦,遵行他的旨意,在世界上用各种可行的方法促进他的荣耀。主祷文的前三个祈求完全不提及我们自己,主耶稣那「赤子之灵」完全以父的事为念。他只看见一件事,只顾一件事,只为一件事而活,只被一件事吞没;这件事就是讨神的喜悦,促进他的荣耀。前三项祈求,使我们怀着坚定的信、殷切的望、热烈的爱。主祷文的崇高和庄严的境界使我们确信:此曲只应天上有!除了神的儿子耶稣,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心灵能流露出如此优美的祈祷。

这三个心愿都是专注于神的:神的名、神的国、神的旨意。

1.一愿 神的名——被尊为圣

当我们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我们不能视这句话为一个无意义的礼节,却是盛载着许多心中的期盼。在旧约里,名字与名字的拥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名字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实况,故与他的本体互相连结。当我们期望上帝的名被高举时,我们其实是在期盼着上帝的本体,而非单纯其名享受尊崇。

约翰·司徒德说:「我们当为他名的尊荣存忌邪的心——他的名寂寂无闻时,我们应当忧虑;被人忽视时,我们应当痛心;受人亵渎时,我们应当愤怒;并且时时切望他的名得着当得的尊崇和荣耀。」

作为神的儿女,我们的生活光景已经同主名的荣辱、福音的成败连在一起。我们在神的恩典中要有所作为,成为恩典的杰作,成为时代的见证。今天,许多服装企业请了品牌的代言人,我们就是神形像的代言人。我们要有品牌意识,要使自己整个人,包括思想、言语、行为,生活的每个层面,都成为赞美的祭,好歌颂上帝的圣洁与伟大。人生的每一个际遇,都可以成为我们荣耀神的契机。

不但如此,我们也愿主的圣名传遍天下,深入人心,让认识神的荣耀知识充满全地。在传福音的过程中,我们目睹一个人由抗拒福音到欣然接受,而且在圣灵的奇妙作为下生命更新变化,你便真切感受到上帝的名得着何等大的荣耀。

「圣」就是「分别」,我们真是希望因着神儿子的见证,使万民看见我们的神超乎诸神之上,他是独一真神。

2.二愿 神的国——降在人间

「愿你的国降临」是主祷文头三个向上帝祝愿的核心内容。倘若上帝的名被尊为圣、上帝的旨意全然在地上得到遵行,那上帝的国便在事实上已临在人间了。

在新约中,Basileia一词可译为「王权」(抽象名词)、「王国」(具体名词)、「统治」(行动名词)。「上帝的国」一词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最简单的说法,是指着上帝王权的实现。上帝的国在我们以前已存在,在降生成人的圣言内接近我们,藉福音而拓展疆土,在基督复临时完全降临。到那时「世上的国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远」。

耶稣向我们指出,何时撒但的权势被打败,何时便是上帝的国的实现。主耶稣的医病赶鬼,正是上帝王权伸展的证据(太12:28;路11:20)。就个人而言,耶稣基督将他从罪恶中释放出来,又赦免他的罪,从此他再不被罪权奴役,也不被罪债所拘束,可以自由地活在上帝的统治之下,这便也是上帝的国在他身上彰显的表现(太18:21-35)。在登山宝训里,耶稣指出了天国子民的气质,那些心灵贫乏的、哀恸的、柔弱的、爱慕公义的、怜悯人的、内心清洁的、使人和平的,以及为义受BP的,都在上帝的国里(太5:3-10)。耶稣指出,只有那些象小孩子的人,才能进上帝的国;上帝子民的气质,主要是柔和谦卑。

保罗说:「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14:17)因此,我们必须在思想、言语、行为上保持洁净,只有纯洁的心才能坚定地说:「愿你的国降临。」

3.三愿 神的旨意——畅行无阻

「神的旨意」是指神的心意、愿望、计划、要求、吩咐和命令。换言之,上帝的旨意泛指上帝的喜悦、偏好与期望的事。

神的旨意在天上畅行无阻。「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他的权柄统管万有。听从他命令,成全他旨意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称颂耶和华。你们作他的诸军,作他的仆役,行他所喜悦的,都要称颂耶和华。」(诗103:19-21)

