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蚂蚁的智慧 经文:箴言6:6-8 箴言30:24-25

日期:2017-08-21作者:苏美灵

  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以得智慧。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歛粮食。(箴言6:6-8)  
  地上有四样小动物,却甚聪明。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粮食。(箴言30:24-25)。

  蚂蚁是一种十分细小的动物,虽然牠们被分类为无脊椎低等动物,可是牠们的智慧却绝非低等。牠们那完整的社会结构,妥善的福利制度和忘我的合作精神,可能在很多方面比人的社会更完美。别看牠们好像马不停蹄的在泥土上,在树枝上,在你家中的厨房里爬来爬去,不知在忙什么,其实牠们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功臣。圣经说蚂蚁没有元帅,却像军队的整齐步伐向目的地迈进。从来没有听说牠们有叛乱,反叛,流血冲突或擅自夺权等事件发生,人类却时常发生惨痛的流血事件,难道人连一只蚁也不如?究竟这些小动物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效法的呢?

按动物分类学来说,蚂蚁是属于节肢动物门和昆虫纲的动物。昆虫佔所有生物品种的70%,估计有七十万个品种之多。但这数字可能是昆虫总数五分之一而已,牠们的数目也是最多的。昆虫纲又分有29目,包括膜翅目,例如蚁和蜂;半翅目,例如蝉,蚜虫,鞘翅目,包括甲虫,单是甲虫,已有二十二万个品种之多,而每一目又分出更多的属和种。昆虫通常分布在陆地上,在淡水生长的只是一些昆虫的幼虫,例如蜻蜓,蜉蝣,在海洋里是没有昆虫的,不然整个海洋都被牠们佔据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觉得这些昆虫都被列为害虫,侵蚀农作物,破坏家具,弄污食物,尤其是当你正在郊野公园享受大自然风光时,一定要带备“蚊怕水”(实际上是你怕蚊子),因为那些讨厌的蚊虫会慕“味”而来,使你的情绪大受干扰。家居也常配备捕蝇纸或紫外光灯,使蝇,蚊上当,种种防虫方法都要花大量的金钱。可是昆虫在自然界的主要功用,并不是破坏,乃是建造,控制生物的数目,传播花粉,撒播种子,更是碎屑食物链的主脑人物,是自然界最有效的清道夫。牠们任劳任怨,沉默无声地工作,但牠们所作的,人们从不会欣赏,也总是不觉得牠们的重要性,只把牠们视为讨厌的动物,和捕杀的对象,或者把牠们活捉,使牠们受尽折磨,然后才将牠们弄死。近代生物学在热带雨林不断发现更多的昆虫品种,对牠们在生态环境中的功用有更重要的发现。因此科学家仍努力不懈,研究这些小动物在自然界的角色,也呼吁人不要随便滥杀这些软弱的动物─神的奇妙创造品。

蚂蚁是属于膜翅目的动物,因为牠们的翅膀是呈膜状和透明的,属于蚁科。有一万多个品种,分布全球各地,由最寒冷的北方到炎热的沙漠,都有牠们的蹤迹。在这目之内,还有大家所熟悉的蜜蜂和黄蜂,不少是群居昆虫,但也有不少是孤独的。在群居蚂蚁中通常只有一个雌性的蚁后,一生不必工作,只会在蚁穴中产卵,受工蚁四周包围保护,她的寿命也较工蚁长,可以活3年至5年,最高有到15年的。工蚁在夏天只有数十天的寿命,在冬天生长则可以捱过冬天。蚁后是受精卵长出来的,当她从蛹出来的时候,有两只翅膀,飞离巢穴。在这一次婚飞中,可以从一只或几只雄蚁受精,然后她此生不再交配,但可以将精子贮藏在体内,在适当的时候,使卵子受精。她回到蚁巢,翅膀脱落,钻入洞穴,开发一个新的巢,和一个新的群体。她首先产下来的卵子大都成长为工蚁,因为工蚁是不育的雌性,当牠们成长之后,便立刻开始巢内的一切日常工作。例如:出外觅食,建造巢穴,餵养幼虫,服侍蚁后,看守洞穴等。那蚁后每天的工作只是吸啜工蚁送来的食物和产卵,又因为她的身体过分肥大,以致连行动也有困难,唯有一生躺着不动,但工蚁却要日夜工作,忙个不停。

