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做一个感恩的人 经文:路17:11-19

日期:2016-10-27作者:鲍承恩

4fdb50f3h70b308415e36&690.jpg

   经文:路17:11-19

引言:有一个人叫李四,得了一种病,非常的危险,需要马上做手术抢救,否则就会没命。手术费需要二十万,但是因为他没有二十万,医院不给他做手术,眼看李四就要死了。这时,有个叫张三的人拿出二十万帮助了他,让他可以进行手术,抢救了李四的生命。然而,这位李四先生,康复了之后,竟然把帮助他的张三先生忘得一干二净,没有向张三先生表示任何的感谢!请问,李四这样的做法对不对?(不对)这叫忘恩负义。圣经中也曾记载了类似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圣经:【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风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祂。这人是撒玛利亚人。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除了这外族人,再没有别人回来归荣耀与神吗?”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路17:11-19)

  一.得着恩典

路加福音9:51节开始是耶稣往耶路撒冷旅程的开始,在这个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中,耶稣行了五个神迹(11:14耶稣赶出哑巴鬼;13:10-13医治驼背的女人;14:1-4医治患水臌的人;18:35-43医治耶利哥的瞎子),本处是第四个神迹。我们看17:11-18:8这一大段,耶稣谈到了有关末世论的主题,路加之所以要将这个神迹摆在前面,是有其目的的。在末世中的基督徒,信心与感恩是我们走向基督的重要基础。

我们看这个神迹,耶稣在前往耶路撒冷的途中,经过了撒玛利亚和加利利。在地理上,撒玛利亚是在加利利跟耶路撒冷之间的,所以前往耶路撒冷必须要经过撒玛利亚。但撒玛利亚人跟犹太人是互相为敌的,他们在宗教上有冲突,犹太人认为敬拜上帝的圣殿是在耶路撒冷,而撒玛利亚人认为敬拜上帝的圣殿是在基利心山上。虽然,撒玛利亚人是从以色列民族中分裂出来的,但那时犹太人已经视撒玛利亚人是外邦人了。犹太人常常以鄙视的眼光看撒玛利亚人,撒玛利亚人也不喜欢犹太人。在第九章我们看到,撒玛利亚人不接待耶稣。当时,犹太人要去耶路撒冷都没有经过撒玛利亚,虽然从撒玛利亚过去路程会近很多,但由于他们之间的仇恨,犹太人都是绕远路,沿着约旦河走过去。

耶稣在此时应该是在撒玛利亚跟加利利之间的边界,他进入一个村子。在村口迎面走来一群人,掐指一数刚好十个人,这群人是不是来迎接耶稣的呢?不是。这是一群长大麻风的人,当中有撒玛利亚人跟犹太人,他们因为同病相怜,走在了一起。大麻风在当时是一种绝症,而且是一种很危险的传染病。凡是长大麻风的人都需要被隔离,就像非典、H1N1一样要被隔离起来,但相比较之下,当时得大麻风的人是更悲惨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今日如果得了非典、H1N1等传染病,虽然会被隔离,但还是有医生来医治,运用各种各样的药物进行抢救。然而,两千年前的人患了麻风病之后,就被众人所遗弃了,没有一个人愿意靠近他们,妻离子散。患了这种病就等于被宣布死亡了,严重程度如同今日的爱滋病、白血病、癌症一样,简直就是一个活死人,没有任何的希望,整天跟一些患有同样麻风病的人在一起,每个人的皮肤都是溃烂的。当时的麻风村,就如同人间地狱,随时会有人因为麻风病而死去,那些地方恐怖的不得了,阴深深的。那种日子真的是生不如死,实在是太痛苦了!

