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基督徒应有的财富意识

日期:2016-10-27作者:黄兴平

世界,物欲横流;世人,利欲熏心。 “一切向钱看”,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什么关系都靠不住,除了金钱关系”之类的话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在这样的时代,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应该具备怎样的财富意识,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过一个平衡的信仰生活,这是很多人常常提到的问题。笔者在此愿意将自己的一点点领受与大家分享,盼望它能对我们得到平衡喜乐的信仰生活有所帮助。

1、生命重于财富

耶稣说过一句极其经典的话,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由此可见,生命是最珍贵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实乃没有智慧的悲凉。若忽视耶稣的这番教训与警戒的人,那么在他的人生中将有一场注定赔本的交易: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到头来,人财两空。

1922年,一群当时最成功的金融巨子在芝加哥湾海滩酒店聚首。二十世纪虽然有的是富豪巨贾,但这一群人的财势却不能不令人另眼相着。围坐在一张餐桌上的有:全球最大钢铁公司的总裁、最大公用事业的董事会主席、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席、美国总统的一位阁员、国际开发银行总裁、华尔街最大的证券商、还有某个行业垄断企业的控制者。这些人所拥有的财富加起来,比美国财政部的还多,他们的成功是许多人仿效的对象。他们是美国财经与工商的臣擘。但若干年后,钢铁公司总裁席瓦勃最后几年借债维生,死时一文不名;小麦市场最大投机商加顿破产死于异邦;纽约交易所主席费狄尼服刑辛辛那狄监狱;总统阁员富尔系狱多年后获保释,后在家中死去。有“华尔街之熊”之称的李文摩尔,国际开发银行总裁佛兰兹,世界最大垄断企业的老总克鲁格,竟都相继自杀身亡! (详见葛培理着《人啊,你往何处去?》)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财富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但更多的人却陷在作“房奴”的窘境当中。有些人获得了财富,却失去了生命意义的表达——道德的生活。看到这些,不由使我想起主耶稣的话说, “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2、财富的功能有限

树立财富有限性意识,摒弃“财富无用论”和“财富万能论”。

物质与灵性对立的二元神学思想导致贬低作为物质的财富,认为越穷越属灵。这种忽略文化使命的观念会使得社会停留在原始阶段,使得教会被现代社会推到越发“边缘”的境地,我们不能效法。但财富万能、金钱至上的意识也是不当有的。人生价值也不是仅由财富来衡量的,人不能单为赚取财富而活着。我们不贬低财富的作用,但也不高抬财富的价值。

财富有价值,能发挥功能,但作用的有限性是事实。因为财富可买到豪宅,但不能买家庭;财富可买到绝好的象牙床,却不能买到绝好的睡眠,财富可买各种美食,但买不到健康;财富可买真品,但买不到真心;财富可买到娱乐,但买不到幸福。有人采访华尔街100个很有钱的老板,超过90人说自已不幸福。幸福、永生、真爱……都不是财富的功能之内,而是在它之外。

3、财富是上帝的恩赐

《传道书》5章l9节说, “神赐人资财丰富……这乃是上帝的恩赐。”圣经又说, “上帝所赐的福使人富足,但并不加上忧虑。”财富并不是万恶之根,贪财才是。问题不在“财”字上而在“贪”字上。财富不是罪,否则圣经就不会有奉献财物归给上帝,积财在天的教导。

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爱钱也可不失君子风骨,关键在于生财之道光明正大。圣经告诉我们要“亲手作正经事” (弗4:28)。不贪财、不投机、不冒险。不可盲目投资,不可拼命挣钱(参箴28:20,22)。不可有急速发财、一夜暴富的财富意识。 “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 (路1 2:1 5)。不偷窃、不欺诈,不求“不义之财” (箴16:8),宁舍弃财富,不可舍弃信用;宁舍弃性命,不可没有见证;不求不劳而得之财。圣经说, “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 (箴1 3:11)。 “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 (帖后3:1 2),手勤饭饱、勤劳致富,幸福坦然。因此基督徒赚取财富需要合乎圣经明训,合法合情合理地赚取。

5、我们是财富的受托者,上帝是财富的所有者

最高的主权不在我们,最终的所有权也不在我们这里,不要说“财富是我的”,我们赤身而来,也要两手空空离世。因此,准确地说,上帝把财富托付给我们管理,或者说我们从他那里借来,将来向他交账。我们是上帝财产的管家。上帝信任我们能忠心又智慧地理财。我们理财的唯一指导原则就是:耶稣会怎么做?用这样的问题严肃地问自己,然后严格地依照问题的答案执行。

