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在后在前知感恩 经文:太 20:1-16

日期:2017-10-17作者:李兰成

 证道经文:太 20:1-16

[马太福音 20:1] 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

[马太福音 20:2] 和工人讲定、一天一钱银子、就打发他们进葡萄园去。

[马太福音 20:3] 约在巳初出去、看见市上还有闲站的人.

[马太福音 20:4] 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所当给的、我必给你们.他们也进去了。

[马太福音 20:5] 约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这样行。

[马太福音 20:6] 约在酉初出去、看见还有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说、你们为甚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

[马太福音 20:7] 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

[马太福音 20:8] 到了晚上、园主对管事的说、叫工人都来、给他们工钱、从后来的起、到先来的为止。

[马太福音 20:9] 约在酉初雇的人来了、各人得了一钱银子。

[马太福音 20:10] 及至那先雇的来了、他们以为必要多得.谁知也是各得一钱。

[马太福音 20:11] 他们得了、就埋怨家主说、

[马太福音 20:12] 我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一小时、你竟叫他们和我们一样么。

[马太福音 20:13]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说、朋友、我不亏负你.你与我讲定的、不是一钱银子么。

[马太福音 20:14] 拿你的走吧.我给那后来的和给你一样、这是我愿意的。

[马太福音 20:15] 我的东西难道不可随我的意思用么.因为我作好人、你就红了眼么。

[马太福音 20:16] 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有古卷在此有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证道内容:

按照教会年历,我们在一年中有六大节期,包括从十一月份开始的将临期,到十二月份的圣诞期,再到一月份的显现期,往后是欲苦期、耶稣死而复活后的复活期和耶稣升天之后的圣灵降临期。今天是9月24日,是圣灵降临后的第十六个主日。

今天我们讲道的主题是根据马太福音20章1-16节而来,题目是:在后在前知感恩。耶稣讲:“这样,那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了。”(太20:16)我们用这句话告诉大家,如果你是在前的,还能一直保持追求,你依然会在前;如果你是在后的,但去努力追求,那么你也会在前。无论在前在后,都应该向主有知恩、感恩、报恩的心。马太福音第20章是根据第19章彼得的一个问题而讲的比喻。彼得问耶稣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太19:27)耶稣告诉他要得到很多很多的应许,“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太19:30)在马太福音20章1-16节,耶稣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这段圣经可以分成四段。第一段是1-7节,这是家主从早晨到晚上不同的时间出去呼召人,人接受了呼召,进入到葡萄园做工,然后就得到主人的赏赐;第二段是8-10节,讲到不管是前边来的、后边来的,最后得工价、得赏赐的时候却相同;第三段是11-13节,不满的人来询问说,我工作一天得的怎么和那个晚上来工作得的一样多啊?主人说,我跟你讲定的,一天是一钱银子,我没有亏负你;第四段14-16节,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让我们知道,不管是在前的变作在后,还是在后的成为在前,我们都应该要知道感恩。

一、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

这段圣经用了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犹太人中有种植葡萄的,有栽种无花果的,也有栽种橄榄树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做牧羊的工作。所以耶稣讲道当中会用农夫撒种、葡萄园做工、牧羊人这样的比喻来讲道。在旧约时代先知也常用葡萄园作比喻,比如以赛亚书第5章就讲到:“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赛5:7)“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他刨挖园子,捡去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盖了一座楼,又凿出压酒池;指望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赛5:1-2)这是对以色列人的指责。到了新约中,对葡萄园的比喻,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耶稣说:“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约15:1-2)。我们这些基督徒就是枝子,枝子要连接在树上才能结果子,而且要修理干净才能结果子。因此提到葡萄园,提到葡萄园做工,众人一听就明白了,耶稣用人间的场景、实际的生活来做例证,来讲深刻的、属灵的、天国的道理。

 我们现在讲道、读经、讲神的话,用生活的例子、用身边的例子、用社会上发生的事、用报刊文章提到的事例,或引用经典来讲主的道,这是让大家更明白圣经的话语。然而常有人说:“我们要听神的道,不要听人的道。”实际上,他自己要听的、喜欢听的,就说是神的道,如果这个道对他有指责、有劝勉,他不愿意听,就说是人的道,他用听神的道和听人的道这样的方式来抵制。我们看耶稣讲道,他说:“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出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太20:1)。这样的生活场景来讲,这是人间的事,却讲明深刻的、属灵的天国的道理。

又比如,当我们说孝敬父母,这句话是人的道还是神的道?有人说是人的道,是的,从人的角度要讲孝敬父母;但是这也是神的道。旧约“十诫”的第五诫,“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新约圣经多次讲到孝敬父母。“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弗 6:3)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 3:20)