但是,神的旨意在世上受到了拦阻、对抗。为什么呢?因为人有神的形像,神是主,人有自由意志,神把全地的管理权交给人,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危机。当堕落的天使被摔在地上,「地与海就有祸了」,地和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后来,人听从了撒但的话,误用了自由,我们就看见地权在人的手中沦丧,以致全世界都卧在恶者的手下。神仍旧关注地,神要藉着地带进他的国度!神的国要降临在地上。神国度的降临,就是他旨意的畅行无阻。

主耶稣是第一个让神旨意在他身上通行,如同行在天上的人。他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来10:7)人子耶稣在客西马尼挣扎于「我的意思」与「父的意思」之间。在S字J的阴影中,他痛苦地泣祷:「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将这杯离开我。」但是,主为我们留下的榜样是:他甘心放下自己的愿望以成全神的原定(要他钉在S字J上)的旨意。

耶稣是神的独生爱子,尚且因所受的苦难学习了顺从(来5:8);我们是受造物,又是罪人,既已在基督里成为嗣子,更应当学习顺从。我们祈求天父,以我们的意愿结合于他圣子的意愿,以奉行父的旨意,即他使世人获得永生的永远计划。我们本身无此能力,但与耶稣合而为一,并藉圣灵放在他的手中,并能决定选择他圣子所常选择的:做父所喜欢的事。

三、四个祈求

主祷文第三部分是:四个祈求。

以上的三大愿望都是关于神的,下文才开始关于我们自己的祷告。主在此启示我们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把神的事(他的荣耀、国度、旨意),放在我们的需要之先;先求神的国和他的义,然后才求别的事物。

主祷文里除了人对上帝的三个祝愿外,也有三个与人的需要相交的恳求。由此可见,耶稣教导我们的祈祷,横越了属灵与属地两个境界,二者同样真实。在我们为上帝的名、上帝的国,以及上帝的旨意祈祷时,我们是确认在现实的物质世界之外,尚存着一个更真实、更终极的属灵境界,值得我们关怀和追求;我们不能因眼前的名利欲望的种种需求,而掩盖了灵性上的饥渴空虚。但接着当我们为每天需用的饮食、人与神关系、人际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属灵争战祈祷时,我们却是确认上帝也关怀我们所在的这个历史场景。上帝不仅是彼在(天堂、来生、「属灵」)的上帝,也是此在(尘世、今生、「属世」)的上帝。所以基督教的信仰不单是对现实生活之外的追求,也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盼望。

这四个祈求可分为两组:前两项涉及我们目前的实际生活:祈求生活的滋养,或罪过的治疗;后两项涉及我们为获得永生的胜利而从事的战斗,就是祈祷的战斗。

1.一求 生活的供应

基督教并非是那些看破红尘、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之专利;也是我们这些在现实生活中营营役役、为柴米油盐等口腹需要忙碌困顿的凡夫俗子可以分沾其表的。主教导门徒先求他的国和义之后,便转而教导我们祷告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似乎非常庸俗而又现实;但是神圣的信仰必须实践在庸俗的生活之内,而再庸俗的生活也可以因信仰的缘故而变得神圣化。没有任何微小琐碎的生活事项,不能被并入信仰的范畴内;也没有任何微小琐碎的生活需求,不可成为我们向上帝庄严而神圣的祈祷。

「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如果你摸着这里祈祷的灵、祈祷的情怀,你会觉得这样的祈祷实在「近乎上帝之心」。

「赐给我们」是儿女信赖父亲的口吻,是很美的表达。这是盟约的表示:我们是他的,他也是我们。「今日」与「日用饮食」也是信赖的表达。我们相信那一位养活雀鸟者也必定看顾我们,因为我们比飞鸟贵重得多了。基督徒的生活应当是信心的生活,不要为明天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可以了。我们当为已有的感恩,为待有的祈求。不过,一个原则是:不贪心,不妄求。

「我们」,表明祈祷者要与别人的需要与痛苦感同身受。这个祷告不仅是祈求,也包含代求。「我们……饮食」,意味着「一个」面包是为「众人」的。基督徒是一种与人分享的人。

这种祈求并非让我们放弃劳作。有一位一神的仆人说:「你们要祈祷,就如一切全靠上帝;你们要劳作,就如一切全靠自己。」我们不难理解,即使我们做好了工作,所接受的食物仍然是我们天父的恩赐。

