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以斯帖记第九章讲经——犹太人的普珥节

日期:2016-10-27作者:归回正道

以斯帖记第九章讲经——犹太人的普珥节。

经文:9:1/32。

钥节:9:26。

信息:

一、普珥节是犹太人脱离狭制的日子。

第一至三节记载犹太人之所以战胜波斯人,大大得胜,完全是因末底改的缘故,因为他们都惧怕末底改。自从末底改被王高举,头戴大金冠冕,身穿蓝色、白色的朝服,在波斯国掌握大权之后,犹太人从被压制的日子,变为报仇的日子。从被压制的日子,一变而得自由了。当时不但没有人能够抵挡,甚至各省的首领、总督、省长以及办理王事的人,「因惧怕末底改,就都帮助犹大人」。

末底改被王高举,国中的尊贵、荣耀、丰富、能力,都归给末底改。像这样一位有地位、有权势、有智慧的人,在国中掌权,有哪一个人敢起来与他反抗呢?有哪一个官员敢轻视犹太人呢?今天我们传扬基督,也是要高举基督,我们不可只注重他的受死,也要注意他的复活,传扬他的升高,被神高举,现今坐在神的右边,这是我们得胜的力量。当日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就是这样,他讲耶稣的受死、复活、升天,他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领受所应许的圣灵,无怪讲道的结果,叫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徒2:33/42)

二、普珥节是末底改被尊为大的日子。

在第四至五节中,末底改作亚哈随鲁王的宰相,政治清明,各族关系融洽相处,他也得到所有犹太人的尊敬和信任。他不但是波斯的政治领袖,也是犹太人的精神领袖。这里记载末底改在朝中为大,名声传遍各省,日渐昌盛,所以犹太人可以击杀仇敌,任意杀灭恨他们的人。难怪末底改在朝中的地位这么崇高。原来以斯帖虽然为王后,是何等尊贵,但是没有末底改,就没有以斯帖,就没有一个被掳的人中有选为王后的人。这样,如果没有末底改,那么所有的犹太人将何从得救而灭敌呢?

末底改的崇高伟大,就是象征耶稣基督的崇高伟大。保罗说(腓2:9/10)

在启示录第五章里我们看见,在四活物并长老的周围,有千千万万的天使在那里大声说:(启5:11/14)这样的崇高伟大,实在超绝宇宙。哦!我们的主真是配得的,也惟有他是配得的,更是值得传扬的,难怪保罗要我们传扬他(西1:28),我们传扬他,足以寒敌胆而叫仇敌害羞。我们愈是传扬,愈叫我们有力量胜过仇敌。因为圣经清楚的教训我们:(启12:11)

三、普珥节是仇敌被杀灭的日子。

第六至十节记载,犹太人在书珊城杀灭仇敌五百人,并杀尽哈曼的十个儿子。在预表上讲,是今日圣徒,要杀尽一切属灵的仇敌,不可有所顾惜。因为若有所顾惜,不肯完全灭绝,就是违背神的命令,神断不肯包容。(撒上15:1/25)

旧约是新约的影儿,新约是旧约的实体。旧约的选民乃预表新约的圣徒。神命令选民灭尽仇敌,如果他们不灭就是违背神的命令,是错误的,神今天命圣徒灭尽一切属灵的仇敌,就是魔鬼、肉体罪恶等,圣徒若不遵命亦将受到神的责罚。

「犹大人却没有下手夺取财物」,夺取他们的财物,原是末底改奉王命准载在谕旨上的。为何犹太人却没有下手夺取他们的财物呢?因为此时他们还在波斯国。虽然他们是杀灭仇敌,但他们却没有下手夺取财物。等到他们将来从被掳之地回国时,他们就带了许多金银器皿回自己之地。只就以斯拉记所记载的数目,已大有可观:银子有六百五十他连得,银器重一百他连得,金子一百他连得,金碗二十个,重一千达利克,上等光铜的器皿两个宝贵如金。(拉8:26/27)这在预表上是要我们今日努力杀敌,他日自有掠物带返。我们今日在世是等候得赎的日子(弗1:14),即一切受造之物,也是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由的荣耀,不但如此,我们自己也是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罗8:21/23)。将来我们在国度里所授权管理的世界,就是从仇敌手里所夺来的掠物。到那时,世界的一切都将成为圣徒的掠物了。

