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多一点感恩 少一些抱怨 经文:民14:20-30

日期:2016-10-27作者:侯圣洁

经文:民14:20-30

20 在埃及营和以色列营中间有云柱,一边黑暗,一边发光,终夜两下不得相近。 21 摩西向海伸杖,耶和华便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开,海就成了干地。 22 以色列人下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 23 埃及人追赶他们,法老一切的马匹,车辆,和马兵都跟着下到海中。 24 到了晨更的时候,耶和华从云火柱中向埃及的军兵观看,使埃及的军兵混乱了, 25 又使他们的车轮脱落,难以行走,以致埃及人说,我们从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吧,因耶和华为他们攻击我们了。 26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向海伸杖,叫水仍合在埃及人并他们的车辆,马兵身上。 27 摩西就向海伸杖,到了天一亮,海水仍旧复原。埃及人避水逃跑的时候,耶和华把他们推翻在海中, 28 水就回流,淹没了车辆和马兵。那些跟着以色列人下海法老的全军,连一个也没有剩下。 29 以色列人却在海中走干地,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 30 当日,耶和华这样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以色列人看见埃及人的死尸都在海边了。

引言:

  以色列民是神的选民,神曾藉着摩西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拯救出来,使其脱离奴役的生活,并在摩西的带领之下向神的应许之地——迦南美地迈进。然而就在以色列民走到迦南地边境之时,神却对祂的选民说“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并且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儿子迦勒和嫩的儿子约书亚才能进去”(民14:29-30)。从埃及地出来的人,绝大多数要倒毙在旷野,难道是神失去了慈爱和信实?其实不是,圣经告诉我们说,以色列人之所以未能进入神所应许的安息之地,是因为他们不信的恶心(来3:7-19)。

1、以色列人的习惯性怨言(民14:26-27

神对摩西说:“这些人虽看见我的荣耀和我在埃及与旷野所行的神迹,仍然试探我这十次,不听从我的话”(民14:22)。通过上帝所说的数字“十次”可知,以色列民的抱怨并不是偶尔一次的情感宣泄,而是 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言语上的抱怨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纵然神在埃及行过超自然的神迹,又在旷野多次施恩拯救过他们,但以色列人就如同没有灵 性的人一般,从不记念神在他们中间的奇妙作为,也不相信神的大能及对他们的慈爱。每当他们遇到困境,如遇到追兵、没有水喝、没有食物吃等等时,首先是向神 发出质问——难道埃及没有坟地,要让我们在旷野被杀死、渴死、饿死吗?我们还不如回埃及好呢。在以色列民看来,似乎神带领他们出埃及是错误之举,每次困境来临时都理直气壮地向神发难,抱怨神对他们的“待遇”。

在这样怨言不断的子民心中,上帝并不是至高无上、充满威严而使人产生 敬畏之心的那一位,以他们的表现可知上帝在他们心中的定位——祂只不过是一位免费劳务的仆人,随时听候他们的召唤及训话。既然未将上帝视为至高者,也就不 会存有敬畏之心,在顺境中既不会感恩上帝的保守,在逆境中又将上帝视为怨恨的对象。信仰如此糟糕的以色列人真的信上帝么?通过他们的习惯用语——“抱怨”可知,他们事实上是挂名的耶和华选民,本质为一群不信者(来3:17-19)。

作为基督的门徒,经上劝勉我们“要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帖前5:16-18)。这里的“常常、不住、凡事”等圣经词汇,就是在告诫我们作为基督徒应当有的生活习惯——不是抱怨,而是喜乐、祷告与感恩。若我们能在生活中如此不断地鞭策自己,朝这个方向努力奔跑时,成熟的信心便会应运而生。

以色列民虽然经历过那么多的神迹奇事,却从未有意识地去回想神对他们 的恩典,也没有有意识地从心里并在言语上多那么一点感恩,如此地忘恩,岂能对神有信心?达到神耳中的只能是怨言。若基督徒或侍奉神的人常在言语上抱怨神对 自己没有恩典或恩典不够多,其实我们就是没有信心或小信的人。请谨记,我们在上帝面前属灵的光景如何,透过我们的言语便可知其一二,以色列民在言语上的习 惯性抱怨显明了他们心中不信的恶心,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又是什么呢?