当时的律法还明文规定,凡是麻风病患者,若是看见健康的人就要立即大声喊叫:“不洁净了,不洁净了……”。以免将病传染给健康的人。但是,这十个麻风病人违背了律法的规定,当他们看见耶稣的时候,他们确实是大声喊叫了,但不是照律法上的要求喊叫的。他们喊的是:“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为什么他们故意违背当时的律法呢?因为他们曾经听过传说中的耶稣,祂医治了许多病人。在以色列中已经有四百年的时间没有出现过神迹了,耶稣在犹太人中所行的神迹奇事,对于犹太人来说是无人不晓的,因为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看见种种的神迹,许多人都认为弥赛亚来临了,要带领他们走出罗马z /-府的统治了。这些麻风病人没有亲眼见过耶稣,但他们对于这位传奇性的人物已经是耳熟能详了。此时,他们听见是传说中的耶稣经过这里,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呀!这样的机会岂能错过呢!为了生存,他们就大声的嫉呼“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管它什么律法不律法,全都抛之脑后了。

那么,耶稣的回应是什么呢?一般人的想法又是什么呢?跟耶稣在一起的都是犹太人,他们是怎么想的呢?或许有人会想:这些家伙在那里做什么,都已经是一些活死人了,没看到我们的夫子日理万机,很辛苦吗?没看到我们正赶着去耶路撒冷过节吗?你们还在这里挡路,气死我了。而且这些人当中还有一个讨厌的撒玛利亚猪,这个人岂能得我们夫子的怜悯呢!

然而,耶稣消除了所有人的疑虑,祂是愿意显出怜悯的。耶稣这次的医治跟之前医治麻风病人的方法不一样,祂没有去摸他们,只是说了一句:“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就这样一句平凡的话,没有任何的动作,也没有叫他们先吃点什么药,或者叫他们去约旦河沐浴(像乃缦一样),就只有一句话。但是,这些麻风病人相信了。为什么说他们相信了呢?因为他们做出了行动,他们都去祭司那里了。信心必会带出行动来,这是必然的。“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雅2:26)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他们的呼求得到了果效。他们的人生不再黑暗了,他们重获新生了,耶稣给了他们新的生命。

这十个麻风病人得医治,完全是出于恩典。如果讲条件,他们没有任何条件,他们是被人遗弃的,是被人瞧不起的。论资格,没有任何资格得着耶稣的怜悯。但是耶稣爱他们,将恩典临到他们,本来要死了,却让他们活下来了。这就是恩典!无论是犹太人或撒玛利亚人,耶稣都以同样的恩典对待他们,不是说你这个撒玛利亚人,是一个背叛者,看你这么可怜,就给你医治上半身吧!没有,他也同样得着了洁净。

那么,今天的我们如何呢?我们以为今天坐在教会里听道,敬拜上帝是偶然的吗?我们以为今天可以得救是偶然的吗?我们以为我们能得救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强吗?我们以为我们能得救是因为我们拥有很多的钱财吗?我们以为我们能得救是因为我们家里穷,所以耶稣可怜我们吗?不是的。不管你是富人或穷人;不管你是大老板或农民工;不管你是男人或女人……我们的身份都一样,两字:罪人。罪人意味着什么?死。“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死是什么?有人说:人死如灯灭,死了一了百了。是这样吗?不是。死,不单单是身体死了,送去火化了,灵魂还要下地狱的,在那里与神隔绝,有不灭的火,有不死的虫咬,人在那里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成,永远受那极大的痛苦,生不如死。这种死,本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没办法能幸免的。那为什么我们今天可以免去地狱之苦呢?乃是因为耶稣。祂为你为我承受罪带来的惩罚,祂代替我们死了,所以我们得救了,我们重获新生了。朋霍费尔说:我们得的是昂贵的恩典,并非廉价的恩典。是的,我们得的是昂贵的恩典!

那我们在昂贵的恩典之下,应该如何回应呢?

