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荣进圣城

日期:2017-04-17作者:佚名

耶稣和门徒将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和伯大尼,在橄榄山那里,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

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

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作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

他们去了,便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街道上,就把它解开。

在那里站着的人,有几个说:“你们解驴驹作什么?”

门徒照着耶稣所说的回答,那些人就任凭他们牵去了。

他们把驴驹牵到耶稣那里,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

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

前行后随的人都喊着说:“和散那,(“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是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耶稣进了耶路撒冷,入了圣殿,周围看了各样物件。天色已晚,就和十二个门徒出城往伯大尼去了。可11:1-11

主复活的具体日期已无从查考,对于复活节的节期,东西方教会各有不同的传统。根据西方教会的传统,在春分节(3月21日)当日见到满月或过了春分见到第一个满月,遇到的第一个星期日即为复活节。如此推算下来2014年的复活节,当为本月的20日;那么20日的前七天就是受难周,今天是七天的第一天,也就是记念耶稣荣耀进入耶路撒冷的日子;当年的人们在这一天手摇棕树枝“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高唱“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12:13),欢呼耶稣荣入圣城,由此今日在教会传统节期中被称为“棕枝主日”。

在我们的印象中,保持低调是主耶稣为人处世的一贯作风。耶稣出生在小城市,伯利恒客店的马槽中,在当时鲜有人知晓;出来工作选择幕僚时,拣选了十二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徒4:13);因五饼二鱼喂饱五千壮丁而威面八风后,却主动拒绝众人的膜拜“知道众人要来强逼他作王,就独自又退到山上去了。”(约6:15)。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耶稣有如类似的嘱咐,“你要谨慎,什么话都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因为你洁净了,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对众人作证据。”(可1:44参太8:49:3016:20路9:21);他正如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那样安静,“他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他的声音。”(赛42:2)。

然而耶稣在这一次进入圣城的时候,却与以往的作风明显的不一样,他好像在故意的张扬自己以引起群众的注意和膜拜,起码来说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刻意的回避。在我们的印象中,主耶稣好像从没有主动的称呼自己为“主”,而在这里耶稣却主动的称自己为主“主要用它”(可11;3);很明显的是,主耶稣根本不是驴驹的主人,按理来说他根本无权支配驴驹,也无权支配驴驹的主人把驴驹借给自己使用,除非耶稣比驴驹主人更有权力支配驴驹;比之更为关键的是,在耶稣被众人围观时,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刻意的选择回避,而是欣然的接受膜拜,“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在路上,也有人把田间的树枝砍下来,铺在路上。……”(可11:8-10)“有许多人”,说明膜拜耶稣的人极多,不但包括耶路撒冷本城的人,也包括前来过逾越节的外地人。有些历史书记载,在耶稣进入圣城的那个特别的日子,耶路撒冷城会被人挤得水泄不通,客店里人满为患,借此我们可以想象耶稣在将进入圣城时被人夹道欢迎的景象,绝对会是空前的盛况。

耶稣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为何不一以贯之他那低调的作风,反而欣然接受众人的膜拜呢?很明显,耶稣要借此机会彰显他最为真实的一面,不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一贯作风,而是风风光光的彰显自己的身份。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的方面来看:首先,他要藉着预言的应验,彰显他就是那伟大的先知,是掌管历史进程的主宰。这简短的一个事件,明显包含着预言及预言的应验。耶稣还在橄榄山的时候就吩咐门徒:“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一进去的时候,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可以解开牵来。若有人对你们说:‘为什么作这事?’你们就说:‘主要用它。’那人必立时让你们牵来。”(可11:2);很明显,紧接着所发生的情节都是按着主所吩咐的、如实的发生了;他们首先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门外的街道上”,正要“把它解开”时,却遭几个人询问“你们解驴驹作什么?”,当他们说明原因后,那几个人果然如主所说“任凭他们牵去了。”。(可11:4-6)路加对此事描述的更为直接,直截了当说明这是预言的应验,“打发的人去了,所遇见的,正如耶稣所说的。”(路19:32)“正如耶稣所说的”一句话,有先知预言成全的表达用意(参可1:55、702:20、23),这句话在强调耶稣的先知身份及他掌管历史事件的权柄。其实耶稣预言的实现,不但彰显了他的先知性,而且也应验了先知撒加利亚的预言:“……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亚9:9)。然后,众人夹道称颂骑驴进京的耶稣,说明了他是永世的和平之君。耶稣的一生中,他几乎没有自称为主,然而惟独这次是个例外,“主要用它”(可11:3)。这次耶稣首称自己为主,意在指明自己有着非凡的地位与身份,然而他的地位与身份却是藉着与众不同的‘骑驴进京’而彰显出来的。在古代社会,一国之君或得胜凯旋归来将士,都是骑着高头大马在城门口接受人民百姓的膜拜,而后威风凌凌的进城;但是耶稣却骑着驴,而且还是骑着驴驹子进城,这种举动很明显的在告诉当时的百姓,这位“高高在上的和散那”是和平之君。正如撒加利亚先知所预言的那样:“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亚9:9)。

很明显主耶稣在这特殊的时刻,刻意的彰显他先知、君王的身份,其用意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彰显他那举世无双的祭司之身份,为后来的钉十架铺路。对于耶稣荣耀的进入圣城的这个事件,我们既要学习“有许多人把衣服铺子路上,”(可11:8)的奉献精神。这“衣服”,即‘外衣’在当时缺衣少食的年代,它既是一个人的贵重财产,也是在代表着他们个人的尊严;他们把衣服铺在路上迎接主的经过,其实也在表示他们愿意牺牲自己而服于耶稣的权柄之下。当然我们更要学习这许多人对主的真认识,“和散那(“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乃是称颂的话)!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可11:9-10),这表明:其一,“和散那”本是“求救”的意思,但这里更多的是称颂神;其二,“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表明他们明确的承认耶稣是所应许的弥赛亚(参诗118:26)。其三,“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表明他们认为因着耶稣,国度即将会建立,基督将坐在大卫的国位上。其四,“高高在上和散那!”,是对高天上的主的赞颂,也或是呼求祂从高天上施行拯救。然后,我们也要学习门徒的顺服,“门徒就照耶稣所吩咐的去行,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太21:6)。

上一篇:十字架上的声音(二)

下一篇:洗 礼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