2、神对以色列人的回应:

根据圣经的记载,以色列民在过红海(出14:11-12)、玛拉遇苦水(出15:24)、汛的旷野没吃的(出16:3)、利非订没水喝时(出17:1)所发出的怨言,神并未表现出立即的愤怒,乃是施恩与他们,他们三番五次地发怨言,对 神没有敬畏,但神依然以慈爱待他们。神之所以表现如此忍耐,或许是怜悯他们刚刚踏上旷野之旅而不予以计较。然而对于神一次次地拯救,他们从不数算,每次遇 到困境时,也从不提及神曾经的救赎,在他们看来似乎这一切从未发生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来几次困境中的怨言,神发怒了,祂要以管教的方式使以色列民晓 得祂的威严。每次的管教以色列民都立即以悔改的心与之回应,祈求神能收回怒气而施恩怜悯,神垂听了他们的祈祷。可是他们的悔改是暂时的,并未真心认识到神 的威严,在临近迦南边境之时,看到强大的敌人后又继续以怨言的方式质问上帝“巴不得我们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这旷野。耶和华为什么把我们领到那地,使我们倒在刀下呢?我们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掳掠,我们回埃及去岂不好吗?我们不如立一个首领,回埃及去吧!”(民14:2-4)。这时上帝再一次的发怒了,且是叫人灭亡的怒气,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必要照你们达到我耳中的话待你们。你们的尸首必倒在这旷野,并且你们中间凡被数点、从二十岁以外向我发怨言的,必不得进我起誓应许叫你们住的那地”(民14:28-30a)。此时的神不再以慈爱及管教的方式待发怨言的会众,乃是以死亡审判了他们。

以色列民两三次的怨言,神并不记念,因为他们刚刚踏上旷野之旅。只是 以色列民因从不记念神曾经的拯救,也忘记神过去的时日所施行的大能大力,所以每当困境临到时,便失去了对上帝的信心。神一次次地宽容忍耐及管教并未给以色 列民带来真正的回转,最终神说“我忍耐他们到几时呢?……我必要照你们达到我耳中的话待你们”。神虽是满有怜悯且不轻易发怒的神,但这并不代表神不会发 怒。经上说“神乃是烈火”(申4:24),当我们忽略了神的威严而在言语上不断轻慢上帝的话,那么我们所说的话便会成为我们的审判,给我们带来咒诅。因此,基督徒当谨言慎行,免得为自己招惹祸患。经上说“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6:7)。若我们种的感恩,收的便是神的恩典,若种的是抱怨,收的便是神的愤怒。

3、进入迦南地的迦勒与约书亚

从迦南地回来的人中,有十个探子所说的话使以色列民的心都消化如水,且向神发出怨言(民14:1-4)。在此之际,迦勒与约书亚便劝勉到“耶和华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把地赐给我们,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但你们不可背叛耶和华,也不要怕那地的居民,因为他们是我们的食物,并且荫庇他们的已经离开他们,有耶和华与我们同在,不要怕他们”(民14:8-9)。在他们看来,神是以色列民大能的元帅,祂要引领自己的选民进入迦南地。神曾经如何在埃及施行拯救,又是怎样在旷野保守以色列民,他们都没有忘记,因而他们才有足够的信心向以色列民宣告,“耶和华若喜悦我们,就必将我们领进那地,把地赐给我们,那地原是流奶与蜜之地”。他们对上帝的信心受到了神的称许,并应许将他们领进进迦南并使他们的后裔得那地为业(民14:24)。由此可见,迦勒和约书亚没有与以色列民一同被神的怒气所灭,还进入了迦南地,正是由于他们不忘神的恩典,并表现出对神坚定不移的信心来。

希伯来书说“到上帝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上帝,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11:6)。人习惯性的抱怨只会为人带来祸患,对神持久坚定的信心才是蒙福之根本,而信心的产生又来自我们对神恩典的念念不忘。在神那里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7),神过去如何行事,今日亦如何行事。让我们望望天,看看地,这一切岂不是神用祂的大能托住万有,万物才有秩序地运转么?(来1:3)我们想想自己过去的岁月,有多少次在我们还未来得及求告神的时候,神就早已暗中施恩与我们了,更何况我们的祈祷蒙得上帝的垂听呢? 怨言只显明了我们的不义,也定我们为有罪,为何基督徒常常没有信心,所缺乏的不是索求,而是感恩。愿我们都能有迦勒和约书亚的心志——对上帝的感恩与信 心,专一跟从耶和华神。

总结:

神是满有慈爱怜悯的上帝,在我们的人生中充满着祂对我们的保守。在我 们还未爱祂之前他就先爱了我们,不但赐予人生命的救赎,就是生活中也常常不缺乏神的施恩。祂的名字叫“以马内利”,常常与我们同在。让我们不要效法以色列 民,能够学会数算神的恩典,让感恩代替抱怨,让信心代替怀疑,在嘴唇上结满颂赞的果子(来13:15),好在生活中表现出成熟的信心,做好预备领受神从祂那里赐下的祝福。

                             (作者:太原市基督教会西山堂 侯圣洁。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