二.回应恩典

首先,我们来看当时的十个人。对于他们来说,耶稣就如同再生父母一样,按照逻辑下来,这十个人应该是一起跑回耶稣的跟前,激动的热泪盈眶,向祂献上感恩。如此大的恩惠,让他们莫此难忘呀,他们心里应该会想:耶稣果然是名不虚传呀!用中国人的方式应该是要跑到耶稣的跟前,然后五体投地,向耶稣说:“耶稣啊!这辈子我就是作牛作马也要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呀!”用犹太人的方式,他们十个人应该回来组成一个小组唱,一起同声高唱诗篇103篇。可是,世事难料啊,事实却并不是如我们所料的,这十个人面对如此重大的恩典,他们的表现让我们实在难以致信,他们的反应出现了两种情况:忘恩与感恩。这两者的比例相当的不靠谱,九个人忘恩,只有一个人感恩,九比一,这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呀。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人吗?那九个在哪里呢?”十个人得了医治,回来感恩的只有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撒玛利亚人,那九个犹太人却无影无踪了。为什么那九个人没有回来感恩呢?他们没有洁净了吗?不。耶稣说已经洁净了。站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角度来看,看到这九个人这样的态度,都要遭乡亲们唾骂。身患绝症多年,突然有一个人将他治好了,他却连一点感恩的表示都没有,而且还消失的无影无踪,用《人在囧途》的话来说,“什么条件,还玩失踪!”这场合不对呀!那九个人到底哪里去了呢?或许他们见自己好了,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漂亮的老婆、帅气的儿子,由于自己身患大麻风,被迫与家人分离,不知道家里的婆娘还在不在家里守活寡,得赶紧回去看一下。或许他们正在与分离已久的好哥们一起围在桌前吃着小鸡炖蘑菇呢。或许是那九个人认为自己得医治是应该的,用一个例子说明这点。有一个财主,每天给他儿子一百元零花钱,有一天在他的门口中蹲着一个乞丐,财主看见了就怜悯他,同样给他一百元钱。他儿子看见了,就很生气,为什么自己只有一百元,连乞丐都有一百元。……总之,他们没有回来感恩。他们在落魄的时候、无助的时候、绝望的时候,看到耶稣来了,是那样的迫切。“高声”,是不是当时他们呼求耶稣时,这九个人只是滥竽充数的呢?不是的。他们是一起高声喊着的。然而,我们看到当他们的需要被解决了之后,他们竟然把耶稣忘的一干二净。中国有句古语:“饮水不忘挖井人。”而这九个人,现在只顾着自己喝水,却忘记这水是谁给他们的。最让人生气的是这九个人不是不知道恩典,他们是知道的,但是他们却忘恩负义。

……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常常忘记主赐的恩典。我们也是常常拼命地享受着恩典,却忘记那位赐恩的神;我们有需要的时候,祈求上帝是那样的拼命,那样的伶俐,那样的迫切,但是向神感恩与赞美的时候,却是那样迟钝。记得有一次,我的肚子不舒服,当时非常的难受,吃了药也不管用,那时候非常渴望健康,向神祷告是那样的迫切,那样的真诚,巴不得马上好了。后来,好了之后,对神的感恩相比于当时向神祈求痊愈的程度就降低了太多太多。在无灾无病,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就完全忘记了神的恩典。当年以色列人为什么会在旷野倒毙呢?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忘记神的恩典,对上帝不满,没有感恩的心。……例:有一个人他健康的时候没有为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感恩,有一天他失去了一只手,他就在那里怀念以前健康的时候是多么的美好呀!当他失去第二只手的时候,他就在那里怀念以前还有一只手的时候是多么的好!当他再失去一条腿的时候,他在那里怀念以前有两条腿时是多么地美好!而对于上帝,他质问:上帝啊!为什么我没有健康的身体?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一个人总是怀念以前的生活,而抱怨现在的生活是一个悲剧,那他的感恩永远都是在过去,而不是为现在所拥有的感恩!其实,恩典最根本的是在于我们的生命,一个灵命非常健康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见神的恩典,就像保罗一样。但一个对现在自己生活状况充满不满的人,这不是环境的原因,而是生命的原因。或许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很感恩的,但是时间久了之后,我们就渐渐麻木了,觉得神的恩典都是理所当然的,就如平常我们所呼吸的空气,白天的太阳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对神的恩典一点感觉都没有掉了。