雄蚁是由未受精的卵长出来,因此牠们全部都是同型同种(Homozygote ),牠们的主要功用是使蚁后受精,然后死去。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蚂蚁生存在世上已有五千万年的历史,而牠们的社会制度十分独特,是其他生物群体所没有的,因为在脊椎的动物中,例如狮,狼,虎和海豹,每一成员在外表,在构造上和生理上都毫无分别,牠们的社会制度并不是因为身体上有任何差异而形成的,乃是按年龄,经验,侵佔慾而形成。例如狮群有狮王,一旦狮王逝世,牠的地位由另一雄狮取代。在海豹群中,α雄性的地位也由β雄性取代。另一方面,高等动物要不断学习,记忆,才能练得更精明。但群体昆虫的智慧却不需要经由学习得来,牠们各阶级都有自己的本能和本分,天生便会採花蜜或制造六角形的蜂房。因此,昆虫学家对于牠们智慧的来源大惑不解,究竟牠们的各种本能或牺牲精神是从什么东西“进化”而来的呢?

  一. 没有元帅

在动物界里,生物学者根据动物的习性,把某些动物分类为“独居者”,所谓“独居者”,即在日常生活都是独来独往,自己觅食,不必与同类打任何交道。但在交配季节,却需要找一个配偶,例如土狼,猫鼬等。这些动物大多是肉食兽,遇见同类只有争吃。但群居者,包括草食者和肉食者,例如牛,羊,鹿,骆驼与猴子等,还有灵长类动物,都是一大群居住在一处。因为牠们不能独自应付兇猛肉食兽的袭击,所以数以百计的斑马和鹿成为一大群,可以把狼或虎吓退了,因为牠们寡不敌众。群居者也有一些是肉食兽和食腐尸的,例如土狼,狼,鱼类,在动物界里,虽然牠们没有像人类的社会制度,但牠们也有“低级” 的社会结构,有狮王,虎王,狼的首领等,除了这最威猛的首领之外,各动物都知道自己在这群中的地位。因此一群的数目不能太大,否则会发生打斗,而数目增多了又要成群结队另起炉灶,霸佔另一个地盘,各群互不侵犯,否则会发生地盘斗争。虽然牠们有群体的生活,但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的。

  1. 房屋建设

因为蚁后每天都要产卵,幼虫则不断需要餵养和照顾,牠们的居所必须是舒适和安全的,不至受敌人(尤其是食蚁兽,例如黄猝)的袭击,在千百种蚂蚁中,牠们的巢穴比人类的建筑物更多样化和更为实用。因为蚂蚁分布在地面不同的地区,有些在热带雨林,有些在寒带的草原,有些则在干旱的沙漠和湿度极高的雨林。不同品种的蚂蚁会按照地理环境建造合适的巢穴,不但是要隐蔽的,宽敞的,不太深,还要有无数的通道和密室,以及贮藏室,更要温度湿度适中,结构视乎当时所有的建筑材料而定。牠们可以在石底下,腐木内,泥土中建造,牠们挖了洞穴之后,外人是无从分辨出来的,因为牠们将挖出的泥土搬运至离巢一段距离的地方,不像蟹或蚯蚓,在泥土和沙土上留下一堆杂碎的泥土,轻易被敌人发现蹤迹,可以在洞外守候猎物出来。蚁巢外面却没有丝毫的形迹,不易被敌人发现。

在旱季,蚁巢会有脱水的危险,但工蚁很快便察觉到湿度逐渐降低,足以危害幼虫的性命,牠们会尽快出外觅水源,将水用前足逐滴抬回来放在洞穴的墙壁,以保持通道和内室的湿润。下雨过后,蚁巢又有水浸之虞,牠们又会将水逐滴抬出洞外以防止幼虫被淹死。蚁后因为寿命最长,又加上她终生足不出户,她的寝室必须是舒适和最安全的,因此她的群臣唯有日夜24小时不停地在她四面八方巡视照顾她。此外,若蚁巢的情况日趋恶劣,或遭受外界干扰,以致有倒塌的危险,工蚁群会总动员另外建造一个新的洞穴,将全群幼虫和庞大的蚁后迁徙到新居。