在第十一至十四节中,当王听见书珊城被杀的人数后,就问王后「现在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还求什么,也必为你成就。」以斯帖的答复是「王若以为美,求你准书珊的犹大人,明日也照今日的旨意行,并将哈曼十个儿子的尸首挂在木架上。」王便允准如此行。王的问语,自然是充满恩典,不过在这问语里面,有两个意思:一是「你要什么」?二是「你还求什么」?「要什么」是说要得王的什么。「求什么」是说求王为你作什么?成就什么?一是关于王的产业,一是关于王的作为。

在这两个问题中,以斯帖只答了一个问题,以斯帖不答何所要,只答何所求。以斯帖身为王后,位与王并重,与王同享,即求国的一半,亦无以逾此?得王如此宠爱,还有何等要。一切的享受,均感十分满足了,还要什么?所以她不说要什么。然而对于另一个问题「求什么」?以斯帖不肯放松。王的问题是问,现在仇敌既然杀了这么多,你还有求?书珊城犹太人的仇敌杀了五百人,连哈曼的十个儿子也都杀了,你满意了?你还要求什么?以斯帖回答的话「明日也照今日的旨意行」,意即明日仍杀敌。在以斯帖看,国的一半可以不要,敌人却不能不除,不除则己,除则务尽。

以色列人进了迦南灭了许多迦南七族的人,但却没有遵守神的命令,把仇敌灭尽,还留下一部分的人,为他们服役。所以神只得让他们存留在以色列人中,作他们肋下的荆棘,敌人的神,成为以色列人的网罗(士1:27/2:3)。以斯帖明日神的心意,所以仍求王杀敌,杀到一干二净,才肯罢休。她对王说:「求你准书珊的犹大人,明日也照今日的旨意行,」这真是神的儿女们所该有的存心,所当有的态度。也许我们对仇敌有争战,却未必都有灭敌,未必把仇敌灭得干净,存怜惜的观念,不肯彻底对付,那么这些仇敌,就是世界、肉体、魔鬼、罪恶等等,终必成为我们的荆棘与网罗。

以斯帖还求王「并将哈曼十个儿子的尸首挂在木架上。」,以斯帖这样求,王准这样作,这都在神的旨意之中,哈曼既是预表肉体,则哈曼的十个儿子当然是预表肉体所生的儿子,就是邪情私欲。肉体既钉死,邪情私欲也当钉死。这样才能死得彻底,死得干净。保罗说:「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S字J上了。」(加5:24)。按保罗的意思,这邪情私欲是属肉体的,所以说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也都同钉在S字J上了。根据保罗在罗马书所说的话,可知恶欲是从肉体生的。(罗7:5)我们既肯对付肉体,就也应当肯对付邪情私欲,不让它有所存留,都当把他钉在S字J上。

四、普珥节是得享平安的日子。

第十五至十六节记载选民聚集保护性命。在本章第六节我们已经看见,犹太人在书珊城杀了仇敌五百人,如今在这里第十五节记载。是否犹太人在书珊城两次,一次五百人,再一次杀三百人呢?答:不是的。

我们应当注意,书珊城与书珊是有分别的。书珊城是书珊省的省会,也是波斯国的都城,犹太人聚集在都会的比较多,所以敌人也多,自然被杀的也多,所以只书珊一处,被杀的就达五百人之多,书珊是波斯国的省会,是从印度直到古实,一百二十七省中的一省,这与书珊城是完全不同。犹太人聚居书珊省处的比较少,所以他们的敌人也少,敌人既少,自然被杀的也少,所以只杀了三百人。其于散居在一百二十七省的犹大人,其数目必更多,所以他们杀敌至七万五千人。