与那九个人截然不同的一个人是撒玛利亚人,他的回应是:感恩。回来感恩的人只有一个人,而且这是一个撒玛利亚人,是犹太人所厌恶的,是外邦人。在其他人的预料之中,若要感谢这位医治他们的犹太人,这个撒玛利亚人一定是最后一个,但他却是第一个,而且显然他是唯一的一个。这个人看到自己好了,马上就回到耶稣那里,“大声归荣耀与神”,而且是俯伏在耶稣的脚前感谢祂。这个撒玛利亚人知道神透过耶稣作工,他的感恩与耶稣建立了关系,这就是信仰,信仰是关系性的。难道这个撒玛利亚人没有亲人吗?他没有朋友吗?当然有,他又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然而,他见自己得了多年的麻风病痊愈了,是这个犹太人耶稣给了自己重获新生的机会,他想自己一定要回去好好的感谢祂,其他人去哪里,他不管,他现在只知道自己要向耶稣感恩。于是,他很激动地回到了耶稣的面前。

看到撒玛利亚人的感恩,让我想起自己在神的面前,从小到大,蒙了神太多的恩典了,虽然是在基督徒的家庭中成长,受基督教信仰的熏陶,但是在十七八岁之前根本就是基督教信仰的门外汉,然而神却一直的看顾着,好几次经历死亡的边缘,祂救了我的命,免了死亡,救了我的脚,免了跌倒。在旁人看来,我必定是一个不良青年,没有出息的人,然而神却奇妙的引导我走上了服事的道路。在服事的时候,因为是个初出毛芦的毛头小子,对于神学也没有一个好的架构,也没有被归正,然而神看在眼中,又在人以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带领我进入神学院继续装备……思念主的恩典,岂能叫我不感恩呢?亲爱的,在紧张的生活中,你天天只顾着拼命的赚钱,你可曾有时间在主面前安静面刻,思想过上帝对你的恩典呢?此时请你停下来思考一下神在你身上的恩典,耶稣给我们那昂贵的恩典。若是你有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你就不得不向神发出感恩!

我有一个老师,在他的家中有一个信封,信封里面装的是创可贴,信封上写着“当你受伤时,请不要忘记耶稣曾为你流出那宝贵的血!”他以此来提醒自己及家人“勿忘主恩!”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可以做许多的提醒,比如:在镜子上写张小纸条“请不要忘记主的恩典!”在床头贴上一张纸条“今天你感恩了吗?”等等。

我们来思想:自己是属于那十个里的九个呢?还是那一个回来感恩的撒玛利亚人呢?

三.恩上加恩

这个撒玛利亚人回来感恩,他与耶稣建立了关系。耶稣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那九个忘恩负义的人,只是身体得着了医治,而这个撒玛利亚人不单单是身体得着了医治,他所得的医治是彻底的。刚开始的时候,我讲过接下去的经文是论到末世论的信息,我们都是活在已临与未临之间,我们得救并不是马上被接升上天,而是带着使命走上这条成圣之路,来回应神给我们那昴贵的恩典。在这末世中,我们必须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确实我们会经历许多的挫折与苦难,但那是神给我们的恩典,圣经说:“神的意念非同我们的意念”。或许我们以为不好,但在神看来那是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感恩,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神的恩典,这样更能激励我们前进。更可贵的是,当我们去发现神的恩典的时候,我们发现恩典会越来越多。正如耶稣所说,那有的还要加给他,那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夺去给那有的。这就是因为那些人他们有感恩,他们知道自己所拥有的乃是恩典。相反,我们总是在埋怨时,渐渐地我们会发现恩典貌似越来越少了,其实恩典并没有少。在我们这一群被拣选的人身上,神的恩典无穷尽,只有带着感恩的心才能更刚强的走下去。

结语:亲爱的!如果你以前是一个对上帝的恩典忘恩负义的人,那么今天你必须要悔改,弃绝做忘恩负义的人,坚决不做那九个人。你要悔改做一个感恩的人,像那一个回来感恩的撒玛利亚人一样!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