6、财富是好仆人,也是坏主子

马丁.路德说, “人可以拥有财物,但必须懂得善于管理,做财物的主人。”使用财富,但不可被财富使用。那又该如何使用呢?波金斯曾指出应将财富分配在以下七个方面上以发挥其最大功能:神的荣耀、灵魂的得救、维持我们良好的产业、我们家人亲属的好处、帮助穷人、支持教会、支持国家。财富要达成这七个目的,不能转顾自己,不可用财富满足自己的放纵享乐炫耀自负等私欲。要顾及“我家”(家人亲属的需要)、“神家”(教会肢体的需要)、“国家”(社会民众的需要)、“天家”(福音事工的需要)。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在大富大贵之时,不忘敬畏上帝,远离恶事,完全正直;在落魄窘困之时,仍没有“弃掉”神,继续保持自己的纯正。旧约中的约伯与约瑟都是这样的人。约瑟在深得主人的信任与器重之时,没有轻慢主母,没有得罪上帝;在被诬蔑成为阶下囚时,仍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毫无怨尤地笃信上帝;当成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宰相,财富无数之时也没有穷奢极侈,没有纵情声色,没有挥霍无度。相反,以宽广怜悯之心解救埃及与周边各国百姓出离于饥荒之危。

8、尽赚、尽积、尽施

“尽你所能赚钱,尽你所能节省,尽你所能奉献”,这是约翰·卫斯理提出的基督徒应有的财富观念。

天道酬勤,上帝不帮助懒惰的人。不能“坐吃山空”, “好酒贪食的,必致贫穷,好睡觉的,必穿破烂衣服” (箴23:21)。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装备,勤奋学习,挖掘潜能,踏实工作,赚得财富,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这是无可厚非的。财富是劳碌得来的,不是馅饼从天而落的美梦中得来的。

有人说,钱是赚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但又有话说, “勤俭持家”。 “勤”加上“俭”方是持家之道。 “俭以养德”的古训至今不变。今日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滥用、不能浪费,提倡简单、简朴生活是很有必要的。很多的时候,因为虚荣攀比贪婪等私欲的干扰,人不能分清自己的需要(NEED)和想要(WANT),错把奢侈品当成必需品来追求,为此,以倾囊、透支、贷款、负债消费来满足私欲。在“我买故我在”的消费时代里,以购买力作为自身价值的衡量标准,于是乎衣食住行必买名牌、求高档,到头来,反被物役。要注重在生命中培植圣灵所结的九样果子之最后一样就是节制。节俭也是节制的重要表现之一。

我们将节省积存的财富“尽施”。 生命的法则是上帝祝福那些舍弃生命和财物的人。紧抓不放,你就会失去;献给上帝,你就会得着。圣经说, “有施散的,却更增添” (箴11:24)。这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看似矛盾的箴言,不过它却行之有效。除了什一奉献归神之外,还应乐捐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常计算奉献的代价,却不去算算不奉献的代价。 “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为此,你不可攥着手,要松开手, “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美国慈善家清教徒卡耐基说, “那些遗留下巨额财富而不在有生之年将之奉献出去的人,会受到民众的唾弃”。石油巨子洛克菲勒说, “死而富有,是种耻辱。”若“尽赚”、 “尽积”而不“尽施”,就定会成为葛朗台式的守财奴。当我们“将节省下来的钱财施予需要之人的时候就是积财于天了”。

9、持守十一奉献

新约的捐献制度以十一奉献为起点。换言之,应该超过十一。新约经训的标准没有低于旧约。耶稣来不是废掉律法,乃是成全律法。我们人不能靠守全律法而靠恩典称义。但这并不表示赖恩称义的我们可以废掉律法了,比如旧约定规的十一奉献,耶稣来就没有废掉。

耶稣曾责备假冒为善者说:“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太23:23)这里耶稣明说, “献上十分之一”是“不可不行的”,只是公义、怜悯、信实之事更为重要。十一之事就算是“次要”,也不能不要。文士和法利赛人尚能行十一,我们岂不当更甚?圣经要求,我们的义要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基督奉献自己生命给我们,以“为我们舍己”这样的大爱激励我们,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全人(包括身心灵、财富、才智、时间等)奉献在主前,这也是理当要尽的义了。倘若身外之物的金钱的十分之一都不肯献上, “将身体献上”就只能是虚谎与空谈了。