这个祷告也适应于我们对生命粮的祈求。我们的肉身与灵命的供应都在乎神。

2.二求 关系的修复

人是社会性的活物。人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关系的需要。人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里,不过最重要的关系有两种:一是纵向的,人与神的关系;二是横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基督的神学以「关系」为基础。圣经告诉我们,罪带来的是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不正常关系,这种光景就是疏离感:人被隔绝也自我隔绝。而且,历代以来一切心理和社会问题的疤结都在此。这一状态造成了仇恨、战争、颠狂、暴虐、自戮的惨局。而基督的S字J为要使神与人有合宜的关系。

「免我们的债」。我们虽然已经藉主的宝血救赎,成为神的儿女,但是我们在穿上洗礼的白衣后,仍不断犯罪远离天父。这一祈求从「认罪」开始,同时承认我们的悲惨和天父的慈爱。这一祈求是坚信主的宽恕是有效和不容置疑的。正如主所宣告,「凡先过澡的,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

「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并不是说上帝之所以赦免我们的罪,乃是因为我们曾赦免别人;更不要以为对别人的赦免足以成为要求上帝赦免的交换条件。要是那样,我们便是靠赖行为称义了。我们是真切地经历上帝的宽恕,在S字J那里他向我们显露了无条件的接纳和爱。我们在这教人震慑、难以置信的恩典里,一方面洞悉到爱和接纳对于我们的悔改转回的关键意义,另一方面又认识到没有任何别人对自己的欠债比得上我们对上帝的欠债,于是乎便自然地对人产生同情接纳的心,愿意忍受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基督徒的祈祷要达到宽恕仇敌的境界。祈祷转化门徒,使他们肖似自己的导师。宽恕是基督徒祈祷的最高峰;唯有与主慈悲心相契的心,才能接受祈祷之恩。宽恕也证实,在这世界上,爱比恨更有力量。

唯有在神圣的纯爱之中,神与人、人与人的关系得以修复。

3.三求 试探的免去

接下来的祈求,再次提醒我们,我们是同属两个层面的人。基督徒凭着信心,知道真实世界并不局限在他肉眼所及的物质世界,在这背后,尚有一个属灵的世界存在;而这两个世界并非互不相干,却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如今在度尘世的日子,也同时在走天路。我们现世所做的一切将来必被衡量;同时我们做的一切抉择,影响着现世的因果序列。

基督徒的生活既有现实的境遇,也有灵界的因素。这因素包括上帝的旨意和安排,圣灵内在的保守与引导;又涉及撒但的诱惑和试探,及他对我们肉身与心灵的攻击。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这是一个明智的祷告。雅各书一章让我们看见「试炼」与「试探」的不同:试炼来自上帝,是为人内在成长的需要;试探是来自撒但,目的在于导致犯罪和死亡。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这是一个谦卑的祷告。我们承认自己的软弱,不敢与试探周旋。不惹试探是最初的防线。我们若故意让自己去受引诱,我就不能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这是一个警醒的祷告。我们处在肉体与圣灵的战斗之中,这项祈求就是在恳求圣灵赐予明辨与刚强之恩。这场战争的胜利,只有在祈祷中才能达到。主再三催促我们内心要警醒,同他警醒合一。

4.四求 大能的拯救

在最后的祈求中,主耶稣要我们面对现实,因为仇敌魔鬼象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

从原文中,我们看到,耶稣催促我们祈求上帝拯救我们,不是脱离一般性的邪恶,而是拯救我们脱离那恶者,即撒但。马丁·路德意识到「幽暗之君狰狞可怖」。但是他继续说:「幽暗之君虽猛,不足令我心惊;他虽残害我命,日后胜负必分,主道必使他败奔。」这就是祈求拯救祷告所产生的果效。