  2. 食物分配

因为蚁群在大自然的主要功用是清除陆上的腐物,所以牠们的工作是十分忙碌的。随着气候的转变,例如雨季,旱季,夏天,冬天,树上的叶子和果子的脱落时间都有定时,群蚁便要忙于将腐物清除,牠们首先用下颚将较大的物体剪碎,然后将它们搬运到洞穴。若发现可口的食物,是平时吃不到的,首先发现佳餚的会立刻奔跑回洞穴呼朋唤友,知会同伴,在一瞬间,一大队蚁兵便麇集在食物的四周,尽快把这些罕见的美味搬入洞穴。根据估计,蚂蚁可以搬运比自己体重重70倍的东西,若以现在奥运会的纪录,远远打破任何重量级的举重,因为在健力士世界纪录最高纪录只不过是四百公斤。牠们将食物运返洞穴以后,便开始分给上下各成员,当然首先吃饱的必定是那蚁后,她从伺候她的群臣口中吸啜液体食物。群蚁又将食物分配给正在发育中的幼虫,最后才分到那些在巢内工作的工蚁,直到每一成员都得到均等的食物。若任何一只蚁吃得不够,牠会用触须轻轻触及携带或贮藏食物者,后者便将食物吐出给牠吃。因此在蚁的社会是没有饥饿或营养不良或暴饮暴食,营养过量的,因为每一成员的胃内所藏的食物都是相同的。若食物来源不足,牠们会同甘共苦,以求达到平安度过饥馑期。科学家曾作过以下这个实验:用同位素C14的糖水给黑工蚁喝,发现牠们喝了之后,在24小时之内吐出来分给巢内所有的蚁,结果在一週内,每一只蚁胃内的C14糖水量是相同的。实验证明蚁的胃囊是一个群体胃囊(Social Stomach),每成员都知道自己有多少食物,若觉得肚子饿了,牠们立刻分头去找寻更多食物,不须要什么最高指示吩咐牠们在什么时候增加产量,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一种称为“Harvester Ant”的蚁(可译为“收割蚁”)会在草中收集草的种子,大批的搬运到地下仓库,然而由一群下颚特别大的蚁专门负责将种子的穀咬碎,留下一些为过冬之用,其余供给其他成员享用。

在沙漠地区,这情况更特别。某些蚁群社会竟然有专门贮物的这一个阶级(Storage Ant),称为“贮藏蚁”,牠们的主要功用是把胃充满食物,在干旱季节将食物吐出来供养其他成员的需要,以致每一只蚁都无欠缺。因此在蚁的社会里,是不会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饿死或过饱的情况,因为牠们的配搭是十分公平和有效的,更不会浪费食物。

  3. 食水供应

水是生命的必需品。陆地上的生物所面对最大的问题是怎样获得足够的水分,供应身体每一个细胞新陈代谢和其他活动的需要。另外一个问题是排泄。生长在水源附近的两栖动物或水中生物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牠们随时有水供应,但生长在其他地区的动物,除了要贮蓄水之外,还要尽量减少排泄所失去的化谢水。两栖类和哺乳动物的排泄物──尿,都含有大量的水分。雀鸟的尿和粪的含水量则视乎牠们生长地方之水的供应来源而定。爬虫类的尿是以尿酸状态排出的,省了不少的水;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也是排泄出尿酸,形态是粒状和干的,因此不必耗费任何代谢水,另外,牠们的外骨骼也可以防止水向外蒸发,身体上面的气门会溜掉一些水气。蚂蚁的洞穴必须保持适当的湿度,才能提供幼虫一个舒适的环境;万一水分不够,工蚁便千方百计地去寻觅水源,用下颚将水逐滴地抬回来。两只蚂蚁相遇的时候,又可以将水从胃囊里吐出来传给同伴,这样逐个传递下去,直到所有成员都得到足够的水分。虽然牠们“人口”众多,牠们晓得分头去喝水,又将水“分配”给巢内的幼虫,食水匮乏的情形就不致发生了。

  4. 畜牧耕种

人类的畜牧只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数百万年前蚂蚁即已有一套完善的畜牧系统,可以媲美今天最先进的经营运作。这种蚁称为阿根廷蚁,牠们所牧养的是一些蚜虫,又称为“蚁客”(Ant Guest),大约有七十个品种之多,蚜虫专门吸吮树叶内的糖汁,因此在胃囊充满了糖汁。蚁只要用触须在他们身上轻轻一拍,便可以刺激牠们排出多余的糖汁,用以供养蚁群的需要,就像人类在农场挤牛奶一样。为了保护这个“农场”,蚁群分泌出一些蚁酸在附近以防人盗取蚜虫。有一些蚁甚至在树枝週围筑一座土垒,包围着蚜虫,保护牠们不受敌人的侵袭。每到夏季末期,蚜虫便会死去,遗留下未孵出的卵子。蚁群又会将这些卵运送到新蚁巢,等待卵子在来年孵出小蚜虫,牠们十分小心地看守这些蚜虫卵,在卵子孵出来后,更要餵养牠们。蚜虫长大后,在蚁巢附近的树枝上吃饱树汁,那么多余的糖又可以作为蚁群的粮食。这个共生作用,我们称之为“蚁的农场”( Ant Farm )。

