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求问,还是追赶——撒母耳记下第二章查经小记

日期:2016-10-27作者:芦苇之地

求问,还是追赶?

——撒母耳记下第二章查经小记

◆芦苇之地

此后,大卫问耶和华说:“我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可以吗?”耶和华说:“可以。”大卫说:“我上哪一个城去呢?”耶和华说:“上希伯仑去。”

——撒下2:1

押尼珥对他说,你或转向左转向右,拿住一个少年人,剥去他的战衣。亚撒黑却不肯转开不追赶他。

——撒下2:21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腓3:13-14

一、经文概述

撒母耳记下第二章的经文条理较清晰,可以分为膏立二王和发生内战两个部分。大卫寻求神的旨意,由洗革拉迁到希伯仑,犹大百姓膏大卫,使他作他们的王;押尼珥却在玛哈念立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作王,治理着除犹大家外的以色列人。二王被立后发生内战,本章记载的战斗由押尼珥那一句戏耍的话引发,结果却导致包括亚撒黑在内的380人死亡,也为押尼珥最终被约押所杀留下了祸根。

二、属灵浅见

1.膏立二王

此后,大卫问耶和华说:“我上犹大的一个城去可以吗?”耶和华说:“可以。”大卫说:“我上哪一个城去呢?”耶和华说:“上希伯仑去。”(撒下2:1)

本章圣经开头是大卫求问耶和华,得到上希伯仑去的启示,上去后犹大家膏他为王;押尼珥将伊施波设带到玛哈念,立伊施波设为王。

就当时环境来,上希伯仑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希伯仑是挨近战场的危险之地,而伊施波设在远离非利士的玛哈念作王,可谓是明智之举。

但大卫的选择是求问后的顺服,是一条神带领的道路;伊施波设的生活是押尼尔的安排,是一条人带领的道路。如今,这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也摆在我们面前:留心神的旨意,还是遵照人的遗传?顺服神的带领,还是看见周围的环境?顾及别人的安危,还是保住自己的利益?等待神的时间,还是一意孤行?……

(1)求问:上希伯仑

于是大卫和他的两个妻,一个是耶斯列人亚希暖,一个是作过迦密人拿八妻的亚比该,都上那里去了。大卫也将跟随他的人和他们各人的眷属一同带上去,住在希伯仑的城邑中。(撒下2:2-3)

耶和华吩咐大卫上希伯仑,他立即顺服,不问理由、无须考虑,单照指示而行。这就证明,在大卫的脚踏上希伯仑之前,他的灵早已够到了希伯仑,他求问耶和华,神与他说话好像朋友一样,那样真实、直接;在大卫的脚踏向希伯仑之时,他已经经历了希伯仑的生活实际。“一同上去”意味着不看环境、永远同心,带同家眷及随从往希伯仑去,住在希伯仑的城邑中,这不是希伯仑的地名意义同盟、友谊、联合的最好写照吗?

犹大人来到希伯仑,在那里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有人告诉大卫说:“埋葬扫罗的是基列雅比人。”(撒下2:4)

这节圣经里,大卫的被膏与扫罗的被葬放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以色列前两代君王此时境遇截然相反,犹大家和基列雅比人是他们的见证人。曾经,撒母耳的膏油先后浇在这两位君王的头上。如今,扫罗的头颅已被砍下,尸身已经埋葬;大卫的头上却“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诗133:2)。

因为当人的脚走上神旨意的道路,神满足了,正如保罗所言:“既废了扫罗,就选立大卫作他们的王。又为他作见证说:‘我寻得耶西的儿子大卫,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徒13:22)而我们的神满足之后,人也一定会同证。所以说,大卫在希伯仑被犹大人膏立,得到的是恩上加恩的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约押从希伯仑出来与扫罗家争战,在本章结束又回到希伯仑。似乎在提醒我们要与主建立美好的关系,保守自己常在主的爱里,这样才能有君王的生命,才能为侍奉打下根基;信徒时时刻刻都有需要警醒抵抗试探,离开希伯仑,我们往往会进入刀剑之地——希利甲哈素林。

(2)慰问:去基列雅比

大卫就差人去见基列雅比人,对他们说:“你们厚待你们的主扫罗,将他葬埋,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你们既行了这事,愿耶和华以慈爱诚实待你们,我也要为此厚待你们。现在你们的主扫罗死了,犹大家已经膏我作他们的王,所以你们要刚强奋勇。”(撒下2:5-7)