“孝”这个字,上半部分就是老人的“老”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就是子女的“子”,意思就是要有老人要有年轻人,不能光顾到孩子不顾老人,也不能光顾到老人不顾孩子,这样有老有少在一起,这个才叫孝。全世界只有两个民族特别讲孝道,一个是中华民族,一个是以色列民族(希伯来民族)。但是今天在中国,这个孝的问题,真是成为大问题。基督徒一定要在孝道上有所见证。我引用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就是神的道、神的话安定在天,但是神的话又离我们不远,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有落脚点,所以不要把神的道、人的道截然对立起来,因为神的道就在人间,人间的事例可以让我们明白神的道。

二、耶稣讲这个比喻的内容

我们来看马太福音第20章,学习耶稣讲的这个比喻本身。“因为天国好像家主清早出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清早起来,大概六点钟招人到他的葡萄园工作,讲定一天一钱银子的工价。凡是按时、按天结算的工作都是短工,是劳苦的工作,我知道南京做小工一天的工价是三百块钱左右。这个一钱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五百到一千元左右,所以我们就理解,主人所说的这个工价是不亏负人的。这个人应招进来工作,家主到了巳初,就是上午九点,又去招人进来工作,也给他一钱银子;到了午正十二点,还有人没工作,把他招来,给他讲定工价是一钱银子;到了申初,下午三点钟,还有人没工作,把他再招来,讲定一钱银子工价;到了酉初,就是傍晚的五点钟,已经快要散工了,还有人在外面没有工作,主人招他来,“就问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整天在这里闲站呢?’他们说:‘因为没有人雇我们。’他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去。’”(太20:6-7)实际上到了酉初,根本做不了多少时间就收工了,还是给他工价。这说明这人对家主的信任,他没有怀疑说:”已经快散工了你让我去,还付工钱,会有这样的事吗,我不去。”如果对家主没这个信任,不去应招,他就没有办法进到葡萄园。所以这个人接受呼召,在酉初,在傍晚也接受呼召,时间虽然短但依然接受呼召去工作。

从早晨到晚上不同的时间招人工作,接受呼召的人进来,最后主人都给他们工价,给他们赏赐。给的工价是什么样的呢?早晨来的和晚上来的,得的工价相同,而且是从最晚来的发工价,工作一小时的得一钱银子;工作小半天的得一钱银子;工作半天的也得一钱银子,一样的工价;工作一天的人也是这么多。原来从早晨到晚上的工价都一样。那些先雇来的就埋怨说这不公平。家主耐心解释到:“我给你讲定的一天的工价就是这么多,你按照我的要求做了,我这么给你,我没有亏负你,你拿到你的工价应该感恩啊!我如果不呼召,你就没有工作,也没办法养家糊口;至于后面那个傍晚来的人,我不呼召他进来,如果他是一个人,他这一天就没有饮食;如果他是一家人,他上有老下有小,这一天的饮食就堪忧。没有人召他、没有人雇他,我把他召来,实际上根本做不了多少工作,但是只要他愿意来,我就愿意给他,这个实在来说就是恩典,这是我愿意给他的;我给你讲定的,我没有亏负你;你应当为着有工作、为着有人召你而感恩,而不应该为着那个后面来的跟你得的一样多心怀不平;应该存有感恩的心;应该存有为家庭工作负责的心;而不该存有埋怨和抱怨的心。”

三、“在前”还是“在后”全在于个人的追求

耶稣讲:“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太19:30)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来说,在前面的在了后面了,后面的到了前面去了。实际上,你到底是在前还是在后,看你个人的心态、看你个人的追求。假若你在前的,依然追求、依然努力、依然积极上进,在前的你依然在前;在后的呢?如果你积极努力,你就会追求到前边那个行列。

神是全知、全在、全能的上主。今天我们在地球上,有昼夜、年月这样的记时、记日。此时此刻,我们北京是上午10:41分,是白天。而地球的那一边呢?此时此刻正是黑夜。又如,以色列和我们有六个小时的时差,此时是清晨四点多!但在神看来:永远就是当下。所以耶稣曾经说:“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可13:35)。耶稣讲的这个比喻就是说,在人间有时间的节点,但在神看来永远都是当下。因为神是永活的,在神永远是当下。

我们原本在前边的保持追求依然在前,我们在后面的如果追求也能在前。如果在前边的不追求,你就在后。在后的不追求,那更是在后啦!这就是在前的将要在后的道理,这不是要让我们灰心说:“哎呀,我是在前的,我一定要落到后面了!”不一定。你要追求,你就一定在前边。就像保罗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腓3:13-14),他一直追求,则一直在前边!