至于“蚁的果园”(Ant Garden)则由另一种称为“果蚁”(Attine Ant)所经营,共有100个品种之多。这些蚁首先从泥土中数以百种真菌类拣出某一品种(至今菌类专家仍未能鉴定出究竟是属于子囊菌或担子菌的品种,因为若将这些菌拿出来种在培养基中,它们所产生的孢子和在蚁园所产生的不同)。蚂蚁首先将烂叶用下颚切碎,再加上自己的排泄物,然后将之捣烂。牠们的排泄物内含有酵素,可以将叶内的蛋白质和可溶解的养料分解,然后菌可以分泌出纤维酵素,将叶子内的纤维质消化。一块腐叶在泥土中需要不同品种的菌类慢慢将叶子分解,但借着蚁和菌的“合作”,便将这个过程缩短了(Short Circuit),而且加速养料循环,更可以直接取用叶内的营养,双方都各有所得。这些菌被蚁细心照料,不断修剪,阻上它生出孢子,蚁群对它们呵护备至,就像农夫在田里拔除野草杂物,尽力使穀物生长茁壮,再加上适当的溉灌,施肥,希望有好收成一样。蚁和菌的关系也是这样紧密相扣,菌不断长出很多的菌丝,蚂蚁便用来供应整体蚁群的需要。另外,这菌更会生产一个特别的构造(Structure),营养特别丰富,菌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是不会生产的。可以使蚁群大快朵颐。蚁群若要另起炉灶,牠们会带一些菌的碎丝,好像农夫收取种子,留待下一季再播种一样。因此,这些蚁的果园“生意兴隆”,“货如轮转”互相得益,是自然界罕见的“共生关系”,比人类所经营的农场效益更高;几乎是无本生意,却利润甚大,因为它们没有害虫,野草,植物病等问题,也不怕会歉收或饥荒。

二. 主要功用

我们会以为在香港常见的蚂蚁只有几种,例如在郊外野餐时常会看见大型的和细小的黑蚁和黄蚁;在厨房里,也会发现一些很细小的黄蚁。但如果你在郊外林间或草丛仔细地收集不同的蚁,就会发现蚁有不下于三,四十个品种。在亚热带,由于物质容易腐烂,生物的转变速率(Turn-over),比较在寒带为快,生物死后便会迅速腐烂。这个过程虽然主要由细菌和真菌负责,但那些居住在泥土内无数的小动物,由亚米巴类到鼠类,其实也都尽上牠们特别的功能,每一类生物负责分解尸体的一部分,使死尸得以有效的分解,将养料掺入泥土内,构成养料的循环。由于蚁的数目特多,更能有效地完成腐化作用。

  1. 清除腐物

我们对于蚁群怎样发挥牠们的本能去清除腐物,常感到十分惊讶和好奇,偶然发现一只蚁用下颚抬着一块比自己体积大十多倍的东西在树上,或泥土表面,慢慢地爬过,我们不知道牠怎样辨别方向和目的地;要追蹤牠们真是十分困难,因为不消数分钟,他们便自动地消失在一棵树底下的隐蔽入口,或是其他不明显的通道,当你发现有一只死蟑螂在厨房一个角落之时,不到片刻,一批蚁大军便会冲出来,迅速将这蟑螂合力咬到支离破碎,然后每一只蚂蚁扛抬一小部分沿着一条留下气味的“道路”,兴高采烈地运回洞穴。在我们未来得及把死蟑螂扫除之先,蚁群早已在“家中”享受着蟑螂内的肥膏和那藏肉不多的“六肢”了。在夏天,蚁的活动力特别旺盛,家庭内的旧衣服,旧报纸都是牠们的佳餚,牠们到处出没,破坏人类的东西。蚁群出巡也特别频密,牠们清除了各样腐物,碎叶,死蟑螂,及任何有机物体,使物体有效地分解,可以净化环境,清除令人中毒的气体或臭味。