被犹大家膏立为王的大卫在得知是基列雅比人埋葬扫罗后,非常重视如此忠诚于扫罗的基列雅比人,他差人去称赞基列雅比人的英勇行为,安慰他们,并且告诉他们,你们从此以后要认我作王,扫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大卫实在是一个聪明的王,他深知基列雅比人如果不安顿好将会对其构成极大的威胁,因为基列雅比人为了恩人扫罗,哪怕为了扫罗的尸体,他们都会奋不顾身、赴汤蹈火,即便赔上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万一基列雅比人成为他的敌对势力,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外,大卫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次使人归顺的机会。他熟知基列雅比人的历史,那是一群喜欢置身事外、不愿挑动是非、善于委曲求全,却懂得知恩图报的族类,见识过基伊拉人薄情寡义的大卫肯定更欣赏这个极其弱小却充满韧性的族系。

基列雅比的地名意思有三个——干、见证堆和多岩石的。正如其名,当我们翻阅圣经时,不禁愕然,在这方干枯、多岩的小镇上,留下了一个个悲惨故事、一幕幕人间惨剧,充满着刀光剑影、生离死别,还有血泊、眼泪、绝望……更留下了为报恩情至死忠心,虽然卑微绝不退却的美好见证。

生长在约旦河东的他们属于哪一支派的分支,已无据可考。反正很弱小,弱小到在国中没有王、人们任意而行的士师时代,因为没有参与对便雅悯的阋墙之争,在战争结束以后,这个可怜的小族系中的男子和妇女孩子竟惨遭同胞大肆屠戮,虽然400个未嫁的处女得以苟且偷生,为的却是被带到示罗营,“分配”给便雅悯人为妻。

或许由于血统太远,他们已被以色列民族排挤在外;或许由于地处边境,他们还要经常受到外邦骚扰。内忧外患、里外受气是他们的境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是他们的选择。

所以,当亚扪人来侵袭的时候,他们没考虑抵抗就决定投降了。但是残忍的亚扪王拿辖并未就此罢休,自以为基列雅比已经是囊中之物的他,竟然提出若要立约就要剜出所有人的右眼的要求!这对于贫穷弱小、无依无靠的基列雅比人来说,实在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百姓就都放声而哭”(撒上11:4)。

千钧一发之际,我们的神并没有忘记基列雅比人。祂藉着扫罗的手(其实也离不开撒母耳的功劳)击败了亚扪人,拯救了基列雅比人。

扫罗听见这话,就被神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撒上11:6)

“被神的灵大大感动”,可见就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执政的扫罗并不是因本性善良而乐于助人,也并非因对基列雅比人有多少深厚的感情而义愤填膺,完全是被神的灵感动了。神之所以大大感动扫罗,更多的因素是要藉着这件事兴起扫罗。

但是,这件事情却让基列雅比人死心塌地地跟定了扫罗。

四十年后,扫罗惨死在基利波山,非利士人将扫罗的尸首挂在伯珊的城墙上,整个以色列集体噤声……

习惯了安分的基列雅比人有足够的理由置身于此事之外。可是弱小、无能、艰难、凶险并未成为他们退却的借口。虽然当初获救的基列雅比人许多已经老去,虽然当初年轻力壮的勇士即便在世也已成白发苍苍的老者,但这个弱不禁风的族类,并未失却人性的光芒,血性依然流淌在新一代的勇士中间,感恩的心在此刻化作了令人动容的义举。

基列雅比人听见非利士人向扫罗所行的一切事,他们中间所有的勇士就起身前去,将扫罗和他儿子的尸身送到雅比,将他们的尸骨葬在雅比的橡树下,就禁食七日。(代上10:11-12)

他们实在是一个忠诚的民族。为了恩人的尸体,竟然能出动“他们中间所有的勇士”,实力不够、同心足矣,虽然软弱、毫无保留。要知道非利士人是打败扫罗主力部队的强盛邦国啊!为了扫罗的尸体,他们不知赔上了多少勇士的性命?!此役过后,归回的还有几人?!基列雅比地名中的“见证堆”的最好阐释,也许就是牺牲的勇士们的一座座坟冢!