这预表我们今日仇敌的众多,神的儿女的仇敌,也是踪迹遍宇宙,上可以到神的面前控告圣徒,下可以达到地狱阴府里掌握死权;大可以占据空中,又为世界的神,小可以潜伏肉体里面和罪恶的主。真是无远弗届,无孔不入!今日圣徒无论灵命是如何高超或幼稚,对于灭敌的任务,总是责无旁贷,总要竭尽所能对付牠。

五、普珥节是设筵欢乐的日子。

第十七至十九节记载犹太人设筵欢乐,享受安息,一连三次提到他们设筵欢乐表明当时犹太人的何等欢乐。不过他们之所以享受喜乐安息,是由于他们聚集杀戮仇敌。可见他们要享受喜乐安息,就必须努力交战,灭仇敌。今日我们要享受喜乐,也要履行这个条件,我们要努力举行灭敌救人的工作,这工作还未完毕,则无喜乐安息之可言。灭敌得救的日子,殊为可记念,可喜乐的日子。

诗人说:(诗118:24)。设筵欢乐,彼此馈送,都是高兴欢喜的表示。大卫说到主在敌人面前,为我们摆设筵席(诗23:5)。这乃是得胜的表示。圣徒自己和别人蒙恩得救,胜过仇敌,这是何等欢喜快乐的事,所以应当按照诗人所说的:(诗116:13)。

今日我们在主桌前吃的饼,喝的杯,一面固然是纪念主的救赎与我们的蒙恩,但另一面也是向仇敌夸胜的表示。今日我们得以脱离魔鬼、肉体、罪恶、以及一切仇敌的权势,得以自由,其喜乐、安息比较当日的犹太人得以脱离他们的的仇敌,所享受的喜乐、安息,诚远胜多多。我们内心中的喜乐、感激,所发出的感谢赞美,直到永远亦不止息。

六、普珥节是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

七、普珥节是彼此馈送礼物,周济穷人,分享恩典的日子。

八、普珥节是在犹大人中不可废掉,在他们后裔中也不可忘记,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纪念遵守日子。

统一日期(第二十至二十八节)

1、选民守门员(20/22)

这里记载末底改写信给远近所有的犹太人,嘱咐他们每年守亚达月十四、十五两日,纪念他们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这仿佛是另一个逾越节,犹太人家家洋溢着喜乐的吉日。所谓吉日,就是因脱离仇敌得平安、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纪念的办法,就是设筵快乐,彼此馈送礼物,周济穷人。无论贫富,都能欢乐,这样才是普天同庆。这样的纪念,只应是蒙恩的犹太人所当行的,不能叫波斯人纪念,只能叫犹太人纪念。因为他知道这与非犹太人无关,何能勉强他们同来纪念。如果他们前来纪念,既不感纪念的兴趣,也失去纪念的意义,所以末底改记录这事,只属犹太人这样做,却没有嘱咐非犹太人也照样作。

论到新约的晚餐也是如此,当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设立主的晚餐,嘱咐门徒说:(林前11:24/25)注意你们二字,表明是主的门徒才可纪念他,不是主的门徒不应纪念他。保罗更为这事写信嘱咐教会郑重举行,不准非圣徒有份于主的晚餐。所以如果教会里面有未得救的人,同领主的晚餐,这实在是得罪主。因为他们还未得救,与主还没有发生生命上的关系,他们仍未接受主的拯救,仍是担永刑的人,何能认识主爱的甘甜,主爱的丰盛而来纪念主呢!所以保罗禁止神的儿女与未得救的人同领主餐。(林前10:20/21)

2、守为永例(23/25)

为什么犹太人要按末底改所写与他们的信应承照初次所写的守为永例呢?本处经文已经清楚的说明了,这是一个最可纪念的日子叫普珥节,那是仇敌哈曼自己决定的日子,也是仇敌哈曼灭亡的日子(24/25)。当时哈曼对待一个亡国被掳的犹大民族,他们的命运不是由公义和法律来裁衡,而是由掣普珥来决定。普珥是骰子的意思,就是掣签。试想哈曼用骰子来决定,就可以把整个犹大民族置之于死地,那是何等轻贱,何等儿戏!然而神的奇妙的作为,使哈曼自己决定的日子,变为是自己灭亡的日子!对于仇敌来说,是黑色的十三号,对于犹太人来说,竟是变成了红色的十三号吉日!