事实上,基督徒甚少会与撒但作正面对抗。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撒但只是藉着他的作为,间接与我们接触,譬如说他会用各种异端邪说迷惑门徒,教他们偏离真道;他会借助现世各样的名利肉欲,引诱信徒失足;他或会利用人性的软弱,藉某些事故在教会引发争端,破坏信徒合一,妨碍福音事工的扩展;他更可能会运用自然力量,譬如天气、灾难、疾痛,造成种种不如意的事,消蚀信徒对上帝的信心。

圣经并没有夸大撒但的作为,强调其仍在上帝的监控并容许之下;但是,却也指出仅有血肉之躯的人是无法赤手空拳地击溃撒但,我们要倚靠圣灵的大能大力。

主祷文的最后一项祈求,也纳入主自己的祈祷中:「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17:15)

我们若不愿意用祷告来进行属灵的战斗,我们就不能说「救我们脱离恶者」。

四、一个结尾

主祷文的第四部分是:一个结尾。

这个庄严的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表明这个祷文是以神为阿拉法(开始),又以神为俄梅戛(结束);从神到神;从颂赞到颂赞。它重述并包含了向天父的三个心愿:主圣名的荣耀、他国度的来临、他权柄的运作。这种反复是以敬拜和感恩来表达,充满着属天的气氛。

我们要默想两个方面:一是最后的光荣颂;二是「阿门」的意义。

1.庄严的颂赞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另译:「天下万国,普世权威,一切荣耀,永归于你。」主祷文的最后,以对神的礼赞来作总结:

国度是神的,因为万国的疆土、人民和财富都是从神而来,他是万有的主宰。并且世上的国要成为我主和主基督的国,他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基督徒不仅要专注神国度在历史的进展,也要关注神的国度在我们内心的进度,更要盼望国度的终极实现。

权柄是神的,「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罗13:1)。权柄也译作「权能」,即国度的实力。 我们要顺服在神的权柄之下,也为万民的归顺奋起祷告。

荣耀是神的。在这一个归荣耀于自己,抢夺神荣耀的时代,我们要效学大卫的祷告;「耶和华啊,荣耀不要归于我们……要因你的慈爱和诚实归在你的名下。」(诗115:1)

主祷文如果用一个字来归纳主祷文的中心思想,那一个字就是「神」。即使其中有关乎我们祈求的事,都是为神荣耀的缘故而求的。这种以神为中心的观念,就是我们应有的生活原则(林前10:31)。神啊,一切全是你的!

「直到永远」,要求祈祷者有远大的目光。基督徒不应该目光短浅,专注今世;更要觉悟来世,透视永恒,使短暂的尘世生涯连结于神的永恒。

2.「阿门」的意义

最后的「阿门」,表示我们对于这七项祈求说:「愿这一切得以实现。」

主祷文不是「祷告经」供人随口诵念,乃是祷告的例范。主祷文不是叫我们照这样说,乃是象这样子。同样,「阿们」不是祷告专用的结束语,而是「诚心所愿」。如果我们有口无心,我们就不能说「阿门」。因为「阿门」的意思是:是的;真的;实在;实实在在;诚心所愿;心愿如此;尔旨承行。「阿门」宣告我们是以心灵诚实对神的依靠,相信他必成就我的祷告。如果你不大会祷告,但要先学会呼应「阿门」,把领祷者所求的恩典祝福,以「阿门,阿门」一一收入囊中。

「阿门!」是操练敬虔生活中的常用词,流露在听道回应中,祷告里,读话间。

「阿门!」是听道和祷告间的惊叹语:是的!真的!主啊!

阿门的使用有多重奇妙的功效。阿门是──

宇宙间流通的共同语言;

信徒同心合意的见证;

操练敬虔的基本功;

亲近主与主保持交通的好方法;

不住祷告的提醒;

培养儆醒受感之心的妙方;

除灭鬼魔权势和威吓的武器;

使灵命跳跃火热的捷径;

挑旺祭坛爱火的焚烧柴料;

促使讲台得更丰厚灵恩的催化剂;

圣徒得能力最短的路;

是接受神在环境中一切安排的赞同;

心灵得启示而顺服的回应之声;

众天使众圣徒胜利的呐喊;

是主耶稣的另一尊敬称呼。

会众一同说「阿门」时,正是教会在基督里荣耀的时刻。

(参拙着《祈祷课程》)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