是的,当所有人都畏惧得不敢跟扫罗有任何瓜葛时,他们不但将扫罗和他儿子的尸骸送到了自己的家乡,还葬在雅比的橡树下,再加上“禁食七日”。这是一种近似疯狂的举动,因为抢尸体已经足够冒险,葬骸骨于自己的家乡简直是对非利士人的挑衅,如果换来非利士人的报复,“禁食七日”的他们除了全军覆没、家破人亡,还有什么选择?!

是的,为了报答扫罗,他们选择的是甘愿与他同死的方式。这是怎样的悲哀?!怎样感恩?!

所以,大卫在得知了这一事件后,特地派人慰问他们,不但没有指责反而大加称赞。这一称赞的结果是,此后基列雅比人便销声匿迹,因为这一族群总是那样宝贝恩典,对于别人的好,他们总是显得那么珍惜!相信此后他们一定归入大卫的王国,共荣在以色列的复兴中。

从那个年代直到如今,基列雅比人的惨剧重演过无数遍,基列雅比人的义举却不多见。回顾以往,神给的恩典实在太多,试问我们中间有几人能像基列雅比人一样尽心偿还?!

(3)追问:到玛哈念?

扫罗的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曾将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带过河到玛哈念,立他作王,治理基列、亚书利、耶斯列、以法莲、便雅悯和以色列众人。(撒下2:8-9)

玛哈念的意思就是“两营军队”。当雅各离开拉班,在回迦南的路上,他看见了神的使者象军队一样护卫着他,与他同行。出发前,神亲自对雅各说,“你要回你祖你父之地,到你亲族那里去,我必与你同在”(创31:3);走在路上,拉班带着一班人追上来了,神就保护他,用事实来证明与他同在(参创31:24);最后,神还给他看到这个异象,有一营天上的军队与他同行。

但是,沧海桑田,当我们再次回到玛哈念的时候,发现一切都改变了。故事的主角不再是神所爱的雅各,是被神废了的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把伊施波设带到玛哈念的不是耶和华神,是尼珥的儿子押尼珥;“过河”也不是为了得回美地,是为了躲避非利士人的刀剑。遗传的王位、傀儡的政权,没有神同在的玛哈念,成了徒有其名的国都。

没有了神的军兵,玛哈念称不上真正的玛哈念;离开了神的同在,基督徒算不上真正的基督徒。如今,神所立的是大卫而非扫罗,神的心意在希伯仑而非玛哈念;押尼珥可以立扫罗的儿子治理以色列人,也可以偏安于玛哈念等待着天上军队的救援,但是得到的只能是神同在离开后的没落和落寞。

因为出于人的工作终将破灭,出于神的工作才能立定。

2.发生内战

(1)戏言:点燃生命的轮子

押尼珥对约押说:“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吧!”约押说:“可以。”(撒下2:14)

约押说:“我指着永生的神起誓,你若不说戏耍的那句话,今日早晨百姓就回去,不追赶弟兄了。”(撒下2:27)

押尼珥戏耍的那句话是以色列人与犹大家那场(甚至可能是那段时期)争战的导火线。那句话先是导致24位无辜者互相残杀,后来许多人被卷入其中,最后点算包括亚撒黑在内的380人被杀。这是一场毫无理由的厮杀,连约押也认为是那句戏耍的话导致损兵折将。

可悲的是,那句话的后果并未到此为止:后来约押为兄弟亚撒黑报仇而杀押尼珥,约押杀押尼珥又成为其被杀罪状之一……正应了雅各书的那段话:

“这样,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各类的走兽、飞禽、昆虫、水族,本来都可以制伏,也已经被人制伏了;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雅3:5-8)

车轮隆隆、红尘滚滚,在用无数生命铺就的历史征程中,押尼珥的那句话带着来自地狱的熊熊烈火,“满了害死人的毒气”,毒死了别人,害死了自己!

押尼珥最后呼叫说“刀剑岂可永远杀人吗?你岂不知终久必有苦楚吗?你要等何时才叫百姓回去,不追赶弟兄呢?”(撒下2:26)与前面“让少年人起来,在我们面前戏耍吧!”(撒下2:14)两句话对比我们会发现:他对百姓的称呼是不一样的,前面是“少年人”,后面是“弟兄”;他对这次战争的定性是不一样的,前面是“戏耍”,后面是“杀人”。其实,他并不是不知道犹大家与以色列家本是兄弟,他也清楚戏耍最终会导致残杀。只是他没能勒住自己的舌头,结果招致了惨剧的发生。

大卫曾说:“你(押尼珥)不是个勇士吗?以色列中谁能比你呢?”(撒上26:15)

是的,押尼珥是勇士,并且是个大能的勇士!他的一生制伏过千千万万的敌人,无奈他没有制伏自己的舌头!!!