犹太人按末底改所得的信,应承照初次所守的守为永例。如果犹太人不按末底改所写的去信,应承照初次所守的守为永例,这不只是良心上过不得去,也不只是变成忘恩负义的人,这简直是违法背命。别的可以自由,这事是不能自由的,是每一个犹太人守为永例的。今日圣徒对于纪念主的晚餐,应守为永例。我们应当知道,如果我们不吃主的晚餐,不纪念主,也是得罪主。因为主为我们舍命,流血牺牲,救赎脱离仇敌的手,救我们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样伟大的救赎主,岂不值得我们纪念?我们轻视主的晚餐,就是轻视救赎我们的主。主救赎我们的恩如此浩荡,我们既无从还报,连知恩感恩前来纪念主还不愿行,这如何对得起主呢?我们要知道,守主的晚餐是主的命令。主说:(林前11:24/25)。既是主的命令,我们就必须遵守,我们遵守主的命令,也就是显明我爱主的心,因为主说:(约14:15)

让我们注意到「归到他自己的头上,」的这句话。犹太人的仇敌哈曼设谋要杀尽灭绝犹太人,这事报告于王,王须降旨使哈曼谋害犹太人的恶事,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并吩咐把他和他的众子都挂在木架上,为什么说是归到自己的头上呢?因为头是全身之主。设谋害人是头,所以受罚的也是头。因为头是主谋,头就应该承担这罪。请看当大卫与非利士人作战的时候,歌利亚是非利士人的头,所以大卫必须用光滑的石子打中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头(撒上17:49)。头一被击打,全身便倾倒。歌利亚被击死,全族便败溃。因此,主耶稣基督在S字J上乃是击伤了蛇的头。撒旦原想藉这S字J以害主耶稣。却想不到自己的头竟被击伤。这正是应验诗人所说的话说:(诗7:15/16)愿圣徒都能与诗人同声说:(诗141:9/10)

3、坚守原因(26/28)本处经文记载犹太人坚守普珥日的原因,第一:因这信上的话:「照着普珥的名字,就应承自己」他们因末底改信上的话,就应承坚守这两日。因为末底改是他们的救星,他曾以自己的命与哈曼争战,他已大大得胜,且已被王高举。这样有功于犹大民族所守的信,岂不配得犹太人遵守?谁还敢以信上的话为不可信呢?谁还敢说此事不值得纪念呢?末底改以其伟大尊名,盖世功勋写这信给犹大人,每年必守这普珥日,犹大人殊无理由推诿的。今日教会中的圣徒,每逢想起主耶稣基督救赎的大功,对他被卖之夜的嘱咐:「」。亦当谨守勿忘。除非是不信、堕落、顽固,不是无情,圣徒决不轻视主的晚餐之理。圣徒如果真的有废掉这事或忘掉这事,不按时纪念主的死,真是大大得罪主。 

犹太人应承要守这普珥日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自己所见所遇的事,还如这里所说的:「」。须知末底改信上的吩咐,这不过是客观的命令,犹太人自己所见所遇的,才是主观的经验。因为犹太人曾亲自受哈曼的压迫,亲见哈曼所差来如狼似虎的驿卒传布恶消息,也曾亲闻末底改在朝门与哈曼争战,如何不跪、不拜、不屈不挠,而触哈曼的盛怒。如何领导以斯帖战胜哈曼,如何救他们脱离哈曼仇敌的手,一切的事无不历历历在目。这是犹太人亲自经历的事,何以遗忘忽视?