6、财富是好仆人,也是坏主子

马丁.路德说, “人可以拥有财物,但必须懂得善于管理,做财物的主人。”使用财富,但不可被财富使用。那又该如何使用呢?波金斯曾指出应将财富分配在以下七个方面上以发挥其最大功能:神的荣耀、灵魂的得救、维持我们良好的产业、我们家人亲属的好处、帮助穷人、支持教会、支持国家。财富要达成这七个目的,不能转顾自己,不可用财富满足自己的放纵享乐炫耀自负等私欲。要顾及“我家”(家人亲属的需要)、“神家”(教会肢体的需要)、“国家”(社会民众的需要)、“天家”(福音事工的需要)。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在大富大贵之时,不忘敬畏上帝,远离恶事,完全正直;在落魄窘困之时,仍没有“弃掉”神,继续保持自己的纯正。旧约中的约伯与约瑟都是这样的人。约瑟在深得主人的信任与器重之时,没有轻慢主母,没有得罪上帝;在被诬蔑成为阶下囚时,仍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毫无怨尤地笃信上帝;当成为万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宰相,财富无数之时也没有穷奢极侈,没有纵情声色,没有挥霍无度。相反,以宽广怜悯之心解救埃及与周边各国百姓出离于饥荒之危。

8、尽赚、尽积、尽施

“尽你所能赚钱,尽你所能节省,尽你所能奉献”,这是约翰·卫斯理提出的基督徒应有的财富观念。

天道酬勤,上帝不帮助懒惰的人。不能“坐吃山空”, “好酒贪食的,必致贫穷,好睡觉的,必穿破烂衣服” (箴23:21)。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装备,勤奋学习,挖掘潜能,踏实工作,赚得财富,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这是无可厚非的。财富是劳碌得来的,不是馅饼从天而落的美梦中得来的。

有人说,钱是赚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但又有话说, “勤俭持家”。 “勤”加上“俭”方是持家之道。 “俭以养德”的古训至今不变。今日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滥用、不能浪费,提倡简单、简朴生活是很有必要的。很多的时候,因为虚荣攀比贪婪等私欲的干扰,人不能分清自己的需要(NEED)和想要(WANT),错把奢侈品当成必需品来追求,为此,以倾囊、透支、贷款、负债消费来满足私欲。在“我买故我在”的消费时代里,以购买力作为自身价值的衡量标准,于是乎衣食住行必买名牌、求高档,到头来,反被物役。要注重在生命中培植圣灵所结的九样果子之最后一样就是节制。节俭也是节制的重要表现之一。

我们将节省积存的财富“尽施”。 生命的法则是上帝祝福那些舍弃生命和财物的人。紧抓不放,你就会失去;献给上帝,你就会得着。圣经说, “有施散的,却更增添” (箴11:24)。这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看似矛盾的箴言,不过它却行之有效。除了什一奉献归神之外,还应乐捐帮助有需要的人。我们常计算奉献的代价,却不去算算不奉献的代价。 “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周济贫穷的,不致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为此,你不可攥着手,要松开手, “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美国慈善家清教徒卡耐基说, “那些遗留下巨额财富而不在有生之年将之奉献出去的人,会受到民众的唾弃”。石油巨子洛克菲勒说, “死而富有,是种耻辱。”若“尽赚”、 “尽积”而不“尽施”,就定会成为葛朗台式的守财奴。当我们“将节省下来的钱财施予需要之人的时候就是积财于天了”。

9、持守十一奉献

新约的捐献制度以十一奉献为起点。换言之,应该超过十一。新约经训的标准没有低于旧约。耶稣来不是废掉律法,乃是成全律法。我们人不能靠守全律法而靠恩典称义。但这并不表示赖恩称义的我们可以废掉律法了,比如旧约定规的十一奉献,耶稣来就没有废掉。

耶稣曾责备假冒为善者说:“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太23:23)这里耶稣明说, “献上十分之一”是“不可不行的”,只是公义、怜悯、信实之事更为重要。十一之事就算是“次要”,也不能不要。文士和法利赛人尚能行十一,我们岂不当更甚?圣经要求,我们的义要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基督奉献自己生命给我们,以“为我们舍己”这样的大爱激励我们,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全人(包括身心灵、财富、才智、时间等)奉献在主前,这也是理当要尽的义了。倘若身外之物的金钱的十分之一都不肯献上, “将身体献上”就只能是虚谎与空谈了。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