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祢面前蒙悦纳。(诗19:14)

(2)追赶:将自己刺透了

“亚撒黑脚快如野鹿一般,亚撒黑追赶押尼珥,直追赶他不偏左右。”(撒下2:18-19)

亚撒黑是大卫拣选的三十勇士之一,是一个有过人之处的人,但这段经文的记载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鉴戒。

其一,如野鹿一般

亚撒黑的脚快如野鹿,其实亚撒黑名意是神所造的、神是行动者,意味着他的能力全来自于神的自己。参照新约的意义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加5:25)。然而亚撒黑的作为却与他的名意相反,用神所赐的能力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撒野”,终酿悲剧,令人扼腕。

我们诚然需要“如鹿渴慕溪水”(诗42:1)般的追求,但我们的脚不能如“野鹿一般”,因为“野”是未经造作,未经驯服的标志,以扫的“野味”、以利沙时代先知门徒吃的“野瓜”、为人如“野驴”的以实玛利都留下了无穷后患,“野”如果放任不管注定闯祸!

其二,追赶押尼珥

正路,必须不偏不倚的行在其间。但在寻求虚浮荣华的路上,如果“不偏左右”,其实是在自寻死路。

我们无法认定亚撒黑追赶押尼珥的动机,但可以推断,他这样做很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得到荣誉,或者是求胜心切,领取功勋……反正他根本没有考虑其他。

我们只要稍作思想就可以知道,这个押尼珥肯定不会是个等闲之辈,他之所以能成为扫罗家的元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无奈亚撒黑不知道!

也许,在亚撒黑倒下的那刻,他也意识到押尼珥是不能追赶的,可是一切晚矣!

其实,世界里的每一次“追赶”都是如此,最终除了“赔上自己的生命”(太16:26)以外,毫无益处可言。

只是,能主动放弃追逐“押尼珥”机会的人有几个呢?

其三,不认识自己

奔跑是亚撒黑的特长,也是他的丧命原因。“善泳者溺于水”,越是擅长某项技能,或者在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越容易忘乎所以,乐极生悲。因为“君王不能因兵多得胜,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靠马得救是枉然的,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诗33:16-17)

年轻气盛的亚撒黑固然有过人的本事,但擅长奔跑不代表着擅长争战,这一悲剧的原因在于不认识自己,仅有一技之长却把自己当成了“全能冠军”,稍有才干就自恃才高、得意忘形,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完全忘记了肢体的搭配、恩赐的分别。

我们“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罗12:3)

其四,停不下来的奔跑

亚撒黑仍不肯转开,故此押尼珥就用枪鐏刺入他的肚腹,甚至枪从背后透出。亚撒黑就在那里仆倒而死。(撒下2:23)

人的长处往往是隐藏最深的弱点。奔跑是亚撒黑引以为豪的特长,但没有“刹车”,停不下来却是亚撒黑最大的软肋。

鐏是戈柄下端的圆锥形金属套,“枪鐏刺入他的肚腹”,这要用多大的力啊?!估计押尼珥本不想杀亚撒黑,所以他没用枪直接去刺亚撒黑,只想用枪鐏抵住亚撒黑,叫他别再追赶了。谁曾料到,亚撒黑奔跑的速度会如此之快,毫不犹豫地冲向了枪鐏,那枪鐏竟然“刺入他的肚腹,甚至从背后透出”。

哎呀,停不下来的奔跑实在太可怕了!

其五,离开众人

“众人赶到亚撒黑仆倒而死的地方,就都站住。”(撒下2:23下)

亚撒黑“仆到而死”的地方,是众人还没有赶到的地方。年富力壮的亚撒黑依仗自己的过人之处自视过高,不知不觉跑过了众人,脱离了军队,洋洋得意之际,祸患临到了自己。

如果是赛场,亚撒黑跑过押尼珥就无可责之处。无奈那是战场,你死我活的战场从不以奔跑的速度衡量胜败。押尼珥的枪没有放过离开“众人”保护的亚撒黑,当“众人赶到”,亚撒黑已“仆倒而死”,也许是震惊,是惧怕,是惋惜,是悲痛……反正那时大家“就都站住”!