  2. 养料循环

大自然运行不息,除了水和气体需要不断循环外,泥土里的矿物质亦然,使它们的量能达致平衡。生物体内所含有水(人体有70%是水分)和有机物体,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质,矿物质等等,也是取自自然界再回归自然。例如,我们所吃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或淀粉,都是从植物或动物得来的。植物借着光合作用从二氧化碳和水造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则含有硫黄,磷,氮和钾,是从泥土里“提炼”出来的。因此,当生物死后,所有物质都会“归回尘土”,而蚁和小动物便是自然界的杵工,牠们随时准备出动去收取死物,将牠们切碎,加速腐化过程。微生物将碳水化合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分,将氨基酸,蛋白质内的氮,硫黄和磷分解为硫化氢,氧化硫,氧化磷和硝酸氮。这些可溶解的物质溶在泥土的水中,使植物吸取作为生长之用。不同品种的蚁各有其专责,有些专门吃草,树叶,树根,有些专门搬运各种动物的尸体,务求使腐物迅速归回泥土,所以人死了七年之后便可以“执骨”(只剩骨头),因为那时什么东西都腐化为泥土了。

三.蚂蚁的智慧

圣经说:“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食物”(箴言30:25),又说:“蚂蚁没有元帅,没有长官,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歛粮食。”(箴言6:7-8)。所罗门诚然是世人中最有智慧的,虽然他并没有学过动物分类学,更不明白动物行为学,或动物社会学,但根据他观察所得(不知是否他每天都到宫庭外的御花园游玩,偶然俯首看见这些无力之类,因为所罗门贵为一国之君,他在宫中看见蚂蚁搬运死蟑螂的可能性不高),他却能悟出蚂蚁的勤劳,知道他们正在搬运食物预备过冬,次年春天又复成群结队地出动。现代昆虫学家的研究累积了不少有关蚂蚁的资料,但他们对蚂蚁的智慧和习性却大惑不解:蚂蚁的社会结构是那么完善的,比任何先进国家的社会秩序更完美无瑕;牠们的社会福利又是那么妥善的,不会制造一群无业游民,或社会的寄生虫,更不会抛弃老者不顾,杀婴,弃婴,虐待和谋杀等社会罪恶更是不会存在。牠们那牺牲的精神,究竟是从何而得的呢?

  1. 没有元帅

一只细小蚂蚁的脑子共有一百万个神经细胞,虽然远远比不上人脑内的千亿个脑细胞,牠们却不需要任何君王或总统去带领这一群数以百万计的蚁民。牠们没有发出最高指示的总政府,也毋须电台广播使整个社会知道有什么大事发生,似乎,每一个蚁民的职责在出生时早已注定了,如果这蚁贵为蚁后,则一生在王宫内产卵;若生而为雄蚁,则前途坎坷,十分短命。若生为工蚁,则一生必须任劳任怨,安分守己,不要奢望会晋身另一个阶级。蚁巢的所有活动可以看作所有蚁民活动的一个综括。无论牠们出外觅食,在巢内照顾幼虫,或伺候蚁后,都是那么和谐的。科学家的一个解释是牠们同有一个胃囊,每只蚁都吃得足够,因此不必为吃而操心,牠们有完善的贮蓄计划,不愁旱灾或饥荒来临,所以牠们能安心地各尽其职,各安其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可是,这理论却不能解释牠们怎样知道自己的工作和职务;为什么牠们一出生便晓得筑蚁巢,餵养幼儿;不必学习便知道以蚁酸防卫洞穴,和贮藏粮食,还有,若遇上什么灾难,牠们为什么会互助,团结,抵御外敌呢?

  2. 同甘共苦

蚂蚁的社会与高等动物的社会完全不同。高等动物的社会经济以个体为中心,觅食是最大的任务,社会制度只不过是用来保障顺利地繁殖后代。当幼儿长大了,便各散东西,互不理睬。就算牠们维持着一个群体,也会有一两个是领导者,控制着一群下属(有时人的社会比动物的社会更差劲)。蚂蚁的社会却能同甘共苦,存亡与共,在把握时机觅食后,又能分享所得来的食物,使各成员同得温饱。因此,这种社会制度比一般高等动物的社会更为高级。此外,牠们又能彼此合作,互相配搭,只有大众利益,完全没有自私自利的行为或阶级斗争,务求使整个社会得以安定繁荣。最令人类感到惭愧的是,牠们有牺牲精神,达到忘我,无己的境界,照顾弱小,使全蚁群都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得以保存。难怪所罗门称蚂蚁为四样甚为聪明的小动物之一(箴言30:24-28),在这四种动物──沙番,蝗虫,守宫和蚂蚁之中,蚂蚁是最小的,但牠们却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因为牠们的智慧乃是神所赐的,并不是进化而来的。神创造了聪明的蚂蚁,也正是败坏人类的大讽刺,我们如能向蚂蚁学习,世界今天必定更加美好。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