另外,这个“在前”、“在后”我们不能够去设想、假设。那个早晨来的人不能去设想自己不该早来,该等到下午再来,那么就不去做工而白得家主的善心和赏赐。这种心态是不对的。

首先我们要说,等到傍晚,有没有那个机会接受到这样的恩典?不晓得。因为这里说的一天:白天、中午、下午、傍晚,可以比喻为人的人生。我们的人生,青年时代好像早晨,中年时代好像上午或者中午,到了老年好像下午和晚上。古语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点悲凉,但是一个信靠耶稣的人,他会这样认为:虽是近黄昏,但夕阳无限好,最美还是夕阳红!这是一个有生命、有追求的人,应该有的对人生的看法。

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就有了正确的人生追求、正确的人生方向,那很好!他一生中在事业上、在生活上,认认真真、好好工作、竭力追求。这样很好!而有的人到了中年才明白,或者到了老年才明白,那也很好,他明白过来啦!最终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正确的人生追求,这样也很好。不论我们是在前在后,我们的人生都应当认认真真地做好工作。年轻人好好读书,好好就业,好好工作,好好地追求;中年人好好地工作,担负起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责任;老年人就成为家里的祝福,为家庭子女祷告。虽然年纪老迈,但越年老生命越丰盛,越年老内心越祥和,越年老心地越慈祥,好像多结果子的树,越年老越发旺,结果不止,结出佳美的果实来。这是一个有正确人生追求的人,应该有的人生观。

我们不能白白等到最后,蹉跎了多少岁月,幻想到生命的最后、人生的傍晚,被家主呼召,而得到一样的赏赐。因为对我们来说,人生短暂。元代诗人卢挚写了一首元曲:“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羸。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意思是说,我们的人生,如果按照古人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七十年当中前面的十年是ET时期,少不更事,不明白人生的美好,也不知道怎么做;后面的十年,年纪大了,腰也弯了,腿也没有力量了,生病瘦弱了。中间剩下五十年,这五十年除去黑夜,刚分得二十五年白日。这就是人生。

所以,诗篇第90篇:“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诗90:10)。就算一百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白了少年头。所以人生太快了,不能去设想我早晨最好不要工作,到了傍晚等家主来召我们。因为有两件事我们把握不了。第一,我们不知道明天会遇何事?有一首歌“我不知道明日谁发生什么事情,但我知道明日谁牵我的手”,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中国人说黄泉路上无老少,不知今夜宿谁家。第二个,你不知道人生的大限什么时候来到?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好好地追求努力,积极地上进,不要蹉跎岁月。诗篇告诉我们,“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有人做过一个比喻,我们人生下来,按照百岁的寿命计算,假设每一天是一个烛光,就有三万六千五百多支烛光。过一天就灭掉一支烛光,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该算一算自己手中还握有多少支烛光。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基督徒更要惜时,不能等到晚年的时候再来为主做工。

另一方面,一个人一旦明白人生的意义,到了晚年有了正确的追求,也能把逝去的时光补回来。就好像是一年能做两年活,两年能做四年工。他把过去浪费的时间补回来了,把过去对家人欠的关爱、关怀补回来了。明白了这个真道之后,为主做工把亏欠的补回来了。

所以我们说,关于“在前”与“在后”,如果用在一个人身上,就好像一个人生在基督徒的家庭,从小就知道追求真理,按照真道而行,那正是在前。有的人中年才明白的,有的是老年才明白的,那你只要追求一样在前。假若是在前的,很早就明白这个真理,不去按真理而行,那就是在前就要在后了。关键是个人的追求。

“在前”与“在后”也可以用在神的拣选上,比如说彼得这些人是蒙主耶稣选召的,是在前的。保罗没有跟着耶稣,是在大马士革的路上蒙了光照(参徒9:1-8),他是在后的。但是他们都一起追求,在前的依然在前,在后的也要在前。

而其他人呢,虽然蒙主的选召早,但不努力不追求,那在前的就在后了。这里也可以指民族。以色列民族是神所拣选的在前的,其他民族是在后边的。包括福音传到中国,我们也是在后的。但是追求真道、真理,我们在后的也会在前。原本在前的不追求也要在后了。那在后的追求在前,在前的追求也在前。不论是在前的还是在后的,都要知道这是主的拣选,这是主的恩典,这是主的呼召,这是主的托付,是神赐福给我们!我们都应该尽职尽责,这样都会得到一样的恩典和神的赐福。

愿神赐福给我们,不论是在前的还是在后的,都努力追求,也要知恩、感恩和报恩。求主赐福大家,为主做美好的见证!阿们!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