亚撒黑啊,你跑得很快,但仆倒了,众人依然可以赶上;那时众人站着,你却再也站不起来了!

三、感悟之言

从前在刚果有一个土人,他得救以后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祷告。他说:“亲爱的主啊!但愿祢是一根针,我是一根线;我这根线就穿在祢针眼里,然后祢怎么走我就跟着祢怎么走。”我们都知道,如果这根线永远跟着针的话,结果一匹布就织成了,或者一件衣服就缝成了。我们只负一个责任:把自己这根“线”穿在神旨意的“针眼”里。

因此,我们的求问,是为了找到“针眼”;我们的追赶,是为了跟着“针”走。

1.得谁的心?

押尼珥将伊施波设带到玛哈念,可见其没顾及百姓安危,只顾及自己利益;押尼珥立伊施波设为王,可见他没留心神的旨意,只遵照人的遗传;押尼珥提醒正在追赶他的亚撒黑说,“若杀你,有什么脸见你哥哥约押呢?”(撒下2:22)可见其只顾人的情面,没留意神的心意。

大卫则相反。他做任何事情首先求问耶和华,然后不看环境,不顾自己,完全遵行神的旨意去行;他不单自己遵行,还能将所服侍的人一同带到“希伯仑”——与主的联合里面;而且他体会神的心肠,不愿伤害自己的兄弟,用智慧和度量恩待最忠于扫罗家的基列雅比人,不但得了人心,更是得到了神心。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1:10)

2.说什么话?

戏言,就是生命的漏洞!

罗得的戏言,搭上了两个女婿的生命,最终留下了摩押、亚扪人的无尽后患。

戏言虽不是罪,却容易使人陷在罪里。常说戏言难免使人受伤,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酿成可怕的悲剧。灵命细嫩、柔和的基督徒不可能满口戏言;常说戏言的人必定是个粗糙的人,缺乏应有的谨慎和节制,长此以往,自然会失去分别为圣的见证。

那么我们该说什么话呢?

首先,我们要学习对神多说感谢(参弗5:19)、赞美(参诗34:1)的话,对人尽量少说话。圣经告诉我们:“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10:19);“寡言少语的有知识,性情温良的有聪明”(箴17:27)。口无遮拦、絮絮叨叨的人除了显出自己的愚昧外,最能招致祸患。

其次我们要学习说准确的话,耶稣说:“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5:37)如果我们的话比事实多一点或少一点,就表示我们或多或少具有谎言的成份。耶稣对于说话的教训并未留任何余地,祂甚至把是非之间的“灰色地带”也留给了恶者!

再次要学习说造就人的好话。“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弗4:29),造就人的好话包括要讲话合宜(参箴15:23)、和气(参西4:6)、智慧(参箴31:26)、公义(参箴8:8)、正直(参箴16:13)、纯全(参多2:8)等,都是我们需要操练的。

至于虚空的言语(参伯34:37),轻慢神的言语(参伯34:37),妄称神圣名的话(参出20:7),暴戾的言语(参箴15:1),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的话(参利19:16),急速的话(参雅1:19),起誓的话(参太5:34-37,7:1),传舌人的言语(参箴26:22),论断的言语(参太7:1),污秽的言语(参弗4:29),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参弗5:4),刚愎的话(参犹1:15),咒诅的话(参雅3:9),闲话(参太12:36),谎话(参西3:9-10;启21:8),怨言(参林前10:10),恶言(参诗34:12-13),谗言(参提前3:11,创3:1-6)则是基督徒必须弃绝的。

“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3:2)

3.跑哪条路?

保罗在其书信上,曾多次提到奔跑:“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林前9:24-26)

我们奔跑追赶的动机是要得“能坏的冠冕”,还是“不能坏的冠冕”?“不偏左右”追赶的“标竿”是不是“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如果我们的奔跑是“无定向的”,就会像亚撒黑一样自不量力,最终倒在枪下。

当然,我们不能跑得太快。因为跑过了众人、跑过了神的旨意,就容易失去保护、偏离正道、迷失方向,直至死亡。

但愿求神保守我们,在这条去而不返的路上,谨慎自己的脚步,向着主耶稣这一“标竿”努力直跑。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