今日教会中的圣徒纪念主的死,并非只因客观上有主的命令,也是因为在主观上实在有得救的经历。如果没有在主观上的经历,只在客观上注重纪念的仪文,则已失去纪念的意义。除非未清楚蒙恩得救,圣徒必有得救的经历,也必有得救的见证。每逢想念主为我们舍身流血,受苦受害,没有不感激涕零,纪念主的深恩大德。所以主桌子上的饼和杯,是客观上的见证,圣徒来到主的桌子前纪念主,是主观的见证,圣经如果轻视主的晚餐,就是失见证。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废掉这样的大事或忘记这样的大事。愿主的大爱亲自感动我们的心,叫我们谨守不忘。

4、王后下旨(29/32)

⑴第二封信(29/30)本处经文记载以斯帖和末底改以全权写第二封信,坚嘱犹太人守这普珥日,用和平诚实话,劝他们按时守这普珥日。继末底改写信给各国各省犹太人,嘱咐他们每年定这日守普珥日之后,如今以斯帖与末底改联络再次劝他们按时守这普珥节。因亚哈随王是外邦人的君王,他也不便参与犹太人宗教事务,所以此次达与全国犹太人的信上,没有他戒指的盖印。所以全国各地犹太人守这节决不会出于勉强,乃是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自发地向神回应。 

末底改前已嘱咐了,今又坚嘱,足见此事的郑重,不容犹太人稍存忽视之心。表面看来,前后两信似乎重复,其实不同。因为第一封信是末底改述事实的经过,要犹太人按时遵守,犹太人亦已应承末底改所吩咐的,照初次所守的守为永例。第二封信是末底改与王后联名,用和平诚实的话,照前信所命令的,以及他们所应承的,切实遵行。第一封信是叫他们在这两日设筵欢乐,彼此馈送,周济穷人,第二封信却是叫他们注重在普珥日的禁食呼求。

⑵禁食呼求(31/32):关于禁食呼求,末底改并非第二封信才提起的,其实在第一封信中已经提起了,因为本处经文说:「劝他们按时守这普珥日,」从这几句话可知前信已经提及禁食呼求的事,不过因犹太人注重设筵欢乐,彼此馈送,周济穷人,却忽略了禁食呼求的事。所以才有第二封之特别提及。

不过禁食呼求与设筵欢乐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措施,何能同时举行呢?我们若加深研究,可知必有其先后。究竟这二事孰前孰后呢?按本章二十二节中说:「转忧为喜,转悲为乐的吉日。」一句来看,当然是先忧后喜,先愁后乐,亚达月十四十五两日既是设筵绝代乐,转忧为喜、转悲为喜的吉日,则禁食呼求的举行,当在十三日。因犹太人当时只注重设筵欢乐的纪念,却忘记或疏忽了禁食呼求的举行。末底改认为这是失去纪念的真正意义,所以于写第二封信时特别提及禁食呼求的事,以唤起犹太人的注意,究竟什么是禁食呼求呢?就是首先拒绝肉体的享受,接着在神面前为罪悲伤,决心悔改,俯伏自卑。等到禁食呼求,蒙社是恩免之后,才可以设筵欢乐感恩赞美神。

今日教会中的圣徒,因蒙恩得救,欢欣若狂感恩赞美神恩擘饼纪念,固属理所当然。但有一事,应于擘饼之先举行的却常为圣徒所忘记的,就是在神面前认罪,祈求除罪的事。以色列人在守逾越节之先有除酵一举(利23:6),其意义也是在除罪。今日圣徒吃主的晚餐之先,如果没有清内外罪过和省察自己,那么不特有碍交通,即亦有干犯主身主血了(林前11:27/29,5:11、4,11:20)。这是圣灵藉着保罗一再吩咐哥林多教会的圣徒,要如何在擘饼记念主之先,必须作除酵的工作。这与末底改、以斯帖再三叮嘱承犹太人,叫他们先禁食祈求,后设筵欢乐的意相同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