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网

道德相对主义背景下的信仰危机

日期:2020-02-27作者:陈丰盛

整卷《士师记》的一节钥节,就是“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17:6)当时的以色列人,活在“任意而行”的状态中,失去了律法之下子民的生活规范。士19章中所展示的那位住在以法莲山地的利未人,是不是第17-18章所记载的那位利未人,似乎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事情同样是发生在最懂得律法的利未人的家中。

首先,这位利未人除了有自己妻子之外,还娶了一位妾,是从犹大的伯利恒娶的。其次,利未人的妾犯了奸淫,逃到娘家去避难。再次,利未人去伯利恒要将妻“用好话劝她回来”。我们可以看到,利未人对待犯奸淫的妾的行为,并不是按着律法的要求,将犯罪者打死,反而要将她好言劝回,这明显是不符合律法规定的。在《申命记》有关贞洁的条例中规定:“若遇见人与有丈夫的妇人行淫,就要将奸夫、淫妇一并治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以色列中除掉。”(申22:22)

在比尔•阿诺德、布赖恩•拜尔的《圣经透析》中说:“士师记警告我们,须提防道德相对主义,或按人的意思而行的事。圣经教导我们,人类行为的标准是神所颁下的。人单凭自己永远没法达到那些标准。然而,靠着神的帮助和恩典,我们可以明白神对公义生活的旨意(诗1:1-2)。”[1]

我们从小就听到一句话,说:“少数服从多数”,认为大多数人的意见总应该是对的,至少是比较正确的。因此,我们看到,整个社会的文化也随着大流而越来越变得自由化。因为“现代文化经常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建立社会标准……大众相信怎样为之正确或错误,便成为对与错的理想指标。”[2]但是这却使得道德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这种标准越来越没有相对化,即没有标准。

几年前,在微信上有一则消息流传着,话说美国着名牧师葛培理的女儿安妮,在9.11事件后被美国某电视台邀请出席节目。主持人单刀直入问:“为何上帝会让此等悲剧发生?”她以神的睿智,道出一番见解︰

我深信神跟我们一样,为此事极度痛心。但美国人在这些年来,将神从学校中赶走、将祂从政府内踢走、将祂从我们生活中剔走。我相信神只有默默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无奈淡出。

当初是我们自己叫神离开,为甚么现在又要问祂到底在那里?为甚么我们有权质问神,为何不保护美国人?不如让我们回顾美国这几年的道德发展,好吗?

某年,有人提出,学校内不可祈祷,因为学校应宗教中立,学校无权要求学生祈祷。我们说︰“没问题!”

某月,有人觉得教导人“不可杀人、不可偷盗、要爱邻舍”的圣经落伍,不如把它从学校中拿走。我们说︰“没问题!”

某日,有人说︰“孩子的自尊心很脆弱,我们不应使用体罚。”(说这话的人,他的孩子最终自杀身亡。)我们说︰“没问题!”

某刻,有人说︰“时代变了,老师、校长不应责罚学生,学生承受太大压力了。”因怕惹怒家长,引起传媒报导,学校不敢处罚学生。我们说︰“没问题!”

又有人说︰“孩子有人权,他们有权接受堕胎手术,更没有责任通知父母。”我们说︰“没问题!”

他说︰“与其闪闪缩缩,不如主动教孩子如何使用安全套。反正孩子都是好奇嘛,婚前性行为,没什么大不了!”我们说︰“没问题!”

有人说︰“工作跟私人生活应分开,只要那总统能搞好经济……我们干吗要管人家的私生活?!人人都有私隐嘛!”我们说︰“没问题!”

有人说︰“浏览色情网站是个人自由,即使是ET色情网站又如何?这都是个人言论自由,关你什么事!”我们说︰“没问题!”

有人说︰“现代人应有开放思想,电视、电影的色情、暴力,只不过在反映社会实况。关于毒品、强奸、谋杀、恶魔的歌词,也不过是宣泄情绪、纾缓压力…….为何要大惊小怪?想做就去做嘛!”我们说︰“没问题!”

成年人为社会订下以上种种“社会制度”后,我们又要追问︰为什么现今孩子没有良知?为何孩子持枪杀人?为何13岁的孩子已为人父母?为什么911惨剧要发生?

神无奈地答︰“孩子呀!是你们不许我踏入你们的生命。”

很明显,神的标准是永不改变的。虽然人类文明在不断演变进化着,但神的一直没有改变祂对人的基本要求。从摩西颁布律法直到士师时代,大概仅百年左右,以色列人就基本上已经完全抛弃了神在律法中的要求,随着自己的意思而行,以致造成许多的悲剧。

再看今日教会,许多基督徒一直会质疑圣经的道是不是过时了?我们对于圣经的解读不能只停留在圣经所提的要求上,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对于婚姻家庭的要求,教会不能一直固守着那些底线,要给大家一些自由。这一类的话,乍听之下,可能有些道理,也似乎很符合现代人的要求,但我们却不知道失去绝对标准之后,就是没有标准。可能守着底线,连持守着都不一定能够守得住,但那绝对的标准成为一道红线,一直成为我们的警戒,使得我们不会因为放弃标准而完全堕落。至于在持守过程中的跌倒、犯罪,就是神救赎的范畴,因着S字J的救恩而得称义。

所谓“教会要成为社会的良心”,暂且不说教会是否可以勇敢地“发声”,就算不说,其信仰与道德的标准也要成为那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成为那唯一的标准,成为“良心”的所在。若有人要寻找“回家的路”时,教会就可以黑暗中的光。若是防线被冲破,那就尽失标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热门文章

热度: 推荐: